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抗生育中草药对雏公鸡性发育及产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了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 (0 75 %、 1 5%、 3 % )某抗生育中草药对雏公鸡性发育及产肉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①此抗生育中草药具有抑制雏公鸡性腺及冠髯发育的作用 ,且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即剂量越大 ,效果越好。② 6周龄后 ,试验各组雏鸡较对照组增重快 ,其中 6 ,8周龄时 ,试验Ⅱ组增重显著 (P <0 0 5) ,试验Ⅲ组增重极显著 (P <0 0 1 )。③ 8,1 0周龄时 ,试验各组与对照公鸡组相比 ,胸肌、腿肌水分含量下降 ,胸肌粗蛋白含量升高 ,腿肌粗蛋白含量变化不显著 ,胸肌、腿肌粗脂肪含量均升高。由此可见 ,抗生育中草药具有促进生长和改善肉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茶花鸡肌肉营养成分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茶花鸡肌肉品质特性,试验随机选取20周龄的茶花鸡60只(公母各半),对其胸肌、腿肌中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20周龄的茶花鸡公鸡胸肌、腿肌中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与母鸡胸肌、腿肌中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其中母鸡腿肌中粗脂肪含量最高;母鸡胸肌、腿肌中水分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公鸡(P0.05或P0.01)。说明茶花鸡是一种粗蛋白含量很高的鸡种,有良好的经济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琅琊鸡遗传资源保护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120日龄琅琊鸡180只,设6个重复组,每个重复组30只,公母各半,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于300日龄时分析不同性别琅琊鸡的屠宰性能,并屠宰取胸肌和腿肌分析不同部位间肉品质常规指标、化学指标及风味物质指标。结果表明:公鸡、母鸡屠体率均超过87.00%,全净膛率均大于65.00%,公鸡腿肌剪切力显著高于公鸡胸肌(P0.05),母鸡腿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母鸡胸肌(P0.01),公鸡、母鸡胸肌和腿肌pH值随着时间推移均呈下降趋势,公鸡腿肌红度值(a~*值)极显著高于公鸡胸肌和母鸡胸肌(P0.01);公鸡腿肌干物质、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公鸡胸肌和母鸡胸肌、腿肌(P0.05),公鸡胸肌、腿肌粗脂肪含量低于母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母鸡腿肌中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公鸡胸肌、腿肌中肌苷酸含量低于母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胸肌、腿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公鸡胸肌、腿肌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母鸡胸肌中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AA/TAA)值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值最高,分别为39.97%和66.89%。说明琅琊鸡具有屠宰性能良好、肉质细嫩和味鲜、腿肌富含风味前体物质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文昌鸡公鸡20只,10周龄时随机平均分为2组,一组进行手术去势,另一组不去势作为对照组。20周龄时测定各组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并测定血清血糖和总脂。结果表明:去势鸡的腹脂重、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活重、肌间脂肪宽、皮下脂肪厚显著高于公鸡(P0.05),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去势鸡与公鸡差异不显著(P0.05);去势鸡的胸肌和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腿肌内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公鸡(P0.05),胸肌内水分含量、滴水损失、熟肉率、剪切力、p H值、肉色差异不显著(P0.05);去势鸡血清总脂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血糖差异不显著(P0.05)。去势可明显提高文昌鸡公鸡的脂肪沉积能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选用200只1日龄健康大围山微型鸡(公母各半),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于150日龄进行屠宰试验,对肌肉肉质性状和肌苷酸含量进行测定,比较大围山微型鸡肌苷酸含量与肉品质常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研究表明:母鸡腿肌pH_(24 h)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鸡胸肌L~*值显著低于母鸡(P0.05);公鸡腿肌a~*值极显著高于母鸡腿肌(P0.01);公鸡胸肌和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胸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母鸡腿肌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腿肌(P0.01),公鸡胸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母鸡(P0.05);母鸡胸肌和腿肌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公鸡(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胸肌和腿肌肌苷酸含量均与pH_(45 