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某些传染性法氏囊病强毒株(HV-IBDV)通过鸡胚连续传代适应于鸡胚,鸡胚适应的HV-IBDV成功地在鸡胚成纤维(CEF)细胞上生长,表现致细胞病变作用,鸡胚-细胞适应株对实验感染雏鸡的致病性大大降低,无一只死亡,法氏囊病变与标准株的相似,交叉病毒中和试验表明,细胞培养适应与标准株的抗原性有差异,免疫学试验表明,适应株免疫鸡后,对HV-IBDV强毒感染有很好保护作用,特别是免疫接种后3天攻强毒,适  相似文献   

2.
5株已适应鸡胚细胞的AVAV在Vero细胞上传2~5代后各毒株均能产生明显的CPE和较高的病毒滴度,而2株非鸡胚细胞适应株(分别为鸡胚毒和野外组织毒)在Vero细胞上盲传7代,仍无明显的CPE出现。这一结果初步表明Vero细胞能用于已适应鸡胚细胞的毒株的增殖。而不能用于病毒的分离。吸附时间与冻融次数明显影响病毒的适应进程,以吸附1小时、冻融2次以上为佳。AVAVJN-1株能在Vero细胞上产生蚀斑,大小为2.7~4.4mm,出斑时间为接种后4~5天,Vero细胞用于中和试验,测得S(1133)株免疫鸡血清的小和效价为1:80。  相似文献   

3.
试用兔肾原代细胞传代;增殖兔粘液瘤病毒,呈现典型CPE。粘液瘤病毒SG33株在兔肾细胞上连续传3代之后,就不产生CPE,在鸡胚上传3代再回归兔肾原代细胞,又呈现CPE。SG_(33)在鸡胚上不能产生明显痘斑。维持液pH值影响SG_(33)在兔肾原代细胞上形成CPE。  相似文献   

4.
以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猫肾传代细胞(CRFK)、狗肾传代细胞(MDCK)从引进的疫苗中分别分离到犬瘟热CDV-A株、猫细小病毒FPV株、犬腺病毒CAV1株。对三个弱毒株的细胞病变规律,形态特征,病毒滴度,理化特性,核酸型,血清学交叉反应,本动物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等内容进行了试验。鉴定结果表明,3个弱毒株均可作为制苗用毒种  相似文献   

5.
将传染性支气管郯病毒IBV-NH、T、H52、M41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连续传代获得毒价稳定细胞适应毒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观察了IBV致CEF细胞病变效应的特征,测定TCID50滴度为106.0~106.0。细胞培养病毒提纯后负染置电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见到典型的冠状病毒粒子。病毒经胰酶处理显示出血凝特性,该血凝性能被特异性血清所抑制。表明CEF细胞病变(CPE)确为IBV所致。通过对4株IBV在CEF细胞中最佳培养时间及繁殖量关系的摸索,证实了36~72h释放到培养液中有活性的病毒粒子达高峰,TCID50最高可达107.0/ml。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国外引入的IBD弱毒疫苗进行了分离,复制和测定,该病毒可接种SPF鸡胚增殖,致难胚死亡,并产生IBD病变;在SPF鸡胚CFF上繁殖,产生CPE变化,并可被行异性IBD抗血清中和;琼脂扩散与IBD(+)血清有明显的沉淀线,因此说明所分离的毒株是IBD病毒,并测得其毒价为10^-6TCID50。  相似文献   

7.
鸡,鸭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及理化性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鸡及同群饲养的鸭体内各分离到1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试验证明两病毒均为IBDV,病毒血清型为Ⅰ型。病毒可致死鸡胚,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细胞病变(CPE)。理化性质比较表明,两病毒为同源IBDV。研究表明,鸭可成为IBDV的携带者或传染源。  相似文献   

8.
采集3/15头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患猪的扁桃体和肺脏,在猪肾细胞(CPK)上分离出4株致细胞病变的病毒。分离毒在生化学和形态学上类似于冠状病毒。用于多克隆抗体的中和试验,分离毒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不能鉴别,而用能鉴别TGEV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的单克隆抗体,则可与TGEV相区别。这表明此分离毒是PRCV。从2个猪场50日龄猪中各采集30份血清样品,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抗分离  相似文献   

