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苦皮藤素Ⅴ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琥珀酸酐法合成了苦皮藤素 的衍生物苦皮藤素 -半琥珀酸酯(CA-SG),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混合酸酐法和碳化二亚胺法合成了苦皮藤素 的人工抗原(CA-BSA,CA-BSA2),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SDS-PAGE及PAGE电泳法对合成的人工抗原进行了定性鉴定,结果均表明人工抗原合成成功。根据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载体在240nm处的紫外吸光值,计算出2种人工抗原中半抗原与载体的分子结合比率分别为11.6和10.7。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苦皮藤素 (CA)分别采用混合酸酐法和碳化二亚胺法合成的苦皮藤素 人工抗原CA-BSA1,CA-BSA2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合成的人工抗原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可诱导家兔产生抗苦皮藤素 的特异性抗体,但产生的抗体浓度较低,用琼脂双扩散法不能检测到产生的抗体,而ELISA法可检测到苦皮藤素 的特异性抗体,且检测结果表明,随免疫次数的增加,家兔体内抗苦皮藤素 特异性抗体浓度也随之增加,但增加幅度并不为指数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合成并鉴定斑蝥素人工抗原,为建立斑蝥素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斑蝥素进行化学修饰,引入羟基合成N-羟乙基斑蝥酰亚胺(BY),并经MS、NMR、IR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进一步经琥珀酸酐法合成琥珀酸酯(BYS)并纯化,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混合酸酐法和碳二亚胺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合成斑蝥素的人工抗原(BYS-HS-BSA、BYS-TY-BSA、BYS-HS-OVA、BYS-TY-OVA),并经MS、IR法对人工抗原进行定性鉴定。免疫原免疫兔子获得抗斑蝥素多克隆抗体并测定其效价。【结果】成功合成了一种斑蝥素半抗原,与载体蛋白BSA、OVA偶联后得到免疫原(BYS-HS-BSA、BYS-TY-BSA)和包被原(BYS-HS-OVA、BYS-TY-OVA),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效价分别为8 000和16 000。【结论】初步合成并鉴定了斑蝥素人工抗原,在设计合成斑蝥素的半抗原时不能破坏其关键的环结构。  相似文献   

4.
食品中残留喹乙醇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合成喹乙醇人工抗原。[方法]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将喹乙醇与琥珀酸酐反应,合成半抗原喹乙醇半琥珀酸酯(OLA-HS),通过活泼酯化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喹乙醇全抗原。[结果]TLC、紫外光谱法的鉴定结果表明,目标半抗原合成成功;紫外光谱法鉴定结果表明,全抗原合成成功。[结论]建立了一种喹乙醇半抗原及全抗原的合成方法,为进一步制备喹乙醇抗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3,7-二氯-8-喹啉羧酸、草酰氯、5-氨基戊酸(Q-5)为原料合成二氯喹啉酸半抗原,再采用碳二亚胺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牛血清蛋白(BSA)、鸡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相应的人工抗原。将半抗原用红外(IR)和核磁共振(1H-NMR)进行结构表征,通过紫外扫描证明二氯喹啉酸人工抗原(Q-5-BSA、Q-5-OVA)合成成功,且Q-5-BSA、Q-5-OVA的结合比分别为21∶1、17∶1。人工抗原的合成为研制二氯喹啉酸多克隆抗体及免疫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合成并鉴定苦参碱人工抗原,以获取具有特异性和高亲和性的苦参碱多克隆抗体,为建立苦参碱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槐果碱不饱和双键进行亲核加成、叠氮化、催化氢化合成苦参碱半抗原13氨基苦参碱(ST),并经MS、NMR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采用戊二醛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合成苦参碱的人工抗原(ST-BSA和ST-OVA),经紫外光谱扫描法、SDS-PAGE法、红外光谱扫描法对人工抗原进行鉴定;将制备的苦参碱人工抗原免疫健康新西兰大白兔获得苦参碱的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非竞争ELISA方法测定其效价。【结果】成功合成了一种苦参碱半抗原13-氨基苦参碱(ST),与载体蛋白BSA、OVA偶联后得到了免疫原(ST-BSA)和包被原(ST-OVA),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28 000。【结论】成功合成了苦参碱人工抗原,为苦参碱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曾磊  周常义  苏国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961-962,1022
[目的]合成呋喃唑酮代谢物人工抗原,并测定该半抗原偶联比。[方法]通过混合酸酐法将羧基化改造的小分子抗原AOZ与HSA偶联后,运用紫外光谱分析判断合成的结果,并计算小分子抗原与蛋白的偶联比率。[结果]该试验成功合成了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对其进行羧基化改造后与载体蛋白HSA成功偶联,偶联比经测定为4∶1。[结论]利用紫外光谱分析测定小分子抗原偶联比率的方法简便,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8.
