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资源筛选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福建省茶树品种园780份资源为试验材料,依外部形态特征初步筛选出45份较有希望的品种或株系。用等度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这45个品种或株系的春梢、夏梢、秋梢酯型儿茶素含量,筛选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特异资源。结果表明:新梢酯型儿茶素含量在不同品种、株系间差异很大;春梢、夏梢、秋梢的酯型儿茶素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21%~24.03%、3.05%~20.31%、2.89%~19.66%,平均值分别为16.08%、14.73%、9.96%,变异系数分别为22.26%、24.10%、40.76%。同一品种或株系新梢的酯型儿茶素含量呈季节性变化,大多数(约71.11%)表现为:春梢>夏梢>秋梢。有5个品种、株系(033、505、509、524、1005),春、夏、秋三季,酯型儿茶素平均含量高于19%,为超常规水平的高酯型儿茶素茶树特异资源,可作为品质遗传改良或直接应用于提取酯型儿茶素的重要材料。有8个品种、株系[033、505、509、510(1)、510(2)、524、1001、1005]新梢酯型儿茶素含量在儿茶素总量中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一般品种为68%),可作为提取茶多酚、儿茶素的特种材料。  相似文献   

2.
不同季节茶树EGCG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40份茶树资源春、夏、秋三季茶树新梢EGCG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40份资源EGCG年含量平均为6.88%,三季茶树EGCG平均含量夏>春>秋;含量变化最大的是秋梢,变异系数为0.27。同时获得3份资源:22号(10.07%)、31号(10.02%)、39号(10.11%),EGCG三季平均含量超过10%。  相似文献   

3.
茶树体内铅的吸收累积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茶树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季节、品种、树龄新梢铅含量的变化较系统地研究了茶树本身对铅吸收累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体内以吸收根铅含量最高,其次为生产枝、侧枝和老叶,茶籽和幼嫩新梢的铅含量较低。新梢和叶片铅含量随其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茶树成熟叶片和新梢铅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成熟叶片表现为4~6月最高,7月最低,而新梢表现为春梢明显高于秋梢,秋梢高于夏梢;成熟叶片与新梢铅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着树龄的增高,新梢铅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不同茶树品种新梢铅含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茶树优异资源评价与遗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鉴定评价了200份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加工品质、生化成分、抗寒性等。筛选出品质超过国家品种的优异资源6份、茶多酚含量>38%的资源4份、咖啡碱含量>5.2%的资源6份、咖啡碱含量<1.0%的资源2份。对资源扦插后代的DNA多态性、同工酶酶谱特征以及花粉形态结构研究表明,无性后代的遗传性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5.
以物候型不同的茶树品种为材料 ,利用 HPL C法测定新梢生育过程内源激素水平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 ,茶树新梢生育过程中 ,GA3 和 Zeatin含量先升后降 ,IAA含量春夏秋三季生育初期较高 ,随后下降 ,生长加速 ,但夏梢逼近成熟形成对夹时含量回升 ,ABA含量春夏梢随展叶数增加而下降 ,秋梢反之 ,逐渐上升 ;低 ABA/ GA3 和 ABA/ zeatin比值是茶树新梢生长的必要条件 ;新梢生长速率与内源 zeati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吕海鹏  谭俊峰  林智 《茶叶科学》2006,26(4):310-314
采用HPLC分析技术对国内茶树种质资源的EGCG3″Me含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0份高多酚茶树种质中发现EGCG3″Me的含量大于1%的茶树种质有6个;茶梢中EGCG3″Me的含量随着叶片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并且秋季新梢高于夏季新梢;绿茶加工过程能有效保持鲜叶中EGCG3″Me含量,而乌龙茶加工过程的萎凋工序中茶叶中EGCG3″Me含量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茶树种质资源EGCG3"Me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吕海鹏  谭俊峰  林智 《茶叶科学》2006,26(4):310-314
采用HPLC分析技术对国内茶树种质资源的EGCG3"Me含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0份高多酚茶树种质中发现EGCG3"Me的含量大于1%的茶树种质有6个;茶梢中EGCG3"Me的含量随着叶片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并且秋季新梢高于夏季新梢;绿茶加工过程能有效保持鲜叶中EGCG3"Me含量,而乌龙茶加工过程的萎凋工序中茶叶中EGCG3"Me含量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品种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顾晓红 《玉米科学》1998,6(1):14-16
地1986-1989年及1991-1994年国家种质资源库的,由全国26个省、市(区)农业科研单位繁殖提供的7609份玉米种持资源的主要品质进行了分析鉴定。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粗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1.92%,粗脂肪平均含量为4.8%,总淀粉平均一为68.31%。其中2537份玉上质资源赖氨酸平均含量为0.289%,1060从主种质资源的直链淀粉含量为28.67%。粗蛋白质含量〉15%,粗脂肪含量〉7  相似文献   

