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农作物草谷比系数、可收割系数和折标煤系数,测算了1978—2011年渭南市各区县秸秆资源的生物能量,利用重心模型研究了渭南市秸秆生物能的重心分布范围及其空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8—2011年渭南市秸秆资源年均理论蕴藏量为3.79×106 t,年均可收集量为3.17×106 t,年均折标煤量为8.81×105 t,秸秆资源中以粮食作物秸秆为主,约占90%,其中小麦和玉米约占98%;1978—2011年渭南市秸秆生物能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整体分布重心逐渐向西南方向移动,但移动幅度逐渐变缓;依据渭南市秸秆资源相关指标的地理分布情况,将其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区划分为重点开发区(临渭区、大荔县、富平县),适度开发区(蒲城县、合阳县、澄城县、华县和华阴市)和不宜开发区(韩城市、潼关县、白水县);渭南市秸秆生物能工厂初步选址可定在大荔县与蒲城县交界处且较为靠近临渭区的地段。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关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改进的CASA(carnegie ames stanford biosphere)模型,基于化肥、农膜、农地翻耕、农机运用4类主要碳排放,结合2010年相关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以县(区或市)为单元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碳排放及净碳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研究区碳吸收总量约为6.44×106 t,其中6,7,8月为碳吸收高值月,12,1,2,3月为碳吸收低值月。碳吸收量高于2.0×105 t的县(区或市)分布在宝鸡市北部,咸阳市西部,渭南市中部和西南部。(2)研究区碳排放总量约为1.41×106 t,农用化肥为主要碳排放源,约占89%。碳排放量超过6.00×104 t的县(区或市)分布在渭南市中部、咸阳市中部偏南。(3)研究区净碳汇总量约为5.03×106 t,各县(区或市)净碳汇量均为正值。净碳汇总量超过2.00×104 t的县(区或市)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西北部。  相似文献   
3.
安彬    肖薇薇    朱妮  刘宇峰  单治彬 《水土保持研究》2023,30(1):327-335
为正确认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黄土高原不同等级寒冷天气日数的变化特征,利用1960—2017年黄土高原58个站点的逐日最低气温数据,分析了不同等级寒冷(严寒、大寒、小寒、轻寒、微寒、凉)和总寒天气日数时空演变和波动特征,并探讨其对Hiatus现象的响应。结果表明:(1)随着寒冷等级的降低,1960—2017年黄土高原不同寒冷等级日数逐渐增加,且表现出明显空间差异特征,研究期黄土高原多数区域以大寒日数为主,其次是轻寒和凉日数。(2)黄土高原严寒、大寒、凉和总寒日数多呈减少趋势,小寒、轻寒和微寒日数均以增加趋势为主,且总寒日数减少主要是由大寒日数减少导致的;变暖停滞(Hiatus)现象发生后,严寒、大寒、微寒和凉天气日数变化趋势均以偏高为主,小寒和轻寒日数变化趋势均以偏低为主,总寒日数变化趋势偏高与偏低分布相当。(3)黄土高原寒冷日数的变异系数随着寒冷等级的升高逐渐变小,各等级寒冷日数的波动特征空间分布较为复杂;Hiatus现象发生后,小寒、轻寒和微寒日数波动变化以偏低为主,大寒日数以偏低为主,总寒、严寒和凉日数波动偏高和偏低大致相当。综上,未来需要提防黄土高原地区小寒、轻寒和微寒对农业造成...  相似文献   
4.
朱妮 《农业工程》2019,9(6):40-43
通过实地考察陕西禾益现代观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万亩樱桃园的种植栽培、运营、管理和销售模式,提出了构建基于O2O模式的智能农产品销售平台的思路。研究表明,O2O农产品智能销售平台,能够实现线上线下有效结合,优化农产品产业链,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发展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5.
