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产品综合加工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名全 《内陆水产》1998,(12):27-28
开展水产品综合加工,可变废为宝,生产出各种农业、轻工。医药、环保、食品行业所需的新产品,大大提高水产品的经济价值,对推动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现仅就生产较普遍、使用价值较大,工艺较成熟,设备要求不高的几种产品简述如下。正虾头、虾壳、蟹壳的利用虾头,虾壳是冷冻或鲜虾加工后的摒弃物,主要种类有对虾,克氏原螫虾和日本沼虾等。据资料报道虾头中含粗蛋白质13.13%,粗脂肪4.5%、无氮浸出物8.54%,还含DHA、EPA高级不饱和脂肪酸。虾青素、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虾头经水解可制成营养丰富,具有保健治疗功…  相似文献   

2.
《科学养鱼》2005,(5):61-62
湛江对虾养殖面积约30万亩,年产虾4万吨,占有国际虾市场15%左右的份额。中国对外出口的对虾六成来自湛江。湛江现有水产加工企业138家,年加工能力16.4万吨。霞山区的水产品交易市场已成为全国对虾交易量最大的交易市场,最高每天成交额1000万元以上,全年成交额达40亿元。  相似文献   

3.
贺泽生 《海洋渔业》1987,9(2):88-88
<正> 1986年10月15日,舟洋渔业合营公司21.4吨冰鲜对虾在舟山第二海洋渔业公司码头起运,销往日本。这是舟山地区改变传统对虾去头冷冻加工方法,第一次向国外市场销售冰鲜对虾。冰鲜对虾出口与对虾去头冷冻加工出口相比有许多优点:去头冷冻加工最高成品率只能达到64%,加工费用约1,300元/吨,冰鲜对虾出口成品率可达100%,加工1吨冰鲜对虾只需600元,而且对虾鲜度好,加工中省去了冷冻环节,加快了资金周转。  相似文献   

4.
两种新型的食品配料——鲜虾味素和鲜虾乳最近在浙江省温岭县问世。这是温岭县海洋渔业公司科技人员在有关科研单位帮助下,经两年多时间的攻关试验研制成功的。鲜虾味素和鲜虾乳以虾头、虾壳等海虾的下脚料为原料。沿海地区加工虾仁和去头对虾时,留下大量下脚料。这些下脚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人体所  相似文献   

5.
我国养殖的对虾,历来绝大部分都以无头虾的形式出口外销,而余下之虾头因极易腐败变质,致使每年都有大量的虾头被白白浪费掉。其实虾头营养十分丰富,而且鲜美程度高于肌肉。虾头中的可食部分即对虾黄含蛋白质10.76%,比豆腐高58%,比牡蛎高11%;比牛奶高271%。  相似文献   

6.
加工出口冻对虾时,约有三分之一的对虾头未被充分利用。近几年来,我们在分析对虾头化学组成的基础上,探索了对虾头的加工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国外简讯     
国外简讯印度大力发展对虾养殖印度的海岸线长达7517公里,专属经济区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发展对虾捕捞业和养殖业条件优越。然而,前几年,该国每年的对虾总产量仅约20万吨,出口贸易额只有1.67亿美元。原因主要是养殖虾产量不高,仅占对虾总产量的20%左...  相似文献   

8.
在对虾的加工过程中,约有三分之一部分包括虾头、虾壳均被作为废弃物抛弃了。但近年来人们发现对虾废弃物在鱼虾饵料配制和食品加工工业上是不可多得的蛋白质资源。1.用于饲料的对虾加工废弃物目前对虾加工废弃物品综合利用主要是在鱼虾饲料方面。通常是将废弃物加工成虾粉、虾头粉等做为  相似文献   

9.
我国对虾主要养殖种类的耐盐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对虾养殖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养殖面积每年以50%递增,养殖产量1990年已达15万吨,养殖种类也越来越多。我国对虾的主要养殖种类有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和刀额新对虾。1991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中,中国对虾约占70%,墨吉对虾约占15%,长毛对  相似文献   

