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香菇单核菌丝生长速度与交配型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鉴定了香菇担孢子的交配型,并对各类交配型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4种交配型担孢子的比例变化关系,探讨造成香菇担孢子4种交配型单核体比例偏离1:1:1:1分离的遗传背景.结果表明,交配型因子偏分离与菌落形态、培养条件及单核体间交配反应的特征无关,不同菌株4种交配型的担孢子在菌落形态上有较大的差异,但这些菌落形态与交配型比例之间没有相关性;4种单核体之间发生亲和性反应的形态特征有多种形式,这些形态特征与交配型比例之间亦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同一双核菌株的F1代担孢子的萌发能力、生长速度是有差异的,从而导致有些菌株的担孢子中4种交配型分布不均衡,甚至导致有些菌株中只能检测到2种或3种交配型的担孢子.  相似文献   

2.
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现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的研究概况。四极性蕈菌交配型A、B因子是非连锁的,双核菌丝体经原生质体单核化后2种交配型和担孢子4种交配型的比例应分别为1:1和1:1:1:1。但在实际的遗传分析中,许多蕈菌这2类交配型的比例并非总以1:1和1:1:1:1的形式出现。菌丝体经原生质体单核化后只找到1种交配型和担孢子只找到2种或3种交配型的现象并不罕见。香菇担孢子的4种交配型中,偏离孟德尔分离的担孢子以与亲本双核菌丝体相同的那2种交配型为多。对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现象的系统研究报道极少,现有的一些试验结果认为: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现象与单核体的再生能力和生长速度差异,与A、B交配型因子连锁的具致死效应的生育抑制因子的存在以及B交配型基因对自异核体分离的核存活的影响力不同有关。此外,可能导致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的因素还有交配型因子位点间或位点内重组,亲本交配型因子的异质状态以及细胞质基因组对核选择的细微影响等。  相似文献   

3.
以8个杨柳田头菇菌株为材料,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担孢子单核体的各类交配型比例。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都存在一定的偏分离现象但程度不同,12.5%的菌株担孢子交配型不呈预期的比例;单孢挑取时间过短会导致一些菌株极性的丢失,多数菌株其亲本型孢子多于重组型孢子的趋势,若将生长速度极慢单孢菌株排除在统计之外,发生偏分离的菌株占供试菌株的25%,在各菌株4种交配型中,除菌株Y2外,菌株Y1也发生严重的偏分离现象(χ2=47.40),菌株Y1亲本型出现了处理前没有的偏分离现象(χ2=38.19),整个群体亲本型和重组型的担孢子分布偏分离程度加重,而Y1自交后代因挑取的单孢数量相对少(37~75个单孢菌株)并未发生偏分离现象。因此,挑取时间作为一个人为因素会导致生长速度极慢的菌株丢失,而表现出虚假的偏分离现象,所以担子菌的交配型偏分离应该是孢子萌发力或生长速度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孢子比例差别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香茹栽培菌株不亲和性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24个香茹菌株为材料,对其菌丝原生质体单核体及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进行了分析,在菌丝原生质体单核体中,未获得原双核体预期应有的1∶1的核型比例。在担孢子中,4种类型的单核体亦不呈预期的1∶1∶1∶1之比。为确定在中国广泛栽培的香茹菌株有7个不同的A因子和8个不同的B因子,而20个栽培菌株仅有13个不同的A因子和14个不同的B因子。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38个木耳孢子单核菌株的菌丝生长势、菌丝生长速度和其交配型,14个单核菌株的酯酶同工酶以及10个单核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CMC)酶相对活性,分析了菌丝生长势和菌丝生长速度与交配型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木耳孢子单核菌株之间在研究的各遗传性状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多态性。在测定的38个孢子单核菌株中,交配型A有21个菌株,交配型a有17个菌株,A:a=21:17。经χ^2检验,两种交配型未出现1:1严重偏离。木耳孢子单核菌株菌丝生长势和菌丝生长速度与其交配型没有明显相关性。在14个单核菌株中,检测到10种具有不同迁移率的酯酶同工酶标记谱带。与亲本双核菌株相比,出现了5条新的谱带。10个木耳孢子单核菌株的CMC酶相对活性呈不规律分布。  相似文献   

6.
