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3个中国兰品种和2个大花蕙兰品种为材料,开展了种间杂交亲和性以及杂种胚无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春兰与墨兰的杂交亲和性高于春兰与大花蕙兰的,春兰与大花蕙兰杂交亲和性因组合不同有较大差异,6个组合仅有2个没有获得果实;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有机物可促进兰花杂交种子的萌发,杂交种子无菌萌发适宜培养基为1/2 MS+IBA 0.3mg·L~(-1)+BA 0.03mg·L~(-1)+蛋白胨2g·L~(-1)+AC 1g·L~(-1)。'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春兰种内杂交种和种间杂交种的结实情况,种子无菌萌发和植株再生培养技术。结果发现,春兰种内杂交、春兰与蕙兰种间正反交结果率和种子量都比较正常,春兰种内杂交种萌发率明显高于种间杂交种;春兰种内杂交种第1年杂交种子萌发数大于50的占到11.11%,第2年杂交种子萌发数大于50组合为2.4%,第3年杂交种子萌发数大于50的占到38.27%,春兰品种自交种、种子萌发原球茎出现不同程度的白化变异;春兰和大花蕙兰种间正反交结果率差异较大,蒴果种子量少,但种子萌发数多,种子培养第1年萌发数均大于100;春兰种内杂交种子萌发后根状茎增殖和芽诱导液体培养方式的增殖生长量和形成优势数明显优于固体培养。在"环球荷鼎×九章梅"杂交种组培小苗根诱导试验中,当活性炭浓度为1 g/L,NAA浓度为0.5 mg/L时,组培苗平均新根数和平均新根长数最大。  相似文献   

3.
大花蕙兰与奇花虎头兰杂交种子无菌萌发及成苗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菌播种技术,对粉绿红唇大花蕙兰与奇花虎头兰杂交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并设计配制多种培养基进行原球茎继代增殖、丛芽分化、生根试验。通过对种子萌发、原球茎发育及成苗过程的观察,得出杂交子代的繁殖技术及成苗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花蕙兰(Cybidiumglandiflorium)又称虎头兰、西姆比兰,常绿多年生附生草本,是兰科兰属中的一部分大花附生种类及其杂交种。大花蕙兰原产亚洲热带和亚热带高原,是世界五大重要商品兰花之一,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为了加速繁育速度,缩短育种周期,在大花蕙兰的工厂化育苗中常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且一般是通过诱导原球茎及原球茎的增殖和茁的分化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沉香虎头兰(Cymbidium tracyanum)(黄色素花)与大雪兰(C. mastersii)为父、母本进行正反交,用杂交种子进行无菌萌发研究和种胚发育观察。结果表明:这两种杂交兰花的结实率为60~100%;大雪兰和沉香虎头兰(黄素)杂交种子在1/2MS+6-BA 1.0~3.0 mg/L+NAA 0.5~2.0 mg/L无菌条件下的萌发率约为70%;正反交对种子的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在沉香虎头兰×大雪兰、大雪兰×沉香虎头兰的种子萌发过程中,种胚的发育有两种方式:一是在胚还未转绿时就突破种皮,另一种是胚转绿后再突破种皮,形成原球茎。  相似文献   

6.
国际兰属植物杂交育种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就兰属植物原生种和中国兰的杂交、杂交种间的杂交以及兰属与其他兰科属的远缘杂交等国际兰属植物的杂交育种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我国兰属植物育种现状,提出了我国兰花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胚抢救是杂交育种种质创新的重要途径。本试验以不同百合品种间杂交获得的杂种胚以及未成熟的种子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并观察其萌发现象。比较观察相同杂交组合幼胚与未成熟种子离体培养的萌发与生长情况,以及百合不同杂交组合杂种胚的萌发状况并进行数据统计。试验表明:在所试验的杂交组合中,幼胚的萌发率高于未成熟种子的萌发率,由幼胚生长所形成的幼苗生长状况均优于未成熟种子。近缘杂交中亚洲百合杂种系内品种间的杂交组合萌发率比东方百合萌发率高,且生长状况良好;远缘杂交中亚洲百合与野生种杂交杂种胚的萌发率与生长状态均优于东方百合与野生种杂交组合和LA品种与野生种杂交组合杂种胚。  相似文献   

