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石榴皮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65%、提取温度为65℃、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3.0h.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利用黑小豆种皮中的多酚资源,采用溶剂提取法对其总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总酚得率和总抗氧化能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溶剂种类、浓度、料液比、温度、时间和pH等因素对提取液中总酚得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40(g∶mL)、温度80℃、pH 2.0、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黑小豆种皮提取液中总酚得率为89.13±0.73 mg·g~(-1),总抗氧化能力为14.56±0.53 U·mg~(-1),黄酮得率为33.59±0.82 mg·g~(-1),总花色苷得率为5.79±0.14 mg·g~(-1)。研究确定了黑小豆种皮中总酚的提取工艺,证实了其抗氧化活性,为黑小豆种皮中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乙醇法提取甜茶总黄酮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乙醇提取法从甜茶中提取总黄酮,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甜茶中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甜茶中总黄酮超声波-乙醇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5(g∶mL)、超声波功率80 W、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5min,此条件下,甜茶中总黄酮提取得率为7.41%。  相似文献   

4.
以芦丁为对照品、总黄酮提取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温度、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对金樱子中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提取金樱子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提取温度70℃,超声时间60 min,提取3次;各因素对金樱子中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时间.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金樱子中总黄酮的提取得率为0.498%,约等于正交设计中的最高提取得率,表明通过正交试验研究达到了优化目的,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牡丹种皮中芍药苷和丹皮酚的优化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乙醇匀浆法优选牡丹种皮中芍药苷和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匀浆时间、提取次数对芍药苷和丹皮酚提取得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匀浆时间4 min、提取1次。[结论]采用乙醇匀浆正交试验法优化的提取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牡丹种皮中芍药苷和丹皮酚得率。  相似文献   

6.
刘鹏举  付志慧  薛小刚  刘慧  阚国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21-6121,6159
对鸢尾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取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对鸢尾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多糖得率的因素依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鸢尾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90℃,95%乙醇沉淀。在此工艺条件下鸢尾多糖的得率为4.95%。  相似文献   

7.
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作为提取剂,研究了在不同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温度和回流时间等单因素影响下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得率,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影响黄酮类化合物得率的单因素顺序为料液比〉乙醇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g/ml)、回流温度85℃,回流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9.51%。[结论]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得率较高,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8.
以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地上部茎叶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黄酮、多酚和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黄酮、多酚和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黄酮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70℃,料液比1∶80,提取时间2.5 h,乙醇体积分数为90%,黄酮平均得率为4.01%;提取多酚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 h,乙醇体积分数为60%,多酚平均得率为0.62%;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0 h,多糖平均得率为18.61%。验证试验表明,这3种优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以肉桂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制备肉桂油树脂,从提取工艺、油树脂提取得率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对油树脂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79.5%、提取温度70.61℃、提取时间3.59 h、料液比1∶14.2,此时肉桂油树脂理论提取得率为20.62%。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竹节参皂苷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比色法测定竹节参总皂苷含量,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对竹节参总皂苷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法提取竹节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结果]各因素对竹节参总皂苷提取效果的影响顺序为:超声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浓度70%乙醇,料液比1∶20,提取温度50℃,超声功率为32kHz,提取3次,每次30min。在该提取工艺下总皂苷得率为13.15%。[结论]优化出了超声法提取竹节参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该工艺具有提取温度低、时间短、得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以黑小麦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黑小麦色素得率的影响,确定了黑小麦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黑小麦色素得率的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酸性乙醇(含1%盐酸)提取黑小麦色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20 g·mL-1,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黑小麦色素的提取得率为9.47mg·100 g-1。  相似文献   

