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来自牛疱疹病毒1和5型(BoHV-1和BoHV-5)的病毒囊膜糖蛋白D(gD)是病毒的主要组成成分,并且在疱疹病毒的致病机理中起到关键作用。gD对于病毒侵入细胞是必不可少的,是病毒感染细胞期间中和抗体的主要靶标。鉴于其在诱导保护性免疫方面的作用,已使用该糖蛋白作为主要抗原开发出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和载体疫苗候选物,证明gD具有在宿主中诱导较强病毒中和抗体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以及对宿主进行免疫保护的能力。论文着重介绍了BoHV-1、BoHV-5和一些人类疱疹病毒gD的结构和功能特征,阐述了gD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反应及gD在新型疫苗设计中的应用,为全面了解gD结构特点及其在疫苗研发中的作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又名猫疱疹病毒1型感染症,是由猫疱疹病毒1型引起的猫的急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上呼吸道感染,该病毒是具有囊膜的双股DNA病毒,病毒囊膜糖蛋白对病毒的吸附、侵入和细胞间扩散是必需的,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囊膜糖蛋白的研究不仅能了解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结构和功能,而且对该病的预防和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gB蛋白和gD蛋白的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作一综述,并对其研究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牛疱疹病毒Ⅰ型 (BHV-1) gD 蛋白是已知组成 BHV-1 病毒粒子被膜的 4 种蛋白(gB、gC、gD 、gE)之一.鼠和牛的免疫试验显示,gD 能够引起比 gB、gC 更强而持久的细胞免疫.试验对 BHV-1 大庆分离株(DQ01株)的理化特性进行了鉴定,并对 gD 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从一只临床表现为流脓涕、打喷嚏的猫身上分离出一株猫疱疹病毒Ⅰ型(Feline herpesvirus typeⅠ,FHV-1),使用F81细胞进行分离,并通过PCR、透射电镜和糖蛋白D(gD)基因序列分析来鉴定病毒。通过PCR方法从猫的鼻分泌物中扩增出1125 bp的gD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与从GenBank获得的其他FHV-1毒株属于同一家族。随后在接种猫鼻分泌物的F81细胞的培养上清中观察到有包膜和直径约120 nm左右的疱疹样病毒颗粒。将分离获得的FHV-1病毒感染2~3月龄蓝猫,成功建立动物实验模型,感染后的猫出现脓性的眼鼻分泌物,打喷嚏等临床症状,且一周内持续排毒。该分离株为FHV-1的病原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也为猫鼻气管炎疫苗候选株的筛选和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9,(6):1113-1117
从哈尔滨市某宠物医院疑似感染1型猫疱疹病毒发病猫的眼、鼻拭子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过电镜观察、分子生物学、血清学和动物回归试验鉴定,分离到的病毒为猫疱疹病毒1型,命名为HR-1株。HR-1可在猫肾细胞(CRFK)上产生典型细胞病变,病毒滴度可达到10~(8 )TCID_(50)/mL。提取病毒基因组DNA经过gD引物扩增后,得到1条1 125 bp大小的特异性条带,经测序表明其与C-27毒株gD基因序列相似性达100%。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显示,接种HR-1的单层CRFK细胞出现特异性荧光。电镜观察可见圆形、有囊膜、直径约为150 nm的病毒颗粒。为了解该毒株的毒力及致病性,通过感染中国家猫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HR-1为强毒株,对家猫的致死率为100%;HR-1感染家猫后主要表现为眼结膜炎和鼻气管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能从感染家猫的眼、鼻拭子中检测到病毒粒子核酸,并且于感染后4~6 d病毒核酸达到最高峰。本试验为猫疱疹病毒的诊断和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甲型疱疹病毒亚科的疱疹病毒宿主广泛,能感染哺乳类、两栖类和禽类,主要侵害宿主的皮肤、黏膜和神经组织,病毒还会在宿主神经组织潜伏感染,一经感染,难以清除。gC是甲型疱疹病毒亚科的病毒囊膜糖蛋白之一,在病毒感染复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gC与细胞上受体结合帮助病毒吸附至宿主细胞表面、介导低pH条件下病毒入侵上皮细胞、影响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此外,gC帮助病毒逃避补体和抗体的中和,促进病毒的吸附入侵。本文就gC影响病毒感染复制的相关功能进行综述,旨在为研究gC和深入了解甲型疱疹病毒亚科病毒的生命周期,以及gC亚单位疫苗和mRNA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牛疱疹病毒(BHV-1)属于α疱疹病毒亚科的DNA病毒,可引起牛高热、上呼吸道感染和母牛流产。该病毒能在牛的感觉神经节内建立潜伏感染,因此,对于该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较为困难。BHV-1除了引起初始感染外,还可通过免疫抑制引起动物继发感染,导致动物死亡。研究发现,病毒入侵牛机体时,病毒囊膜糖蛋白在病毒与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对牛疱疹病毒1型主要囊膜糖蛋白(包括gB、gD、gN)的结构特征和生物学特征加以归纳总结,为该病毒的感染特性研究和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猫疱疹病毒1型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猫疱疹病毒1型的PCR检测方法,根据猫疱疹病毒1型的gD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以猫三联疫苗为模板,扩增出1125bp的目的基因片段,该产物序列与GenBank上公布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对犬三联疫苗、猪伪狂犬病弱毒苗均无交叉性反应;并且最小可检出含有103个拷贝的样品。