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为探究瘦身养殖时间(1~24个月)对鱼肉营养成分、滋味及气味的影响,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生化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鱼肉粗蛋白、水分、脂肪酸、氨基酸等成分,并评价营养价值,再结合电子鼻进一步对鱼肉的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瘦身养殖时间延长,鱼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灰分含量显著增加,粗蛋白和水分含量相对保持稳定;鱼肉的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苦味氨基酸含量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上升,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气味特征研究表明,经8个月瘦身养殖的草鱼气味特征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腥味物质己醛和1-辛烯-3-醇含量在前8个月养殖过程中显著降低并逐渐趋于稳定,进一步延长养殖时间,气味不再发生显著变化。综上,通过适当时间的瘦身养殖处理可有效提升草鱼鱼肉的营养和风味品质;瘦身养殖8个月后,草鱼体重继续降低但鱼肉品质不再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将池塘养殖的体质量450~500 g的商品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用清水清洗,置于室内循环微流水中净养,第0 d、7 d、14 d、21 d和28 d时采集背部肌肉,分别测定土腥味物质土臭素(Geosmin,GSM)和二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2-MIB)以及蛋白质、脂肪酸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量,研究大口黑鲈在净养下鱼肉土腥味物质及营养成分的变化,探究该模式对鱼肉品质的提升效果。结果显示,在生态净养下,第7 d GSM和2-MIB的去除率分别为48.7%和81.70%,低于感官阈值;在净养前期,脂肪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而水分和灰分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净养7 d左右,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显著上升(P<0.05),油酸含量下降,提高了鱼肉脂肪酸价值;在整个过程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呈上升趋势,但鱼肉的氨基酸评分随时间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生态净养可以有效去除鱼肉土腥味,提升鱼肉品质,最适宜净养时间为7 d。  相似文献   

3.
不同切割方式的冷鲜草鱼制品贮藏期间理化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冷鲜去皮草鱼整片、鱼块、鱼薄片为研究对象,研究冷藏期间不同切割方式的草鱼制品的理化性质变化,探析切割方式对冷鲜草鱼制品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不同制品的水分含量下降,脂肪含量上升,而蛋白含量基本不变,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呈增加趋势,短时间的冷藏可增加鱼肉中游离性鲜味氨基酸的含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切割方式对冷鲜草鱼制品的水分、蛋白、TBA值含量变化影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以池塘养殖杂交鲌“先锋1号”为对象,采用短期微流水处理,研究处理时间(0、4、8和12 d)对杂交鲌“先锋1号”色度、肌纤维直径、肌肉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评价短时间微流水处理对杂交鲌“先锋1号”品质的提升作用。结果显示,微流水条件下,8 d和12 d皮的黄度值(b*)显著升高,各实验组肌肉的红度值(a*)显著降低(P<0.05, 下同)。处理8 d时,肌纤维密度、肌肉硬度、咀嚼性和弹性显著提升,分别较对照组提升了70.96%、92.04%、198.99%和35.71%。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灰分在处理过程中无显著差异 (P>0.05, 下同);杂交鲌“先锋1号”在处理4 d时的鲜味氨基酸总量(DAA)显著高于8 d和12 d;氨基酸总量(TAA)和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变化不显著,各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7.33%、74.91%、76.56%和76.75%。第8天时,肌肉中顺-15-二十四碳一烯酸(C24:1)、花生三烯酸(C20:3n6)和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分别为6.85、41.05和53.84 mg/100 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α-亚麻酸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s)总量分别为48.05、1 336.43和524.43 mg/100 g显著高于4 d和12 d。