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以鲜牛乳及发芽花生乳为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制备发芽花生酸奶。对影响发芽花生酸奶质量的5个因素:鲜牛乳添加量、乳酸菌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进行单因素实验,以酸奶感官质量和DPPH清除率为参考指标,最终确定工艺条件为:鲜牛乳与发芽花生乳的比例为5∶1,乳酸菌添加量0.3%,白糖添加量9%,发酵时间9 h,发酵温度42℃,研制出的发芽花生酸奶表面呈淡黄色,酸甜适口,组织细腻均匀,无气泡杂质。  相似文献   

2.
以鲜铁皮石斛、干花生仁、鲜牛乳为原料加入川秀双歧杆菌进行发酵制备花生铁皮石斛功能型酸奶,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铁皮石斛汁添加量、花生浆添加量和菌种接种量对花生铁皮石斛功能型酸奶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各因素的最佳添加量,在此基础上进行L9 (33)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花生铁皮石斛酸奶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花生铁皮石斛功能型酸奶品质的影响依次表现为菌种接种量花生浆添加量铁皮石斛汁添加量,花生铁皮石斛功能型酸奶最优配方和工艺为铁皮石斛汁20%、花生浆15%、乳酸菌菌种2.5%、蔗糖5%、均质压力22Mpa、42℃下发酵5h,在此最优加工条件下可得到色泽紫黄、酸甜适度、口感细腻、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的酸奶,且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将鲜牛奶和大米按一定的比例添加,经乳酸菌发酵制成一种富含膳食纤维和大米蛋白的酸奶。利用响应面对大米酸奶配方进行优化,最佳配方为:鲜奶量80%、蔗糖10%、米浆9.8%、接种量6.2%、发酵8.4小时。研制的大米酸奶具有柔和的大米清香,凝乳质地致密,色泽乳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几种果蔬汁对乳酸菌的增殖作用,进行了果蔬汁添加量、乳酸菌接种量、培养时间、黄豆发芽时间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乳酸菌生长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黄豆芽汁对乳酸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乳酸菌生长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蔬汁添加量4%,乳酸菌接种量3.5%,培养时间13h,黄豆发芽时间2d,在此条件下,乳酸菌的菌数为13.8×107 CFU/mL,pH值为3.97。研究结果对添加果蔬汁制备特种酸奶及酸乳饮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发酵法从玉米皮中提取膳食纤维,将其添加至酸奶中,以感官评价得分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法设计,优化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的制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膳食纤维添加量为1.9%,白砂糖添加量为7.0%,发酵时间为4.0 h,菌种接种量为3.2%是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各因素对酸奶感官评价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玉米皮膳食纤维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菌种接种量。按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膳食纤维增加较多,水分含量略有增加,乳酸菌数为(11.47±1.8)×107 cfu/mL,约为普通酸奶的2倍。  相似文献   

6.
将炒制碾磨后的青稞粉加入到牛奶中,探索制作青稞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经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制作青稞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青稞粉添加量为2%、菌添加量为2.5%、蔗糖添加量6%,42℃条件下发酵8h。用最佳配方研制的青稞酸奶,不仅有青稞粉及酸奶的独特风味,且兼具青稞粉和牛奶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
任文彬  张翠媚  刁艳莹  曾婷婷  谢玩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33-21334,21337
[目的]探讨制作西瓜、火龙果复合凝固型酸奶的最佳配方。[方法]以西瓜汁、火龙果浆和全脂奶粉为主要原料制备西瓜、火龙果复合凝固型酸奶,研究混合果浆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奶粉用量、接种量对酸奶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并评价该产品的感官指标。[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果浆添加量对感官评定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奶粉用量、蔗糖的添加量和接种量的影响。该酸奶的最佳配方为:西瓜汁与火龙果的比例为7∶1,混合果浆添加量为40%,蔗糖添加量为17%,奶粉用量为25%,接种量为16%,在43℃发酵4.5 h,所得酸奶品质最佳。[结论]该产品色泽均匀一致,呈浅红色,凝乳均匀细腻,无气泡,有发酵乳味与西瓜、火龙果混合果浆味,且酸甜适口。  相似文献   

8.
[目的]解决市场上褐色酸奶出现的口感稀薄、风味不足、乳清析出等技术问题。[方法]以牛奶和葡萄糖为原料,经过热处理发生美拉德反应,接种乳酸菌发酵制成褐色酸牛奶产品。考察葡萄糖添加量、褐变工艺、复合稳定剂、菌种对褐色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褐色酸奶的最优配方为葡萄糖最适添加量5%,褐变参数95℃、120 min,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3%,接种Yo-C571-F菌种。[结论]该研究能够给低温乳企工业化生产褐色酸奶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制作高粱酸奶所需原料及其组合的效应,建立制作酸奶的最佳配方。[方法]按照"制作高粱浆→奶液准备→(蔗糖、乳酸菌)混合调配→加入高粱汁,搅拌→发酵高粱酸奶→搅拌型高粱酸奶"的加工流程制作,分别以高粱、鲜牛奶等原料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因素正交试验,比较其效应。[结果]经综合比较,得到制作搅拌型高粱酸奶的最佳配方:高粱汁添加量为30%、蔗糖用量为7%、乳酸菌接种量为2%。白果皮较红果皮高粱籽粒制作的酸奶风味更佳。[结论]用最佳配方和白果皮高粱制作成功高粱酸奶,其具有高粱的独特色味以及乳酸的发酵型奶香味,且兼具高粱和牛奶的营养价值和风味。  相似文献   