硫代磷酸酯类农药通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成具有硫代磷酸酯类农药共性结构的系列半抗原,制备此类农药的通用人工抗原。【方法】以烷氧基硫代磷酸盐和卤代羧酸为原料合成半抗原,采用1HNMR、13CNMR及EIS-MS谱图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合成的半抗原分别通过活性酯法、混合酸酐法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人工抗原和包被人工抗原。用紫外扫描法定性分析人工抗原的偶联情况,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间接测定其偶联比。【结果】合成了H1~H6 6种具有硫代磷酸酯类农药共性结构的半抗原,其中H1、H2为包被半抗原,H3~H6为免疫半抗原。制备了H1-OVA、H2-OVA、H3-BSA、H4-BSA、H5-BSA、H6-BSA、H2-BSA、H4-OVA和H6-OVA 9种人工抗原,其偶联比分别为9∶1、10∶1、23∶1、26∶1、39∶1、43∶1、28∶1、14∶1和12∶1。【结论】成功合成硫代磷酸酯类农药的人工抗原,为下一步用其免疫动物制备抗体进而进行有机磷农药酶联免疫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将甲硝唑与琥珀酸酐反应,合成半抗原甲硝唑半琥珀酸酯,氢核磁共振、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方法的鉴定结果表明,目标半抗原合成成功;通过活泼酯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甲硝唑全抗原,紫外光谱法鉴定结果表明,全抗原合成成功.  相似文献   

10.
通过莫能菌素羟基与琥珀酸酐反应,合成半抗原莫能菌素-琥珀酰半酯,采用混合酸酐法将其与载体蛋白BSA偶联制备人工抗原,以此人工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试验结果表明,莫能菌素结合抗原免疫家兔制备的抗体对莫能菌素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亲合性和选择性.用此抗体建立的莫能菌素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的标准工作曲线I50值为37.9 ng/ml,最低检测限(I10)为2.09 ng/ml.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并鉴定1种新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人工抗原。【方法】以4-硝基邻苯二甲酸为原料,经过酯化、还原生成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AP),DBAP再与戊二酸酐反应,衍生生成4-戊二酸单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CP)。将合成的半抗原衍生物DBCP通过活性酯法与牛血清蛋白(BSA)或卵清蛋白(OVA)偶联,得到人工抗原。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血清,经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ic ELISA)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经质谱、氢核磁共振谱图鉴定,半抗原衍生物合成成功,经紫外光谱、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试验证实偶联成功,并计算得出DBCP与载体蛋白BSA和OVA的结合比分别为11∶1和17∶1。经ic ELISA法检测,兔1和兔2的血清效价均达到1∶128 000,IC50分别为301和308 ng·m L-1,反应特异性较好。【结论】半抗原衍生物的合成是方便、安全的。邻苯二甲酸人工抗原的成功制备使获得DBP多克隆抗体以及建立DBP免疫分析方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动物组织中氟苯尼考残留快速检测试纸条的制备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琥珀酸酐法制备氟苯尼考人工半抗原,用活泼酯法将氟苯尼考人工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进行偶联制备氟苯尼考人工抗原。紫外光谱法和光谱分析法对氟苯尼考人工抗原FFCHS-BSA进行鉴定。[结果]与BSA和FFC相比,FFC-HS-BSA的最大吸收峰发生了变化,曲线形状也发生了改变,FFC-HS与BSA的偶联比为18.9∶1。[结论]FFC-HS-BSA人工抗原的合成是成功的,其偶联比在最适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泰妙菌素(Tiamulin,TML)完全抗原制备方法,分别用混合酸酐法(Mixed anhydride,MA)和N,N-羰基二咪唑法(1,1′-Carbonyldiimidazole,CDI)将半抗原泰妙菌素偶联至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en,BSA),以制备泰妙菌素完全抗原。对2种方法制备的抗原进行紫外扫描鉴定和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根据SDS-PAGE凝胶电泳图估算出完全抗原的偶联比。结果均显示抗原偶联成功,估算出的偶联比分别约为1∶23.6和1∶8.1,说明,混合酸酐法制备泰妙菌素完全抗原时偶联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合成泰地罗新的半抗原与人工抗原,为建立其免疫分析方法奠定基础。[方法]泰地罗新与丁二酸酐在室温下反应制得其半抗原,然后应用活性酯法合成其人工抗原,并分别予以鉴定。[结果]经质谱、元素分析及1H-NMR验证合成了泰地罗新半抗原,紫外分光光度法与荧光光谱法表明成功合成了泰地罗新人工抗原。针对泰地罗新的化学结构特点,设计并合成了其半抗原与人工抗原。