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4篇
  1篇
综合类   63篇
畜牧兽医   18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鉴定分离到牛源肺炎克雷伯杆菌的SHV表型,并通过接合转移实验确定能够水平转移给其他细菌,以探明其耐药基因转移的机制。[方法]对已经分离得到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药敏试验,检测耐药基因,做水平转移实验。[结果]从分离得到的7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共有66株,66株中共有7株含SHV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选取其中5株进行水平转移试验,获得3株接合子。[结论]ESBLS肺炎克雷伯菌能够通过结合性质粒介导AMP、GEN、AMX等多种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  相似文献   
3.
娟珊牛和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斯坦牛和娟珊牛作为目前分布广泛的主要奶牛品种,其泌乳性能各有优势。为了比较二者泌乳性能的差异,收集了江苏某大型牧场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共25489条DHI记录,用多因素方差法分析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娟珊牛与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娟珊牛与荷斯坦牛泌乳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娟珊牛乳脂率和蛋白率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而荷斯坦牛产奶量相关性状(日产奶量、校正奶量、高峰奶量、305天奶量以及成年当量)极显著高于娟珊牛(P0.01)。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娟珊牛和荷斯坦牛的泌乳性能比较结果总体上也符合上述趋势,但头胎娟珊牛校正奶量极显著高于头胎荷斯坦牛(P0.01),三胎娟珊牛的高峰日极显著大于荷斯坦牛(P0.01)。该结果表明娟珊牛和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竹醋液、壳聚糖及茶多酚作为保鲜剂保存冷却猪肉的复合保鲜效果,试验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单一保鲜剂进行了筛选,在此基础上采用L_9(3~3)正交试验进行了竹醋液、壳聚糖及茶多酚的最优组合筛选。结果表明:最佳复合保鲜剂组合为壳聚糖0.9 g/100 mL、茶多酚0.9 g/100 mL、竹醋液2%(V/V),在最优条件下冷却猪肉的菌落总数对数值、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竹醋液、壳聚糖和苯多酚复合保鲜剂;货架期能够有效地延长冷却猪肉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5.
《牛生产学》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如何适应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主动做出调整与改进,培育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特征,结合牛生产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动物科学专业《牛生产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认真审思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提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模式创新,培养更适合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荷斯坦牛与娟姗牛乳中脂肪酸组成与测定日泌乳性能的差异。采集江苏省某大型奶牛场荷斯坦牛(29头)与娟姗牛(23头)乳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中脂肪酸组成,同时收集其DHI记录,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荷斯坦牛与娟姗牛乳中脂肪酸与测定日泌乳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娟姗牛乳中的月桂酸(C12:0)、中链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而荷斯坦牛乳中油酸(C18:1,cis-9)、长链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娟姗牛(P0.05);荷斯坦牛产奶量显著高于娟姗牛(P0.05),娟姗牛乳蛋白率则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荷斯坦牛与娟姗牛泌乳中期乳中油酸(C18:1,cis-9)含量均显著高于泌乳前期及泌乳后期(P0.05),泌乳后期乳中肉豆蔻油酸(C14:1,cis-9)含量均显著高于泌乳前中期(P0.05)。荷斯坦牛与娟姗牛乳中脂肪酸及测定日泌乳性能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影响中国荷斯坦牛乳中体细胞评分分布规律的因素,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9个牧场2003年—2009年118471次奶牛群体改良(DHI)测定日记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乳中体细胞数(SCC)为455.35×104个/mL,体细胞评分(SCS)为3.66。胎次、泌乳月和产犊季节显著影响乳中SCS的分布。随着胎次和泌乳月的增加,高SCS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加,第3胎以上和第9泌乳月以后的奶牛有20%以上乳中SCS均高于6分(即大于56.5万个/mL)。春季产犊高SCS(≥6)所占比例最小(17.63%),夏季产犊比例最大(20.2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中国荷斯坦牛乳中体细胞评分(SCS)与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的相关性。【方法】采集121头无临床乳房炎、胎次为2—3胎、泌乳期在100—300 d的中国荷斯坦牛早、中、晚共3次的混合奶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中脂肪酸含量,并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季节、胎次、泌乳阶段、乳中体细胞评分对乳脂率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同时对乳脂率和脂肪酸含量与乳中体细胞评分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乳中共检出21种脂肪酸,季节对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有显著影响(P<0.05),泌乳阶段对脂肪酸含量和组成影响较小;除十四碳一烯酸(C14:1)、棕榈油酸(C16:1)、十七酸(C17:0)、硬脂酸(C18:0)、亚油酸(C18:2n6c)、二十酸(C20:0)、二十碳三烯酸(C20:3)、花生四烯酸(C20:4)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等8种脂肪酸外,SCS显著影响乳脂率和其它脂肪酸绝对含量(P<0.05)。乳脂率、脂肪酸总含量、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及短、中和长链等19类脂肪酸的绝对含量随着乳SCS的逐渐增加而降低。除4种相对含量较低的脂肪酸(十一酸(C11:0)、二十酸(C20:0)、二十碳三烯酸(C20: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外,SCS对乳中其它脂肪酸及饱和SFA、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短、中和长链等23类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SCS与SFA、MUFA及短、中和长链脂肪酸绝对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UFA和长链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SFA、中、短链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SCS与脂肪酸总量、SFA、MUFA及短、中和长链脂肪酸绝对含量的最佳回归方程均为对数函数,拟合度均在0.9以上;与SFA相对含量的最佳回归方程为指数函数,拟合度达到0.9以上,而与其它各种类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回归方程拟合度均低于0.9。【结论】该结果为通过SCS来预测和评估乳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犊牛初生重是牛重要的性状之一,对其生长发育和泌乳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收集了江苏某奶牛场2013年9月~2014年3月的荷斯坦犊牛初生重的共4 926条相关记录(其中公犊2 245头,母犊2 681头),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了性别、产犊月份、胎次、在胎天数、产犊时间对荷斯坦犊牛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公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母犊(P<0.01);2月份犊牛初生重最大,9月份最小;随着胎次的增加,犊牛的初生重也呈增长趋势;初生重与在胎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该结果为控制荷斯坦犊牛初生重,提高其泌乳性能,降低难产率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乳腺炎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乳中脂肪酸组成及其绝对含量的影响。根据奶牛乳房结构,试验组利用通乳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悬液经乳头管注射入奶牛乳房内,建立诱导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乳腺炎模型,对照组灌注磷酸盐缓冲液,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中的脂肪酸绝对含量。结果表明:乳中共检出34种脂肪酸,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对感染乳区脂肪酸合成产生直接影响。按不饱和度和碳链长度划分的6大类脂肪酸中,试验组在感染后11 h与感染前24 h相比,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绝对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有相同变化趋势,但除短链脂肪酸外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感染后23 h试验组6大类脂肪酸的绝对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乳腺炎影响了奶牛脂肪酸的合成过程,降低了脂肪酸各组分的绝对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