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罗非鱼的微冻保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养殖的罗非鱼为对象,在-3℃±0.5℃空气微冻条件下,通过对鱼肉鲜度指标K值、细菌数及pH值的测定,探讨微冻鱼的质量的变化情况,并与冰藏鱼作比较。同时还对微冻鱼肌肉作组织切片,观察其冰结晶,并与-18℃冻结鱼及新鲜鱼作对照。实验结果表明,-3℃微冻法比冰藏法温度仅低3℃,但鱼肉鲜度指标K值上升缓慢,细菌繁殖受到抑制,大大延长了罗非鱼的保藏时间,贮藏期可达一个月左右。鱼肉pH值与鱼的鲜度之间无明确的相关关系。-3℃微冻鱼肌肉中的冰结晶是慢冻型的,对肌肉组织有损伤,但其冻结率比-18℃冻鱼低,未冻结部分的肌肉组织与新鲜鱼的肌肉组织相接近。  相似文献   

2.
远东拟沙丁鱼保鲜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melanosticts)海上冰鲜、冰盐微冻、冷海水和冷海水微冻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TVB-N和FFA值的变化与鱼货质量的感官检验结果有密切关系,TVB-N值为24mg%和FFA为11umole/g,是冰鲜和冰盐微冻保鲜的拟沙丁鱼质量新鲜与否的临界值,而冷海水和冷海水微冻保鲜的临界值为:TVB-N14mg%,FFA11umole/g。89种保鲜方法的有效保鲜期分别为:冰鲜7天、冷海水6天、冰盐微冻17-18天、冷海水微冻11-12天。有效保鲜期内微生物的数量在103-105/g之间变化。冰盐微冻会使鱼体产生脱水作用,冷海水保鲜会使鱼体产生吸水作用,而微冻保鲜和冷海水保鲜会使合体渗入部份食盐。  相似文献   

3.
几种淡水养殖鱼鲜度变化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慥  张钟兴  冯媛  骆肇荛 《水产学报》1994,18(4):272-277
本文对常见几种淡水养殖鱼鲜度变化的特点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鲢、鳙、草鱼等几种淡水鱼在0℃贮藏下的TVB-N变化,呈现的趋势大体相同。在0℃及-3℃低温下TBV-N变化缓慢,且数量水平较低,在20℃下则变化迅速,呈直线上升之势。实验结果也表明这几种淡水鱼在0℃下的K值变化速率随鱼种而异,其大小依次为链、镛>草鱼>团头鲂>鲫。文中根据对草鱼、团头鲂等淡水鱼在不同温度下K值变化的测定结果作了阿列纽斯图,并  相似文献   

