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不同杂交品种肉牛和本地黄牛共40头,即西黄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夏黄牛(夏洛来牛×本地黄牛)、皮黄牛(皮埃蒙特牛×本地黄牛)的F1和黄牛(本地黄牛)公牛各10头,进行了100d育肥饲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黄牛(1334g)、西黄牛(1309g)和皮黄牛(1121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黄牛(827g,P0.05),西黄牛和夏黄牛平均日增重也分别显著高于皮黄牛,而西黄牛和夏黄牛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夏黄牛(61.3%)、西黄牛(60.8%)和皮黄牛(58.2%)屠宰率均显著高于黄牛(51.2%,P0.05),杂交组肉牛屠宰率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个杂交组肉牛净肉率均显著高于黄牛(P0.05),虽然西黄牛和夏黄牛净肉率间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却分别显著高于皮黄牛(P0.05)。3个杂交组牛肉眼肌面积均比黄牛大,而杂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西黄牛和皮黄牛牛肉大理石纹状度较好,夏黄牛肉嫩度不如西黄牛、皮黄牛和黄牛。4个组之间牛肉的pH和灰分没有差异(P0.05),但是黄牛肉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3个杂交组牛(P0.05),皮黄牛肉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牛。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大额牛和婆罗门牛杂交后代(GBF1牛)和云岭牛肌内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评估大额牛杂交利用潜能,试验选择了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GBF1牛和云岭牛进行育肥、屠宰,采集110个肉样冻存,以脂肪酸组成较好的云岭牛肉为对照,测定了GBF1牛肉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GBF1牛西冷、尾龙扒、针扒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云岭牛(P0.05),11个部位肉脂肪含量平均值也显著低于云岭牛(P0.05)。GBF1牛肉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十五烷酸(C15∶0)含量显著低于云岭牛(P0.06),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云岭牛低9.30%。GBF1牛肉脂肪棕榈油酸(C16∶1)含量极显著高于云岭牛(P0.01),油酸(C18∶1n9c)含量高于云岭牛,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云岭牛高7.94%。GBF1牛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云岭牛稍高(0.8%),各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比云岭牛稍高,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GBF1牛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云岭牛,脂肪酸组成比例优于云岭牛,杂交牛肉中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脂肪酸组成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选择不同杂交品种肉牛和本地黄牛共40头,即西黄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夏黄牛(夏洛来牛×本地黄牛)、皮黄牛(皮埃蒙特牛×本地黄牛)的F1和黄牛(本地黄牛)公牛各10头,进行了100 d育肥饲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黄牛(1 334 g)、西黄牛(1 309 g)和皮黄牛(1 121 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黄牛(827 g,P<0.05),西黄牛和夏黄牛平均日增重也分别显著高于皮黄牛,而西黄牛和夏黄牛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夏黄牛(61.3%)、西黄牛(60.8%)和皮黄牛(58.2%)屠宰率均显著高于黄牛(51.2%,P<0.05),杂交组肉牛屠宰率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个杂交组肉牛净肉率均显著高于黄牛(P<0.05),虽然西黄牛和夏黄牛净肉率间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却分别显著高于皮黄牛(P<0.05).3个杂交组牛肉眼肌面积均比黄牛大,而杂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西黄牛和皮黄牛牛肉大理石纹状度较好,夏黄牛肉嫩度不如西黄牛、皮黄牛和黄牛.4个组之间牛肉的pH和灰分没有差异(P>0.05),但是黄牛肉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3个杂交组牛(P<0.05),皮黄牛肉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牛.  相似文献   

4.
