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猴头菇又名花菜菌,是我国传统名贵山珍,在我国北温带分布广泛。猴头菇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非褶菌目,猴头菌科,猴头菌属。猴头菌子实体内的多糖和肽类物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尤其对治疗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具有一定疗效,能够预防胃癌和食道癌等肿瘤疾病。随着人们对猴头菇营养价值及药  相似文献   

2.
秦培鹏  刘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784-4786
[目的]优化热水浸提猴头菌多糖的工艺参数。[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对猴头菌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对影响浸提效果的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试验表明,猴头菌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5 g/ml,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 h,浸提次数2次,乙醇沉淀多糖的终浓度为75%,此条件下猴头菌多糖的提取率可达8.87%。[结论]研究可为猴头菌及其他菌类热水浸提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培养时间对小麦培养猴头菌(即小麦猴头)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小麦培养基对猴头菌进行不同时间的固体培养,用碘-二甲基亚砜去除培养物中的剩余淀粉,苯酚-硫酸法测定猴头多糖含量。[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猴头多糖的含量逐渐增加,在培养35 d时达81.99 mg/g,是猴头子实体多糖含量的2.65倍。还初步建立了在样品含有植物淀粉时测定真菌多糖的简便方法。[结论]小麦猴头多糖含量很高,可代替猴头子实体提取多糖或进行其他深加工。  相似文献   

4.
研究小刺猴头菌子实体多糖对卡介苗免疫效应的影响.小刺猴头菌子实体多糖与卡介苗通过皮下注射或粘膜途径免疫BALB/C小鼠,一定时间后通过非特异和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观察猴头多糖对卡介苗免疫的佐剂效应.小刺猴头菌子实体多糖可提高小鼠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小刺猴头菌子实体多糖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5.
杨宁  郝林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6):548-550,553
在猴头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神曲、芡实、麦芽、谷芽、山药、薏米6种中药,研究其对猴头菌生长与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这6种中药对猴头菌生长与发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都能促进猴头菌的生长和胞内多糖的分泌,其中,芡实添加量为8%时,生物量最大,为对照的6.43倍;谷芽添加量为16%时,胞内多糖为对照的4.79倍;麦芽在所有添加量下都促进了猴头菌胞外多糖的含量,其他中药在合适添加量下才能促进胞外多糖的分泌。  相似文献   

6.
猴头菇是一种大型真菌,隶属猴头菌科猴头菌属.猴头菇子实体呈球形,上面布满像头发一样针状菌刺(又称菌发).  相似文献   

7.
药用真菌学     
药用真菌学教学科研团队,主要从事食、药用菌生物学及有效药用成分的研究。该团队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高级实验师2人,讲师4人。研究方向主要有真菌资源及遗传改良、真菌液体发酵、真菌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和真菌多糖的药理。  相似文献   

