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第一内含子猪生长激素cDNA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CMV真核生物启动子构建了含第一内含子猪生长激素(pGH)cDNA基因(pGHcDNA-in)的表达载体,经DEAE-葡聚糖介导在COS7细胞进行了瞬时表达,通过PP95生物学测定法测定,证明含第一内含子pGHcDNA基因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进行分泌性表达,表达出的pGH具有生物学活性。这说明通过该基因转录出的前体mRNA能够在COS7细胞中进行正确剪接,从而翻译出具有生物活性的pGH。加入第一内含子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pGHcDNA基因的表达效率。  相似文献   

2.
猪γ-干扰素基因真核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RT—PCR方法从长白猪脾脏淋巴细胞中扩增出猪γ-干扰素(IFN-γ)基因,经克隆测序表明与已发表序列同源性为100%。将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cDNA3.1( ),构建出真核重组表达载体IFN-γ-pcDNA。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检测转染细胞培养上清IFN-γ活性,结果表明转染上清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限制性内切酶BαmHⅠ将片段ompH从重组质粒pMDT—ompH切下,非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经酶切分析、PCR鉴定及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外膜蛋白H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omp H。将重组表达质粒转染至COS7细胞,经RT—PCR、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检测,证明了外膜蛋白H基因获得了瞬时表达。  相似文献   

4.
将克隆的梅山猪LH-β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型载体VR1020上,通过质粒PCR的方法在转化子中筛选阳性克隆,用BamH I、BglⅡ双酶切鉴定重组子。得到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Cos7细胞株,RT—PCR检测猪LH—β表达情况。然后用VPLH—β质粒、VR1020分别肌肉注射小鼠,研究了小鼠的生殖特性情况。结果显示:通过质粒PCR和双酶切分析,得到猪LH—p基因以正确方向插入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VPLH—β。重组质粒VPLH—β经脂质体介导转染Cos7细胞,培养不同时间后提取mRNA进行RT—PCR,发现转染细胞RNA中含有与LH—β基因对应的mRNA;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了PLH—β的真核表达质粒,能正确转录表达LH—β。动物试验结果显示PLH—β免疫小鼠后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处理。克隆构建的猪VPLH—β质粒能发挥明显的生殖生理调节作用,可较好地促进雌性动物的排卵、怀孕和正常产仔。  相似文献   

5.
采用RT-PCR扩增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TGEV)SC-H株S基因5′端主要抗原位点片段和N基因,插入pMD19-T载体,经酶切与测序鉴定后,构建重组质粒19T-N与19T-S.从T载体上将S、N基因切下,以亚克隆方法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构建嵌合表达S、N基因的重组质粒pVAX-S-N.对重组质粒PCR与酶切鉴定后,以脂质体转染法转染COS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细胞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正确且在COS7细胞中得到表达,转染的细胞呈现特异性荧光.真核表达质粒pVAX-S-N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TGEV核酸疫苗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将兔防御素(MCP-1)cDNA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的EcorRⅠ和XbaⅠ酶切位点之间,构建了兔MCP-1cDNA的真核表达质粒pcDEF。通过脂质体转染,使兔MCP-1 cDNA在COS-7细胞中表达,在转染60、84、108h后,提取总RNA。采用RT-PCR,在288bp的位置扩增出1条特异性带;RNA斑点印迹杂交表明,兔MCP-1 cDNA在60、84、108h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转pGH、IGF-1双基因猪F1代阳性率及表达差异情况,试验采用PCR、测序及荧光定量PCR检测转pGH、IGF-1双基因猪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53头F1代猪中17头为阳性猪,阳性率为32.08%,证实外源pGH和IGF-1基因已遗传到F1代中;1月龄到4月龄转双基因猪与非转基因猪IGF-1和pGH基因平均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月龄转双基因猪pGH和IGF-1基因平均表达量分别是非转基因猪的1.98倍和2.00倍,存在显著差异(P0.05);6月龄转双基因猪pGH和IGF-1基因平均表达量分别是非转基因猪的1.67倍和1.73倍(P0.05)。说明pGH、IGF-1双基因已遗传至F1代猪中,并且能够在猪体内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8.