9.
免疫鸡羽毛根中火鸡疱疹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剂量的商用火鸡疱疹病毒(HVT)冻干苗经腹腔免疫1日龄非免疫鸡,于第3周采集羽毛根,分别采取直接法和间接法(即经过滤获取脱细胞的游离物)接种次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以进行病毒的分离。结果显示,在免疫后第3、4、5、6周,2种方法都分离到病毒,第7周仅直接法分离到病毒,而第8周2种方法都没有分离到。根据分离到病毒的细胞病变(CPE)特征,结合地高辛标记的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核酸探针检测结果,表明HVT免疫鸡羽毛根中含有可脱离细胞的、具有感染性的疫苗株HVT粒子,且其可检出时间具有阶段性。  相似文献   

10.
试用鸡胚法氏囊原代细胞传代、增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均不同程度地产生特征性细胞病变效应。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和细胞毒回归鸡试验证实,IBD-VH株组织毒适应于鸡胚法氏囊细胞,并随传代次数增加,病毒增殖能力增强;而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盲传2代之后才开始出现细胞病变效应。比较了IBDV在鸡胚法氏囊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能力的差异,讨论了培养基PH值、小牛血清浓度对鸡胚法氏囊细胞培养及病毒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HN毒标为从我省某鸡场患有呼吸道症状和腺胃病变的病鸡只以一的株病毒,在鸡胚中能稳定传代并且有规律性死亡和典型胚胎病变特征。HN毒株对热、乙醚和氯仿敏感,耐酸(PH3.0)、耐碱(PH11.0),能低抗1%胰蛋白酶,能在鸡胚中干扰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的增殖。试验结果表明,HN毒株的理化生支气管炎病毒相会。  相似文献   

12.
气管环组织培养 (TOC)是用于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TRTV)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查的有效方法 ,Buy、McDongall、Cook等应用TOC已成功地分离到TRTV。我们曾用TOC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绿猴肾细胞 (VERO)对可疑的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鸡进行野毒株分离 ,证明TOC比CEF、VERO细胞更适于TRTV的分离和鉴定。经过鸡胚传代、电镜观察和中和试验等初步鉴定为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并通过理化特性和病原学的特性作进一步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病毒及血清标准株 :NL 7784株。分离株 :上海…  相似文献   

13.
从自然发病死亡貂体内分离到1株水貂病毒性肠炎(MVF)强毒株-MEV,将该株病毒在犊牛睾丸(CT)细胞和猫肾传代细胞(CRFK)上混合培养进行适应。当传至56代时,在CT细胞上出现细胞病变(CPE),而后单独在CT细胞上传至70代,经终点稀释克隆和鉴定获得一弱毒株。以其制备的CT细胞弱毒疫苗,给每只貂注射或口服1~5mL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注苗后12、60、72、180d攻毒,保护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从平顶山市某养鸡场的发病鸡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PS株)。分离毒经鸡胚传代后可使鸡胚出现死亡、卷曲胚或侏儒胚;不能直接凝集1%鸡红细胞,经1%胰酶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干扰试验表明分离毒有干扰NDLaSota株在鸡胚上生长的特性;中和试验表明分离毒与M41株抗原性差异较大,而与T株抗原性基本一致,这与肾型IBV一致;电镜观察到的病毒粒子具有典型的冠状结构;回归试验能使雏鸡死亡,出现肾脏肿大、肾小管和输尿管充满白色尿酢盐沉积等特征性病变。因此认为分离毒为肾型IBV。分离到的PS株是从外地购买…  相似文献   

