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79年起,本室从鄂西及鄂西北山区广泛采集野生香菇菌株35个,以及从国外引进的栽培种15个,采用锯木屑瓶栽、锯木屑菌砖栽培和段木栽培三种方法,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现将1981—1983年的段木栽培品比试验结果简报于后。材料和方法一、供试香菇菌株及其来源参加本试验的50个香菇菌株中,有35个是本室1979年在鄂西北山区采集分离得到的野生香菇种,代号为“WL”(例如WL55),它们均经过镜检和出菇试验,证实其确为香菇菌株,另外15个供试验菌株除L59、L60,L61来源于广东、湖北外,余皆引自国外,代号  相似文献   

2.
香菇“9101”菌株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8年从长白山采集的野生香菇子实体中,通过分离、筛选、生物学测定、出菇试验、品种对比试验等方法,选育出适合吉林省气候条件的香菇菌株-9101。“9101”属于低温型菌株,生育期约160d,有效积温3200℃,中晚熟种,出菇中心温度7-18℃,适合北方地区代料栽培,也可用于段木栽培。  相似文献   

3.
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得到野生香菇菌株单核菌丝体,再从栽培香菇菌株的子实体中分离担孢子得到单核菌丝体。将这两种单核亲本进行杂交,通过镜鉴和拮抗作用选育出新菌株粤北香菇1号,并且对香菇粤北1号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香菇栽培品种大山18和云南野生菌株11-1作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技术初步获得84个杂交菌株。通过对亲本菌株ISSR引物进行筛选,得到1个条带图谱清晰稳定、含有2个亲本各自特异扩增条带的引物。用该引物对84个杂交菌株及其亲本进行ISSR扩增,结果表明:有45个杂交菌株扩增出2个亲本的特异条带,推断这45个杂交菌株应是真正的杂合子,表明ISSR标记可以作为香菇杂合子鉴定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5.
陈凤曾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963-3963
通过对226、087、7402等10个香菇菌株特性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豫南地区栽培、性状优良的Crol、L26、Cr02、087、香9685个香菇品种。这5个品种可以在豫南地区大面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6.
香菇新品种辽抚4号(0912)是以长白山野生香菇杂交菌株0517和国内香菇优良栽培品种L808为远缘亲本,采用单孢杂交技术选育而成。该菌株具有高产、色浅、质优、出菇早,出菇期耐高温,对温差刺激敏感等突出特点,适合香菇全熟料及半熟料菌柱栽培。生产中要熟悉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以达到优质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7.
为通过紫外诱变育种技术选育香菇耐高温新品种,以野生耐高温香菇品种XG-1为出发菌株,采用不同紫外照射时间和强度筛选耐高温香菇新品种,并对综合性状较好的诱变菌株进行栽培试验。结果显示:在诱变时间25~30 s,诱变强度为12~16 W时,筛选出诱变菌株XG-5,定名为金西1号;其出菇温度可达38℃,属耐高温品种;斜靠栽培每袋(规格17 cm×33 cm的聚乙烯袋)可产1.013 kg,生物转化率达92.09%。  相似文献   

8.
香菇9608与一株野生香菇单双杂交及优良杂交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杂交选育出菇早、产量高、菇形好、硬度大的香菇优良菌株。[方法]以香菇9608和野生香菇菌株FP作为杂交亲本,经单孢分离获取9608不同核相的单核菌株,与野生香菇菌株进行单双杂交,获得杂交菌株,对其进行常规栽培,测定农艺性状,筛选优良菌株。[结果](1)27株杂交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菌落长势及生长指数差异显著(P0.05),仅1株生长指数大于2个亲本,有10株生长指数处于2个亲本之间;(2)有24株杂交菌株正常出菇,其子实体形成时间及温度差异较大,19株杂交菌株的子实体形成时间比双亲短,其子实体形成温度均高于2个亲本,其中8株于60 d内形成子实体;(3)不同菌株的产量差异显著,有16株子实体产量超过双亲;(4)成菇数量、单菇质量及菇形差异较大,其中D97FP的成菇数量最多,D106FP和D81FP单菇质量优于亲本,D111FP的菌盖厚度最大,D170FP菌盖直径最大,D21FP的菌柄最短,D178FP菌柄直径最小;(5)不同菌株的菌盖硬度差异显著,18株杂交菌株中,有17株菌盖硬度大于亲本;(6)D100FP和D97FP的选择指数较大,并且与亲本均有拮抗现象。[结论]本研究采用的育种方法有效,筛选优良菌株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筛选出的优良菌株(D100FP和D97FP)具备出菇早、产量高、硬度大等诸多优点,可为香菇生产及菌种选育提供良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正"辽抚4号"香菇新品种是辽宁省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和辽宁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联合攻关,利用长白山野生香菇杂交菌株0517和国内香菇优良品种L808,采用单孢杂交技术进行远缘杂交选育而成。2012年10月20日,辽宁省种子管理局组织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抚顺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抚顺市食用菌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对"辽抚4号"(0912)香菇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林业苗木良种的选育工作逐渐得到重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良种选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一现状对我国林业发展和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对此,我国林业工作人员应该积极采用科学的、有效的选育技术,努力实现高效率的苗木良种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以香菇主栽品种L808和秦岭山区野生香菇B15-1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育种技术,进行单单配对杂交获得103个杂交菌株,通过拮抗试验、抗霉菌试验和出菇试验筛选出了1株抗霉菌能力强、高产的菌种LB-21,小试栽培产量稳定,平均生物效率达到了89. 36%,高于亲本L808和B15-1(67. 65%和52. 98%)。  相似文献   