min)、p_H(24 h)、a~*值、剪切力、粗蛋白和粗脂肪呈正相关;与L~*值、b~*值、失水率、蒸煮损失率、粗灰分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复方杜仲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1日龄AA肉鸡苗4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2个重复。Ⅰ、Ⅱ、Ⅲ、Ⅳ组分别在饮水中加入0g/L(对照)、1.25g/L(低剂量)、2.5g/L(中剂量)、5g/L(高剂量)浓度的复方杜仲水煎液,连续给药6周,测定每周增重及料重比。第6周末每组随机抽样8只屠宰,测定胸肌粗蛋白、粗脂肪、失水率、胸肌含水量、pH值,比较胸肌和腿肌肉色的变化。结果:料重比,1周龄各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6周龄,中、高剂量组低于对照组(P<0.05);周增重2周龄高剂量组和6周龄中、高剂量组高于对照组(P<0.05);胸肌中粗蛋白的含量,中剂量高于对照组(P<0.05),Ⅳ组胸肌、腿肌的a值(红色)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值(亮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复方杜仲水煎液可提高肉鸡的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肉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母源性添加DHEA对子生理机能影响的母体效应机制,本试验选用100羽16周龄AA种母鸡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试验组、中剂量试验组和高剂量试验组,每组25只。于34周龄开始在饲料中添加DHEA,剂量分别为0、25、50和100 mg.kg-1,连续饲喂7周,期间记录每天的产蛋数并称重。在试验的第49天禁饲12 h,宰杀各组鸡。采集血液、腹脂、左侧胸肌和腿肌,计算产蛋率、平均蛋重、腹脂率、相对胸肌重和相对腿肌重。测定血清中尿酸(UA)和肌酐(Cr)含量。取腿肌和胸肌制作冰冻组织切片,测定肌纤维直径和密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母鸡产蛋率极显著升高(P0.01),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则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平均蛋重差异不显著(P0.05);高剂量组母鸡的相对腿肌重显著升高(P0.05),而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腹脂率和相对胸肌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低剂量组血清U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中剂量组有升高趋势,高剂量组显著升高(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Cr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低剂量组极显著升高(P0.01);3个剂量组AA肉种鸡胸肌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低剂量组腿肌肌纤维直径没有显著变化(P0.05),中剂量组显著减小(P0.05),高剂量组极显著减小(P0.01);低剂量组腿肌肌纤维密度没有显著变化(P0.05),中剂量组显著增大(P0.05),高剂量组极显著增大(P0.01)。  相似文献   

8.
笔者选用信宜怀乡鸡商品雏120只,分为公、母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有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进行了0周龄~16周龄的饲养试验,旨在探讨怀乡鸡的生长与肉用性能。结果表明,16周龄公、母鸡体重分别为1744 g和1590 g,差异显著(P0.05);16周龄屠宰性能,总体趋势是公鸡大于母鸡,差异显著(P0.05),而腹脂重、肌间脂肪宽和皮下脂肪厚为母鸡大于公鸡,差异显著(P0.05);16周龄肌肉品质,胸、腿肌的粗蛋白含量均是公鸡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粗脂肪含量均是母鸡高于公鸡,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复方中草药制剂对乌蒙乌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将120只乌蒙乌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2%的复方中草药。结果显示,Ⅰ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均增重、腿肌率、瘦肉率均显著提高(P0.05),日均耗料量、料肉比、胸肌红度(a*值)、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降低(P0.05)。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均增重、屠宰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瘦肉率、pH均显著提高(P0.05),日均耗料量、料肉比、胸肌与腿肌红度(a*值)、胸肌黄度(b*值)、胸肌亮度(L*值)、胸肌与腿肌滴水损失率、胸肌蒸煮损失率、胸肌与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均增重、胸肌率、腿肌率、瘦肉率均显著提高(P0.05),日均耗料量、料肉比、胸肌红度(a*值)、胸肌蒸煮损失率、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降低(P0.05)。