15.
从具有小鹅瘟典型症状、病变的病死雏鹅病料中分离到疑似小鹅瘟病毒常州株GPV/JSCZ/2004/01。通过磷钨酸负染经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细小病毒样病毒粒子,取死亡胚尿囊液浓缩后与GPV阳性多抗血清作用显示有阳性琼扩线出现,通过GPV特异性引物和相应的PCR试验,扩增出了特异性的DNA条带。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到小鹅瘟病毒常州株。对常州株第3代毒进行番鸭胚半数致死量(ELD50)测定,为10^-3.1/0.2mL。将分离毒GPV/JSCZ/2004/01感染鹅胚成纤维细胞(GEF)并连续传代培养,结果显示该毒株在细胞培养传代到第9代时能用单抗介导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到病毒在GEF的感染,表明产生了细胞适应毒(CZ—ca)。取第14代细胞毒(CZ—ca14)10倍比稀释测定TCID50,同时进行雏鹅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细胞毒的TCID50为10^-9.4/0.2mL,对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0,但原始分离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100%。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小鹅瘟强毒株通过连续细胞传代培养可以达到致弱效果,为小鹅瘟病毒致弱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适应于Vero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国内6个省市(广东、巾东、河北、辽宁、、新疆和北京)的7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法氏囊组织处理后,直接在Vero细胞上盲传3~4代,均能不同程度的产生特征性细胞病变效应(CPE),并通过选用具有广谱性的抗法氏囊病病毒的单克隆抗体(IBI)V-McAb)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显色技术(APAAP)的方法对7株分离毒的Vero第8代细胞进行鉴定,又用逆转—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7株分离毒的第14代Vero细胞毒进行进一步证实,结果表明这7株IBD囊毒均适应于Vero细胞上,这是国内首次报道将组织毒直接适应于Vero传代细胞上。  相似文献   

17.
在对EDS76-NE4株病毒进行血清学鉴定之后,于鸭胚(DE)、鸭胚成纤维细胞(DEF)、鸡胚(CE)、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鸡胚肝细胞(CEL)上适应培养。结果表明,EDS76-NE4株病毒为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病毒,该病毒能在DE、DEF、CEL上增殖,在DE上增殖,尿囊液的血凝价(HA)可达1∶20480─1∶327680倍。  相似文献   

18.
河南某鸡场和天津某鸡场发生以呼吸道及肾病变为主的疾病,经流行病学检查、病理剖检、病毒分离、电镜检查、生物学特性及理化特性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动物回归等确诊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从病死鸡紧组织中分离到的两株病毒(HN(9301)、TJ(9301)),经鸡胚传至6~7代后,均能使50%以上鸡胚发生死亡或矮化;电镜下均见有典型的冠状病毒粒子,HN(9301)直径90~105nm、TJ(9301)直径85~110nm,周围有长18~19.5nm的梨状突起;两株分离毒都符合IBV的生物学及理化特性,与澳大利亚T株存在一定相关性;动物回归得到了与原发病鸡群相同的症状及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9.
鸽新城疫病毒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SPF鸡胚从疑似鸽新城疫(鸽ND)病鸽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QL株,该病毒株能凝集鸡红细胞(RBC),这种凝集作用能被抗新城疫病毒(NDV)阳性血清抑制;用抗NDV单抗PEG夹心ELISA测定分离株为阳性。分离株经肌肉注射能使鸽发病和死亡,出现与自然发病鸽一致的症状和病变,但肌注SPF鸡只感染,不见临床症状。对该分离株作进一步生物学特性鉴定,按照国际上规定的NDV毒力判定标准,测定了该毒株最低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雏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结果MDT为105小时、ICPI为1.33、IVPI为1.0。试验结果表明本分离株为鸽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20.
减蛋综合征病毒AA-2株适应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离并系统鉴定了减蛋综合症病毒AA-2株的基础上,进行了该毒株的体外培养试验,以寻求适应于细胞培养物中继代的细胞适应毒。结果表明,AA-2毒株可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鸭胚肾细胞(DEK)、鸭胚肝细胞(DEL)、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鸡胚肾细胞(CEK)和鸡胚肝细胞(CEL)上增殖和继代,并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CPE潜伏期缩短,持续期延长,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呈逐代增加趋势,血凝效价(HA)逐代稳步增强,至第15代之后,之些变化趋于稳定。证明用鸭胚细胞培养的AA-2株病毒在PK-15,BHK-21,SP2/0等细胞中增殖的迹象。还较为系统的测定了第19代DEF毒的其它特性。发现在接毒后120小时,HA及TCID50值最高,细胞适应毒对鸭胚致死率为10%,比原毒降低23%,理化特性与原毒一致,且仍保持原毒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