张艳芳  朱妮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4):5163-5172
【目的】基于生态平衡视角,研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与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对陕西省榆林市碳源/汇平衡及其生态效应的影响过程与机制,以期为研究区制定碳减排与碳增汇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研究区能源消费统计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数据、气象数据等,利用碳排放模型、CASA模型、固碳释氧模型等进行估算与分析。【结果】(1)2005—2009年,榆林市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大幅增加,累计碳排放规模为8 576.66×104 t;原煤消费是最主要的碳源;神木县、府谷县、榆阳区的碳排放量合计占到整个区域的95%以上。(2)2005—2009年,榆林市逐年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平均值呈小幅增加趋势,年均增加6 gC•m-2,佳县、米脂县和子洲县一带NPP增长显著;榆林市NPP平均值表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格局,低值区域集中在以榆阳区为中心的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区域。(3)2005—2009年,榆林市植被累计固定11 429.3×104 t CO2。(4)2005—2009年,总体上榆林市各年份碳固定总量均大于碳排放总量,且其差额逐年增加,呈现生态盈余等级升高的趋势;同时碳源/汇平衡与生态盈余特征存在显著内部空间分异,神木县、府谷县和榆阳区的生态盈余等级波动明显,生态状况逐年下降,是榆林市碳减排与碳增汇的重点区域。【结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增加植被碳汇作用显著,提高碳汇林比重是区域碳增汇的有效措施,对促使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与减小生态压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奶牛养殖是我国畜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促进乡村发展和振兴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人民对牛奶及奶制品需求与日俱增。但随着养牛规模扩大,常见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部分传染病甚至出现“抬头”趋势。传染性疾病不仅对奶牛机体健康和泌乳性能造成巨大影响,还会显著降低奶牛的繁殖性能,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详细介绍布氏杆菌病、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病等牧场常见传染性疾病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提高我国奶牛繁殖效率及牧场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黑小麦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黑小麦色素得率的影响,确定了黑小麦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黑小麦色素得率的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酸性乙醇(含1%盐酸)提取黑小麦色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20 g·mL-1,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黑小麦色素的提取得率为9.47mg·100 g-1。  相似文献   
8.
乳房炎是奶牛产后乳腺组织发生的病变,是奶牛产后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分为临床乳房炎和亚临床乳房炎。乳房炎不仅严重影响奶牛泌乳性能,增加泌乳奶牛被动淘汰率,而且也对奶牛繁殖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奶牛产后泌乳期配种前和(或)妊娠期间患乳房炎可降低人工授精受胎率、增加早期胚胎死亡(妊娠损失)和流产率、增加空怀天数和产犊间隔,从而影响奶牛养殖经济效益。乳房炎主要是通过影响奶牛生殖内分泌、体液免疫和发热等途径影响母牛卵巢机能、子宫机能和子宫内环境,从而影响母牛发情周期和发情表现、胚胎和胎儿发育而影响奶牛繁殖性能。本文综述了乳房炎对奶牛繁殖性能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最新进展,以期为提高我国奶牛繁殖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陕西省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重点污染源、污染区域和11个地市区的污染类型。利用输出系数法(ECM)对2010—2019年陕西省11个地市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总氮(TN)和总磷(TP)的污染负荷进行估算,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污染源进行评价,通过快速聚类法划分11个地市区农业面源污染类型。结果表明,2010—2019年陕西省农业面源污染TN和TP污染负荷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019年TN和TP污染负荷最低,分别为129 027.14、13 872.84 t;2019年陕西省畜禽养殖、农业种植和农村生活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20.923%、60.130%和18.947%;不同污染源TN和TP的等标污染负荷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一致性,11个地市区农业面源污染等标污染负荷比由大到小依次为榆林市(16.94%)、汉中市(15.42%)、安康市(13.06%)、渭南市(12.93%)、咸阳市(9.28%)、商洛市(8.31%)、宝鸡市(8.18%)、延安市(7.03%)、西安市(6.89%)、铜川市(1.74%)、杨凌示范区(0.24%);11个地市区农业面源污染分为农业种植污染主导型、农业种植+农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组合物种分布模型,模拟厚朴在我国南方的分布格局,探讨影响其生长环境因子的阈值,为厚朴的人工种植,野生资源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公开发表的文献中精确的厚朴分布数据与23个环境因子变量,利用BIOMOD2建模平台中的9个模型算法构建组合物种分布模型模拟厚朴的适宜生境分布。【结果】①厚朴在我国南方适宜生境面积为0.53×10~6 km~2,主要分布在四川东部、陕西南部、重庆东部、湖北西部、贵州、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区。②在组成组合物种分布模型的9个单模型算法中,推进式回归树模型(GBM)和随机森林(RF)的模拟效果最好,表面分室模型(SRE)与分类树分析模型(CTA)结果较差。组合物种分布模型的TSS为0.905,ROC值为0.975,说明组合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型的精度。【结论】厚朴在我国南方分布较为广泛,但是考虑植被类型限制时,其生境较为破碎,应该在其适宜生境区域加强物种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