这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复方中草药能改善乌蒙乌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提高乌蒙乌鸡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最适添加剂量为0.1%。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添加剂对泰和乌骨鸡体内黑色素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根据乌骨鸡的生理特点,选用以何首乌、黑芝麻、血余炭等为主要成分的中草药,由人药乌发丸的配方加以改进,制成本试验用的3种复方中草药添加剂,探讨中草药添加荆对乌骨鸡体内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的泰和乌骨鸡,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1%Ⅰ号中草药)、试验Ⅱ组(基础日粮+1%Ⅱ号中草药)和试验Ⅲ组(基础日粮+1%Ⅲ号中草药),共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共180只.分0-4周龄、5-8周龄、9-12周龄3个阶段,通过饲养试验、屠宰实验,研究各不同中草药添加剂对泰和鸟骨鸡体内黑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4周龄时试验组各组织(胸肌、腿肌和皮肤)中黑色素舍量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4周龄和12周龄时不同组织间黑色素舍量差异显著(P<0.05),但8周龄时不同组织间黑色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除8周龄试验Ⅱ组的皮肤及12周龄时试验Ⅱ组的腿肌黑色素含量略低于对照组外,其他试验组各组织中黑色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各周龄不同中草药添加剂组间组织黑色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添加荆与不同组织问的互作效应也不显著(P>0.05).(2)胸肌黑色素含量在不同周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中草药添加剂组胸肌黑色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不同添加剂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周龄间腿肌黑色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12周龄黑色素含量显著低于4周和8周龄,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周龄间皮肤黑色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12周龄黑色素含量显著低于4周龄,各处理组问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组织黑色素含量随日龄的增大而运渐减少,且不同添加剂与不同周龄闻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亚麻籽对肉鸡生长、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AA肉鸡51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鸡。试验以玉米-豆粕为基础日粮,各组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和15%亚麻籽,试验分为两个阶段,共进行42 d。15%亚麻籽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显著降低10.27%(P <0.05),同时试验后3周体重显著降低7.28%(P <0.05)。随着日粮亚麻籽添加水平的升高,整个试验期肉鸡日增重显著降低(P <0.05)。对照组和5%亚麻籽组较10%和15%亚麻籽组显著降低了0~3周肉鸡料肉比(P <0.05),而对照组较5%和15%亚麻籽组显著降低了4~6周肉鸡料肉比(P <0.05),同时对照组较所有亚麻籽组显著降低了试验全期料肉比(P <0.05)。5%和15%亚麻籽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肉鸡蛋白质和能量利用效率(P <0.05)。与其他各组相比,15%亚麻籽组显著降低了肉鸡胴体重(P <0.05);15%亚麻籽组较对照组和10%亚麻籽组显著降低了胸肌相对重量(P <0.05),而对照组较5%和15%亚麻籽组显著降低了腿肌相对重量(P <0.05)。随着日粮亚麻籽添加水平的升高,胸肌和腿肌亚麻酸含量显著升高(P <0.05),但对照组与5%亚麻籽组对腿肌亚麻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10%和15%亚麻籽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胸肌和腿肌亚油酸含量(P <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15%亚麻籽使肉鸡日增重降低8.2%,但日粮添加亚麻籽可以提高胸肌和腿肌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因此,日粮中适宜的亚麻籽添加水平为10%。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MYH10基因在不同鸡种不同组织器官间的表达差异,试验利用定量PCR方法检测了MYH10基因在白羽肉鸡、大恒699肉鸡、藏鸡不同组织器官(胸肌、腿肌、下丘脑、垂体)、不同生长阶段(2周龄、6周龄、10周龄)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2周龄,白羽肉鸡公鸡胸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恒699肉鸡(P0. 05),白羽肉鸡母鸡胸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其他鸡种(P0. 01),藏鸡公母鸡腿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鸡种(P0. 