10.
贺玲斐  黄金陵 《水产学报》1990,14(3):239-243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虾加工的废弃物——对虾头[约占整只对虾30%~40%(W/W)]的数量也随之大增。因此,如何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它,提高其利用价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目前国内大部份地区仅利用虾头制造鱼粉,作为饲料、饵料甚至肥料,利用价值很低;也有少数地区利用虾头生产“虾味素”、“虾黄素”和“虾酱”等制品。但对于这些制品的化学组成份,尤其是呈味成份的分布及含量尚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利用虾头废弃物资源,本研究以山东4种常见虾——克氏原鳌虾(Procambarus clarkia)、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及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mamei)鲜虾头为原料,测定了不同来源虾头的蛋白质、氨基酸、磷脂、虾青...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的对虾产业十多年来快速发展。1999年,海淡水虾的产量只有10.5万吨,2003年突破30万吨,2007年产量为49.2万吨。约占全国的40%,广东已基本形成从苗种繁育、养成、流通、加工、出口和与之相配套的饲料生产、渔业机械、渔用药物、运输业、服务业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对虾产业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虾是舟山地区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目前养殖对虾大都是加工成无头速冻对虾出口的,加工成品率一般只有60%左右。把养殖对虾加工成有头速冻虾出口,是一项值得重视的课题。对此,我们在1981年底做了初步试验。把585公斤养殖对虾加工成每包1.5公斤小包装有头速冻对虾357包,计535.5公斤。成品率达到91.54%,经商检部门检验,全部符合出口标准,冷藏三个月后已运到日本。  相似文献   

14.
自1985年以来,中国对虾养殖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1988年对虾产量达25.3万吨,其中养殖虾19.9万吨,占世界养虾量的30%,80%销往日美市场,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但是我国对虾养殖业在品种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养殖品种主要是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和东方对虾,世界性养殖品种草虾在我国养殖规模甚小,近两年才开始在广东、福建、  相似文献   

15.
1 虾黄风味料1.1 加工工艺流程 虾头→粉碎→保温水解→过滤除渣→浓缩灭菌→喷雾干燥→冷却过筛包装→检验→成品1.2 工艺操作要求1.2.1 虾头原料 选用冷冻食品厂加工无头冻虾的下脚料鲜虾头或解冻品,虾头不应有黑变、异味等现象。由于虾头极易腐败变质,应根据生产能力确定收购原料数量,不能及时加工的应迅速冷冻。1.2.2 粉碎 鲜虾头(或冻品解冻后)采用无筛或大孔筛(孔径10mm)爪式粉碎机粉碎,以利于最大限度地水解  相似文献   

16.
对虾、罗氏沼虾、克氏原螯虾、河蟹、梭子蟹、青蟹等都是甲壳动物,它们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食客们的欢迎。但是它们的可食部分仅占1/4~1/3左右,其余大部分均是厚厚的甲壳,例如河蟹的可食部分约为35%,克氏原螫虾的可食部分仅为27%。一般情况下,除了满足美食外,大部分虾蟹的甲壳均作为废弃物扔掉,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源。我国每年产虾蟹数十万吨,占了70%的虾头、虾蟹甲壳,往往被白白扔掉,十分可惜,因此虾蟹的甲壳加工利用问题也是水  相似文献   

17.
冻对虾产品品种有冻有头对虾、冻去头对虾、冻带尾虾仁,冻对虾仁及冻对虾球等,这些产品对原料对虾的质量要求都很严格,因此加工厂在购进原料对虾后,要及时检查质量,存放在原料间待加工。不能立即加工的对虾要加入碎冰,层冰层虾。变质虾及因污染有异味的虾,不能进行加工。原料对虾要用水清洗,除去混入的杂物、污物。  相似文献   

18.
一、黑变问题 与苹果、马铃薯等果蔬因氧化作用而发黄变褐一样,对虾、螃蟹等甲壳类水产品在收购、运输、贮存、加工、出口等一系列商业活动中均会发生黑变。黑变会影响虾蟹产品的外观,降低品质,影响销售,导致经济损失。对虾产品(包括带头虾、去头虾、蝴蝶虾、凤尾虾等)不管是养殖虾还是海捕虾,黑变一般占10%—30%左右,  相似文献   

19.
加工出口去头冻对虾时,约有三分之一的虾头.这些对虾头如何处理,加以利用,成了人们关心的课题.据分析,对虾头含有水分78%左右,蛋白质13.5%左右,脂肪2.7%左右,灰分3.7%左右,有丰富的营养,是一种可利用的蛋白源。对虾头不仅味鲜,还可用于制作各种食品或添加剂。主要利用途径有:  相似文献   

20.
小漠镇今年晚造大面积推广虾蟹混养的新模式,改变以往纯养虾的生产模式,走生态系养殖之路,有效地防止了虾病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使养虾生产再现生机。今年晚造对虾放养面积2100亩,其中纯养600亩,因发生虾病失收;进行虾蟹混养1500亩,占总养虾面积的71.4%,共收虾83吨,其中对虾18吨、青蟹65吨,产值479.8万元、纯利321.1万元,平均亩产55.3公斤、亩产值3198.6元、亩获纯利2140.7元,比早造对虾养殖亩产6.1公斤增产49.2公斤,增长率906%。进行虾蟹混养的虾农户户盈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