9.
以福鼎大白茶、毛蟹、铁观音、本山、福云六号等品种为材料,将六种无公害诱导物I3、I2、I3、I4、I5、I6分别喷施于茶树,研究六种不同诱导物在不同品种上诱导提高新梢多酚含量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诱导物I3的诱导效果最好,可使上述五个品种茶树新梢多酚类含量提高的百分率分别为35.27%、28.01%、31.00%、22.48%、25.35%。  相似文献   

10.
调查发现英德市石门台、五郎嶂等地有野生茶树分布。研究表明英德野生茶树单株生化成分组成及含量变化差异大,部分资源表现出水浸出物含量高、咖啡碱含量高、富含EGC等特征。发现水浸出物含量在48%以上的资源有3份,EGC含量超过6%的优质红茶资源有18份,高咖啡碱资源有6份。这些特异资源的发掘为英德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不同茶树种质资源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12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RAPD分析发现,它们可以分为4组,日本引进茶种有性后代4个单株JP1~4和福鼎、乌牛早、浙农139遗传距离接近。对12份种质资源的发芽期和生化成分进行比较鉴定,筛选出发芽早,并且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较高的JP-1、JP-3、J-2及J-3,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发研究早生、优质茶树品种的育种材料;J-1,J-2和JP-4咖啡因含量较低,是培育低咖啡因品种的良好素材;S-1和S-2是培育高儿茶素品种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2.
65份叶色紫化茶树种质资源生化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5份叶色紫化茶树资源春梢内含生化成分与芽叶色差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5份种质资源中茶多酚含量30%~40%的资源占80%,咖啡碱含量3%~4.5%的资源占86%,氨基酸含量5%~7%的资源占22%,酚氨比低于8的资源有20份,酚氨比高于15的有7份;ZY-4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6%的紫芽资源有11个,其中含量最高的是ZY-8;春季花青素含量变幅为1.65~15.56 mg/g,夏季的花青素含量变幅为3.21~35.57 mg/g;紫芽新品系中明亮度L值和测色值b与花青素含量有密切关系,而花青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有密切关系,与各生化成分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对18个紫芽新品系春梢芽叶特性进行调查,并对其花青素、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等生化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8个种质均为灌木型,树姿半开张,叶形椭圆形,芽叶紫红色;花青素含量变幅为3.35~19.65 mg·g-1,高花青素(≥10 mg·g-1)种质有1份;水浸出物含量变幅为42.4%~48.0%,水浸出物较高(≥45.0%)的种质有12份;茶多酚含量变幅为17.5%~21.4%,其中YY-3、YY-4、YY-6、YY-8、YY-10、YY-11、YY-12、YY-18等种质含量较高(≥20.0%);游离氨基酸变幅为3.4%~5.2%,高氨基酸≥5.0%)的种质有3份;咖啡碱变幅为3.17%~4.04%;酚氨比变幅为3.52~5.94,YY-5、YY-7、YY-14、YY-15四个种质酚氨比低于对照.紫芽新品系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与芽叶紫色色泽深浅程度有密切的关系,与各生化成分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榕春绿是罗源县中房镇沙坂村从篱笆式菜茶茶园中选出的早芽株系,鉴于其早生特性,而对其进行了农艺性状、加工性质、生化成分等方面的早期鉴定。试验表明,该品系为小乔木型,鲜叶性状良好:叶色黄绿,叶形偏椭圆,中叶型偏小,新梢平均长度在1.40cm—4.35cm,匀度好,芽密种;适制扁形荼,品质优良。该品系水浸出物含量为39.95%—42.76%、荼多酚为32.56%—35.02%、水溶性总糖为2.18%—2.81%、酚氨比值为5.18—5.88、游离氨基酸为5.70%—6.64%、咖啡碱为3.14%。3.96%、黄酮为2.89mg/g—4.42mg/g。这些是该品系具有特殊花香、浓爽滋味的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15.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咖啡碱含量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30%潮水量处理,探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咖啡碱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咖啡碱的含量呈增加趋势。与原料相比,发酵20天后咖啡碱含量达到最大,咖啡碱含量为:4.41%,增幅为:21.82%。发酵20天到30天期间,咖啡碱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咖啡碱含量下降到3.80%。说明在微生物的参与下,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咖啡...  相似文献   

