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2.
为克隆出与鹿茸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全长序列,采用SMART技术构建了东北梅花鹿鹿茸尖端组织的全长cDNA文库.用SV Total RNA Isolation System试剂盒提取总RNA,以逆转录酶PowerScriptTM 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然后通过LD-PCR合成并扩增ds cDNA.扩增产物经纯化、SfiⅠ酶切、过CHROMA SPIN-400柱去除小片段后,连接到SfiⅠ消化过的pDNR-LIB质粒载体中,最后用电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 coli DH5α内得到原始文库.经测定,构建的原始文库约含有2.56×10~6个重组子,插入片段多在0.5~2kb之间,平均插入片段长度约1.1kb,重组效率接近100%.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鹿茸尖端组织的全长cDNA文库已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3.
腰带长体茧蜂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寄生在亚洲玉米螟 (Ostriniafurnacalis)幼虫体内 6d的腰带长体茧蜂 (Macrocentruscingulum)胚胎中提取总RNA和mRNA ,用分离到的微量mRNA合成cDNA第 1链。通过长距离PCR扩增得到足够量的双链cDNA。将SfiⅠ酶切后并纯化的cDNA片段连接到经SfiⅠ酶切的噬菌体λTripIEX2上 ,并对噬菌体进行包装 ,建成cDNA的全长库。经大肠杆菌XL1 Blue平板检测 ,未扩增文库的滴度为 0 75× 10 6pfu·mL-1,克隆重组百分率为 96 77% ,扩增后文库的滴度为 0 5×10 10 pfu·mL-1。  相似文献   

4.
5.
为构建鸡法氏囊组织互补DNA(cDNA)文库,从3周龄鸡法氏囊组织提取总RNA,用偶联oligo(dT)磁珠纯化mRNA,用SMART(Switching methanism at 5'end of RNA transcrip)技术合成cDNA第1链,用LD-PCR方法扩增双链cDNA.经Sfi Ⅰ酶切消化后,用CHROMA SPIN-400柱去除400 bp以下小片段,获得的双链cDNA与同样酶切的pMyr表达载体连接,电转化大肠杆菌获得cDNA文库.初始文库容量为2.8×106cfu,重组子比例为100%,插入片段的大小平均为1.2 kb.扩增后文库容量为8×1011cfu·mL-1.所建文库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受体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三肽囊素抗独特型抗体可变区基因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抗bursin单克隆抗体免疫SPF来航鸡,获得抗独特型抗体的产生细胞,从中提取总RNA,经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以cDNA第一链为模板,根据鸡抗体重、轻链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在体外成功地扩增出该抗体的可变区重链和轻链基因。  相似文献   

7.
以油松雌性不育突变体和具有相似遗传背景可育系的胚珠为材料,用Plant RNA assistant kit试剂盒提取油松总RNA,采用Super SMART cDNA合成技术合成cDNA第l链,优化扩增第2链,通过设置梯度PCR扩增循环数,电泳分析后鉴定cDNA质量,采用定量法评估其扩增效率。可育系和不育系各1μg总RNA分别成功扩增出46.06和43.59μg纯化的双链cDNA,质量及纯度较高。此方法的应用解决了研究材料有限的问题,可由微量的胚珠总RNA扩增出足够多的高质量双链cDNA,为今后抑制性消减杂交文库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9.
建立了枣(Ziziphus jujuba Mill.)cDNA-AFLP分析的优化体系和反应程序。提取获得的总RNA以人工合成的Oligo(dT)18为引物,利用鼠源反转录酶(M-MLV RT)合成cDNA第1链,合成双链cDNA后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识别6个碱基位点)与MseⅠ(识别4个碱基位点)酶切,酶切连接后,使用与接头序列互补的预扩引物对cDNA片段池进行PCR扩增,扩增后的cDNA池定量至1 ng/μL,作为选择性扩增的模板,优化得到的选扩反应体系为: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5μL模板,2μL 10×PCR buffer,2μL MgCl2(25 mmol/L),EcoRⅠ特异性引物(50 ng/μL)1μL,MseⅠ特异性引物(50 ng/μL)1μL,10 mmol/L dNTP0.4μL,5 UTaqDNAPolymer-ase 0.12μL。选扩程序:94℃预变性2 min;94℃变性30 s,65℃退火30 s(每个循环降0.7℃),72℃延伸1 min,13个循环;94℃变性30 s,56℃退火30 s,72℃延伸1 min,31个循环;72℃7 min。  相似文献   

10.
11.
建立胡杨抗逆研究的cDNA-AFLP反应体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胡杨为研究材料,建立适用于胡杨抗逆研究的cDNA-AFLP反应体系,对影响反应体系的关键因素(RNA提取、内切酶组合、预扩增体系、选择性扩增体系)进行了探索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后的CTAB法能成功获得高质量的RNA;EcoRⅠ/MseⅠ的组合4.5h内将ds-cDNA酶切完全,与相应接头连接过夜后产物直接用于预扩增;稀释10倍的预扩增产物作为模板用于选择性扩增;通过优化体系得到的选择性扩增产物,银染检测后条带清晰稳定,经RT-PCR检测,证明优化后的cDNA-AFLP技术差异显示的结果可以准确反映基因在植物体中差异表达的真实情况,并利用该技术成功筛选出42对可以获得带型丰富且重复性好的引物组合。  相似文献   