12.
商洛连翘果实汉黄芩素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商洛连翘果实为原料,采用甲醇法和乙醇法并以超声辅助提取,分光光度法检测汉黄芩素含量,正交试验确定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实验表明:甲醇法提取汉黄芩素的最佳条件为甲醇浓度60%,料液比1:15,提取温度50℃,得率为0.537 mg.g~(-1),且影响得率的因素次序为:甲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而乙醇法提取汉黄芩素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提取温度60℃,得率为0.189 mg.g~(-1),且影响得率的因素次序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本研究中甲醇提取法的效果明显优于乙醇提取法,结果可作为商洛连翘果实中汉黄芩素提取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萃取法制备辣椒碱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影  古绍彬  张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85-9686
为辣椒碱的制备奠定理论基础。以辣椒为原料,研究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及时间对提取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有机溶剂萃取法制备辣椒碱的提取工艺。提取辣椒碱的适宜条件为:乙醇浓度50%~70%,浸提温度60~80℃,浸提时间1 h内,料液比1∶8~1∶15。4个因素对辣椒碱提取得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间>料液比。最佳工艺是:70%的乙醇浸提辣椒3次,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80℃,浸提时间1 h,按此工艺,辣椒素得率达0.456%±0.048%。有机溶剂萃取法有效地提取了辣椒碱,且对辣椒中的其他成分没有破坏作用,是制备辣椒碱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草莓为试验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探讨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草莓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草莓总黄酮提取得率影响大小顺序为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建立了草莓总黄酮提取工艺参数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由该模型优化、修正的草莓总黄酮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53℃、液料比47∶1(体积质量比)、提取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草莓总黄酮得率达到5.89 mg/g,与模型预测结果相近。本研究结果为草莓总黄酮类物质工业化生产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洛南连翘果实中芦丁和槲皮素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洛南连翘果实为材料,研究不同方法提取芦丁、槲皮素的较优工艺,以期为洛南连翘资源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采用乙醇法和丙酮法并以超声波辅助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连翘果实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探讨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3个因素对芦丁和槲皮素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实验表明:乙醇提取法提取芦丁和槲皮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15,提取温度60℃,得率分别为3.220 mg·g-1和0.186 mg·g-1。丙酮提取法提取芦丁和槲皮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丙酮浓度70%,料液比1∶15,提取温度70℃,得率分别为1.529 mg·g-1和0.337 mg·g-1。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猴头菇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选择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三个影响因素,通过Box-Behnken法设计3因素3水平试验,以猴头菇多酚得率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温度55 ℃,料液比1∶15 (g∶mL),在此条件下,验证试验显示,猴头菇多酚得率为16.701 mg·g-1,与预测值接近,说明响应曲面法建立的模型准确可靠,能合理优化猴头菇多酚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7.
张烨  张丹 《南方农业学报》2014,45(11):2026-2030
[目的]优化大白花杜鹃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其药用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大白花杜鹃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时间对大白花杜鹃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影响大白花杜鹃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因素顺序为: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60%乙醇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1∶60、90℃条件下回流提取2.5 h,大白花杜鹃总黄酮提取率为25.9%.[结论]乙醇回流法具有操作简便、提取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可有效提取大白花杜鹃总黄酮.  相似文献   

18.
芹菜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唐淑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09-13411
[目的]探讨从芹菜叶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为芹菜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索式抽提法从芹菜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黄酮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芹菜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乙醇的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1 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60。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的总黄酮得率为47.85mg/g。[结论]索式抽提法提取芹菜叶中的黄酮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锦灯笼酸浆宿萼为原料,采用回流提取工艺研究了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料液比对皂苷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到最优提取工艺组合为:80%的乙醇,60℃,120min,1∶9的料液比。此条件下总皂苷的得率为4.283mg.g-1。由方差分析可得,时间对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故可缩短时间至105min。  相似文献   

20.
扶庆权  李健  除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65-8167
[目的]优化花生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花生粉为原料提取白藜芦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白藜芦醇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有机溶剂回流提取花生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各因素对花生白藜芦醇得率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有机溶剂回流提取花生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150 min;在此条件下,白藜芦醇的得率达到0.46%。[结论]该方法优选了花生中白藜芦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