01);在6周龄,白羽肉鸡公鸡胸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大恒699肉鸡(P0. 05),藏鸡母鸡胸肌和腿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显著高于大恒699肉鸡和白羽肉鸡;在10周龄,藏鸡公母鸡胸肌中MYH10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鸡种(P 0. 01)。说明MYH10基因参与了鸡肌肉组织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鲁茌喜鸡屠宰性能及部分肌肉品质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周龄鲁茌喜鸡为素材,测定其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化学指标。结果表明:鲁茌喜鸡产肉性能良好,8周龄屠宰率在88%以上,全净膛率在60%以上,胸、腿肌pH值分别为5.93、6.40;胸肌失水率大于腿肌,但胸肌剪切力小于腿肌;腿、脚肌水分含量为710~740g/kg;脂肪含量母鸡胸、腿肌分别为8.4、25.0g/kg,公鸡分别为6.6、20.6g/kg;蛋白质含量母鸡胸、腿肌分别为218.4、181.0g/kg,公鸡分别为228.1、194.7g/kg。各指标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摘要:为研究山林放养对固始鸡肉质的影响.以笼养为对照,测定分析了放养至18周龄的固始鸡胸肌和腿肌中的肌内脂肪分离成分以及游离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固始鸡山林放养条件下胸肌和腿肌中的肌内脂肪、中性脂肪和游离脂肪酸均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而腿肌粗蛋白含量和磷脂含量则显著低于笼养组(P〈0.05):山林放养条件下。胸肌游离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总量、C18:3、C18:2、C18:1和C20:5的含量以及游离氨基酸总量低于笼养.而胸肌饱和脂肪酸总量和腿肌游离氨基酸总量则高于笼养;山林放养组腿肌游离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以及C18:3、C20:4的含量高于笼养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AA肉鸡为试验对象,研究母源性添加脱氢表雄酮(DHEA)对子代艾维因肉鸡脂肪代谢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将34周龄AA肉种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添加25 mg.kg-1DHEA的低剂量组(L)和50 mg.kg-1DHEA的高剂量组(H),2周后从各组收集种蛋进行孵化,随机选取180只出壳后的子代鸡,根据其母代饲料中添加DHEA的情况相应的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饲喂至21 d宰杀,采集血清、肝脏、腹脂、左侧胸肌和腿肌样本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母源性添加DHEA对子代肉鸡日采食量、日增体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母源性添加DHEA却可极显著地降低其料肉比(P0.01)。对子代公鸡而言,与对照组相比母源性添加高剂量的DHEA可显著地升高血清BG(P0.01)、NEFA(P0.05)和HDL-C(P0.05)的含量,极显著地降低肝脏组织中TG的含量(P0.01),但对血清TC、TG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剂量的DHEA对其血清中T3、T4、GLU和Leptin的含量均无显著的影响(P0.05),但低剂量的DHEA却可显著地升高T3/T4值(P0.05)。对子代母鸡而言,与对照组相比母源性添加低剂量的DHEA可极显著地升高血清BG的含量(P0.01);高剂量的DHEA可极显著地升高血清TC、TG、NEFA和GLU的含量(P0.01),低剂量的DHEA可显著地升高HDL-C的含量(P0.05)和T4含量(P0.01),但却降低T3/T4值(P0.05)。母源性添加DHEA可显著地升高子代公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P0.05),但对子代母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母源性添加不同剂量的DHEA均可显著地降低腿肌肌纤维直径(P0.01),极显著地升高腿肌肌纤维密度(P0.01);高剂量的DHEA可极显著地降低胸肌肌纤维直径(P0.01),低剂量的DHEA可显著地降低胸肌肌纤维直径(P0.05),但不同剂量的DHEA均可极显著地升高胸肌肌纤维密度(P0.01)。结论提示,母源性添加DHEA可降低子代肉鸡脂肪的沉积和改善其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择240只42 d健康的黄羽肉鸡(母),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饲喂添加0%、0.4%、0.7%和1.0%谷氨酰胺(Gln)的饲粮,试验期28 d,研究外源Gln对黄羽肉鸡后期生长、抗氧化力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粮Gln添加水平的提高,56~70 d和42~70 d的耗料增重比线性降低,1.0%Gln组的耗料增重比显著低于0%组(P0.05);70 d的血清、肝脏、胸肌和腿肌GSH-Px活力呈线性提高,0.4%、0.7%和1.0%Gln组的肝脏GSH-Px活力显著高于0%组(P0.05),0.7%和1.0%Gln组的血清和胸肌GSH-Px活力显著高于0%组(P0.05),1.0%Gln组的腿肌GSH-Px活力显著高于0%组(P0.05);70 d的血清、肝脏、胸肌和腿肌MDA含量以线性方式降低,0.4%、0.7%和1.0%Gln组的肝脏MDA含量显著低于0%组(P0.05),0.7%和1.0%Gln组的血清和胸肌MDA含量显著低于0%组(P0.05),1.0%Gln组的腿肌MDA含量显著低于0%组(P0.05);70 d的胸肌和腿肌滴水损失以线性方式降低,。