不同杂交品种肉牛育肥效果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不同杂交品种肉牛和延边牛共 2 0头 ,即西黄牛 (西门塔尔×延边牛 )、夏黄牛 (夏洛来×延边牛 )、皮黄牛 (皮埃蒙特×延边牛 )的F1和黄牛 (延边牛 )公牛各 5头 ,进行了 10 0天育肥饲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夏黄牛 (13 3 4g)、西黄牛(13 0 9g)和皮黄牛 (112 1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黄牛 (82 7g ,P <0 0 5 ) ,西黄牛和夏黄牛平均日增重也分别显著高于皮黄牛 ,而西黄牛和夏黄牛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夏黄牛 (61 3 % )、西黄牛 (60 8% )和皮黄牛 (5 8 2 % )屠宰率均显著高于黄牛 (5 1 2 % ,P <0 0 5 ) ,杂交组肉牛屠宰率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三个杂交组肉牛净肉率均显著高于黄牛 (P <0 0 5 ) ,虽然西黄和夏黄净肉率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 ,但是却分别显著高于皮黄。三个杂交组肉牛眼肌面积均比黄牛大 ,而杂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西黄和皮黄大理石纹状度较好 ,夏黄牛肉嫩度均不如西黄牛、皮黄牛和黄牛。四个组之间牛肉的PH和灰分指标没有差异 ,但是黄牛肉蛋白质含量分别显著高于三个杂交组牛 ,皮黄牛肉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三组牛。  相似文献   

5.
江西地方品种黄牛产肉性能及肉品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选择18~24月龄广丰黄牛、吉安黄牛、锦江黄牛3个江西地方品种黄牛各3头,进行肉用性能和牛肉主要营养养分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广丰黄牛的骨率显著高于吉安黄牛(P<0.05);锦江黄牛与广丰黄牛、吉安黄牛相比屠宰率、净肉率较高,眼肌面积较大,但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锦江黄牛氨基酸总量低于其它品种,鲜味氨基酸、甜鲜味氨基酸高于其它品种,苦味氨基酸低于其它两品种,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种氨基酸中,锦江黄牛赖氨酸和酪氨酸含量低于其它品种,但甘氨酸含量高于广丰黄牛,差异显著(P<0.05)。牛肉各种脂肪酸含量、硬脂肪酸总含量和不饱和脂肪总含量在品种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显示从常规养分含量、氨基酸、脂肪酸的营养价值评定方面,3个地方品种黄牛中,广丰黄牛、吉安黄牛优于锦江黄牛。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西门塔尔牛和威宁黄牛的杂交效果,笔者进行了西威牛F1代和威宁黄牛的短期育肥研究。结果表明,西威牛和威宁黄牛平均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分别为1.159 kg、53.62%、45.11%、85.35 cm2和0.829 kg、48.73%、39.85%、54.65 cm2,西威牛均极显著高于威宁黄牛(P0.01);胴体脂肪覆盖率分别为81.96%和68.96%,西威牛优于威宁黄牛(P0.05);而西威牛肉蛋白质含量19.60%,极显著低于威宁黄牛的22.65%(P0.01),脂肪含量25.30%显著高于威宁黄牛的7.95%(P0.05);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85.93mg/100mg、39.17mg/100mg和82.96mg/100 mg、36.58 mg/100 mg,西威牛亦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威宁黄牛。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阉割对延边黄牛肉质及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6月龄左右的延边黄牛公牛20头,其中10头采用手术法阉割,所有试验牛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育肥至36月龄屠宰。结果表明:公牛肉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阉牛(P0.05),公牛肉的剪切力值极显著高于阉牛(P0.01);阉牛肉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公牛(P0.05),阉牛的大理石花纹等级显著高于公牛(P0.05),阉牛的背膘厚极显著高于公牛(P0.01)。公牛与阉牛肉的蒸煮损失、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阉割能够提高延边黄牛牛肉和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讨荷斯坦牛与娟姗牛乳中脂肪酸组成与测定日泌乳性能的差异。采集江苏省某大型奶牛场荷斯坦牛(29头)与娟姗牛(23头)乳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中脂肪酸组成,同时收集其DHI记录,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荷斯坦牛与娟姗牛乳中脂肪酸与测定日泌乳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娟姗牛乳中的月桂酸(C12:0)、中链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而荷斯坦牛乳中油酸(C18:1,cis-9)、长链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娟姗牛(P0.05);荷斯坦牛产奶量显著高于娟姗牛(P0.05),娟姗牛乳蛋白率则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荷斯坦牛与娟姗牛泌乳中期乳中油酸(C18:1,cis-9)含量均显著高于泌乳前期及泌乳后期(P0.05),泌乳后期乳中肉豆蔻油酸(C14:1,cis-9)含量均显著高于泌乳前中期(P0.05)。