8.
猴头菌丝多糖免疫调节与抗氧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保健功能的评价方法,通过对血清溶菌酶含量、胸腺指数与脾指数、腹腔巨嗜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以及迟发型超敏反应,来定性分析猴头菌丝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通过对血清SOD、CAT、MDA含量的测定,来分析猴头菌丝多糖的抗氧化功能。试验结果表明,猴头菌丝多糖能够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高剂量多糖的吞噬率达到(70.4±1.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中剂量多糖的吞噬率达到(58.4±0.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同时猴头菌丝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能够明显促进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发生,高剂量多糖引起的肿胀度达到(29.5±0.6)m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中剂量多糖引起的肿胀度达到(23.9±0.6)m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此外,高、中、低剂量的猴头菌丝多糖都能够提高小鼠血清中SOD、CAT的含量,其中,猴头菌丝多糖高剂量组小鼠血清的SOD含量达到(358.0±51.1)U.mL-1,CAT的含量达到(17.4±2.9)U.mL-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而猴头菌丝多糖对小鼠血清中MDA水平的降低作用不明显,对小鼠脾指数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因此,猴头菌丝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与一定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9.
猴头菌菌丝体与子实体多糖产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猴头菌菌丝体与子实体多糖产量的相关性。[方法]以细刺猴头、猴头1号和猴头T3为供试菌株,以3个猴头菌株菌丝体和子实体为样品,利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猴头菌多糖产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猴头T3多糖产量略高于细刺猴头,但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猴头1号的菌丝体多糖产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菌株。猴头1号的子实体多糖产量最高,其次是猴头T3,细刺猴头最低,但是三者没有显著差异。菌丝体多糖产量高的菌株,其子实体多糖产量也高;子实体多糖产量比菌丝体平均高出18.13%。各个菌株液态发酵培养的菌丝体多糖产量都大于子实体栽培多糖产量,平均高出35.25%。[结论]该研究为猴头菌多糖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深层发酵及其多糖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超  邬敏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22-4625
综述了食用菌深层发酵及其多糖活性的研究概况,包括食用菌深层发酵的工艺和特点,深层发酵产物的应用,真菌多糖分离测定方法及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1.
殷浩  佟万红  刘刚  黄盖群  危玲  张剑飞  郑继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261-1262,1287
[目的]探讨食用菌对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ONJ)的富集作用。[方法]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银耳、姬菇、黑木耳、灵芝、猴头菇9种食用菌对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的富集能力。[结果]供试食用菌种均不能自我合成DNJ,但黑木耳、灵芝和猴头菇对DNJ有富集作用,而且其菌盖的富集能力远远高于菌柄。随着培养料中桑枝屑比例的增加,灵芝和猴头菇菌盖中DNJ含量也随之增加,在50%桑枝屑时达到最大分别为0.070 4%和0.047 2%,再增加桑枝屑比例,则其菌盖中DNJ含量下降,当桑枝屑比例为80%时,其菌盖中DNJ含量分别降为0.047 4%和0.032 7%。[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具有降血糖功效的桑枝食用菌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用菌对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的富集作用。[方法]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银耳、姬菇、黑木耳、灵芝、猴头菇9种食用菌对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 jimycin,DNJ)的富集能力。[结果]供试食用菌种均不能自我合成DNJ,但黑木耳、灵芝和猴头菇对DNJ有富集作用,而且其菌盖的富集能力远远高于菌柄。随着培养料中桑枝屑比例的增加,灵芝和猴头菇菌盖中DNJ含量也随之增加,在50%桑枝屑时达到最大,分别为0.0704%和0.0472%,再增加桑枝屑比例,则其菌盖中DNJ含量下降,当桑枝屑比例为80%时,其菌盖中DNJ含量分别降为0.0474%和0.0327%。[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具有降血糖功效的桑枝食用菌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集板栗园中板栗外生菌根,对其进行真菌的分离、鉴定,并与植物病原菌进行拮抗试验,筛选出具有生防作用的真菌。【方法】以板栗外生菌根为材料筛选单菌落真菌,并利用真菌核糖体R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同源性进行分子鉴定。筛选长势良好的真菌与15种植物病原菌进行四点对峙试验。【结果】从板栗菌根中分离并鉴定了螺旋木霉、钩状木霉、生赤壳等15个属的20个菌种。通过四点对峙试验发现,螺旋木霉和钩状木霉拮抗病原菌种类在13种以上,具有广谱性。【结论】螺旋木霉和钩状木霉拮抗效果较好,可作为候选菌种进行生防菌剂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芦荟内生真菌的资源情况和种群多样性。[方法]对来自广东省新会、珠海、潮州、东莞、深圳以及广州市的番禺和黄埔的库拉索芦荟中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诱导产孢试验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分别从210块芦荟叶组织和210块根组织中分离到27株和16株内生真菌,带菌率分别为12.86%和7.62%。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内生真菌属于5个属。Aspergillus、Penicillium和Trichoderma的出现频率均大于0.95%,为芦荟内生真菌的优势种群,而Colletotrichum为新发现属。珠海和潮州的芦荟内生真菌最多,出现频率均为7.14%。从库拉索芦荟叶和根中均分离到Aspergillus和Penicillium,而Colletotrichum和Trichoderma只在芦荟叶中分离到,Chaetomium则只从根上分离到。[结论]不同地点和不同部位的库拉索芦荟组织内生真菌的类群与分布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吕金超  宋慧  苏玲  刘小腊  王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160-7161
[目的]筛选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真菌发酵液多糖。[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真菌粗多糖,蒽酮-硫酸法测定糖浓度,MTT法测定多糖对体外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在测试浓度范围内,树舌发酵液多糖对人大肠癌细胞SWWC116、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肺腺癌细胞NCI-446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80.3%、74.1%、78.5%;榆耳发酵液多糖对NCI-446、SWWC-116、Hela细胞,小刺猴头发酵液多糖对NCI-446细胞的最高抑制率达50%;其余多糖抗肿瘤活性不明显。[结论]树舌发酵液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6.
棘豆蠕孢菌发酵液中次级活性产物分离纯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寻找具有合成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活性成分能力的内生真菌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布氏漏斗抽滤将菌丝体和发酵液分开,通过预处理除去发酵液中的杂蛋白、色素、高价金属离子和多糖,然后用大孔树脂分离发酵产物并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纯化,最后通过红外光谱检测确定样品与宿主植物成分为同一类生物碱。[结果]样品在改良碘化铋钾的作用下呈橘红色斑点,在Ehrli-ch’s显色剂作用下呈紫红色斑点,两者的Rf值均为0.78。水洗脱段对3种沉淀试剂均呈阴性反应;醇水混合段对碘化铋钾呈阴性反应,对苦味酸和鞣酸呈阳性反应;醇洗脱段对3种沉淀试剂均呈阳性反应。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的样品为羟基取代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结论]内生真菌棘豆蠕孢菌具有合成与其宿主植物甘肃棘豆相同或相似活性成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2011年2—5月,采集云南野生动物园3只亚成年雌性健康大熊猫的昼间新鲜粪便,经稀释、分离、纯化、保存,采用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分析,对粪便可培养微生物进行真菌学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粪样分离得到霉菌和酵母菌2类真菌;霉菌分离鉴定有青霉属、木霉属、曲霉属和链格孢属;酵母菌分离得到红酵母菌属和德克酵母属;酵母菌检出率为83%,优势菌为红酵母菌属,为(5.31±0.62)×105个/g;粪样中酵母菌总数在早、中、晚各时段差异不显著(χ2=0.933,P=0.627>0.05);在个体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H=1.409,P=0.494>0.05)。  相似文献   

18.
3种食用菌菌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部分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食用菌菌糠中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pH和温度条件,为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猴头菌糠、平菇菌糠和滑子蘑菌糠为原料制备粗酶液,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测定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力。[结果]猴头菌糠、平菇菌糠木聚糖酶最适pH为4.8,最适温度为60℃;滑子蘑菌糠木聚糖酶最适pH为4.4,最适温度为70℃。猴头菌糠、平菇菌糠和滑子蘑菌糠滤纸酶活最适pH分别为4.4、6.0、5.6,最适温度分别为50、60、60℃。[结论]在pH值6.0左右和温度60℃左右,平菇菌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滑子蘑菌糠纤维素酶、猴头菌糠木聚糖酶具有较高的酶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