利用RT—PCR技术从黑龙江省猪源旋毛虫获得了Ts43基因,并克隆入pcDNA3.1-CT—GFP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用该重组质粒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VeroE6细胞,GFP标签证明质粒DNA成功转染到细胞中并得以表达,通过Western—blot分析,细胞裂解液样品中有1条约66ku的条带,可被小鼠旋毛虫阳性血清所识别,与预计大小一致,说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GFP中的Ts43基因在VeroE6细胞中获得了表达,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RT-PCR扩增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TGEV)SC-H株S基因N端主要抗原位点片段(大小约为1 916bp)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SC-L株S1基因(大小约为2 367bp),插入pMDl9-T simple载体,经酶切与测序鉴定后,构建重组质粒pMD19-T-TS与pMD19-T-PS1。从T载体上将PS1、TS基因切下,以亚克隆方法插入双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pVAXD,构建能同时表达TGEV S基因和PEDV S1基因的重组质粒pVAXD-PS1-TS。对重组质粒进行PCR与酶切鉴定后,以脂质体转染法转染COS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细胞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正确且能够在COS7细胞中得到表达,转染的细胞呈现特异性荧光。真核表达质粒pVAXD-PS1-TS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PEDV和TGEV的二联核酸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猪水疱病自杀性DNA疫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RT—PCR技术,用保真酶扩增获得猪水疱病病毒外壳蛋白1BCD基因,克隆于DNA复制子载体pSCAl中,获得重组质粒pSCA/1BCD。将重组质粒转染BHK-21细胞,RT-PCR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猪水疱病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转染细胞中表达。豚鼠免疫试验表明,自杀性DNA疫苗pSCA/1BCD可诱导SVDV特异性抗体和T淋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
根据鸡IL-18和真核质粒pcDNA3的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重组质粒pcDNA3/IL-18为模板,扩增出具有完整真核表达结构的CMV-cIL-18-BGHpA片段。将此片段非定向插入重组表达质粒pcDNA3/ompH中,经酶切分析、PCR鉴定及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了共表达禽巴氏杆菌C48-1外膜蛋白H基因和鸡IL-18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将共表达质粒转染Cos7细胞,经RT—PCR、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明了外膜蛋白H基因及鸡IL-18基因均获得了瞬时表达,为研究禽巴氏杆菌C48-1外膜蛋白H的免疫原性和鸡IL-18在基因疫苗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应用RT—PCR技术扩增编码兔出血症病毒衣壳蛋白VP60基因,将PCR产物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获得重组质粒pcDNA-VP60,并将其转染Vero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pcDNA-VP60在体外细胞中能够成功表达具有免疫原性的VP60蛋白。  相似文献   

13.
生长激素释放因子肝脏定向表达复合物在家兔体内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源基因在体内的转染及表达存在转染效率低、表达时间短等缺点,利用受体介导基因转移技术,可以将基因定向转入到特定组织,并且能提高转染效率和表达时间。在本试验中,利用肝脏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R)将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基因定向转入到家兔肝脏组织并得到了表达。首先通过DNA阻滞试验确定质粒DNA与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的结合比例及反应液的最佳NaCl浓度,然后将PLL与α—D-吡喃半乳糖苯基异硫氰酸盐(α—D—galactopyranosylphenyl isotlhiocyanate)(物质的量之比为8:1)在pH9.0的Na2CO3溶液中进行糖基化反应,得到糖基化的PLL(galPLL)后透析除去未反应的糖并测定反应物糖含量。将糖基化的PLL与克隆有GRF基因的pcDNA3-GRF质粒(质量比为3.16:1)在1.031mol/L的NaCl溶液中进行连接,最终得到DNA—galPLL复合物,电镜观察其结构。耳缘静脉注射质粒复合物到家兔体内(1.5mg/只),用RT—PCR和ELISA检测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注射后7d家兔的肝脏RT—PCR结果呈阳性,27d仍能检测到GRF蛋白,但同时在其他的组织也检测到表达。并且进行了增重试验,发现定向转移GRF基因到家兔的肝脏对家兔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RT—PCR方法扩增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基因,通过克隆、转化得到重组穿梭载体Bacmid—VP60,用此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得到重组病毒rAcV—Bac—VP60,经RT—PCR、IFA、SDS-PAGE、Western blotting、HA和HI鉴定,结果显示重组VP60蛋白在Sf9昆虫细胞中得到表达。在不加任何佐剂的情况下,用表达的蛋白免疫3月龄非RHD免疫兔,结果显示,免疫后21天,兔体内可产生抗RHDV抗体,抗体血凝抑制效价为2^6~2^7,该抗体可以抵抗血凝效价为2^10致死剂量RHDV强毒的攻击,本研究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新型弓形虫疫苗的传递系统,本试验分别构建了细胞渗透肽VP22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cDNA-VP22-EGFP),以及细胞渗透肽VP22与3种弓形虫抗原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cDNA-VP22-SAG1、pcDNA-VP22-GRA4、pcDNA-VP22-AMA1)。经PCR鉴定、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后,将重组质粒pcDNA-VP22-EGFP转染COS7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和RT-PCR检测,验证VP22-EGFP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情况。PCR鉴定、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所有重组质粒均构建正确。转染72 h后的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成功观察到绿色荧光。RT-PCR扩增得到了大小为1 449 bp的目的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结果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6.