[结论]研究结果为建立泰地罗新的免疫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其在食品中的残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用重氮化方法将甲氧苄氨嘧啶(TMP)偶联于载体蛋白BSA和OVA上,合成了免疫抗原BSA-TMP和包被抗原OVA-TMP,并用紫外扫描、SDS-PAGE和动物免疫试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半抗原TMP和载体蛋白偶联成功。人工抗原BSA-TMP的成功合成,为TMP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快速检测试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合成并鉴定杠柳新苷T人工抗原,制备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开展杠柳新苷类化合物作用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杠柳新苷T为起始反应物,与丁二酸酐反应生成杠柳新苷T的衍生物(半抗原),采用HPLC-ELSD、MS和NMR对衍生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BSA和OVA)进行偶联,采用紫外图谱对人工抗原进行鉴定,并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测定结合比;以乳化的人工抗原免疫8周龄雌性Balb/c小鼠获得杠柳新苷T的多克隆抗体,并测定其效价。【结果】成功合成杠柳新苷T的半抗原和人工抗原,半抗原和载体蛋白(BSA和OVA)的结合比分别为5∶1和7∶1。免疫小鼠后产生针对杠柳新苷T的特异性抗体,其效价为1∶1 600,对杠柳新苷T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2.429 4μg/mL。【结论】制备了杠柳新苷T的多克隆抗体,可以用于杠柳新苷T作用靶标的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17.
建立酶联免疫方法以检测食品中恩拉霉素的残留,采用戊二醛法,偶联半抗原恩拉霉素(Er)和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白蛋白(OVA),制备人工免疫抗原和人工包被抗原,分别为Er-BSA和Er-OVA。经紫外光谱鉴定,在紫外270~280 nm波长处得到Er-BSA和Er-OVA特征性偶联吸收峰。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合成的2个人工抗原均偶联成功。人工免疫抗原和人工包被抗原的偶联比均达到26∶1,为进一步制备抗血清和酶联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醋酸甲羟孕酮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建立醋酸甲羟孕酮(MPA)快速准确的免疫学分析技术,对MPA人工抗原的合成鉴定进行研究。【方法】将MPA肟化后与琥珀酸酐反应制得MPA半琥珀酸(MPA-HS),然后通过碳二亚胺法将MPA-H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合成人工抗原MPA-BSA,并采用紫外全波长扫描法、SDS-PAGE法、ELISA检测法和动物免疫试验对其进行鉴定。【结果】MPA与BSA的偶联比为8∶1时,合成的人工抗原MPA-BSA具有良好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结论】成功合成了人工抗原MPA-BSA,为进一步的MPA免疫学分析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制备磺胺类药物母核结构的半抗原(H),通过免疫家兔得到多克隆抗体,为制备针对多种磺胺类药物的单抗和磺胺药检测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研制奠定基础。以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ASC)和对氨基苯甲酸甲酯(PA-BA)合成磺胺母核的半抗原(H);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为载体,采用混合酸酐法,合成了免疫原H-BSA和包被原H-OVA通过紫外光谱定性证明偶联物偶联成功与否,以H-BSA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法对其特异性及效价进行检测。成功合成了磺胺母核人工抗原即免疫原H-BSA和包被原H-OVA,二者的蛋白浓度分别为8.46 mg/mL和10.53 mg/mL,结合比分别为13∶1和9∶1;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良好,血清效价为1∶256 000。  相似文献   

20.
氯吡脲(Forchlorfenuron)是半抗原,只有将其与载体蛋白偶联形成完全抗原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以2-氯异烟酸为基础设计并合成了半抗原CPPU-H1和CPPU-H2,并采用活性酯法分别将其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完全抗原;采用质谱和核磁共振对半抗原CPPU-H1和CPPU-H2的结构进行分析,并用紫外光谱法和ELISA法对完全抗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半抗原CPPU-H1和CPPU-H2成功合成,且合成后的CPPU-H1-BSA和CPPU-H2-OVA具有吸收峰叠加效应,表明CPPU完全抗原合成成功,其偶联比分别为16.8∶1和22.3∶1;间接ELISA测定4次免疫后小鼠血清效价最高可达1∶25 600。CPPU完全抗原的制备为抗CPPU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学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