8.
实验采用蕙兰传统品种''崔梅''与普通蕙兰进行杂交,对不同发育阶段的种子进行无菌萌发实验,并作不同培养基的对照.对萌发原球茎的增殖及分化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培养基、6-BA和NAA对根状茎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10天的种子接种在KC培养基上萌发效果最佳,蕙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W+NAA0.5mg/L+6-BA1.0mg/L,根状茎分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1.0 mg/L+6-BA0.5mg/L.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春兰与大花蕙兰杂交后代非共生萌发育苗技术提供参考,以♀大花蕙兰‘冰瀑’×♂春兰‘新春梅’杂交所结果荚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基本培养基、GA3、琼脂、AC 4因素3水平的杂交种子无菌萌发试验,基本培养基、6-BA、NAA 3因素3水平的杂交种原球茎增殖试验,基本培养基、NAA、AC 3因素3水平的杂交种原球茎分化试验,基本培养基、NAA、AC 3因素3水平的壮苗生根培养试验,筛选适宜的培养基。结果表明:1)适宜杂交种子无菌萌发的培养基为MS+GA30.50 mg/L+琼脂4.5 g/L+蔗糖20 g/L+AC0.50 g/L+蛋白胨1 g/L,平均萌发启动时间为50 d,平均萌发率为88.7%。2)适宜杂交种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Hyponex 7-6-19 1.5 g+6-BA 0.2 mg/L+NAA 0.5 mg/L+蔗糖20 g/L+琼脂4.0 g/L+蛋白胨1.0 g/L,增殖系数达12.5。3)适宜杂交种原球茎分化的培养基为Hyponex 7-6-19 1.5 g+6-BA1.0 mg/L+NAA 0.5 mg/L+蔗糖20 g/...  相似文献   

10.
蕙兰种子无菌萌发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中国传统国兰之一的蕙兰‘大一品'种子为外植体进行无菌萌发,然后对形成的根状茎进行诱导、增殖和成苗.结果表明:种子离体培养在附加HAA0.5 mg·L-1的改良Ms培养基上,3个月后开始萌发形成原球茎;低无机盐浓度的培养基适合蕙兰种子萌发.将原球茎转移到附加NAA2.0 mg·L-1的培养基上后,原球茎逐渐转变为根状茎形式进行增殖.50 ml·L-1椰子汁可大大促进根状茎的诱导和增殖.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5~2.0 mg·L-1BA和1 g·L-1活性炭,60 d后根状茎可形成芽苗.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春兰珍稀品种的组培繁育提供科学参考,对春兰组培产生的类原球茎、根状茎石蜡切片进行了观察,春兰类原球茎顶端分生组织不断分裂并延伸成为根状茎;根状茎节间的表皮或皮层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侧生分生组织区,直接发育成芽或继续延伸成根状茎的侧枝.形成具多个分生组织区的丛生根状茎后再分化出芽.  相似文献   

12.
山核桃与美国山核桃正反交种实及苗期性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工控制授粉的方式开展了山核桃与美国山核桃种间正反杂交.基于两年重复杂交授粉试验,对杂交产生的种实及幼苗生长性状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山核桃与美国山核桃之间不论正反交都是可孕的,杂种果实及种子在一定程度上受母本的影响;不同授粉类型对果实质量、种子质量、果皮厚度、果型指数、出籽率这些参数均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不同年份对果皮厚度有显著影响,对种子质量及出籽率有极显著影响,对果实质量、果形指数没有影响;杂交类型和年份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对果实质量、种子质量、果型指数、出籽率有极显著的影响,对果皮厚度没有影响;正反交种子的出苗率高于母本自然授粉的种子;不同授粉类型对苗高及小叶数/复叶有极显著的影响,对地径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运用远缘杂交的方法,培养以离抗性为特点的刺玫月季品种群,是我们的目标和愿望。连续3年用现代月季品种与中国原产的蔷薇属植物杂交,共采用121个杂交组合,授粉1645朵花,获得913粒杂种种子,成苗54株,有可能成为建立刺玫月季品种群的第一批品种基础。在了解亲本授粉结实习性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授粉方法进行试验,同时观察了花粉在柱头上萌发、生长等情况,发现影响结实率的主要因子是亲本个体的差异,杂交组合的亲和力也很重要。还研究了杂种种子败育与成苗情况,讨论了提高结实率和加速育种进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愈伤组织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兰种子细小,种皮细胞壁加厚,表面覆盖一层不透水不透气的膜状物质.种胚为发育不完全的球形胚,仅含脂类作为储存营养物质,自然条件下难以萌发.以蕙兰和墨兰的种子进行试管培养,种子萌发后用激素处理可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产生于表皮和皮层细胞,由于细胞发育程度不一致,出现胚状体、不定芽、不定根、愈伤组织交织在一起的愈伤组织块,这是种子发育成苗的另一途径.由于愈伤组织可以切割继代培养,也可以进行快速繁殖,但愈伤组织材料以致密愈伤组织为好.  相似文献   