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得到野生香菇菌株单核菌丝体,再从栽培香菇菌株的子实体中分离担孢子得到单核菌丝体。将这两种单核亲本进行杂交,通过镜鉴和拮抗作用选育出新菌株粤北香菇1号,并且对香菇粤北1号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蛹虫草无性孢子的交配型基因类型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CR方法对供试的蛹虫草栽培用亲本菌株及其100株无性孢子单孢分离株的交配型基因类型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栽培用的亲本菌株同时含有MAT-HMG(MAT1-2-1)和MAT-alpha(MAT1-1-1和MAT1-1-2)两种类型交配型基因;100株单孢分离株中,40株只含有MAT-alpha类型交配型基因,25株只含有MAT-HMG类型交配型基因,其余35株含有两种与亲本相同交配型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野生香菇进行鉴定,并比较其与栽培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为野生香菇种质资源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形态特征和分子序列分析方法对野生食用菌进行鉴定,并分析温度、碳源、氮源等因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并比较其与 6 株栽培香菇的生物学特性。【结果】2 株野生食用菌(林香 18 和林香19)鉴定为香菇,所有供试菌株均能在 15~30 ℃条件下生长,其中,林香 18 在 15~30 ℃范围内菌丝生长速度为2.5~4.7 mm/d,菌丝生长力极强;林香 19 在 15~20 ℃时菌丝生长缓慢,生长速度为 0.5~1.6 mm/d,在 25~30 ℃时生长速度显著加快,为 2.58~3.08 mm/d,说明林香 19 不耐低温。2 株野生菌株在 30 ℃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 4.7、3.08 mm/d,且明显高于栽培菌株,属于耐高温菌株;其余 6 株栽培菌株在 25 ℃时生长速度最快,为3.18~4.91 mm/d,均属于中温菌株。供试菌株 L12、L26、林香 19、申香 34、申香 60 和浦香 08 以可溶性淀粉为最适碳源,林香 18 和 L808 的最适碳源为蔗糖,以乳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最差;供试菌株以尿素为氮源时均不能生长,以牛肉膏为氮源时菌丝生长最好,以硝酸钾为氮源时菌丝生长最差;林香 18、林香 19、申香 60 和 L26最佳 C/N 为 10/1,申香 34、L12 最佳 C/N 为 30/1,浦香 08 和 L808 最佳 C/N 分别为 40/1 和 50/1,由此可知,申香 34、林香 18 和林香 19 菌丝生长不受 C/N 的影响,其余菌株均受 C/N 的影响。【结论】野生香菇菌株林香 18和林香 19 均为耐高温菌株,但林香 19 对低温较敏感。林香 18 和林香 19 的最适碳源分别为蔗糖和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分别为牛肉膏和蛋白胨,最适 C/N 均为 10/1。研究明确了野生香菇林香 18 和林香 19 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和条件,研究结果可为耐高温香菇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9.
玉米大斑病菌有性杂交后代的交配型与寄生适合度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玉米大斑病菌有性杂交后代交配型和致病性分化情况,明确有性杂交与菌株变异间的关系。【方法】以01-12和01-15为出发菌株,人工诱导玉米大斑病菌的有性后代,获得F1代菌株,再以F1代菌株40和42为亲本,获得有性杂交F2代菌株;对有性后代进行交配型和寄生适合度测定;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不同致病类型菌株的毒素含量。【结果】在室内条件下连续诱导产生玉米大斑病菌的2个有性世代,获得了79个F1代菌株和32个F2代菌株;后代菌株的交配型发生了明显分化,出现了A、a、Aa和中性菌株,其中F1代A、a分离比例明显偏离1﹕1;寄生适合度测定结果表明,F1代和F2代菌株较亲本均发生了寄生适合度分化,其中F1代中较亲本寄生适合度增强的菌株占30.00%,减弱的菌株占50.00%;F2代中较亲本寄生适合度增强的菌株占21.87%,减弱的菌株占31.25%;毛细管电泳结果表明,强致病力菌株的毒性组分含量明显高于弱致病力菌株。【结论】有性杂交是导致菌株交配型及致病性发生分化变异的主要因素之一,菌株的致病力强弱与其毒素含量呈一致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金针菇不同类型单核原生质体的分离及其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处理18株金针菇菌丝体,获取其单核体材料,并进行比较。供试菌株中,9个菌株仅获得一种亲本交配型的单核体菌株,另9个菌株获得两种亲本型的单核体菌株,经x^2方法测算,有5个菌株的两种单核体菌株数目呈1:1,其余菌株的两种单核体菌株分布表现不同程度的偏离。通过观测不同菌株的单核体发现,一些出发菌株中分离的两种单核体在生长速度和菌落形态上比较相似,而另一些则表现明显差异,其中相同交配型的菌株间不表现差异。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prepared 17 strains of Lentinula edodes, including wild and cultivated strains as materials,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ratios of spore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via mating types' analysis and the OWE-SOJ technique.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first systematically identified skewed expected distribution of mating-type factors segregation in Lentinula edodes spores has commonly statistical meanings in wild and cultivated strains. Genetic analysi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parental-recombined fruiting showed that the nuclear type of F1 progeny spores among those strains segregated through theoretical distribution mainly depended on the combined state of parental dikaryons, and the predominant spores were those with the mating type identical to the dikaryotic parent, indicating that the genetic basis of segregation distortion of spore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protoplast monokaryons in which the B factor takes predominant responsibility for that phenomenon, and it cooperates A factor with B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ratio of spores.  相似文献   

12.