4.
化学冰保鲜非鲫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名涌 《水产学报》1997,21(4):443-448
以纯水冰作对比,研究了分别含有0.1%山梨酸钾和0.5%低分子壳聚糖的冰对非鲫的保鲜效果,感官评定,以及细菌总数,TVB-N和K值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山梨酸钾冰和LMW-C冰的保鲜效果明显优于纯水冰,其保鲜期比纯水冲中保鲜的非鲫延长6天以上。但是,采用K值和TVB-N值作鲜度指标所得出的结果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日本沼虾冰藏期间ATP降解产物变化及鲜度评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戚晓玉 《水产学报》2001,25(5):482-484
鱼类贮藏期间的各种生物化学变化已有诸多报导,但对虾类的这些变化则报道较少[1]。1986年Nakamura和Ishikawa[2]研究了日本对虾在20℃贮藏时K值与鲜度之间的关系。1990年等对日本对虾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ATP及其降解产物、多胺类化合物、挥发性盐基氮(VBN)以及乳酸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1]。结果表明K值、VBN和乳酸的含量似乎可以用作为日本对虾新鲜度的潜在指标,而腐胺和次黄瞟吟含量似乎可以用作为腐败的指标。 本文以日本沼虾为材料,研究冰藏对其ATP及它的降解产物的变化以及对其…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冰晶、内源蛋白酶以及氧化对冻藏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品质的影响,确定冻藏暗纹东方鲀品质劣化的关键因素。实验通过液氮浸渍快速冻结抑制鱼肉组织中冰晶增长、碘乙酸浸泡前处理抑制鱼肉内源蛋白酶活性、复合抗氧化剂浸泡前处理抑制蛋白/脂质氧化作用的设计,区分冰晶、内源蛋白酶和氧化3种因素对冻藏鱼肉品质的影响;并以硬度、解冻流失率、蒸煮损失率、挥发性盐基氮含量、K值、Ca2+-ATPase活性、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和肌纤维长度作为鱼肉品质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冻结过程中控制冰晶增长对暗纹东方鲀冻藏品质的改善作用最大,冻藏24周后,速冻组的硬度比内源蛋白酶抑制组和氧化抑制组分别提高了26.8%和20.5%,解冻流失率分别降低了44.2%和44.8%,且该处理组TVB-N、K值和Ca2+-ATPase活性变化更慢,24周后分别为10.5 mg/100 g、6.8%和1.43 μmol Pi/mg/10 min。综合各项指标发现,冰晶、内源蛋白酶和氧化对冻藏暗纹东方鲀品质劣化均有影响;其中,冰晶作用是导致暗纹东方鲀在冻藏过程中品质下降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内源蛋白酶和氧化对冻藏暗纹东方鲀品质的影响次之,且二者对品质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低温速冻处理对鲻鱼冻藏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盐溶性蛋白质含量、ATPase活性、巯基含量、pH值、感观评定等为指标,研究鲻鱼在-20℃冻藏过程中肌肉蛋白质生化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无论是-20℃直接冻结还是-80℃低温速冻,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鲻鱼的肌动球蛋白盐溶性、ATPase活性以及巯基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低温速冻处理对鲻鱼冻藏过程中肌动球蛋白盐溶性和巯基含量影响较大,而对其ATPase活性的变化影响不明显,此处理方法有利于提高鱼肉品质。  相似文献   

8.
高产池塘养殖鱼细菌污染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妍 《水产学报》1996,20(1):92-96
高产池塘养殖鱼细菌污染的季节变化陶妍,骆肇荛(上海水产大学,200090)关键词养殖鱼类,高产池塘,细菌污染,鲜度,季节变化STUDIESONSEASONALVARIATIONINBACTERIALCONTAMINATIONOFFISHCULTURE...  相似文献   