16.
青稞β 葡聚糖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优质种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青稞品质育种提供参考,采用国际通用的混合键β-葡聚糖分析方法测定了195份青稞种质的(1→3),(1→4)-β-葡聚糖含量,结果显示,测定材料的平均β-葡聚糖含量为5.10%,变化范围为3.03%~7.16%;有21份材料的含量高于6%,1 5份材料低于4%,可分别用于食用、饲用和酿造用品种的育种.青海省18个育成品种(系)的β-葡聚糖含量变化范围为3.68%~6.48%,昆仑2号和昆仑10号β-葡聚糖含量分别高达6.23%和6.49%,05-鉴12和09-鉴16的β-葡聚糖含量最低,分别为3.77%和3.68%.不同棱形、粒色和粒重的种质之间β-葡聚糖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无公害外源诱导物ZMZ对茶树新梢咖啡碱及其他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将ZMZ稀释100倍、150倍、200倍分别喷施于茶树上,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连续喷施3次,每次间隔3天,采摘鲜叶,测定其咖啡碱及其他生化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稀释150倍、200倍的ZMZ,可使茶树新梢咖啡碱含量分别降低22.95%、21.86%,降低幅度达到显著水平;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71.72%、56.57%,茶多酚含量相对降低8.34%、35.67%,水浸出物含量降低了5.94%、23.11%.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茶区主栽品种鄂茶1号为对照,研究引种的茶树品种黄金茶1号鲜叶以及春梢所制绿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变化,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黄金茶1号春梢鲜叶氨基酸、咖啡碱显著高于对照,而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酚氨比低于对照;夏、秋梢鲜叶内含物质丰富,各生化成分含量相对高于春梢.春梢所制绿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酚氨比低于对照,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以及氨基酸总量高于对照;共检测出香气成分37种,各香气类别、组分所占比例均与鄂茶1号有明显差异;感官审评表明,黄金茶1号所制绿茶苦涩味低、嫩香浓郁、滋味鲜醇淡爽,品质优于鄂茶1号.  相似文献   

19.
选用10份茶树品种春茶新梢的1芽2、3叶为试验材料,控温控湿(20~22℃、RH 35%~45%)条件下,探讨不同萎凋程度茶鲜叶的主要品质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的加重,水浸出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现升高趋势,茶多酚含量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的变化并不是同步的.茶鲜叶萎凋减重15%内以水分散失为主,各主要品质成分的含量(以干物质质量100%计)变化均不显著;萎凋减重至30%~45%,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陆续呈现显著变化,可溶性糖与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先后达到最高值;萎凋减重至60%,只有游离氨基酸含量继续升高;最终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含量变化较大,比茶鲜叶中分别升高了24.6%、13.8%、11.9%.相关分析表明,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水浸出物与咖啡碱含量变化与萎凋失水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3、0.386、0.692、0.479),尤其是游离氨基酸,而茶多酚含量变化与萎凋失水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1981~1995年从黑龙江省739份野生大豆(G.Soja)、半野生大豆(G.gracilis)资源中,筛选出高蛋白、超早熟、多花荚、多分校及抗SCN和SMV等优异种质27份。利用这些优异资源进行种间杂交,选育出百粒重19g,蛋白质含量48.29%,蛋白、脂肪总含量66.16%的优异新种质龙品8807;选育出多荚多分枝、外贸特用极小粒类型及秆强荚密丰产型新种质8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