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21世纪茶叶生产与消费格局展望21世纪,人类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越来越大,茶业的生产和发展也同样将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分配。回顾过去一个世纪茶业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可以看到,茶叶生产、贸易的不断扩大和一项项科研成果的推出紧密相关。在前瞻21世纪的茶业的发展总体是乐观的,以下几个方面将是未来的世界茶业发展的大趋势。1.茶叶的消费将持续增长从20世纪初到目前,世界人口从16亿增加到近60亿,人口增加2郾75倍,同期内世界茶叶消费量则增加7郾5倍,人均年消费量从0郾19kg增加到0郾45kg,…  相似文献   

2.
许咏梅 《世界农业》2005,(10):15-17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主要产茶国和贸易国.中国的茶叶生产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中期.中国的茶叶贸易一直占据着垄断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业实行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使茶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目前中国茶叶居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之后位居第四位。  相似文献   

3.
康健 《古今农业》2013,(1):91-97
晚清民国时期,祁门商人普遍经营茶叶贸易,茶业经济盛况空前。随着茶业经济的兴盛,祁门县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加快了社会变迁的步伐。茶叶贸易的兴盛,促使一些村镇兴起;也引起了县域境内人们的服饰、村落建筑和民居建筑向实用化演变等社会生活的变化;茶农在生产实践中还创造出了采茶歌、采茶戏等艺术形式,这些民间艺术极大地丰富了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茶叶贸易的衰落,祁门县失去了赖以发展的经济基础,社会转型的进程明显延缓,乃至趋于停滞。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茶叶学会名誉会长张天福教授 ,1 91 0年 8月 1 8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1 932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 1 934年从日本考察茶叶回国后 ,一直从事茶叶教育、科研、生产、加工、收购、评审与茶文化等的组织领导和实践工作 ,在培养茶叶人才、研制制茶机械、发展评审技艺、提高乌龙茶品质等方面都作出显著成绩 ,在茶叶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张天福先生是福建现代茶业科研与教育的创始人。在 2 0世纪 30年代中期 ,他创办了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和福安茶叶改良场 ,任场长兼校长 ,开创了科研教育相结合的先河。在茶场 ,他千方百计筹集…  相似文献   

5.
姚永培 《农业考古》1990,(1):308-311
台湾茶业自19世纪60年代后兴起,成为最大宗出口土特产品,其茶类一直为乌龙茶和包种茶。20世纪后,印度、斯里兰卡等新兴产茶国所产红茶有力地冲进了世界茶叶市场,致使一些传统的绿茶生产国陷入困境,台湾茶叶更是沉闷不堪。对此,台湾于20年代末,为适应国际市场需要,抓住时机兴起红茶,短短几年便使红茶成为最大宗茶类,进入了红茶时代。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与我国茶叶首次自运出口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陶德臣众所周知,我国近代茶叶大量外销,长期占据出口各货值首位,与国计民生至为攸关。然茶叶出口权一向被外国洋行把持,茶叶成为各国强盗榨取巨额利润的摇钱树。19世纪80年代后期始,传统茶业开始走下坡路,外销骤...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国茶叶经济改变了清末以来20多年的持续下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甚至发展,成为民国茶叶经济的巅峰时期。与此同时,茶叶外销数量、出口价值得以回升,茶叶生产得以复苏。这一局面的产生是国内外时局相对稳定、国际市场对中国茶叶需求增加的客观因素及开展各种茶业振兴活动的主观努力相互影响的结果。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社会的国情没有改变,这就决定了中国外受帝国主义的压迫,经济不能独立,内受封建主义的压榨,政局不能稳定,茶叶经济的复苏步伐很快停止,最终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来茶界有识之士对大茶业进行了探讨,很有意义。但是探讨大茶业还需有大视野,才能把握发展大茶业的正确方向。笔者试提几点共商。一、世界茶业经济格局大视野二十一世纪是世界经济加速走向一体化的时代。茶叶经济则比其他农产品经济更显示国际相关性。当今世界的茶叶消费几乎遍及全球,而茶叶产量的70%、出口量的80%以上集中于五、六个产茶国。但由于茶叶生产出口国都是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为换取急需外汇相互竞争出口,造成茶叶比较价格长期下沉(只有市场供求失衡时呈现短暂跳跃,然后又复归于低水平上)。这一状况最终导致我…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用茶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代以前,中国生产的茶叶便通过陆路及海运的方式远销各地。首先到达了日本和韩国,然后传到印度和中亚地区。在明清时期,又传到了阿拉伯半岛。在17世纪初期,中国茶叶又远销至欧洲各国,很多上层社会的贵族、绅士都养成了喝茶的习惯。中国的茶与丝绸及瓷器一样,成为中国在全世界的代名词。随着历史的演进,繁盛的中国茶业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了衰退。当时,中国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石榴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石榴栽培概况1、生产概况我国的石榴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发展缓慢,主要是“四旁”零星种植,规模化栽培较少。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石榴栽培总面积4200公顷(1公顷=15亩),约380万株,总产仅4000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石榴生产才有了较快的  相似文献   