9.
冰温保鲜是近年来国外新兴的食品保藏技术。它保鲜食品的机理是,在0℃以下利用各种食品的冰点,在负温范围不结冰的状态下保藏或熟成食品。保藏温度介于冰藏和微冻之间,而经保鲜的食品品质比冰鲜或微冻保鲜更接近生鲜状态。本文通过鱼肉中几个鲜度指标的分析测定,探讨了鲢、鳊、罗非鱼在冰温保鲜中质量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冰温保鲜技术,3天后,鲢鱼、罗非鱼的K值均在20%以下,处在生鲜状态,可供生鱼片食用。12~15天内,鳙鱼及罗非鱼K值还都在60%左右,还处在一般鲜品(K=40-60%)水平。如果以VBN的指标来衡量,贮藏12天内,鲜度均还处于一纵鲜度(VBN<15%)。贮藏25天后,还均处于二级鲜度(VBN<25%)的水平。在贮藏中游离氮基酸态氨呈下降趋势、但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鲢在低温冻藏时的生化和质地特性参数之变化规律,来考察几种冻藏方法对其品质的影响,从而对鲢的冻藏提出合理的工艺。生化特性参数以K值和EPN值来检验。质地特性采用具有样品测定室为挤压剪切室的 Ottawa 质地测定系统。试验结果表明:①冻结前的去内脏等处理可很显著地影响肌肉的鲜度K值(P<0.01);②快冻比慢冻可减少质地的损失,快冻后冻藏的肌肉鲜度很明显地比慢冻的好(P<0.01);③-30℃冻藏比-18℃冻藏可显著地减缓蛋白质变性的速度(P<0.05);④冻藏时是否镀冰衣,其K值和EPN 值在半年内无显著性差异(P>0.10)。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鲟鱼(Acipenser sinensis)肉在4℃冷藏与?3℃微冻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提供一种提高鲟鱼新鲜品质的贮藏方式,通过感官评分、菌落总数(TVC)、pH值、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质构、挥发性风味物质、水分分布状态与肌纤维微观结构等指标的测定,评价了2种温度贮藏对鲟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2种低温保鲜方式下鲟鱼肉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TVB-N、TBA和菌落总数均呈现上升趋势;质构指标硬度和弹性及感官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观察其微观结构发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肌纤维之间出现黏连,肌节逐渐由清晰变为模糊,?3℃贮藏后期表现尤为明显。综合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确定了4℃冷藏和?3℃微冻条件下,鲟鱼肉的货架期分别为6 d和18 d。与冷藏相比,微冻可较好地保持鲟鱼肉品质,微生物对鲟鱼肉的腐败进程影响较小,而质构指标则是影响贮藏末期感官评分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对具有水处理设施的温流水养鱼系统的供水、养鱼水及回水进行了水质分析,结果:PH值、DO、ALK、Ca^2+和水温依次下降,经过集中水处理后的回水COD、BOD5、TH、SS和Mg^2+的值有所下降,BOD5去除率为54.38%,悬浮物去除率为67.54%;NH4^+-N和NO2^--N依次升高;电导率无明显变化;而NO3^--N供水略高于养鱼水,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温流水养鱼系统对电厂冷却水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鳙在不同保藏温度下的鲜度变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阐明不同保藏温度对淡水鱼类鲜度变化的影响,采用K值、TVB-N、细菌总数和感官检定等 4种鲜度指标,对鳙在 20℃~-3℃范围的 5种不同温度贮藏中的鲜度变化进行比较系统的测定和考察。结果表明:(1)鳙的鲜度变化。在20℃和10℃常温下速度很快,保鲜期从数小时到4天;在 0℃前后的3种低温下速度变慢,保鲜期最长的可达 11天。(2)4种鲜度指标中,以感官的一、二、三级为基准,K 值的一、二级鲜度大体高于或等于感官的一、二级;而 TVB-N 一、二级鲜度(也包括细菌总数)则大体相当于或低于感官二、三级,显示了K值作为代表鱼体死后早期高鲜度等级的特征。(3)计算K 值变化速度常数 k_f 值表明 20℃的 K值变化速度较 10℃高6.3倍,而10℃较0℃仅高3.9倍,显示保持接近 0℃的低温,能明显抑制K值的变化,保持较好的鲜度。文中并指出了在5℃以下的低温范围,由于TVB-N 的数量水平偏低,似不适于作为鳙一类淡水鱼鳞度指标,认为在我国采用 K 值鲜度指标更适合淡水鱼高鲜度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低温速冻处理对美国红鱼-20℃冻藏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盐溶性蛋白质含量、巯基含量、ATPase活性、pH值、感观评定等为指标,研究美国红鱼在-20℃冻藏中肌肉蛋白质生化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无论是-20℃直接冻结还是-80℃低温速冻,在冻藏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美国红鱼的肌动球蛋白盐溶性、巯基含量以及ATPase活性均呈下降趋势;除冻藏后期外,低温速冻处理能降低美国红鱼蛋白质冷冻变性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僧帽牡蛎保鲜过程中游离氨基酸_牛磺酸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成业 《水产学报》1998,22(3):253-259
探讨了僧帽牡蛎在低温贮藏保鲜过程中鲜度指标及游离氨基酸,牛磺酸等的变化。实验表明:在0-2℃及3-5℃的贮藏中挥发性盐氮呈平缓上升趋势,贮藏15天分别为15.2mg/100g和20.6mg/100g;而在6-8℃下,贮藏,挥发性盐基氮变化相对较快,15天后高达26.8mg/100g。在萃取液中,牛磺酸的含量最高,其在贮藏中略有下降,但基本上在357mg/100g-387mg/100g范围内波动;游  相似文献   