重组猪瘟病毒E2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实验感染兔脾组织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得到了CSFVC-株结构蛋白E2基因,定向克隆于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经PCR、酶切和序列分析鉴定,获取阳性重组质粒。将该重组质粒与水疱性口炎病毒载pVSV—G共转染GP2—293细胞,收获假型病毒,并在Polybrene的介导下感染PK15细胞,嘌呤霉素筛选表达猪瘟E2基因的细胞株。通过细胞传代并结合PCR、免疫荧光及ELISA检测表明,所筛的细胞细胞系能稳定表达猪瘟E2基因,而且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7.
牛Nanog基因克隆及其在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克隆了牛Nanog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皮肤成纤维细胞,获得能够用作核移植供核细胞的稳定转染细胞株。从6周龄的胎牛原始生殖嵴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Nanog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再从酶切鉴定和测序正确的质粒上切下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pCDNA3-FLAG表达载体上,挑选序列正确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Nanog转染牛皮肤成纤维细胞,获得了稳定转染的细胞株。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NanogmRNA和FLAG-Nanog融合蛋白的表达,用免疫染色法验证该细胞株是否具有干细胞特征。结果表明:(1)从胎牛原始生殖嵴中克隆了序列正确的Nanog全长编码序列;(2)所构建的pFLAG-NanDg重组质粒能够在皮肤成纤维细胞中高效表达;(3)所获稳定转染的细胞株能表达Es细胞表面抗原SSEA-4和多能性维持因子Nanog、Oce-4,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多能性。为进一步研究Nanog基因功能,尤其是探讨它在家畜早期胚胎发育、生产转基因动物,以及胚胎干细胞建系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细菌内同源重组的方法成功构建了含有0型口蹄疫病毒P1—2A和3C蛋白酶基因和3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首先将P12A、3C和3D基因亚克隆连接到穿梭质粒pShuttle—CMV上,再将重组穿梭质柱用Pinel线性化后电转化携带有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的大肠杆菌BJ5183感受态菌,经细菌内同源重组产生pAdcmv—P12×5c和pAdcmv—p12×3cd重组腺病毒质粒,经序列测定证实目的基因已正确的插入到腺病毒骨架载体中。重组腺病毒质粒经Pacl线性化后转染HEK295细胞,转染1w内细胞出现典型病变。取转染细胞裂解液上清连续传代至第4代时,细胞于24~48h内即病变完全,收取接毒后24h细胞进行PCR和RT—PCR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腺病毒基因组内,且在mRNA水平上有表达。取第4、6、8和10代病毒,用蛋白酶K处理后可扩增出目的基因,证明此重组病毒可稳定存在。本研究为FMDV腺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克隆、鉴定和表达结核分支杆菌抗原蛋白 MPT83 ,为结核病的诊断以及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的制备和应用奠定基础。以结核分支杆菌标准菌株 H3 7RV基因组 DNA为模板 ,PCR扩增目的基因 mpt83 ,扩增产物酶切后分别克隆到真核、原核表达载体 p JW43 0 3和p ET2 2 b( )中 ,构成重组真、原核表达载体 83eu和 MPT83。经酶切和序列鉴定为正确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83 eu和重组原核表达载体MPT83 ,分别转染 COS7细胞和转化 BL2 1( DE3 ) plys S。结果表明 ,经 SDS-PAGE、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 ,IPTG诱导的原核表达载体MPT83在 2 .6万处有正确而特异的蛋白条带 ;转染 COS7细胞的真核表达载体 83 eu,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也有与结核分支杆菌抗血清特异反应的蛋白条带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B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设计、合成FMDV非结构蛋白3B基因的PCR引物,并在引物5’端和3’端分别加入含BamH I和HindⅢ限制性酶切位点序列。以FMDV基因组P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3B基因,得到的基因片段经BamH I/HindⅢ双酶切后与转座载体pFASTBAC HTa连接,转化宿主菌DH10BAC,在含庆大霉索、卡那霉索、X-gal、IPTC的LB平板上37℃培养24h,提取白色菌落,从中提取重组Bacmid 3B,与脂质体共同转染昆虫细胞8f9,得到重组杆状病毒,病毒经传代扩增后感染High5细胞,表达目的蛋白——FMDV非结构蛋白3B。SBS-PAGE及Westem Blot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Bacmid-3B重组表达载体,并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NSP—3B蛋白,该表达产物可与MDV感染的猪、牛血清产生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