研究表明,短期微流水处理8 d时,在保证肌肉营养品质的同时,可有效改善其体色和肌肉颜色,增加肌肉口感,为池塘养殖淡水产品品质提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比较和分析网箱与微流水两种养殖模式下体质量(76.5±17.8)g和(67.2±8.1)g的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两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一般营养成分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含有18种氨基酸;除色氨酸(Trp)和组氨酸(His)外,网箱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其余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均显著低于微流水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结果显示:两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构成合理,色氨酸均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在必需氨基酸中评分最高。两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均含有21种脂肪酸,网箱组饱和脂肪酸(SFA)总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低于微流水组,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微流水组,且n-3/n-6比值要高于网箱组。综上所述,微流水养殖的齐口裂腹鱼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稻田和池塘养殖对鲤(Cyprinus carpio)肌肉风味的影响,2021年8-10月随机采集两种养殖环境下的鲤进行感官分析并测定其游离氨基酸、核苷酸和挥发性物质成分,同时对氨基酸、核苷酸和挥发性物质成分的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感官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养殖环境下的鲤肌肉在10月时,气味上有明显差异。稻田和池塘养殖鲤肌肉中氨基酸及核苷酸种类相同,稻田养殖的鲤肌肉中呈鲜味氨基酸如谷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的鲤肌肉味精当量值(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 EUC)最高含量达到了5.68 g MSG/100 g,显著高于池塘养殖的EUC值4.61 MSG g/100 g;同时,稻田养殖鲤肌肉中土腥味、青草味的物质,如己醛、壬醛的含量显著低于池塘养殖。综上表明,稻田养殖的鲤滋味更为鲜美,土腥味的物质含量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建立草鱼品质综合评价体系,【方法】以三种养殖模式下的草鱼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生、熟品尝评价和营养成分检测,对影响感官品质的主观感受(品尝)与客观因素(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养殖模式间差异性方面,生鱼肉感官评价全部评价指标以及熟食评价的土腥味差异极显著(P0.01),熟食评价的凝聚性、弹性、咀嚼性等项差异显著(P 0.05);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P 0.05);呈鲜味氨基酸差异显著(P 0.05)。在感官品质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方面,回归分析表明,凝聚性对熟食综合评价结果影响最大(标准化系数为0.547),其次是咀嚼性(-0.442),而硬度(-0.109)和弹性(0.111)影响较小;组织形态对生鱼肉综合评价影响最大(0.659),其次是硬度(0.630),影响最小的是色泽(-0.211)和气味(-0.288)。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熟食各指标间弹性与硬度、弹性与咀嚼性、弹性与土腥味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生鱼肉各指标间相关系大部分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尤其是组织形态与黏胶性(在生鱼肉中相关系数为0.813)、生鱼肉组织形态与色泽(0.803)、色泽与气味(0.795)。对营养品质与感官品质关系分析,粗脂肪对熟食综合评价影响最大,其次是水分;粗脂肪对生鱼肉综合评价影响最大,其次是灰分。【结论】因此,不论是营养组成还是感官品质均可通过利用不同养殖模式来进行改善。同时,该实验的研究结果为提高养殖草鱼风味、品质提供了基础数据,为下一步水产养殖精准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淡水鱼类不同部位肉的化学组成有较大差异,为了更深入地探究青鱼背肉、腹肉和尾肉风味差异,研究了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不同部位(背肉、腹肉、尾肉)之间风味成分的异同,比较了青鱼3种部位肉水溶性滋味物质及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为青鱼的水产加工工艺方法及加工装备研制等提供参考。使用高效液相技术和氨基酸分析仪研究了青鱼不同部位肉水溶性滋味物质,并采用电子舌技术对青鱼不同部位肉进行区别分析,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研究比较了青鱼不同部位肉的挥发性成分。结果显示:电子舌分析可以有效区分青鱼背肉、腹肉与尾肉之间的差别。青鱼3个部位肉滋味成分差异显著,青鱼腹肉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背肉,而尾肉含量最低。K值一般用来评价水产品的新鲜度,定义为HxR(次黄嘌呤核苷)和Hx(次黄嘌呤)占ATP(三磷酸腺苷)所有关联化合物总量的百分含量,背肉的K值为5.01%,显著低于腹肉(10.04%)和尾肉(12.87%),说明利用K值比较鱼肉鲜度应注明取样部位。鱼肉EUC值结果表明腹肉呈味优于背肉,背肉优于尾肉。对青鱼肉气味贡献较大的物质有己醛、1-辛烯-3-醇、壬醛、正己醇、庚醛、(E)-2-辛烯醛、戊醛等。青鱼3个部位肉水溶性滋味成分差异显著,挥发性成分也有些许差异。青鱼腹肉与背肉风味优于尾肉,在研究青鱼风味与新鲜度时应注意区分青鱼背肉、腹肉与尾肉。  相似文献   

9.
