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对聊城市郊区三个不同规模奶牛场的29头奶牛115份奶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出10种110株细菌,链球菌29株占25.22%;葡萄球菌26株占22.61%;肠杆菌19株占15.65%;酵母菌18株占16.52%;棒状杆菌8株占6.96%.奶样病原菌阳性率为79.13%,奶样混合感染率为20%.确定聊城市奶牛临床型乳房炎主要由链球菌、葡萄球菌、肠杆菌和酵母菌引起.  相似文献   

2.
对信阳市奶牛场、奶牛养殖小区和个体奶牛户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51.81%,个体饲养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高达68.49%;从12份被检乳汁中共分离出87株细菌,其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3.
石河子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中药抑菌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使用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52头奶牛的260份乳样,用乳腺炎诊断液(SMT)诊断奶牛乳房炎,并从奶样中分离鉴定出乳房炎病原菌;在此基础上,选取4株肠杆菌2、株链球菌和3株葡萄球菌进行中药及其复方的抑菌试验,根据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评价中药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从260份乳样中共分离出176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71株,占总数的40.34%,肠杆菌62株,占总数的35.23%,链球菌25株,占总数的14.21%,这3个细菌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75.57%的乳房炎由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所致。[结论]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对单味中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中药复方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天津某牧场奶牛乳房炎奶样及环境中细菌的种类和流行性,采用美国加州乳房炎(CMT)方法筛选6头乳房炎患病奶牛,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对乳房炎奶样、患病牛畜舍及奶厅样品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乳房炎奶样及环境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217株菌株,主要优势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146/217株,67.28%),乳房炎奶样中占比25%(3/12),畜舍样品中占比为47.87%(45/94),奶厅样品中占比为88.29%(98/111)。乳房炎奶样中主要鉴定出4株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畜舍样品中共鉴定出10株Staphylococcus和8株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新垫料与饲料中各鉴定出1株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在奶厅样品前药浴液与后药浴杯样品中分离鉴定出3株BMV7。综上,本研究探究了天津某牧场中主要流行的微生物种类,提出该牧场卫生管理防控薄弱环节,为牧场奶牛乳房炎防控与卫生管理提出建议与意见,为进一步研究乳房炎致病菌溯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制定有效的奶牛乳房炎防制措施,从病原菌分离、鉴定、耐药性研究等方面,调查了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并研究了奶牛乳房炎的疫苗防控措施。细菌鉴定表明,导致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占87.1%(54/62);其次是各类杆菌占12.9%(8/62)。药敏试验显示多数病原菌对3种以上的乳房炎常用药物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引起奶牛乳房炎的最主要病原菌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06~2007年在泰安地区5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128份临床乳房炎奶牛乳样,用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方法,对其中的葡萄球菌进行了分离,用K-B纸片扩散法对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进行了检测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共分离到29株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14/29,47.4%),产色葡萄球菌3株(3/29,10.3%),木糖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各2株(2/29,6.9%),头葡萄球菌和模仿葡萄球菌各1株(1/29,3.3%);葡萄球菌对头孢拉定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临床上常用的林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复合磺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平均抑菌圈直径为19.1 mm,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0.3 mm。【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分离葡萄球菌中仍占主导地位,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未发现耐药株。  相似文献   

7.
鲁西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营  李玉保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133-134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给奶牛饲养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对鲁西多个奶牛场的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从90份样品中分离出118株细菌,经培养特性、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等试验,鉴定出无乳链球菌58株,占分离菌的49.15%;大肠杆菌25株,占分离菌的21.19%;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占分离菌的19.49%,真菌12株,占分离菌的10.17%。分别对所有分离株进行16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除真菌外所有菌株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临床常用的青霉素、链霉素等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及相应菌株的耐药性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从新疆乌鲁木齐、伊犁、昌吉地区的7个奶牛场随机采集患乳房炎奶牛乳汁样本,用绵羊血平板和Baird-Parker琼脂平板初筛,利用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先用K-B纸片扩散法对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再用PCR方法检测其12种毒力基因,用小鼠攻毒试验检测其致病性。结果从142份乳汁样本中共分离出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个奶牛场有2个牛场检出并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分别为7.14%(2/28)和8.82%(3/3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这些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链霉素、头孢他啶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为60%~8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20%,所有菌株最少对1种药物耐受,最多耐5种药物;分离株中共检出nucclfafnbBetasea 5种主要毒力基因,所有分离菌对小鼠均有很强的致病性。综上所述,所检牛场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奶牛乳房炎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分离菌耐药性不强,许多菌株携带多个毒力基因且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区系调查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本项研究是在对23省、市、自治区,30个城市40所大中型奶牛场所作的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集奶样3006份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以探讨我国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区系分布。结果分得细菌和霉菌共24种3650株,其中与乳房炎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12种2060株,病原菌检出率为62.52%。主要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乳房链球菌等。并建立了dBASEⅢ“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研究资料数据库检索系统”,制定了“奶牛乳房炎细菌的分离和鉴定程序”,为进一步综合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科学数据,并为乳汁的病原菌监测提出可靠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弄清中国不同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及其药物敏感特性,并为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对在内蒙古、甘肃、四川和上海4地部分奶牛场采集的472份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检测奶样中检出细菌482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49株,占30.91%;表皮葡萄球菌91株,占18.88%;无乳链球菌60株,占12.45%;停乳链球菌60株,占12.45%;乳房链球菌35株,占7.26%;大肠杆菌33株,占6.85%。各个地区优势菌群存在差异,药敏试验结果也不相同,分离出的细菌绝大部分对环丙沙星、左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先锋霉素V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红霉素和万古霉素有较强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奶牛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的奶牛经过长期的改良,在产奶量和公犊的育肥性能方面居世界前列。由于牛奶过剩,在育种上把  相似文献   