使用此PCR方法与间接免疫荧光分别对30个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表明其可从24个间接免疫荧光检测阳性样品中检出23个阳性,符合率为95.8%。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快速检测猫疱疹病毒1型的PCR方法,为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检验检疫及临床早期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设计特异性扩增猫疱疹病毒Ⅰ型gD基因的引物,使用猫三联弱毒苗为模板建立了检测猫疱疹病毒Ⅰ型的PCR诊断方法,并对其灵敏性、特异性进行了评价,并将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证实,本实验建立的猫疱疹病毒Ⅰ型的PCR检测方法,其灵敏度可达到最低可检测10^5拷贝的病毒含量;特异性试验结果仅能扩增出猫三联弱毒苗。  相似文献   

10.
疱疹病毒gC基因属晚期基因.其编码的gC糖蛋白位于成熟病毒粒子囊膜表面,作为重要的结构蛋白参与病毒感染过程。同时,gC糖蛋白还构成病毒粒子表面抗原决定簇,是重要的免疫原,可全面诱导宿主的免疫反应。本文就gC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特点和相关功能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疱疹病毒gc基因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用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内蒙古分离株gB、gC、gD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IBRV内蒙古分离株gB、gC、gD基因序列分别为2 850、1 723、1 559bp,编码933、508、417个氨基酸组成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序列比较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分离株与其他毒株gB、gC、gD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4.9%~99.9%,其推导的氨基酸相似性在90.3%~99.7%,不同IBRV毒株gB、gC、gD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高度保守。在系统进化树中内蒙古分离株与瑞典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属于同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2.
牛疱疹病毒1型洛精株gD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发表的牛疱疹病毒1型(BHV-1)P8-2株g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对我国BHV-1洛株gD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对其克隆,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gD基因的核苷酸长度为1251bp,其编码417个氨基酸,BHV-1洛精株gD与国外报道的P8-2株的gD基因的核苷酸的同源性高达99.92%,氨基酸的同源性高达100%,这说明BHV-1的gD糖蛋白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13.
马鼻肺炎(ER)是由亲缘关系密切的马疱疹病毒1型和马疱疹病毒4型(EHV-1/4)引起的马属动物几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的总称.其基因组包含约80个开放性阅读框,至少编码78种蛋白.目前发现EHV-1至少有12种糖蛋白,其中5个糖蛋白(gB、D、H、L、K)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另6个糖蛋白(gC、E、G、I、M、gp300)不是病毒在细胞培养物上生长所必需的,但存在于高毒力的野毒分离株.gB、C、D是重要的免疫原性抗原具有病毒中和表位,gM的功能是使病毒穿入和细胞间传播.论文就其中9种糖蛋白及其功能进行介绍,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伪狂犬病病毒囊膜蛋白gD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狂犬病是目前危害养猪业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虽然一些国家实施了根除计划,但在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该病仍然频繁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制约着这些国家和地区养殖业的发展。成熟的伪狂犬病病毒粒子约有50种蛋白质,包括各种糖蛋白。其中,已有10种糖蛋白被鉴定,并分别命名为gB、gC、gD、gE、gH、gI、gK、gL,gM和gN。他们在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病毒感染的病理过程和免疫原性中各具特殊作用。囊膜糖蛋白gD是病毒最主要的免疫原性成分之一,在病毒的感染和增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其基因组和蛋白结构对伪狂犬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7,(11):61-68
为了分析猪源伪狂犬病病毒AH02LA株糖蛋白的基因序列特征,本研究设计了17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AH02LA株的11个糖蛋白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然后将其与PRV变异株(TJ株与HeN1株)和PRV经典株(Bartha株与Kaplan株)作比对分析。结果:成功扩增了11个糖蛋白基因序列,序列比对发现,AH02LA株的gB、gD、gG、gK和gM基因与PRV变异株的同源性为100%,而与PRV经典株的同源性为98%~99%;AH02LA株的gC、gE和gI基因与PRV变异株的同源性为99%,而与经典株的同源性为95%~97%,而且AH02LA株的gB、gC、gD、gE、gI和gN基因的插入或缺失也与变异株完全一致。研究表明,AH02LA株的主要糖蛋白基因序列与变异株高度同源,该毒株是一株典型的变异株。  相似文献   

16.
