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试验以雪梨和山楂为主要原料,加入白砂糖、柠檬酸、CMC-Na等辅助原料,研制出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雪梨山楂复合型饮料。由试验结果得出:雪梨山楂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雪梨汁∶山楂汁=1.5∶1,白砂糖添加量为10%,柠檬酸添加量为0.04%,CMC-Na添加量为0.5%。  相似文献   

2.
以南瓜为原料,研究了南瓜饮料的工艺配方,测定了饮料产品的技术指标。结果表明,南瓜饮料的工艺配方为:南瓜原汁20.000%,香兰素0.005%,甜蜜素0.005%,柠檬酸0.140%,苯甲酸0.015%,0.120%的复合胶(琼脂∶黄原胶=1∶1)。产品具有南瓜原有的橙黄色,无沉淀,具有浓郁的南瓜香气,味感柔和、酸甜适口。产品中可溶性固形物4.8%,总糖12.8 g/100 ml,总酸3.2 mmol/100 ml。  相似文献   

3.
南瓜胡萝卜复合汁饮料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南瓜、胡萝卜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南瓜、胡萝卜复合汁生产工艺,确定最佳原辅料配比,并对复合汁的风味及稳定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胡萝卜汁与南瓜汁质量之比、琼脂与CMC-Na添加量之比及柠檬酸含量是影响复合汁品质的主要因素,胡萝卜汁∶南瓜汁为30∶70,琼脂∶CMC-Na为0.075∶0.10及0.05%柠檬酸为复合汁的最佳配比组合;白砂糖含量为次要因素,选用5%为宜.  相似文献   

4.
原汁含量、山楂汁与苹果汁体积比、柠檬酸和复合甜味剂这4种因素对苹果山楂复合饮料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原汁含量为60%,V(山楂):V(苹果)为3:2,柠檬酸为0.07%,复合甜味剂添加量为1.5%。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海带、红曲、决明子、山楂、菊花、甜叶菊的混合提取液为主要原料,对复合海藻茶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和配方进行研究。试验以岩藻聚糖硫酸酯和Monacolin K的含量为指标确定原料的提取时间,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探讨原料的配比和糖、酸的加入量。实验结果表明:在煮沸30min后,岩藻聚糖硫酸酯和Monacolin K的含量相对较高。按质量比10∶1∶1∶1∶1∶0.3将海带、红曲、决明子、山楂、菊花与甜叶菊混合煮制提取,煮沸30min,加入白砂糖1.75%,柠檬酸0.075%,柠檬酸钠0.012 5%,研制出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功能的低热量、海带风味的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以山楂为主要原料、辅以枸杞、菊花、甘草,参考中医君臣佐使的用药配伍原则,开发了一种新的功能性复合饮料.研究了山楂、枸杞、菊花、甘草复合饮料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参数为: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1.5h,固液比1∶8,乙醇浓度50%.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饮料的最佳配方:8%提取液、5%白砂糖.  相似文献   

7.
红枣山楂枸杞复合果汁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楂、红枣是新疆地区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优质果品原料,为充分开发利用这些水果资源,本试验以山楂、红枣和枸杞为主要原料开发复合果汁产品。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并结合食品分析相关评定手段研究复合果汁饮料的工艺参数和产品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在红枣加水量为1:6,山楂加水量为1:12,枸杞加水量1:10时,以红枣浆51.6%、山楂汁34.4%、白砂糖7.74%、枸杞汁6%、复合稳定剂0.26%为配方的产品具有色泽美观、风味独特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山楂、枸杞和玫瑰作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出原辅料的最佳配比,研制出口感佳、风味好的复合饮料。结果表明,山楂枸杞玫瑰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山楂汁40%、枸杞汁15%、玫瑰汁5%、白砂糖10%、柠檬酸0.07%。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南瓜香肠的研制。[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在传统香肠中添加新鲜南瓜,通过感官检验及理化指标的测定,确定南瓜香肠的最佳配方。[方法]最佳配方为猪肉100%(肥瘦比为2∶8),南瓜粒45%,大豆蛋白6%,白糖7%,食盐3.5%,香辛料1%,红曲红色素0.5%。[结论]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全面、风味独特的营养、保健、休闲为一体的南瓜香肠肉制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南瓜香肠的研制。[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在传统香肠中添加新鲜南瓜,通过感官检验及理化指标的测定,确定南瓜香肠的最佳配方。[方法]最佳配方为猪肉100%(肥瘦比为2∶8),南瓜粒45%,大豆蛋白6%,白糖7%,食盐3.5%,香辛料1%,红曲红色素0.5%。[结论]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全面、风味独特的营养、保健、休闲为一体的南瓜香肠肉制品。  相似文献   