保鲜处理对冷鲜鲟鱼肉特征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岳琪琪  刘文  韩千慧  龚恒  侯温甫  周敏  王宏勋 《水产学报》2020,44(12):2076-2086
为明晰保鲜处理对冷鲜鲟鱼肉冷藏期间的特征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本实验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结合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经微酸性氧化电解水和ε-聚赖氨酸两步法保鲜处理的冷鲜鲟鱼肉在冷藏期间的挥发性成分和滋味成分进行分析。电子鼻能够对挥发性成分从整体上进行分析,贮藏后期保鲜处理组和对照组的鲟鱼肉挥发性气味的数据集无重叠区域,差异明显。利用SPME-GC-MS定性鉴定出46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酮类、烃类和醇类等物质,其中己醛、庚醛、苯甲醛、辛醛、壬醛、癸醛和2,5-辛二酮、苯乙酮、3,5-辛二烯-2-酮为保鲜处理组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保鲜处理延缓了冷鲜鲟鱼肉腥味的产生以及鱼肉香味的下降。电子舌检测冷藏过程中鲟鱼肉的滋味物质时发现,保鲜处理组苦味、涩味、咸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样品贮藏6 d后,在苦味、涩味、咸味、鲜味方面均呈显著差异。保鲜处理起到了减缓冷藏期间冷鲜鲟鱼肉风味物质下降的作用,为保鲜处理在冷鲜鲟鱼肉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山泉流水和池塘养殖草鱼的品质区别,测定了体质量为1500~1750 g的两种方式养殖草鱼的基本营养、矿物元素、胶原蛋白、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及肌肉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表明,山泉流水养殖草鱼水分、粗脂肪、K和Na含量显著低于池塘养殖草鱼(P<0.05),粗蛋白、灰分、P、Ca、Mg、Cu、Zn、Fe、Mn和Se含量显著高于池塘养殖草鱼(P<0.05);山泉流水养殖草鱼肌肉不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池塘养殖草鱼(P<0.05),丙二醛含量则显著低于池塘养殖草鱼(P<0.05);山泉流水养殖草鱼的总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分别为15.76%、5.60%,显著高于池塘养殖草鱼(P<0.05),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均高于池塘养殖草鱼;山泉流水养殖草鱼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显著低于池塘养殖草鱼(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池塘养殖草鱼(P<0.05)。综上可知,山泉流水养殖草鱼在蛋白与脂肪含量、肌肉抗氧化能力、氨基酸平衡性及脂肪酸质量等方面优于普通池塘养殖草鱼。  相似文献   

11.
