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介绍了微生物在低温酱卤肉制品保存过程中的消长规律,总结了低温酱卤肉制品的杀菌技术及天然绿色复合保鲜剂的研制情况,分析了低温酱卤肉制品的物流关键技术,以期为低温酱卤肉制品保鲜与安全保障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洪文龙  纪韦韦  贾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39-11040,11142
[目的]寻找出适合做板栗浆液护色剂的产品。[方法]研究了VC、EDTA-2Na和柠檬酸3种护色剂对板栗浆液颜色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选出了最适的浓度比例。[结果]经过试验,3种护色剂对板栗浆护色效果为VC>EDTA-2Na>柠檬酸,护色液的最佳配置比例为柠檬酸0.11%,VC0.7%,EDTA-2Na 0.02%。[结论]试验得出的复合护色剂对板栗浆的护色效果显著,可很好地控制板栗浆的褐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芦荟叶肉悬浮饮料。[方法]以芦荟汁和芦荟果粒为原料,添加白砂糖、柠檬酸、稳定剂等制成芦荟叶肉悬浮饮料,筛选较好的护色、固化条件及合适的饮料配方。[结果]芦荟去皮后90℃热烫10min,用复合护色剂0.5%柠檬酸和0.2%NaCl进行护色效果较好;用复合固化剂1.5%CaCl2和0.3%Na2SO3固化,固化效果较好,增加了产品爽脆的口感。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产品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10%,柠檬酸0.15%,芦荟原汁15%,琼脂0.06%,黄原胶0.04%,CMC-Na0.08%。[结论]该研究可为芦荟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乙酸喷淋对延长酱牛肉的货架期及保质期的作用。[方法]以酱牛肉成品为研究对象,先在酱牛肉成品上分别喷淋1%乙酸(10 ml/kg)和蒸馏水,再于4和25°C储存。研究喷淋乙酸对其后续储存、销售过程中品质指标及有害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试验发现,乙酸喷淋酱牛肉可降低产品的菌落总数,降低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生物胺的含量,同时对成品的口感、色泽、外观等感官指标无不良影响;持续3个月的工厂实际应用效果表明,乙酸喷淋酱牛肉后,在出厂和开始销售10 h这2个时间点的菌落总数和亚硝酸盐的合格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尤其是开始销售10 h的合格率分别提高45.56%和14.44%。[结论]研究可为提高酱牛肉成品的货架期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手段,值得深入拓展应用到其他酱卤肉制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酱卤鸡血制品加工工艺参数及保鲜效果。[方法]通过对酱卤鸡血经过不同酱卤温度和时间的处理,对酱卤鸡血制品进行真空包装及巴氏杀菌,探讨鸡血制品加工和保鲜技术。[结果]酱卤鸡血制品煮制温度保持90℃,煮制时间110 min,可以保持酱卤鸡血制品较好的色泽、口感及营养价值;酱卤鸡血制品经过酱卤、真空包装及巴氏杀菌后,在0~4℃贮藏,货架期为30 d。[结论]该研究可为工业化生产酱卤鸡血软包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复合护色剂对苹果干制过程中褐变的抑制效果。[方法]使用复合护色剂处理不同品种的苹果片,然后在3个不同的时间点取样检测果片中的酶活性指标。[结果]复合护色剂处理显著提高了红富士、秦冠、嘎拉和国光苹果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论]复合护色剂对多个苹果品种的干制褐变有着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施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3077-3078
[目的]研究用异抗坏血酸钠、红曲色素替代部分亚硝酸盐的复合护色剂配方。[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异抗坏血酸钠、红曲色素添加量对中式香肠护色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红曲色素、异抗坏血酸钠、亚硝酸钠添加量以及贮藏时间对中式香肠护色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复合护色剂配方。[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中式香肠发色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异抗坏血酸钠〉贮藏天数〉红曲色素〉亚硝酸钠;最佳复合护色剂配方为:红曲色素0.24 g/kg、异抗坏血酸钠0.60 g/kg、亚硝酸钠40mg/kg,在0~5℃下贮藏天数可达60 d。[结论]研究结果为生产出替代部分亚硝酸盐的中式香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苹果片在干制条件下及复合护色剂处理后的蛋白质水平变化。[方法]采用Label free技术分析了苹果片在干制条件下及复合护色剂处理后果肉中蛋白质组学的变化。[结果]一共检测到319个差异蛋白上调,590个下调,分别参与了多个不同的代谢途径。其中,催化活性catalytic activity(48个差异表达蛋白)、氧化还原过程oxidation-reduction process(18个差异表达蛋白)、应激反应response to stress(17个差异表达蛋白)等多个途径的蛋白差异表达明显。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共有2个基因通路显著富集,在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中有5个蛋白参与显著富集;在代谢通路Metabolic pathways中有11个蛋白参与显著富集。