11.
以闽北特色建阳桔柚和武夷山红茶正山小种为原料,进行桔柚正山小种复合饮料的加工工 艺研究。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正山小种茶汤的浸提工艺、桔柚正山小种复合饮料最佳 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茶汤最佳浸泡工艺为浸泡温度85℃,料液比1∶80(g∶mL),浸泡时间5min; 桔柚正山小种复合饮料最佳加工工艺为桔柚汁添加量为15%,白砂糖添加量10%,柠檬酸添加量 0.4%。  相似文献   

12.
以苦荞麦为原料,超微绿茶粉为辅料,混匀后与熬制好的糖浆搅拌均匀,经压制、切割、成形等工艺制成绿茶荞麦酥。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感官指标为评定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试验优化绿茶荞麦酥的配方。结果表明,绿茶荞麦酥的最佳配方是:苦荞麦100%,超微绿茶粉3.3%,麦芽糖浆20%,果葡糖浆29%,小苏打0.6%,食盐0.8%,奶油4.0%,此时的绿茶荞麦酥口感酥脆,而且具有茶香和苦荞麦清香。  相似文献   

13.
朱俊玲  卢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695-7696,7698
[目的]研究海带的脱腥工艺和复合果丹皮的配方。[方法]以海带、苹果、胡萝卜等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复合果丹皮的最佳工艺配方,并用绿茶进行了海带的脱腥处理试验。[结果]用浓度为1.5%的茉莉花茶60℃处理海带10 min可脱腥。复合果丹皮的最佳配方:苹果浆∶海带浆∶胡萝卜浆为2∶1∶1,加糖量为30.00%,柠檬酸0.90%,海藻酸钠0.10%调配,在60℃下干燥6.0 h。[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得色泽、风味、口感较好的果蔬复合果丹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具有抗疲劳作用的休闲食品。[方法]以枸杞、山楂、猕猴桃、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最佳配方比例,研制成特色云片糕糖。[结果]最佳原料配方:枸杞汁、山楂、猕猴桃的最佳配比为4%、5%和9%。[结论]研制成的休闲食品,既具有食用价值又具有抗疲劳等药用功效,具有一定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试验对藜蒿绿茶饮料新工艺、配方、关键技术等进行研究,以新鲜藜蒿、绿茶为主要原料,加以白砂糖、柠檬酸为辅料,经科学加工制成有保健功能的复合型饮料。试验结果表明:该饮品的最佳工艺为藜蒿汁10 ml,绿茶茶汁200 ml,白砂糖6 g,柠檬酸0.06 g。最佳稳定剂CMC-Na添加量为0.03%,在该工艺条件下的产品呈浅黄绿色,具有藜蒿特有的香气,酸甜可口,呈均匀液体状。  相似文献   

16.
以奶粉、豆粉为基料,在添加羊骨胶原多肽的同时,适当添加各种蔬菜粉、燕麦粉及其他辅料,生产儿童专用型羊骨胶原多肽速溶粉。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为主要研究方法筛选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儿童型羊骨胶原多肽速溶粉的配方Ⅰ(按100g产品计算)为:17.58g豆粉+9.48g奶粉+5.40g胡萝卜粉+2.70g菠菜粉+2.70g南瓜粉+8.10g山楂粉+6.50g白砂糖+7.50g羊骨胶原多肽+41.10g燕麦粉。配方Ⅱ(按100g产品计算)为:27.18g豆粉+14.63g奶粉+8.38g胡萝卜粉+4.18g菠菜粉+4.18g南瓜粉+O.33g木糖醇+0.18g柠檬酸+7.50g羊骨胶原多肽+33.45g燕麦粉。经检测,配方Ⅰ、Ⅱ中钙(mg/(100g))含量分别为1044.5和1929.8。  相似文献   

17.
树莓山楂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树莓、山楂为原料,对树莓和山楂复合汁饮料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用于澄清复合汁的最佳澄清剂及饮料最佳杀菌温度;并利用正交设计试验筛选出最佳复合饮料配方,研制出香气浓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8.
孙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7,(35):75-77,87
[目的]筛选出品质较好的荷叶山楂酸奶配方.[方法]在酸奶中加入荷叶汁和山楂汁,开发兼具荷叶山楂保健功能的酸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酸奶的最优配方.[结果]试验得出荷叶山楂酸奶最佳配方为荷叶汁添加量70 m L/L,山楂汁添加量60 m L/L,接种量4%,木糖醇添加量100 g/L,此时的酸奶感官品质最佳.[结论]经测定,酸奶的各项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可为保健酸奶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以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荷(Nelumbo nucifera)叶为原料制作天然复合保健饮料,添加蔗糖、柠檬酸、CMC-Na、蜂蜜为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其工艺。结果表明,制作天然复合保健饮料的优化工艺为饮料原汁100 m L、蜂蜜4%、蔗糖2%、柠檬酸0.05%、CMC-Na 0.08%,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天然复合保健饮料色、香、味俱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