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5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4—11月,在南昌市南昌县蒋巷镇相同养殖模式的3口草鱼精养池塘中每月用彼得森采泥器采集表层底泥样品(约200 g),用MiSeq测序技术测定、分析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从样品中得到有效序列为47 743~65 233条,可归为14 027~21 098个运算分类单元。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的微生物可归为54~60个门,各月主要优势门均为变形菌门,其他优势门类各月不同;各月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但10月样品主要种与其他月存在差异;5月和11月物种数丰富度达高峰,5月多样性达高峰;各月核心种主要是厌氧菌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兼性厌氧菌Desulfatiglans、Candidatus competibacter、脱氯单胞菌和Crenothrix等主要在无氧或低溶解氧条件下还原有机物和硫化物的菌种;除10月外,各月核心种种类差别不大,但各月核心种丰度不同。综上,草鱼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存在缓慢的演替;改善底部溶解氧状态是修护草鱼养殖池塘环境最主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草鱼不同养殖模式对池塘水质的影响,对山塘、精养和鱼菜共生三种草鱼养殖模式下池塘水质质量状况进行了监测,测定了水温、pH、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非离子氨、溶解氧、总磷、总氮和COD等参数,采用单项污染物指数对监测参数进行单项评价,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体质量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草鱼3种养殖模式池塘中氮磷营养物质污染最为突出,其次是COD。由综合污染指数判定,草鱼3种养殖模式的池塘水体污染程度均为污染,超出警戒水平。草鱼精养池塘水质富营养化情况严峻。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单因子试验设计了不同孵化方式和光照强度下棘胸蛙的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情况,结果表明:原池孵化方式下棘胸蛙的受精率、孵化率虽均高于人工捞卵孵化,但成活率并不高.40×100-70× 100Lux光照强度下孵化率是适宜的;30×100-65×100Lux光照强度成活率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5.
彭泽鲫作为农业部向全国重点推广养殖的36个优良品种之一,以其优良的经济性状越来越受到各地养殖户的重视,养殖面积逐年扩大,产量逐年上升.为此特向大家介绍彭泽鲫的繁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斑点叉尾鲴苗种培育从卵黄苗培育开始,包括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卵黄苗以枝角类为开口饵料,以后逐渐增加投喂罗氏沼虾仔虾料,鱼苗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0%以上.鱼种培育用出膜10-15天,全长2.0cm的鱼苗,按7742尾/亩,10551尾/亩,14981尾/亩三种密度放养,投喂粗蛋白含量32%以上的配合饲料,经99-133天的培育,分别获得43.7克/尾、18.8克/尾、10.9克/尾三种规格的鱼种.  相似文献   
7.
萍乡肉红鲫食性与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萍乡肉红鲫主要分布于萍乡市境内的自然水体,在当地有悠久的养殖历史,为该地区传统的养殖品种。萍乡肉红鲫栖息于水体的下层,属杂食性鱼类。经检测:食物种类随体长的变化而改变,体长在4.9cm以下时,以轮虫、藻类及有机碎屑为主(有少量的人工饵料);在7cm以上时,除轮虫、藻类外,食物的组成中大量出现人工投喂的饵料。鳃耙结构与其食性相吻合,鳃耙数与体长的函数关系式为:y=29.7x0.149。肠长与体长的函数关系式为Y=2.85X+4.95。体长与体重的增长以当年鱼生长最快,平均个体达160g。体重增长高出3.3倍,体重与体长呈幂指数曲线关系y=0.057x2。857,丰满度(kf=w/L3.100)系数因鱼体长与季节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池塘主养萍乡肉红鲫养殖技术模式,养殖饲料选用鲫鱼专用料,试验亩放萍乡肉红鲫1200~1500尾,搭配其他鱼类180尾,饲养210~240天后,萍乡肉红鲫从50g长到平均体重186~225g,最大个体258g,萍乡肉红鲫的产量为276~331kg/亩,其他鱼类产量为180~260kg/亩,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8.8~98%.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主养的模式是可行的,其产值分别达到3768~5290元/亩,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萍乡肉红鲫成鱼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养殖模式对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使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山塘、精养和鱼菜共生三种模式下草鱼池塘底泥微生物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精养池塘水体CODMn、总氮(TN)和总磷(TP)[(35.67~108.34)mg/L、(3.40~7.93)mg/L、(1.35~2.19)mg/L]显著高于山塘[(2.67~24.33)mg/L、(0.77~3.30)mg/L、(0.38~0.77)mg/L]和鱼菜共生池塘[(31.67~58.50)mg/L、(2.40~3.43)mg/L、(0.81~1.22)mg/L],且养殖后期呈上升趋势,山塘和鱼菜共生池塘后期呈下降趋势。(2)三种模式条件下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但鱼菜共生与精养池塘底泥菌群结构相似性高于山塘模式;山塘池塘底泥微生物丰富度显著低于鱼菜共生和精养池塘,但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山塘菌群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无相关性,但精养模式ACE指数与TN、NH+4、TP、DO呈显著负相关,Shannon指数与TN和DO呈显著负相关;鱼菜共生模式ACE指数与NH+4、TP、CODMn呈显著正相关,Shannon指数与NH+4、TP、DO呈显著正相关。(3)山塘池塘核心菌群四季变化差异大;鱼菜共生和精养池塘核心菌群四季均以地杆菌属(Geobacter)、厌氧粘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和脱氯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等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为主。结果表明,鱼菜共生模式底泥微生物群落受环境因子影响小,能够达到控制水体CODMn和TN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ifliis)是引起淡水鱼类和观赏鱼类白点病的主要病原,其危害严重,治疗困难。对小瓜虫的病原学,流行规律、体外培养、致病机理以及防治方法等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为小瓜虫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