10.
介绍酸奶冰淇淋的制作工艺及配方。提出制作酸奶冰淇淋的质量控制要点是:发酵菌种酸奶添加量、糖类的组成、酸奶冰淇淋的膨胀率、乳酸菌活菌数等。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花生和鲜牛乳为原料,对花生酸奶的制作进行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花生乳与鲜牛乳的比例1:1.5、发酵时间4h、接种量4.00%、白砂糖添加量8.00%、发酵温度42℃,研制出的花生酸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酸甜适中。  相似文献   

12.
尝试以核桃和红枣为主要原料,对核桃红枣发酵乳工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核桃红枣发酵乳的最好配方为:核桃汁添加量20%,红栆汁添加量10%,接种量6%,加糖量3%。42℃发酵6 h,最终测得制品的乳酸菌数达到3.83×10~8 cfu/ml,蛋白质含量2.5 g/100 g,高于普通酸奶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在酸奶配方的基础上,用木糖醇和三氯蔗糖代替全部的蔗糖,采用多因素正交实验设计出无糖低脂酸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木糖醇添加量为2%,三氯蔗糖添加量为0.01%,发酵时间为6h,菌种接种量为0.4%时,酸奶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一种新型金针菇酸奶,首先采用液体发酵法获得金针菇发酵液,然后添加其他原料制成酸奶,在试验中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优化.结果:稳定剂的最优构成为CMC-Na、PGA、琼脂按1:1:1组成,添加量0.225%;最优工艺参数为乳酸菌接种量为3.5%,金针菇发酵液添加量为20%,乳粉添加量为2%,蔗糖添加量为6%.  相似文献   

15.
大枣嫩玉米乳饮料是以大枣汁、嫩玉米汁和新鲜牛乳为主要原料,以蔗糖为甜味剂,接入乳酸菌进行发酵,生产出有大枣和玉米香味并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发酵型乳饮料。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大枣汁、玉米汁与鲜牛奶的添加量以及接种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大枣嫩玉米乳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玉米汁添加量为35%,大枣汁添加量为15%,鲜牛奶添加量为40%,酸奶添加量为10%。试验确定的复合稳定剂为0.2%蔗糖酯和0.1%黄原胶。  相似文献   

16.
以香瓜(Cucumis melo)和牛奶为原料制作香瓜酸奶,以感官评定为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其配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香瓜酸奶最佳配方工艺参数为:发酵剂添加量4%,香瓜汁添加量30%,白砂糖添加量8%,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3.5 h,添加0.4%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果胶复合稳定剂(比例为7∶3)。在此条件下,酸奶具有独特的香瓜风味。  相似文献   

17.
以鲜牛乳、山药浆、香蕉粉、蔗糖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产品工艺参数,研制一种风味发酵酸奶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山药浆添加量7.5%,香蕉粉添加量0.4%,蔗糖添加量8%,发酵剂接种量0.2%,发酵时间7h,以此条件制作的山药香蕉风味酸奶,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功能性发芽花生露的制备工艺及花生发芽后功能性物质含量变化情况,以发芽花生为原料,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研究花生的发芽时间、料液比、打浆温度对花生浆感官评分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打浆工艺;结合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复配乳化剂和稳定剂对功能性发芽花生露的离心沉淀率和透光率的影响,以确定乳化剂和稳定剂的最佳添加比例和添加量;对发芽前和发芽后的花生以及发芽前和发芽后制取的花生露中的多酚和白藜芦醇等功能性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优打浆工艺为料液比1∶10,发芽3d,打浆温度40℃,预测感官评分为86.08,验证结果(88.00±0.40)与模型所预测结果接近;乳化剂的最适复配比为蔗糖酯∶分子蒸馏单甘酯为2∶3,乳化剂的最适添加量为0.4%;稳定剂对花生露稳定性的影响为:海藻酸钠黄原胶卡拉胶,海藻酸钠添加量为0.03%,黄原胶添加量为0.05%,卡拉胶添加量为0.03%。经过3d的发芽,花生中总多酚含量由2.6mg·g~(-1)增加到3.2mg·g~(-1),花生露中的总多酚含量由18.81mg·100mL~(-1)增加到23.75mg·100mL~(-1);花生中的白藜芦醇由1.1μg·g~(-1)增加到2.5μg·g~(-1),花生露中的白藜芦醇在未发芽时未被检出增加至20μg·100mL~(-1)。在此条件下可制备出稳定可口的功能性花生露且其总多酚及白藜芦醇的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以红茶、枸杞粉、酸奶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复合发酵剂,经发酵后研制出一种新型营养酸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红茶枸杞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红茶枸杞汁添加量为9%,复合发酵剂添加量为0.19%,蔗糖添加量为6%,发酵温度为42℃,以此条件制得的红茶枸杞酸奶色泽微红、口感细腻、均匀无气泡、酸甜适中。同时,对酸奶的品质方面进行了测定,包括理化指标,酸奶贮藏期内活菌数的测定。以期为红茶枸杞酸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海鲜菇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研制海鲜菇凝固型酸奶。[方法]以海鲜菇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时间为因素,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配方和工艺参数。[结果]海鲜菇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为,海鲜菇添加量70g·L~(-1)牛奶,蔗糖添加量9%,接种量5%,42℃下发酵5h。[结论]研制出海鲜菇酸奶新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