对我省15个袋栽香菇主要菌株进行单孢分离,对它们的交配型基因进行了分析与鉴定.结果发现,这15个菌株的A因子和B因子各有5个等位基因.15个袋栽香菇菌株可归为6类交配型基因型:L27、L087和Cr02同属A1A2B1B2;L135、L939和L9015同属A3A4B3B4;L241 4属A3A5B3B5;Cr33、Cr62、Cr66和闽丰一号同属A1A5B1B5;Cr04、L42和L26同属A1A3B1B5;Cr52属A1A5B1B3.在此基础上,结合菌株选育背景和RAPD分析结果建立了我省袋栽香菇主要菌株的品种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造成香菇原生质体单核化后两种交配型单核体比例偏离1,1分离的遗传背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B因子或是与B因子连锁的因子对这种偏离有明显的影响,而A因子对此影响不明显.B因子特异性不同,与之相对应的交配型单核体出现的比例亦不同,特异性越高,其对应交配型单核体在经原生质体单核化后将以较大的比例出现.参试的2个香菇菌株中4个B因子特异性顺序为B1B>3B>4B>2.双-单杂交所形成的由受体细胞质和受体、供体细胞核组成的同质异核体经原生质体单核化裂解后均与受体交配型相同的核居多,表明受体细胞质环境对双一单杂交所得异核体裂解后的核的存活和数量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供体的2个核中只有亲和力强的那个核优先迁移到受体中,形成新的异核体,即存在先导核.先导核与B因子的亲和特异性有关,特异性越高,先导核迁移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来自香茹不同菌株的单核菌丝的交配型、生长及生化特性。结果表明,单核菌丝在菌落形态、交配型及酯酶同工酶谱上存在着多态性,发现了1种以前未见报道的单核菌丝形态类型。在L26菌株的单核菌丝交配试验中得到了白色子实体材料,对来自L26和241-4的单核菌丝进行杂交,获得了2菌株的杂交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主要通过双-单杂交技术,探讨造成香菇原生质体单核化后2种交配型单核体分离比例偏离1∶ 1与细胞质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 双-单杂交所形成的由受体细胞质和受体、供体细胞核组成的同质异核体经原生质体单核化裂解后,毫无例外地都是与受体交配型相同的核居多,说明受体细胞质环境对双-单杂交所得异核体裂解后的核的存活和数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双-单杂交中,作为供体的2个核中只有亲和力强的那个核优先迁移到受体中,形成新的异核体,即存在先导核,先导核与B因子的亲和特异性有关,特异性越高,先导核迁移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鉴定香菇超高压保鲜食品中的腐败菌。[方法]以稀释平板法和划线培养的手段,对香菇超高压保鲜食品中的腐败菌进行分离和纯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鉴定、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从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产芽孢菌,编号为MW1001;结合形态、生理生化和16SrDNA序列比对,该菌株与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分别为99.55%和99.24%。[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改善香菇超高压保鲜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ER IC-PCR技术在平菇栽培菌株鉴定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22个供试平菇菌株和对照香菇菌株中,ER IC-PCR扩增出的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多态性高.聚类分析表明,在聚类重新标定距离为15的水平上,23个菌株聚类成8大类群:糙皮侧耳栽培菌株分别归属第1和第2大类群;秀珍菇5号、4011、白灵菇2号、杏鲍菇、鲍鱼菇和香菇分别独立地聚类为不同的大类群.在聚类重新标定距离为20时,鲍鱼菇和香菇聚类在一起,其他平菇菌株聚类在一起.这表明ER IC-PCR技术可以应用于平菇栽培菌株的鉴定,但也说明该技术在食用菌分类鉴定应用上的局限性,同时也说明食用菌需要多相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18.
曾东方  陈玢  曾麟  桓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159-5160,5163
[目的]测定食用真菌营养繁殖体对大蒜素生物杀菌剂、防腐剂、保鲜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培养香菇(Lentinulaedodes)、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姬菇(Pleurotus cornucopiae)菌丝体,以水浸提法和乙醇萃取法制备大蒜素,依据生长速率法、改良管碟法分别在平板上测定供试真菌对大蒜素的敏感性。[结果]5、10、20 mg/ml大蒜素对香菇抑菌率分别为67.2%、74.6%、78.4%;对平菇抑菌圈直径为28.0~35.7 mm,对姬菇抑菌圈直径为30.7~39.7 mm。[结论]供试真菌菌丝体生长受大蒜素的抑制,提示食用菌栽培不适合采用大蒜素防治病害或杂菌污染,但可尝试研制蘑菇子实体的大蒜素防腐剂、保鲜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