荷斯坦牛与娟姗牛乳中脂肪酸及测定日泌乳性能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对比岗巴羊、山南羊和青海羊羊肉在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方面的差异,发现岗巴羊羊肉中棕榈酸(C16∶0)、癸酸(C10∶0)、十七碳酸(C17∶0)、山嵛酸(C22∶0)、二十四碳酸(C24∶0)的含量要显著(P0.05)高于山南羊羊肉和青海羊羊肉;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除顺-10-十七碳-烯酸(C17∶1n7)、油酸(C18∶1n9c)外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2种羊肉含量;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要显著(P0.05)高于其他2个品种的羊肉。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色氨酸除外),岗巴羊羊肉的含量均显著高于(P0.05)其他2个品种的羊肉。岗巴羊羊肉VA含量较高,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硒和铁。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岗巴羊羊肉具有种类齐全、含量丰富的脂肪酸和氨基酸,富含VA和微量元素硒,体现出岗巴羊羊肉独特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选择不同杂交品种肉牛和延边牛共20头,即西延牛(西门塔尔×延边牛)、夏延牛(夏洛来×延边牛)、皮延牛(皮埃蒙特×延边牛)的F1代和延边牛公牛各5头,进行了100d育肥饲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延牛(1334g)、西延牛(1309g)和皮延牛(1121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延边黄牛(827g,P<0.05),西延牛和夏延牛平均日增重也分别显著高于皮延牛,而西延牛和夏延牛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夏延牛(61.3%)、西延牛(60.8%)和皮延牛(58.2%)屠宰率均显著高于延边黄牛(51.2%,P<0.05),杂交组肉牛屠宰率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三个杂交组肉牛净肉率均显著高于延边黄牛(P<0.05),虽然西延和夏延净肉率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是却分别显著高于皮延。三个杂交组肉牛眼肌面积均比延边黄牛大,而杂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西延和皮延大理石纹状度较好,夏延牛肉嫩度均不如西延牛、皮延牛和延边黄牛。四个组之间牛肉的pH和灰分指标没有差异,但是延边黄牛肉蛋白质含量分别显著高于三个杂交组牛,皮延牛肉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三组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改善湘南黄牛肉用品质,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方法]试验选取6头同一品种、月龄接近的湘南黄牛经同一饲喂条件育肥后进行屠宰,测定排酸前后牛肉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等指标。[结果]结果表明,排酸牛肉组氨酸、甘氨酸、蛋氨酸、肌氨酸、色氨酸、∑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丙氨酸、缬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瓜氨酸、∑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排酸牛肉十二酸、十四酸、十五酸、顺-11-二十碳烯酸、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升高(P0.05);顺-9,12,15-十八碳三烯酸、顺-8,11,14-二十碳三烯酸、顺-5,8,11,14-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PUFA/SFA、n-6 PUFA、n-3 PUF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最终得出,通过排酸处理湘南黄牛能够满足人体从肉类摄取氨基酸的需求,同时有效改变脂肪酸含量,提高肉用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黔东南小香鸡的生长发育规律,以240羽(公母各半)黔东南小香鸡为研究对象,在0、2、4、6、8、10、12、14、16、18和20周龄时进行体重测定,在4、8、12、16和20周龄时测量体尺,在250日龄时随机选取30只黔东南小香鸡(公母各15只)进行屠宰性能和肉质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公母鸡间出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2周龄公鸡体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其余周龄公鸡体重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不同周龄公鸡体尺显著高于母鸡(P0.05)或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屠宰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其余屠宰指标公鸡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腿肌中的水分含量和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而腿肌和胸肌中