胡凯  陈康  冯琳  姜维丹  刘杨  周小秋 《水产学报》2022,46(10):1957-1968
[目的]本实验探索了磷对生长期草鱼肌肉常规营养组成和理化特性,肌肉中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和游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实验选择初始体重为(256.22 ± 0.60 g)的健康草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含有效磷0.95(基础饲料组,未添加)、2.46、3.96、5.68、7.10和8.75 g/kg的饲料60天。[结果]结果显示,饲料中适宜水平的磷显著提高了生长期草鱼肌肉蛋白质、水分、羟脯氨酸、∑氨基酸、∑鲜味氨基酸(UAAs)、∑甜味氨基酸(SAAs)、肌苷酸(IMP)、∑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以及pH0和pH12,而肌肉剪切力、组织蛋白酶B和L活力、乳酸、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降低(P < 0.05)。适宜水平的磷还显著提高了PUFA/UFA及n-3 PUFAs/n-6 PUFAs比值,IMP和∑呈味氨基酸(UAAs+SAAs) 的滋味活性值(TAV)均大于1。[结论]结果表明,适宜水平有效磷提高了生长期草鱼(254.56-898.23 g)肌肉蛋白质含量、肌肉嫩度、系水力和pH值,增加肌肉风味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而提高鱼类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2.
投喂蚕豆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营养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配合饲料、浸泡蚕豆和发芽蚕豆喂养平均体重(1000±20)g草鱼70d,分析投喂蚕豆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的草鱼增重率分别为79.5%、40.32%和50.10%,饵料系数分别为2.11、4.78和4.31,投喂蚕豆降低了草鱼增重率(P<0.05),显著增加了饵料系数(P<0.05)。与配合饲料组相比,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肌肉中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比配合饲料组显著提高(P<0.05)。投喂蚕豆降低了草鱼的生长性能,但是显著提高了草鱼肌肉品质。投喂发芽蚕豆的效果要优于投喂浸泡蚕豆。  相似文献   

13.
种青养鱼模式下的草鱼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究种青养鱼养殖模式对草鱼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的影响,随机选取以种青喂草为主养殖模式下养殖的草鱼(生态草鱼)和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养殖的草鱼(饲料草鱼)各16尾,测定其肌肉系水力和质构特性指标,以及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矿物元素、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生态草鱼和饲料草鱼肝体比和空壳率无显著性差异;生态草鱼肌肉系水力指标中滴水损失显著低于饲料草鱼,冷冻渗出率不显著地低于饲料草鱼,失水率不显著地高于饲料草鱼,p H值无显著性差异;肌肉的硬度、弹性、凝聚性、胶黏性和回复性均无显著性差异;生态草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饲料草鱼,水分、灰分、粗蛋白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生态草鱼P和Fe含量均显著高于饲料草鱼,Mg、Mn和Cr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饲料草鱼;生态草鱼和饲料草鱼肌肉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85%和6.27%。生态草鱼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6.07,而饲料草鱼为77.29,饲料草鱼略高于生态草鱼。生态草鱼和饲料草鱼肌肉均含19种脂肪酸,其中棕榈酸、花生四烯酸(ARA)、亚油酸(LA)、油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硬脂酸含量较高,为主要脂肪酸,而花生五烯酸(EPA)+DHA含量分别为8.95%和10.70%,且差异显著。研究表明,生态草鱼和饲料草鱼在肌肉质构特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与饲料草鱼相比,生态草鱼具有肌肉系水力强、低脂肪和矿物元素含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鳡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测定了鳡(Elopichthys bam busa)的含肉率、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鳡的含肉率达77.61%。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分别为77.08%、18.82%、1.28%、1.65%和1.17%。17种氨基酸(除色氨酸外)的鲜样含量为18.57%,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7.24%,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7.52%。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其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都高于FAO/WHO提出的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6.32,氨基酸分和化学分分别为84和63,缬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相似文献   

15.
杜仲对草鱼生长、肌肉品质和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杜仲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胶原蛋白基因COL1A1和COL1A2表达的影响,实验采用初始体质量为(215.0±0.4)g的草鱼120尾,随机分为2处理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20尾鱼),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添加2%杜仲的实验饲料(杜仲组),养殖时间为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杜仲对草鱼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增加肌肉、皮肤和肝脏胶原蛋白水平,增加肌肉总必需氨基酸(TEAA)、总氨基酸(TAA)水平。2%杜仲可显著降低草鱼肌肉的冷冻失水率、离心失水率,但对肌纤维密度和肌纤维直径无显著影响。在胶原蛋白基因表达方面,2%杜仲显著增加了第4周、8周时草鱼的肌肉、皮肤和第8周时的肝脏组织COL1A1、COL1A2基因m RNA表达量。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2%杜仲可改善大规格草鱼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6.