0.4%、0.7%和1.0%Gln组胸肌和0.7%和1.0%Gln组腿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0%组(P0.05);70 d的胸肌pH24h以二次曲线方式提高和腿肌的pH24 h以线性方式提高,0.7%和1.0%Gln组腿肌pH24 h值显著高于0%组(P0.05)。提示,添加0.7%~1.0%Gln能改善黄羽肉鸡后期饲料利用率,提高机体抗氧化力,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金茅黄鸡的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试验选取995只72日龄的金茅黄鸡,测定其屠宰性能及部分肌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72日龄金茅黄鸡公鸡的活重、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半净膛率和腿肌率均极显著地高于母鸡(P0.01),胸肌率极显著地低于母鸡(P0.01);而屠宰率和全净膛率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对于肌肉化学成分,无论公鸡还是母鸡,胸肌中的粗脂肪含量均极显著地低于腿肌(P0.01),而胸肌中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地高于腿肌(P0.01)。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肉鸡肌肉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1日龄AA(Arbor Acres)肉鸡40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和1.5%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试验期42 d。在21、42日龄时将肉鸡称重屠宰,分离胸肌和腿肌进行称重并计算胸肌率和腿肌率,取适量肌肉组织进行肌纤维直径测定和组织切片制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1日龄时,各试验组肉鸡的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肌肉重量与肌肉率无显著变化(P0.05),而1.0%组肉鸡的腿肌纤维直径显著降低(P0.05),平均日采食量和耗料增比有所降低;42日龄时,0.5%组肉鸡的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升高(P0.05),平均日采食量和耗料增比降低,其肌肉发育最好,胸肌肌肉率显著提高(P0.05),胸肌纤维直径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5%和1.0%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以促进肉鸡肌肉发育,提高肌肉率,降低肌纤维直径,改善其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矮小品系S2鸡为试验素材,采用q-PCR技术以及SPSS分析软件,研究焦点黏连(Focal adhesion)信号通路中调控:小凹蛋白-3(CAV-3)、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PDGFRA)、分泌型焦磷酸蛋白(SPP1)在生长期骨骼肌发育中的表达模式及在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期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在肌肉组织中,CAV-3在胸肌和腿肌中的表达模式相同,从4周龄开始随着发育时间的增加,CAV-3表达量逐渐降低,在16周龄时显著低于其他发育时期(P0.05);在0日龄、8周龄时PDGRFA在胸肌中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腿肌(P0.05),但在16周龄时胸肌中PDGRF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腿肌(P0.05);SPP1在胸肌和腿肌中的表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从4周龄开始,在胸肌中随着发育时间增加,SPP1相对表达量逐渐减少,在腿肌中随着发育时间的增加,SPP1相对表达量逐渐减少。在成肌细胞中,CAV-3相对表达量在增殖期100%时显著高于其他发育时期(P0.05),并随分化时间的增加,CAV-3相对表达量逐渐减少;PDGFRA表达量在分化期的表达显著高于增殖期(P0.05),并随诱导分化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升高;SPP1相对表达量在增殖期100%时显著高于其他发育时期(P0.05)。结果表明:CAV-3、PDGFRA和SPP1 mRNA表达量在鸡成肌细胞增殖分化期和鸡肌肉组织生长期分别呈现明显的差异性,3种基因可能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调控胸肌、腿肌发育过程,为进一步研究该3种基因分别调控肌肉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中草药去势对公鸡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40日龄健康贵州黄鸡(♂)90羽,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只,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Ⅰ组每只每日投喂五味子8粒、白胡椒6粒,试验Ⅱ组每只每日投喂五味子10粒、白胡椒8粒。100日龄时每组选择6只,测定各组屠宰率和肉质指标。结果表明:(1)贵州黄鸡去势以后,脂肪沉积能力显著提高,宰前体重、腿肌重和肝重显著增加(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中草药剂量大则生长快,增重多;剂量小则生长慢,增重少。(2)公鸡去势后肉质显著改善,失水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肌肉p H值更接近优质肌肉的标准,肌肉嫩度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增加(P0.05),并且随着中草药剂量的增大而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