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公鸡中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鲜味氨基酸(DAA)、必需氨基酸含量(EAA)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苏氨酸(Thr)、酪氨酸(Tyr)、赖氨酸(Lys)、精氨酸(Arg)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中癸酸(C10:0)、十一烷酸(C11:0)、10-顺-十七烯酸(C17:1)、硬脂酸(C18:0)、反亚油酸(C18:2n6c)、二十碳一烯酸(C20:1n9)、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三烯酸(C20:3n6)、花生四烯酸(C20:4n6)、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DHA(C22:6n3)这10种脂肪酸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试验结果可为黔东南小香鸡的选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三菌发酵稻草对牛肉中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影响,试验选择30头平均体质量(550±16)kg的健康延边黄牛阉牛,按体质量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只,经方差分析各组黄牛平均体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饲喂育肥后期基础饲粮;试验组育肥后期基础饲粮中的稻草采用三菌发酵后的稻草。试验中稻草和小麦麸比例为6∶4,尿素添加量2%,营养液60%,三菌接种量20%,接种比例(白腐菌∶酵母菌∶康氏木霉)2∶1∶1,完全搅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亚麻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棕榈酸、棕榈油酸、亚油酸、油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试验牛背最长肌的氨基酸分析发现,饲喂三菌发酵稻草对试验牛背最长肌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三菌发酵稻草对牛肉中脂肪酸和氨基酸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比较不同品种肉牛的产肉性能、牛肉营养品质及风味物质的差异。试验选取6月龄健康西杂牛、犏牛和宣汉黄牛去势公牛各6头,平均体重分别为(616.67±9.50)kg、(457.01±15.73)kg、(462.67±12.57)kg。所有试验牛均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人工育肥至30月龄。结果表明:1)西杂牛的胴体长、胴体深、胴体胸深、后腿长、后退宽和后腿围均显著高于犏牛和宣汉黄牛(P<0.05),西杂牛的腰部肉厚、肋部肉厚和大腿肉厚显著高于犏牛(P<0.05)。2)西杂牛的金钱展、前腱子、上脑、外脊、里脊、大黄瓜条、小黄瓜条、霖肉和臀肉的产量都显著高于犏牛和宣汉黄牛(P<0.05)。犏牛的辣椒条和眼肉产量占胴体重比显著高于西杂牛(P<0.05),宣汉黄牛的上脑、眼肉和外脊产量占胴体重比显著高于西杂牛(P<0.05)。3)西杂牛背最长肌中钙、磷、钠、钾和镁含量均显著高于犏牛和宣汉黄牛(P<0.05)。4)犏牛背最长肌中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均显著高于西杂牛和宣汉黄牛(P<0.05),犏牛背最长肌中的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西杂牛(P<0.05),犏牛的背最长肌氨基酸评分也要优于西杂牛和宣汉黄牛。5)犏牛背最长肌中的谷氨酸钠含量显著高于西杂牛(P<0.05),犏牛背最长肌中硫胺素和肌苷含量均显著高于宣汉黄牛和西杂牛(P<0.05)。综上所述,西杂牛的产肉性能和肉中矿物质含量要高于犏牛和宣汉黄牛,犏牛肉的氨基酸组成和评分以及风物物质含量要优于西杂牛和宣汉黄牛。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择延边黄牛(公牛)、含有1/4利木赞血的延边黄牛(公牛)及其去势牛(公牛)各4头,分别设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进行产肉性能的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组的胴体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最高,而试验2组的胴体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与延边黄牛相比变化不大;牛肉一般成分中粗脂肪含量试验2组最高,其他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的脂肪酸成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1组的背最长肌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增加的趋势,而试验2组的背最长肌中各项氨基酸含量则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西门塔尔杂种牛(西杂牛)肉用性能的利用。选用黑安格斯牛杂交西杂牛,随机选取同期出生断奶的杂交一代安西杂牛(黑安格斯♂×西杂牛♀)和西杂牛,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持续育肥至20月龄,屠宰安西杂牛和西杂牛公牛各9头,取其背最长肌,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安西杂牛和西杂牛肌内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安西杂牛和西杂牛背最长肌中饱和脂肪酸(SFA)均达到52%以上,以长链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安西杂牛中SFA显著低于西杂牛(P0.05);不饱和脂肪酸(UFA)占测定脂肪酸总量46%以上,安西杂牛中UFA极显著高于西杂牛(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安西杂牛和西杂牛中差异不显著(P0.05),油酸的含量在安西杂牛中显著高于西杂牛(P0.05),γ-亚麻酸、顺-11,14,17-二十碳三烯酸、顺-8,11,14-二十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和EPA等功能性脂肪酸在安西杂牛中显著高于西杂牛(P0.05)。