16.
欧昌荣 《水产学报》2005,29(2):246-251
研究了蛇鲻(Saurida wanieso)冰藏和冻藏过程中K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Mf Ca^2 -ATPase全活性等鲜度指标的变化,并研究了高压加工法制备对蛇鲻鱼糕凝胶形成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冰藏过程中鲻鱼的鲜度急剧降低,其货架期仅为10d左右,冻藏过程中蛇鲻保藏90d,鲜度缓慢降低。随着K值和TVBN的增加,鲻鱼的凝胶形成能降低,Mf Ca^2 -ATPase全活性与凝胶形成能关系不明确。通过加热处理,冰藏和冻藏的蛇鲻能保持正常凝胶形成能的时间分别为6d和60d,而高压处理蛇鲻能保持正常凝胶形成能的时间分别为至少14d和90d,高压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蛇鲻的凝胶形成能从而延长其可利用期限。  相似文献   

17.
冻制品加工,就是将新鲜的水产品或经过原料处理的初级鱼品(鱼片、鱼段等),在-25℃以下的条件下子以冻结,再置于-18℃以下的库内冷藏,借以阻碍、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酶的活动,从而延长保藏期,以保持水产品原有的生鲜状态的加工保藏方法。1原料要求一般应选取一级或二级的鱼货作为冻鱼原料,以保证再加工品的质量和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淡水鱼进冻,最好是用活鱼。已经冻结过的鱼货,一般不应再作为冻鱼制品的原料。已经开始腐败或已变质的鱼货严禁作为冻鱼原料。在鱼货到达冷冻加工厂后,就要及时按照鲜度等级,大小规…  相似文献   

18.
凡纳滨对虾虾仁在冻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经过去头和去壳处理后,于-35℃冷冻过夜,然后置于-18℃条件下进行保藏试验。通过测定解冻损失率和肉色变化,明确冻藏期间虾肉的质量变化规律,结合腺苷三磷酸(ATP)及其降解产物、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酸碱度(pH)等鲜度指标的测定结果,分析对虾在冻藏条件下鲜度的变化规律,旨在为其生产加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冷冻保藏至第18天时解冻损失率达到最大,同时表面色差(L^*)也达到最大值41.56。而虾肌肉中的ATP质量摩尔浓度冻藏第1天就降低了71.78%,次黄嘌呤(Hx)和次黄嘌呤核苷(HxR)则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第10天鲜度指标(K值)达到最大值7.18%,并能比较稳定地保持这一水平,结合TVB-N测定结果,发现冻藏至第30天时,虾肌肉中的TVB-N仍未超过腐败临界值。因此,冻藏处理可以保持凡纳滨对虾的鲜度,使各项理化指标维持在较低水平,但会加重解冻损失现象。  相似文献   

19.
鲈鱼在微冻保鲜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感官评价、细菌总数、T-VBN、pH、ATPase活性、K等作为鲜度指标,研究鲈鱼在微冻(-3℃)保鲜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规律,评价鲈鱼微冻保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鲈鱼在微冻过程中,①感官评分变化在前、中、后3个10天内下降速度分别为0.07、0.09、0.12分/天,但差异不显著;②细菌总数变化第30天下降至初始菌数的1/100;③T-VBN变化第30天时为0.156 6 mg/g,远未达到2级鲜度指标上限;④pH变化前10天一直下降,第10天最低为6.3,而后缓慢上升;⑤ATPase活性下降速度很快,第20天下降至0.005 3μmol/(min@mg),基本丧失活性;⑥K变化前5天由5.2%迅速升到22.33%,此后上升速度趋于缓慢,第30天达到34.362%.微冻可以明显抑制其细菌总数的增长,并维持其较低的T-VBN和K值.但是,微冻条件下鲈鱼的蛋白质变性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20.
决定生鲜鱼贝类品质时、鲜度是最重要的因素。所谓鲜度是接近干生的状态的称谓。在判定鱼肉的鲜度时‘现在有很多科学指标一例如**P(三磷酸眼青)有关物质的消长(K值)、肌原纤维蛋白质的变性、生菌数的增加、与腐败有关的低分子物质(**N一挥发性盐基氮)、*M叙三甲胺)以及组氨等增加,但最终评定鲜度的至今还是以感官评价指标起重要作用。必须注意的是:科学指标的变化,与鱼肉完全置于自然环境中用感官评定的大多数一致。本文要探讨的是通过加压处理保持全鲜鱼贝类鲜度的可能性。l用鲤鱼肉浆进行加压处理将鲤鱼活杀后直接采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