12.
香菇担孢子交配型比例偏分离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水明  林范学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0):2296-2302
 【目的】验证香菇中担孢子交配型因子分离是否存在普遍意义的偏分离现象及其在栽培菌株与野生菌株中的表现。【方法】以17个野生和栽培香菇菌株为样本,采用交配型分析、OWE-SOJ技术鉴定孢子的交配型,对各类交配型的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占供试总数64.71%的菌株担孢子交配型不呈预期的分离比,其中12个供试栽培菌株中有9个,5个供试野生菌株中有2个;偏分离菌株中均有亲本型孢子数量多于重组型孢子的趋势,偏分离双核菌丝体的F1代担孢子的核型主要取决于双核亲本的组成。【结论】香菇中担孢子交配型因子分离偏离理论预期是一种统计学意义的普遍现象;偏离程度栽培菌株大于野生菌株。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稳定的香菇SSR技术体系,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香菇SSR-PCR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筛选,建立了最佳的反应体系.在20μl反应体系中,包含1.5 mmol/L Mg2+,75 ng模板DNA,0.25 mmol/L dNTPs.0.50 μmoI/L引物及1.5U Taq酶.梯度PCR试验筛选得到相应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为62℃.以该体系为基础,应用5对引物扩增8个香菇菌株的基因组DNA,扩增条带清晰稳定,聚类分析结果能较好地反映供试菌株的地理来源关系.以0.5的相似性为分割点,8个菌株可分成2大类群.类群Ⅰ主要由北方菌株组成,类群Ⅱ由南方菌株组成.该研究为SSR标记技术在香菇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9个香菇L808菌株为试验材料进行栽培比较试验,发现9号香菇L808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点,适合在房县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浙江地区采集的野生桑黄菌株进行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并探讨其培养特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桑黄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核糖体基因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对野生桑黄菌株(编号SA-1)进行鉴定;基于ITS1-5.8S-ITS2序列,对菌株SA-1和桑黄孔菌属的桑树桑黄、高山桑黄、锦带花桑黄、杨树桑黄、环区桑黄、小孔忍冬桑黄、暴马桑黄共8个菌株进行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分析;设置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和pH开展单因素试验,分析各培养因子对桑黄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并运用L_9(3~4)正交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根据菌株形态学特征和rDNA ITS序列分析,将野生菌株SA-1鉴定为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e sanghuang),但其与桑黄孔菌属中其他6个菌株的遗传距离较远。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桑树桑黄和菌株SA-1聚为一类(bootstrap=100%),其他6个菌株聚为另一类。单因素试验确定SA-1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温度为27.5℃,最适pH为7.0,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无机盐为KH_2PO_4;经正交试验得到最适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20 g/L,蛋白胨4 g/L,KH_2PO_4 1 g/L,培养温度30℃。【结论】确定浙江地区采集的野生桑黄菌株为桑树桑黄(S.sanghuang),并初步筛选出了该菌株的适宜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6.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利用17个引物对26个安徽野生香菇菌株和6个香菇栽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了遗传相关聚类图。在128个RAPD标记中,多态性标记为104个,占81.3%。聚类分析显示,当以相异距离0.25为阈值,32个菌株被划为5个RAPD遗传组,多数菌株之间遗传相似性较低。表明供试菌株在DNA水平上存在比较显著的遗传变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杂种优势的检测表明亲本间遗传距离较大的组合其杂种优势也较强。  相似文献   

17.
24个香菇菌株的鉴定与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谱分析两种生物学方法对24个香菇菌株进行鉴定和分类,构建树状图。结果表明:拮抗试验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可用于香菇菌株的初步分类;酯酶同工酶谱带丰富,可以完成香菇菌株的鉴定,在聚类图谱0.84的水平上24个香菇菌株可以分为10大类。  相似文献   

18.
对9个种源102株野生山胡椒连续2年进行单株采集果实并测定相关性状。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进行山胡椒居群各性状的多样性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隶属函数法与多维空间坐标向量综合评定值累加法3种评价方法对9个主要的种实性状进行分析,并以这3种评价法结果排序都位于前10名的标准,确定7棵野生山胡椒优良单株。通过综合评定筛选出来的优良单株在重要经济种实性状(果鲜质量、果干质量、果实含油率、种子质量)上现实增益为8.98%~65.88%,具有显著的优异性,可作为良种选育或快速扩繁的基础材料,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猕猴桃品种主要来源有全国野生猕猴桃种资源品种、国外猕猴桃生产国的良种园引种品种以及猕猴桃良种繁育基地采用杂交、诱变等方法从实生苗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本文对猕猴桃高接法选育技术的意义、应用情况及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香菇(Lentinus edodes)是世界上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其菌株种类较多,遗传背景较为复杂。本研究利用ISSR-PCR技术,对26个香菇菌株进行DNA指纹分析,并使用NTSYS-PC软件对其遗传差异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106个随机引物中共筛选到9个引物,利用这9个引物对26个香菇菌株的DNA进行ISSR-PCR,检测到124个较为清晰的扩增位点,其扩增片段DNA分子量大小主要介于0.2~4.5 kb之间。通过聚类分析,发现相似水平在55%时出现种系分离;相似水平65%时,26个菌株聚为5个群组。本研究为山东省香菇遗传信息库的建立和遗传育种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