11.
张晓玲 《农业考古》2012,(2):156-159
茶叶是清代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17世纪中期到鸦片战争前,中国几乎独霸国际茶叶贸易市场。鸦片战争后,茶叶虽然依旧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打商品,但其垄断地位已开始动摇。19世纪80年代,中国茶叶贸易已明显出现衰落迹象。20世纪初,中国茶叶贸易已处于江河日下之状态,并最终为日本、印度、锡兰等国之茶叶所替代,中国茶叶贸易的国际市场几乎完全丧失。1920年,中国茶叶出产量占世界出产量的6.5%(1),茶叶输出量  相似文献   

12.
我国苹果生产经过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扩张,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的调整,已进入良性发展时期,整体生产效益显著提高,已成为我国北方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但地区间发展是不平衡的,仍有相当数量的苹果园在低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益是苹果生产中长期所追求的目标,现阶段提高苹果生产效益,最大限度地挖掘苹果产业的潜力,是业内人士和广大果农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经长期实践和思考认为,现阶段要提升苹果的生产经营效益,必须实行“八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1997年以来,是我国葡萄生产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继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巨峰系品种大发展以后的又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干旱在中国发生较为频繁,对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以甘肃省河东地区作为研究区,基于1960~2015年20个气象站点的气温与降水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河东地区四季和年际的干旱时空分布变化特征,以及极端干旱和中度干旱的发生频次。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尺度的不断增加,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持续性在加强。(2)20世纪90年代以前,河东地区的SPEI数值处于波动状态,但总体偏向于湿润,从90年代后期,开始呈干旱化态势,虽出现干湿适中的年份,但为数不多。(3)20世纪60~80年代,春季和冬季SPEI指数波动比较频繁,变化趋势不显著。春季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秋季60年初代至70年代末、冬季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是河东地区的相对湿润期,从春、夏季80年代中期,秋季70年代末期、冬季90年代末期至20世纪整体呈现干旱化特征。(4)空间年际变化南部和北部干旱趋势显著,西北部较弱;季节变化春季和夏季的干旱化趋势显著,秋季和冬季干旱趋势较弱。  相似文献   

15.
论江西茶叶经济的振兴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爱华 《农业考古》2012,(2):177-182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其贸易及影响在近代世界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江西作为中国传统上的茶叶出口大省,茶叶产业及经济,是江西近代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从明中期的兴起至晚清的衰落以至于二十一世纪的复苏,具备一个由兴至盛至衰败再复兴的演变过程。对该段历史的回顾及总结,对于新时代的江西茶叶经济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茶业出口优势有所下降,主要是全球宏观环境不景气奠定了茶叶出口业绩难以提升的基调,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手段挤压茶业主体的出口空间,出口茶业企业整体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低端,国际竞争对手比较优势依然明显。为此,提高中国茶业的出口绩效,要优化产品结构、稳定传统优势市场、扩大新兴市场;扩大内需并鼓励茶叶企业"走出去";健全茶叶产业链,并提高茶叶出口利润;全过程提高茶业质量;强化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实用技术》2009,(7):11-12
农产品走出国门一直是我们这个农业大省进出口业务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最早的茶叶出口,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松茸出口,再到现在的蔬菜、花卉等出口,农产品出口的规模越来越大,出口额也连创新高.  相似文献   

18.
赖江坤 《农业考古》2022,(5):114-121
19世纪80年代后晚清华茶对外贸易的发展出现由盛转衰的趋势,促成晚清社会华茶改良思潮和实践的出现。由于华茶改良亟需大量茶业专业技术人才,故而直接推动了晚清中国茶业教育的兴起及发展。在1909年至1911年间,清朝官府陆续在各主要产茶省份筹设茶务讲习所,力图实现教育兴茶;奈何未及落实举办而清王朝即告倾覆,导致晚清中国茶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90年代茶园肥料的发展趋向、茶树专用肥对促进“两高一优”茶叶生产的效应和加强茶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茶树专用肥的开发前景,并针对当前茶业生产的目标,提出推广茶树专用肥是科技兴茶,振兴茶叶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90年代茶园肥料的发展趋向、茶树专用肥对促进“两高一优”茶叶生产的效应和加强茶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茶树专用肥的开发前景,并针对当前茶业生产的目标,提出推广茶树专用肥是科技兴茶,振兴茶叶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