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探索适合番茄、哈密瓜、葡萄和石榴4种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的甲酯化方法,本实验采用酸催化、碱催化和酸碱催化3种方法分别甲酯化4种籽油,以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它们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使用KOH-甲醇溶液甲酯化方法,从番茄、哈密瓜、葡萄和石榴4种籽油中分别检测出12种、11种、12种、12种脂肪酸,H2SO4-甲醇溶液法分别检测出8种、8种、6种、5种脂肪酸,酸碱结合法分别检测出11种、15种、14种、11种脂肪酸。说明适合番茄籽油和石榴籽油甲酯化的方法为KOH-甲醇溶液法,适合葡萄籽油和哈密瓜籽油甲酯化的方法是KOH-甲醇溶液与H2SO4-甲醇溶液法相结合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枸杞籽油的主要组成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含量。以超临界CO2提取的枸杞籽油为原料,采用三氟化硼甲酯化法对枸杞籽油进行处理,使脂肪酸甲酯化。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枸杞籽油中的挥发油,用GC-MS技术分别对脂肪酸甲酯化样品、挥发油化学成分和含量进行分析。枸杞籽油中共鉴定出22种脂肪酸甲酯化合物,主要为亚油酸甲酯(50.03%)、油酸甲酯(11.19%)、棕榈酸甲酯(7.53%)、亚油酸乙酯(4.82%)、硬脂酸甲酯(3.57%)和二十二烷酸甲酯(2.53%);枸杞籽油在110℃和150℃时得到的挥发组分中,有11种化合物相同,主要是亚油酸乙酯、反油酸乙酯、罗汉柏烯和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枸杞籽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药用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北方枸杞籽油中脂肪酸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北方枸杞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鉴定了11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9.10%,样品所含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γ-亚麻酸  相似文献   

4.
对藿香籽油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藿香籽油碘价为201.7(10-2Ig/g),脂肪酸组成中α-亚麻酸的含量为60.61%,亚油酸含量22.89%,油酸10.59%,棕榈酸3.05%,硬脂酸1.79%.藿香籽油含不饱和脂肪酸94.5%,是含不饱和脂肪酸极高的植物油之一.不饱和脂肪酸中2种人体必需脂肪酸即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之和为83.5%,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植物油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苹果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苹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 ,结果共检出了 5种脂肪酸 ,其相对含量分别是棕榈酸 7.0 9%,硬脂酸 2 .37%,油酸 39.6 9%,亚油酸 4 9.6 4 %,花生酸 0 .91%。同时 ,对苹果籽的一些物理特性的分析结果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6.
以5个沙棘(Hippopha觕rhamnoides L.)品种的果实为试材,建立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沙棘果肉油和种子油主要脂肪酸成分的方法。果肉油和种子油采用氯仿-甲醇法提取,甲醇钠-甲醇法甲酯化衍生后进行定性和定量。结果表明,十九烷酸甲酯是气相色谱法测定沙棘果实中脂肪酸成分含量的理想内标物。果肉油和种子油中的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果肉油中棕榈油酸(36.25%)和棕榈油酸(28.92%)含量高,α-亚麻酸含量低;种子油中亚油酸(33.65%)和α-亚麻酸(32.95%)含量高,棕榈油酸含量低。5个品种沙棘的果肉油和种子油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亚历山大12号果肉油中的脂肪酸含量最高,为84.84 g/100 g油;无刺丰种子油中的脂肪酸含量最高,为88.39 g/100 g油。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适合沙棘油脂样品中脂肪酸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牡丹籽油的成分差异,选取不同地区10个批次牡丹籽样品,榨油后,采用GB 5009.168—2016酯交换法及气质色谱对牡丹籽油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个批次样品中共检出脂肪酸14种,主要为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其中饱和脂肪酸总量在7.72%~14.80%,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在85.20%~92.2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油酸含量最高的是毕节赫章(116.25±4.17 mg/g),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是铜仁思南(210.44±2.57 mg/g).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不同地区牡丹籽油中脂肪酸含量及种类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藿香籽油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藿香籽油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藿香籽油碘价为201.7(10^-2I g/g),脂肪酸组成中α-亚麻酸的含量为60.61%,亚油酸含量22.89%,油酸10.59%,棕榈酸3.05%,硬脂酸1.79%。藿香籽油含不饱和脂肪酸94.5%,是含不饱和脂肪酸极高的植物油之一。不饱和脂肪酸中2种人体必需脂肪酸即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之和为83.5%,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植物油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刺梨籽油脂肪酸的提取及其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索氏提取法,采用无水乙醇、正己烷、石油醚(60~90℃)、乙醚及丙酮5种溶剂对贵州产刺梨籽油脂肪酸进行提取,经过氢氧化钾碱催化法进行脂肪酸的甲酯化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溶剂对刺梨籽油脂肪酸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影响很小,刺梨籽油主要含有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及花生酸5种脂肪酸,其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为主,平均相对含量为92.3%.  相似文献   