应用PCR方法从包含伪狂犬病病毒(PRV)Fa株糖蛋白gD基因的重组质粒pB13中扩增出糖蛋白gD基因去信号肽片段,将其克隆到大肠埃希氏菌表达载体pThiohisA中。测序结果表明,糖蛋白gD基因去信号肽片段长1155bp,与PRVFa株糖蛋白gD基因完全一致。经1mmol/L IPTG诱导后,重组质粒pThiohisA-gD在大肠埃希氏 菌XL1-blue、Top10、DE3和DH5a中均得到表达,其中在宿主菌XL 1-blue中表达量最高。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大肠埃希氏菌XL1-blue表达的糖蛋白gD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7.
伪狂犬病病毒Ea株糖蛋白gD基因的表达及基因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2个利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的启动子启动表达伪狂犬病病毒Ea株糖蛋白gD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DI和pcDDI,体外转染BHK-21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证实糖蛋白gD在细胞中得到表达。用表达质粒pCIDI和pcDDI作为核酸疫苗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伪狂犬病病毒的抗体,结果其滴度为1:128-1:1512。初步证实,用gD基因作为核酸疫苗免疫动物,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8.
将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王岗(WG)株的gB、gC、gD基因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AGGS的EcoRⅠ位点,经过酶切、测序分析,筛选鉴定出含有gB、gC、gD基因的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CAGG—gB、pCAGG—gC、pCAGG—gD。用质粒纯化试剂盒对重组质粒进行了纯化,将纯化后的质粒转染293T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检测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得到了真实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7,(5):804-810
分析缺失meq基因的重组马立克病病毒SC9-1原代、10代及40代主要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提取缺失meq基因的重组马立克病病毒SC9-1原代、10代及40代DNA,设计引物PCR扩增其与致瘤相关pp38基因、缺失meq基因后残余的FRT位点序列及囊膜蛋白基因gB、gC、gD、gE、gH、gI、gK,连接pMD18-T载体,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挑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DNAStar软件对3代次各基因片段进行同源性比对。不同代次SC9-1病毒株的致瘤相关pp38基因、残留FRT位点序列及囊膜蛋白基因gB、gC、gD、gE、gH、gI、gK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核苷酸序列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序列完全一致,无位点上的变化。缺失meq基因的重组马立克病病毒SC9-1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的传代过程中其致瘤相关pp38基因、残留FRT位点序列及囊膜蛋白基因gB、gC、gD、gE、gH、gI、gK没有发生变异,侧面反映了SC9-1在CEF细胞传代过程中具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驴源马疱疹病毒8型ORF72基因编码的糖蛋白D(glycoprotein D,gD)和多克隆抗体,试验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EHV-8 gD基因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使用PCR方法扩增得到主要抗原区和跨膜区片段共960 bp,并构建pET-32a-gD960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pET-32a-gD960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并优化表达,获得gD重组蛋白,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鉴定表达产物。使用包涵体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gD重组蛋白,并免疫小鼠,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三免2周后,通过Western-blot对鼠抗EHV-8 gD多克隆抗体进行鉴定,并使用间接ELISA测定其效价。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EHV-8 gD960基因表达载体并获得gD重组蛋白,gD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65 ku,与预期大小相符,且特异性良好。小鼠血清中鼠抗EHV-8 gD960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16 000,该多克隆抗体可以与EHV-8 gD960蛋白发生免疫反应。说明成功表达了EHV-8 gD960重组蛋白并制备了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