12.
茶树富含多糖、多酚,从茶树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RNA较为困难,cDNA-AFLP技术对RNA质量要求较高,因而从茶树叶片中提取高质量的RNA是cDNA-AFLP试验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该试验采用改进的CTAB法从茶树叶片中提取总RNA,结果表明: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28S、18S、5S 3条带清晰,完整性好,产率高;A260/A280值为2.07,范围为1.8~2.1,DNA和蛋白质污染较少;经逆转录、双链cDNA合成和cDNA-AFLP检测,证实提取的RNA能满足cDNA-AFLP技术对RNA质量和数量的要求。该方法为应用cDNA-AFLP技术顺利开展茶树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处理方式简单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建立和优化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的AFLP反应体系。[方法]以华北落叶松为材料,对其AFLP分析过程中的5个主要影响因素(酶切时间、内切酶用量、DNA模板用量、连接产物和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进行了研究。[结果]确立了适于华北落叶松AFLP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即在反应体积均为20.0μl的前提下,酶切时间为7 h(37℃3.5 h;65℃3.5 h),EcoRⅠ和MseⅠ内切酶用量均为1 U,DNA模板用量为3.0μl(50 ng/μl),连接产物稀释10倍取5.0μl用于预扩增,预扩增产物稀释70倍取4.0μl用于选择性扩增。[结论]采用该体系得到的电泳条带清晰可辨、多态性好、重复性强,可用于对华北落叶松遗传多样性和分子进化特征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电解质梯度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系统对稻纵卷叶螟取食的水稻叶片进行cDNA-AFLP分析,结果表明产生的cDNA条带比普通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系统大约增加30%,解决了传统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同一块胶板中大片段DNA条带堆积而小片段DNA条带间距过大,且读带数量有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参考GenBank上公布的禽呼肠孤病毒(AR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σ非结构基因(σNS)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对番鸭源呼肠孤病毒YJL株σNS全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并对克隆产物进行PCR鉴定和测序;YJL株σNS的编码基因位于S4节段,基因全长1192 bp,其5′端和3′端序列分别为5′-GCTTTT和3′-TATTCATC,具有典型的禽正呼肠孤病毒基因末端碱基序列;σNS基因只有一个有效阅读框(24-1127 bp),编码由367个氨基酸组成的σNS蛋白;σNS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40.57 ku,等电点(PI)为7.875.YJL株与法国MDRV-89026株σNS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77.8%,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0.2%;与ARV-S1133株σNS基因的同源性为99.4%,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9.5%;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YJL株σNS基因和蛋白与S1133株的亲缘关系更近,处在ARV分支上.可见,番鸭源呼肠孤病毒YJL株属于ARV,同时也表明我国发病番鸭群中存在不同基因群的呼肠孤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7.
基于毛细管电泳的柳树AFLP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构建柳树遗传图谱、进行分子育种等奠定基础,以柳树为材料,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体系建立并优化了AFLP分子标记技术,简化了AFLP分析流程。首先提取高质量的柳树基因组DNA,对基因组进行酶切与接头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最后通过毛细管电泳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基因组DNA提取采用改进的CTAB法,酶切模板DNA用量450 ng,EcoRⅠ酶切2 h,MseⅠ酶切2 h,接头过夜连接,选择性扩增时dNTP浓度0.3 mmol/L,Mg 2+ 浓度1.5 mmol/L,引物浓度0.125 μmol/L,DNA聚合酶浓度0.025 U/μL,预扩增产物最适稀释倍数20倍。经过重复实验,证明建立的AFLP 毛细管反应体系适用于柳树AFLP分析。   相似文献   

18.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Bank中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Ⅰ)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山东、江苏、广东等地分离株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将山东分离株扩增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GM-T载体,酶切鉴定得到阳性重组质粒.对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与参考毒株R85952的序列比较发现,山东分离株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为974%.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方法最低模板检出量为100 pg,且该方法只能特异地检测出DHV,不能检出鸭瘟病毒、小鹅瘟病毒、鹅副粘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等.自然感染病料的检测分离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可用于DHV-Ⅰ分离株的快速鉴定,也可用于临床感染病例的检测与诊断.  相似文献   

19.
番鸭催乳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明番鸭的遗传分化,以番鸭脑垂体的总RNA为模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了含有催乳素(PRL)基因的DNA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番鸭PRL基因由765 bp组成,编码229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北京鸭、马岗鹅、皖西白鹅、莱茵鹅、家鸡、火鸡、鹌鹑等禽类PRL基因相比,PRL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1.0%-99.0%和98.3%-99.1%.说明PRL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相当保守.番鸭PRL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北京鸭比较两者并没有太大差别,仅在第9(K/E)、176(V/I)、194位(K/I)各有一个突变,可以推测这两者之间就巢性的差异可能与PRL的结构关系不大;但与家鸡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则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