这2个途径与抗氧化、褐变酶合成途径有关。[结论]该研究首次在苹果片干制条件下及复合护色剂处理后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分析差异蛋白的表达变化,为复合护色剂在实践中果蔬护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酱渣复合基质在番茄育苗上的使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酱渣复合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经微生物发酵后的酱渣加入不同比例的蛭石和珍珠岩配制成酱渣复合基质,研究其对番茄品种毛粉802农艺性状的影响。对照基质为草炭∶蛭石=2∶1(体积比)。[结果]酱渣复合基质的容重为0.167~0.253 g/cm3,孔隙度为71.20%~75.48%。基质中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显著高于CK。不同酱渣复合基质所育番茄苗的高度均显著低于CK。T1基质(酱渣∶蛭石∶珍珠岩=1∶1∶1)中番茄苗最高,为28.5 cm,比对照低了3.8 cm。该基质中的番茄苗茎粗显著大于CK,比CK粗17.7%。T1处理地上部鲜重与CK差异不显著,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地上部干重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结论]酱渣代替草炭进行番茄育苗时,T1基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甘薯为主要原料,添加梨制作复合饮料,对护色剂、复合饮料的配方组成及稳定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0.2%柠檬酸 0.1%Vc进行护色的效果较好;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甘薯汁80%、梨汁20%、白砂糖6%、柠檬酸0.006%,复配稳定剂的最佳配方为黄原胶0.02%、琼脂0.04%、CMC-Na 0.02%,研制出的复合饮料色、香、味俱佳。  相似文献   

11.
贺明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67-1468,1705
[目的]腌制猪肉的发色工艺优化研究。[方法]应用双因素无重复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得到优化腌制猪肉发色工艺。[结果]腌制试验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冷藏温度(0~4℃)时,添加1%的乳糖,亚硝酸钠和异抗坏血酸钠的添加量分别为0.010%、0.300%时,腌制48h后所得的产品色泽和质地为佳,其工艺品质较好。[结论]在腌制猪肉加工过程中,适当加入亚硝酸盐,可使熟肉制品保持鲜艳的红色,有利于提高腌制猪肉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中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3048-3049,3059
[目的]研究BHA、BHT、TBHQ对腌制肉发色率及亚硝酸钠残留量的影响,为BHA、BHT、TBHQ在腌制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向猪肉中添加BHA、BHT、TBHQ,配合使用2.000%的食盐、0.012%的亚硝酸钠,在0~4℃下腌制32 h后,测定腌制肉的发色率及亚硝酸钠残留量。将效果最好的TBHQ与亚硝酸钠、抗坏血酸、茶多酚、生育酚复合使用,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湿法腌制肉各添加剂的最佳配比。[结果]各因素对腌制肉发色率的影响大小为亚硝酸钠〉抗坏血酸〉生育酚〉TBHQ〉茶多酚,各因素对腌制肉亚硝酸钠残留量的影响大小为亚硝酸钠〉生育酚〉抗坏血酸〉茶多酚〉TBHQ。湿法腌制肉各添加剂的最佳配比为:0.006%亚硝酸钠、0.040%抗坏血酸、0.020%茶多酚、0.040%生育酚、0.012%TBHQ。[结论]BHA、BHT、TBHQ中最适合添加到腌肉中的种类为TBHQ,它与亚硝酸钠、抗坏血酸、茶多酚、生育酚配合使用,可使腌制肉达到较好的发色效果,且亚硝酸钠残留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菇味兔肉香肠的加工技术。[方法]以兔肉为原料,添加适量的平菇,制作出菇味兔肉香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去除兔肉草腥味试验、腌制剂配方试验、原料最佳配方试验和调味料最佳配方试验;同时研究菇味兔肉香肠的工艺参数和营养品质。[结果]添加0.04%的β-环糊精、1.2%的白糖和1.2%姜可有效去除兔肉的草腥味;腌制剂最佳配方为:亚硝酸钠100 mg/kg、复合磷酸盐0.3%、腌制时间36 h;香肠原料配方为:肥瘦比2∶8、平菇添加量27%、淀粉添加量7%;香肠调味料配方为:白糖1%、食盐3.5%、味精0.3%、香辛料1.5%;该香肠在60~65℃温度下烘烤40~50 min,在80~85℃温度下煮制50 min左右,香肠质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丰富了兔肉的食品加工技术,是兔肉加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兔肉草腥味的去除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对菇味兔肉香肠的原料配方进行研究,以研制出可食率高、营养、方便的产品。[方法]以兔肉为原料,添加适量的平菇,制作出菇味兔肉香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去除兔肉草腥味试验和原料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试验表明,添加0.04%的β-环糊精、1.2%的白糖和1.2%姜可有效去除兔肉的草腥味;菇味兔肉香肠最佳原料配方为肥瘦比2∶8,平菇添加量27%,淀粉添加量7%,在80~85℃的温度下蒸煮50 min香肠质量较高。[结论]研究可为兔肉加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丁楠  王玉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71-12673