15.
墨兰组织培养中原球茎的形态解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墨兰(Cymidium sinense)组织培养中原球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的观察研究,发现墨兰茎尖组织培养中产生的原球茎和丛生型原球茎虽外形差别较大,但内部结构都具有根的典型特征。牙的分生组织可以在原球茎表层、丛生型原球茎或其顶端发生。芽的顶端分生组织与随后产生的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共同构成胚状结构,其形态与种子胚相似。由于墨兰组培中先后产生的原球茎和丛生型原球茎其内部结构都属典型的根结构,故称  相似文献   

16.
莫昭展  梁泽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68-9570
探讨适合长距石斛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最佳途径。用不同激素诱导长距石斛种子形成原球茎,接入添加不同浓度激素比例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研究长距石斛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最佳途径。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激素对长距石斛原球茎分化成芽有明显影响。随2,4-D浓度的增加,长距石斛原球茎分化率增大。NAA比2,4-D更有利于长距石斛原球茎的分化。添加适合浓度6-BA有利于长距石斛苗的形成。在激素组合试验中,NAA和6-BA浓度均为1 mg/L时,发芽率达85%,叶片数多达5片。当6-BA和NAA浓度分别为2.00~3.00 mg/L和0.25~0.50 mg/L时,长距石斛原球茎的外观形态更适合于增殖。MS+2.00 mg/L 6-BA+0.50 mg/L NAA的增殖率最高。MS培养基单独添加6-BA时长距石斛种子的萌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1997~1999年,在对湖南桃江县水稻主要病虫不同年度的灾变特点和病虫发生新动向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大面积稻田病虫优化防治技术,即县域统防,社区统治,分田施治,依据病虫发生的特征制定防治对策.初步筛选出一批低残留、高防效、有利保护天敌的新农药.采用优化防治技术与依据传统经验进行防治的方法相比,可节省防治费用21.31%,增加单产44 0 kg/h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芝麻栽培种与野生种种间杂交的亲和性,分析杂交后代遗传特征。【方法】以26个基因型(Sesamum indicum L.)与刚果野芝麻(Sesamum schinzianum Asch)和野芝1号(Sesamum radiatum Schum & Thonn)野生种为杂交亲本,借助胚培养技术获得种间杂交后代。采用SSR标记和生物学方法鉴定并分析杂交种F1的遗传特性。【结果】通过胚培养技术获得2 430个种间杂交F1株系,对部分材料的检测表明杂种阳性率为95.83%。刚果野芝麻×栽培种的正反交杂交率分别为34.62%(A)和11.54%(C),野芝1号×栽培种的正反交杂交率分别为100%(B)和19.23%(D)。F1花粉粒存在部分不育和高度不育两种类型,F1自交结实率分别为2.32—2.57粒/蒴果(S. schinzianum×S. indicum)和0.30—2.45粒/蒴果(S. radiatum ×S. indicum)。【结论】S. radiatum与栽培种的杂交亲和率高于S. schinzianum。以野生种为母本与栽培种杂交,杂交种F1在株高、根系结构等性状方面超亲表现明显;株系高抗枯萎病;部分F1株系有低自交结实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了丁香属植物杂交育种的方法和途径。[方法]以现有的国内外丁香种及品种为试材,通过亲本选择和杂交授粉试验研究了丁香的杂交育种技术。[结果]早花母本与早花父本的7个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在54.5%~91.5%,其中,欧31×紫丁香的结实率为58.8%,欧25×白丁香的结实率为60.5%,欧11×欧7、欧43×欧7和欧25×欧42的结实率分别为91.5%、85,5%和89.8%。晚花母本与早花父本的杂交组合结实不良,只有花叶丁香×欧12的结实率为45.5%。晚花母本与晚花父本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也相对较低,其中欧17×关东丁香、欧19X关东丁香和欧24×关东丁香的结实率分别为20.5%、27.5%和35.0%,欧17×花叶丁香、欧19×花叶丁香和欧24×花叶丁香的结实率分别为38.5%、65.9%和37.5%。[结论]从该试验的9个杂交组合中获得了发育正常的种子,这为培育丁香杂交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大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2006年,引种栽培大米草1720株,栽培水稻品种(组合)20种,进行了大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试验。结果表明:2005年,大米草(♂)与水稻培矮64S/04141(组合,♀)杂交结籽149粒。2006年,F1代自交结种224穗,获自交种子11842粒,千粒重18.39 g;大米草(♂)×F1(♀)杂交17穗,获种子24粒,杂交结实率2.84%;大米草(♂)×水稻(♀)杂交6个品种(组合)23穗,获种子63粒,杂交结实率4.2%。水稻与大米草远缘杂交后代变异的RAPD分析表明:杂交后代与水稻亲本相比,条带有明显差别,说明远缘杂交导致了水稻发生基因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