综上表明,与西杂牛相比,安西杂牛牛肉中脂肪酸的营养价值明显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江西地方品种水牛产肉性能及肉品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8~24月龄鄱阳湖、峡江和信丰山地3个江西地方品种水牛各3头,进行肉用性能和牛肉主要营养养分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水牛肌肉肉色符合标准,且无PSE肉、DFD肉产生,符合优质肉牛标准;鄱阳湖水牛的胴体重、净肉重、胴体产肉率、Fe含量、Zn含量较高,显著高于信丰山地水牛(P<0.05);鄱阳湖水牛18种氨基酸含量除酪氨酸外均高于其它2个地方品种,其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脯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及胱氨酸含量显著高于信丰山地水牛(P<0.05),鲜味氨基酸、甜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信丰山地水牛(P<0.05);牛肉脂肪酸中花生酸含量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其它各种脂肪酸含量、硬脂肪酸总含量和不饱和脂肪总含量在品种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肌肉的化学成分,旨在探讨杂交改良对麻城黑山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麻城黑山羊、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简称:波麻F1)、波麻F1×波麻F1(波麻F2)3个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饲养,试验结束时每组选取12只屠宰并进行肌肉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间常规营养成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水分含量降低,脂肪含量提高;杂交后代肌肉的氨基酸组分完全,且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有提高的趋势,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中脂肪酸的测定结果显示,杂交后代肌肉中的棕榈酸(C160)和油酸(C18:1)的含量显著地比麻城黑山羊高(P<0.05),而亚油酸(C18:2)含量显著地比麻城黑山羊低(P<0.05);3组山羊的硬脂酸(C18:0)、豆蔻酸(C14:0)、亚麻酸(C18:3)、花生四烯酸(C20:4)含量相近(P>0.05).结果提示,杂交有助于麻城黑山羊肉质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平凉红牛肉品质特征,选择年龄、体重、体质相近及饲养管理水平相同的平凉红牛、杂交和牛及西门塔尔牛各6头,屠宰后取其背最长肌样品,对肉品质、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等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平凉红牛和杂交和牛背最长肌中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杂交和牛背最长肌的失水率、熟肉率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杂交和牛背最长肌的剪切力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平凉红牛背最长肌中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40.15%)和必需氨基酸占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67.04%)最高,特别是丙氨酸、脯氨酸、赖氨酸以及异亮氨基酸等风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杂交和牛和西门塔尔牛(P<0.05)。平凉红牛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值(0.15)低于杂交和牛,但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n3)值(4.71)较杂交和牛和西门塔尔牛更接近推荐值。从背最长肌的大理石纹、脂肪含量、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等特征来看,平凉红牛的肉质,尤其是氨基酸组成的突出优势使其表现出良好的口感与风味,具有生产高端牛肉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选取18月龄湘西黄牛、西本(西门塔尔牛×湘西黄牛)、利本(利木赞牛×湘西黄牛)、西西本(西门塔尔牛×西本)、利西本(利木赞牛×西本)共24头,于舍饲条件下补饲精料,进行70d的育肥试验。结果表明:利西本三元杂交牛的增重水平和育肥效益明显优于其他组合和湘西黄牛,利西本三元杂交牛的日增重1.21 kg;屠宰率58.44%,净肉率47.68%;胴体质量与产量等级评定表明:利西本三元杂交牛牛肉指标达到了特级标准;产量达到了国内优质高档牛肉的重量标准。肉质特性测定表明:利本杂交牛肉品大理石纹较为丰富,利西本杂交牛肉品较细嫩、柔软;各组合间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利西本和湘西黄牛臀肌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背肌(P〈0.05),其他组合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