10.
番木瓜籽脂肪酸组成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照国标GB/T14772-2008,以乙醚为溶剂,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番木瓜籽中的粗脂肪油,再分别以N,O-二(三甲基硅烷)乙酰胺硅酯化法和碱催化甲酯化法进行衍生化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脂肪油的组成。结果显示,番木瓜籽粗脂肪油提取量为25.5%(W/W);共鉴定出16种脂肪酸类化合物,3种非甘油脂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棕榈酸(26.89%)、油酸(22.80%)、β-生育酚(维生素E,15.29%)、亚油酸(7.21%)、硬脂酸(5.82%)、棕榈油酸(4.16%)以及角鲨烯(4.03%)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主要砖茶中FAl等元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全国茶叶主产区砖茶中F、Al、Ca、Mg、Cu、Zn、Fe、Mn等主要元素的含量水平,在内蒙、甘肃、新疆、青海、四川等习惯饮用砖茶的地区收集了33份茶叶主产区砖茶样品,用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其进行氟含量的测定,同时用ICP-AES测定了砖茶中Al、Ca、Mg、Cu、Zn、Fe、Mn等生命元素的含量,并探讨了砖茶中F与其他元素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3份砖茶的F含量均值为431.92mg·kg^-1,Al、Ca、Mg、Cu、Zn、Fe、Mn含量分别是2237.88、6126.36、2163.01、19.00、29.73、633.88、1075.70mg·kg^-1;不同产地砖茶氟含量的差异比较明显,其中氟含量最低为74.1mg·kg^-1出现在云南省,最高为991.2mg·kg^-1出现在四川省;不同品种的砖茶氟含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沱茶氟最低,其后依次为普洱茶、饼茶、茯砖、米砖、黑砖、青砖,最高的为康砖。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砖茶中F与Al、M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Zn呈显著负相关(P〈0.05),提示砖茶中的这些元素可能会影响氟中毒病情。  相似文献   

12.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es of gallium, germanium, indium, and iridium in eight lunar samples and in meteorites and rocks (including four calciulnrich achondrites and five terrestrial basalts) with similar bulk compositions are reported. Lunar gallium concentrations are remarkably constant at about 5 parts per million, three times higher and four times lower than those in eucritic (calcium-rich) achondrites and terrestrial basalts, respectively. Lunar germanium concentrations range from 相似文献   

13.
ICP-OES法同时测定果蔬中铅、砷、镉、铬、铜、锡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蔬样品经混酸消化后,控制一定的酸度,定容后应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对果蔬中铅、砷、镉、铬、铜、锡六种有害重金属进行测定,研究了分析测定条件,方法简单快速。测定结果表明,五种元素的加标平均回收率在91.0%~107%之间。其RSD均小于3.5%。按该方法进行处理及测定铅、砷、镉、铬、铜、锡,在选择的测定条件下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006 mg/kg、0.0003 mg/kg、0.00003 mg/kg、0.00005 mg/kg、0.00003 mg/kg、0.0006 mg/kg。  相似文献   

14.
以‘展望红’为材料,研究N、P、K、Ca、Mg、Fe缺乏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总结缺素症状,研究结果表明:N缺乏时植株矮小,叶发黄;P缺乏时叶色暗绿,且影响开花;K缺乏时基部叶枯黄,并易落叶;缺Fe症状较为明显,但能正常开花;Ca、Mg未表现出缺素症状,且各项指标要优于全素处理;N、P显著影响一串红的生长发育,K对开花品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稀土元素污染在水生物体内的生物富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铅、镉、汞以及镧、铈在鲤鱼体内的生物富集作用进行了室内试验和讨论。结果表明,重金属及稀土元素在鱼体各部位均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其中肌肉部分富集能力较弱,内脏富集能力最强;鱼体各部位对重金属及稀土元素的富集作用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的时间后趋于平衡;并且,鱼体中各部位对重金属及稀土元素的生物富集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