淇河鲫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了10尾淇河鲫的含肉率及其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并对其营养价值作了综合评定。该鱼含肉65.72%。鱼肉鲜重含蛋白质19.39%,脂肪2.96%。17种氨基酸总量为18.22%,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量为7.37%。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5.37。氨基酸分和化学分分别为0.56和0.34。  相似文献   

17.
徐禛  杨航  梁高杨  高擘为  李小勤  冷向军 《水产学报》2019,43(11):2383-2393
为研究黄芩素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1、0.2、0.4和0.6 g/kg黄芩素,配制成5组饲料,饲养平均体质量为(75.8±0.24) g的草鱼60 d。结果显示,鱼体增重率与黄芩素含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在添加0.2 g/kg黄芩素时,鱼体增重率最大(210.1%),较对照组提高了8.63%,而饲料系数较对照组降低0.14;添加0.2、0.4和0.6 g/kg黄芩素显著提高了血清S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添加0.4 g/kg黄芩素显著提高了血清CAT活性。各组在AKP活性和LZM含量上无显著差异。0.4和0.6 g/kg黄芩素组的肌肉总氨基酸含量和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6 g/kg黄芩素组的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处理组在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胶原蛋白含量、肌肉失水率以及肌纤维密度和直径上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显示,黄芩素可促进草鱼生长,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草鱼饲料中黄芩素的添加量推荐为0.2 g/kg。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高铁肌红蛋白(MMb)对腌腊鱼品质的影响,实验在腌制草鱼肉中添加不同浓度MMb (0、 0.1、 0.2、0.4、0.8 mg/g)构建样品反应体系,基于羰基化合物、脂质含量、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风味物等指标,研究腌腊鱼传统加工中MMb促脂质氧化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随着MMb添加浓度的升高,3种羰基化合物含量逐渐递增,且增幅存在“4-羟基己烯醛>4-羟基壬烯醛>丙二醛”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8 mg/g MMb样品组总脂、甘油三酯和磷脂含量降幅最大(分别为18.95%、18.72%和31.83%),而游离脂肪酸含量呈完全相反趋势(增幅为6.74%)。添加MMb浓度越高,鱼肉样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越容易发生氧化降解,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尤为显著(相对含量分别下降12.37%和16.27%)。本实验共检出6大类41种挥发性风味成分,确定了戊醛等13种气味活性物质,除癸醛外所有气味活性物质均与PUFA相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表明MMb介导的脂质光氧化反应可能是传统腌腊鱼香气的主要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dietary chlorogenic acid (CGA) on growth performance, flesh quality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of grass carp (95.1 ± 0.3 g)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fed seven different diets, including control diet, Eucommia ulmoides (EU)‐supplemented diet (20 g kg–1) and CGA‐supplemented diets containing 100, 200, 400, 600 and 800 mg/kg CGA. Contents of collagen and alkaline‐insoluble collagen in muscle and skin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dietary CGA and EU (< .05). Total essential amino acids (TEAA) and total amino acids (TAA) in muscle of grass carp fed EU diet or 400, 600 and 800 mg/kg CGA die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fish fed control diet and 100 and 200 mg/kg CGA diet (< .05). Fish fed 200–800 mg/kg CGA showed significantly lower muscle crude lipid content than EU, control and 100 mg/kg CGA groups (< .05). Fish fed CGA‐supplemented diets (100–800 mg/kg)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uscle fibre density and lower muscle fibre diameter than control group (p < .05). In conclusion, supplementation of CGA improved flesh quality of grass carp, and supplemental level of CGA for improving flesh quality and growth was estimated to be 400 mg/kg di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