[目的]降低肉制品中亚硝酸钠的残留量,并有效利用废弃的血资源。[方法]将牛血制备的亚硝基血红蛋白添加到灌肠制品中,通过对照试验,分别对灌肠产品的感官、色度、物性、微生物水平、挥发性盐基氮、亚硝酸钠及铁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斩拌时添加亚硝基血红蛋白的灌肠品质明显优于添加亚硝酸钠的灌肠,降低了灌肠中亚硝酸钠的残留量,同时增加了铁含量,抑制细菌的生长,延长产品的保质期。[结论]亚硝基血红蛋白替代亚硝酸钠应用于灌肠制品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法优化软包装莲藕片护色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松  伍玉菡  陈敏  宋亚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134-136,144
[目的]研究软包装莲藕片的护色工艺,为莲藕片软包装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莲藕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护色工艺进行优化。选择不同浓度的柠檬酸亚锡二钠、焦亚硫酸钠、植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二钠)为护色剂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每种护色剂对贮藏期内莲藕片褐变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褐变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莲藕片的护色液配方。[结果]软包装莲藕片在贮藏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褐变,4种护色剂均能有效抑制莲藕片的褐变。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了软包装莲藕片的复合护色剂配方,具体配方为柠檬酸亚锡二钠300 mg/L,EDTA二钠150 mg/L,植酸200 mg/L,焦亚硫酸钠100 mg/L。[结论]该研究可为抑制莲藕贮藏和加工过程中褐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生产苹果清汁饮料的配方及工艺技术.[方法]以浓缩苹果汁为原料,经过稀释、调配、护色、杀菌等重点工序处理,生产苹果清汁饮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产品的最佳生产配方,同时比较了半胱氨酸、亚硫酸氢钠、Vc对苹果清汁饮料的护色效果.[结果]试验得出,苹果清汁饮料的最佳生产配方为:柠檬酸0.15%,柠檬酸钠0.20%,单宁酸0.06%,白砂糖6%,浓缩苹果汁16%.半胱氨酸、亚硫酸氢钠、Vc3种物质对苹果清汁饮料的护色效果存在较大差异,综合考虑产品的质量安全,选择0.60%Vc为最佳护色剂.[结论]该研究可为工业化利用浓缩苹果汁生产清汁饮料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季节变化对马鹿肉质品质的影响。[方法]测定分别在秋前和秋后屠宰的9头性成熟马鹿的肉色、大理石纹状结构、pH值、系水力、熟肉率、剪切力和营养成分。[结果]结果表明,秋后肉质色泽变深(P<0.01)、大理石纹状结构明显减少(P<0.01)、系水力(53.16%)和熟肉率(62.43%)均极显著下降(P<0.01),剪切力值达6.05 kg/cm2,极显著高于秋前(P<0.01)。秋后肉质脂肪含量下降极显著(P<0.01),水分和蛋白质也呈下降趋势(P<0.05),而干物质含量和灰分则有所增加(P<0.05)。脂肪含量与肉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与肉色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46,P<0.01),而与大理石纹状结构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912,P<0.01)。脂肪含量影响肉质的系水力和熟肉率,且呈显著的正相关(r=0.726、0.689,P<0.05);脂肪含量越小,肌肉剪切力值越大(r=-0.672,P<0.05)。[结论]秋后屠宰,鹿肉色泽鲜红,可接受性增加。  相似文献   

19.
藏北牦牛肉成分和营养品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洛桑  旦增  布多  马红梅  白玛卓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98-14199
[目的]分析藏北牦牛肉营养成分,评价牦牛肉品质特点。[方法] 在西藏藏北地区,随机选取自然放牧的3-5岁、平均体重约300 kg的牦牛10头为试验组,测定屠宰后牦牛肉的肉色、pH值、嫩度、失水率、系水力和熟肉率以及肉的营养成分。[结果] 藏北牦牛肉色泽深红,肉的营养成分较全面且均衡。牦牛肉的干物质含量为31.64 g/100 g、蛋白质含量为21.43 g/100 g,脂肪含量为3.12 g/100 g,富含铁、钙等矿物质;与内地黄牛相比,干物质高5.94 g/100 g,脂肪含量低0.49 g/100 g,蛋白质含量高1.24 g/100 g。牦牛肉肌肉嫩度剪切值黑牦牛稍高于当地黄牛,牦牛肉比当地黄牛系水力高6.10%、失水率低3.63%、熟肉率高10.06%。[结论] 藏北牦牛肉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富含矿物质的优质肉类资源,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较高的生产加工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