12.
冷冻奶牛胚胎移植黄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产试剂、器械超数排卵22头黑白花奶牛,超排成功率72.7%(16/22)。采集胚胎143枚,其中可用胚占70%(100/143),超排母牛采集胚数和可用胚数头均6.5枚和4.5枚,按采得胚母牛计算采集胚数和可用胚数头均8.9枚和6.3枚。胚胎移植经冷冻—解冻后68.2%(30/44)可用,胚胎移植18头同期发情黄牛受体,3头妊娠。其中两头受体双胎6个月时流产,1头受体黄牛产下1头黑白花公犊。  相似文献   

13.
合肥市某奶牛场奶牛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合肥市某奶牛场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白糖溶液漂浮法和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对该场325头奶牛的粪样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饱和白糖溶液漂浮法在103头奶牛的粪样中查到了隐孢子虫卵囊,感染率为31.69%;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在88头奶牛的粪样中查到了隐孢子虫卵囊,感染率为27.08%。经鉴定,所获虫体为鼠隐孢子虫Crtptosporidium muris。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奶牛焦虫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总结了预防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牛粪堆肥高温发酵微生物分离及堆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俊丽  王顺利  刘克锋  王红利  王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57-20059,20071
[目的]筛选出促进牛粪高效堆肥的高温微生物。[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新鲜牛粪中分离并纯化出9种出现频率高、繁殖速度快的优势嗜热菌(GX1、GX2、GX3、GX4、GX6、GX10、GF1、GF5、GZ1),同时引入黄孢原毛平革菌。将10种菌株扩大繁殖以后,进行单菌种牛粪堆肥试验。通过观测堆肥过程温度变化,测定堆肥结束后各堆料的pH值、种子发芽指数以及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对各嗜热菌的堆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添加菌剂可以快速提高堆肥温度,促进牛粪发酵腐熟,缩短堆制时间;添加菌剂后堆料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明显提高。[结论]黄孢原毛平革菌以及北京农学院有机肥课题组自选菌株GX1、GX2、GX4更能提高牛粪堆肥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戈那瑞林(Cystorelin)为人工合成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类似物。分析戈那瑞林在奶牛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以期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试验前,对3头奶牛进行卵巢摘除手术,术后30 d单剂量肌肉注射戈那瑞林,在3 h内不同时间12次静脉采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质量浓度,以残数法拟合药-时曲线,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戈那瑞林在奶牛体内的药物动力学配置符合有吸收因素二室开放模型,其最佳药-时曲线方程为C=102.3426e-8.4166t+7.5778e-0.4014t-109.9204e-11.5226t。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消除相半衰期(t1/2β)(1.7311±0.1079)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21.5054±2.2476)ng/mL.h、峰质量浓度(Cmax)(16.2017±1.9901)ng/mL、达峰时间(tmax)(0.14±0.052)h。结果表明,奶牛肌肉注射戈那瑞林后,吸收快,消除也快。  相似文献   

17.
董先敏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6):102-103
本文介绍了应用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方法对牧场奶牛进行检疫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防控处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发病特点、临床症状、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为该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对我国应用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一些方法和防治机理进行综述,对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中草药在治疗奶牛乳房炎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奶牛蹄变形     
蹄变形是奶牛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致使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而称蹄变形,又称变形蹄。奶牛蹄病在肢蹄病中占有很大比例,变形蹄又占蹄病的1/4—1/5。北京农业大学对七个奶牛场1070头奶牛调查发现,发生蹄变形的有589头,占奶牛总数的55.05%,个别牛场高达65.5%。1999年袁凤林等人对宁夏国营奶牛场331头奶牛进行蹄病调查,其中303头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蹄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