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54篇
  免费   1392篇
  国内免费   2211篇
林业   2443篇
农学   3161篇
基础科学   753篇
  1163篇
综合类   14381篇
农作物   2268篇
水产渔业   906篇
畜牧兽医   7300篇
园艺   2591篇
植物保护   691篇
  2024年   231篇
  2023年   815篇
  2022年   864篇
  2021年   1074篇
  2020年   964篇
  2019年   1229篇
  2018年   613篇
  2017年   1036篇
  2016年   1304篇
  2015年   1129篇
  2014年   1275篇
  2013年   1512篇
  2012年   1918篇
  2011年   2031篇
  2010年   1832篇
  2009年   1967篇
  2008年   1959篇
  2007年   1701篇
  2006年   1662篇
  2005年   1513篇
  2004年   1330篇
  2003年   1180篇
  2002年   921篇
  2001年   815篇
  2000年   619篇
  1999年   521篇
  1998年   422篇
  1997年   443篇
  1996年   403篇
  1995年   343篇
  1994年   390篇
  1993年   256篇
  1992年   288篇
  1991年   284篇
  1990年   232篇
  1989年   241篇
  1988年   145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91.
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ZJ971 S1基因亚克隆到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pEGFP—C2中,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GFP—ZJ971-S1。重组质粒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Vero细胞,借助荧光显微镜在转染后4h观察到S1—GFP融合蛋白的瞬时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ICC)结果显示,抗ZJ971 S1D蛋白单克隆抗体和鸡抗IBVZJ971全病毒血清特异性识别了S1基因转染细胞,表明S1蛋白在Vero细胞中得到有效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和ICC均表明,S1表达蛋白主要分布在转染细胞的胞浆内,而胞核中未见分布,提示IBVS1蛋白内可能存在与病毒装配相关的细胞定位信号。  相似文献   
992.
作者综述了制备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克隆猪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进展。用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了C briggsae的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sFat-1,并构建了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制备了转基因小鼠,sFat-1基因能够在转基因小鼠中产生更多更长链的而且更有价值的DHA以及DPA。在确认sFat-1基因功能的基础上,将载体转染到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利用阳性的细胞克隆通过核移植方式制备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克隆猪。  相似文献   
993.
作者研究了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EGF、IGF-1以及EGF联合IGF-1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添加各种浓度的EGF都可以提高水牛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其中50 ng/ml EGF有显著影响(P<0.05)。②10、20 ng/ml的IGF 1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无显著影响(P>0.05); 30 ng/ml的IGF-1能显著提高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P<0.05)。③添加20 ng/ml EGF+30 ng/ml IGF-1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高于添加30 ng/ml的IGF-1组,显著高于添加20 ng/ml EGF组和对照组(P<0.05)。可见,EGF和IGF-1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众所周知,X染色体与Y染色体在动物的性别决定中具有同等的作用。但随着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认为不能将它们二者看作在性别决定中具有同等的作用。实际上性别决定的关键只在于Y染色体,Y染色体的有无分别决定雄性或雌性。其核心是Y染色体将未分化的性腺导向睾丸的分化,缺少Y染色体则向卵巢发育,两者之间的其他差异都是第二位的,  相似文献   
995.
肉鸡肠道PepT1 mRNA表达的肠段差异性与发育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遗传背景相同的1日龄父母代雄性Arbor Acre(AA)鸡和父母代雄性岭南黄肉雏鸡各120羽,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30 d时岭南黄鸡肠道样品为模板,研究肉鸡肠道寡肽转运载体1(Peptide transporter 1,PepT1)mRNA表达的肠段差异性;以AA肉鸡和岭南黄鸡十二指肠和空肠样品为模板,研究不同品种肉鸡肠道PepT1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结果显示:(1)岭南黄肉鸡肠道PepT1 mRNA的表达丰度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到结直肠依次降低,其中十二指肠显著高于结直肠(P<0.05);(2)AA鸡和岭南黄肉鸡PepT1 mRNA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中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发育模式,16 d表达丰度最高,16~44 d逐渐下降,58 d略微回升;不同基因型之间PepT1 mRNA丰度比较,AA鸡和岭南黄肉鸡两品种间PepT1 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说明:(1)随着肠道空间位置的后移,岭南黄肉鸡肠道PepT1 mRNA的表达丰度逐渐降低,其中十二指肠的表达丰度显著高于结直肠(P<0.05);(2)不同品种肉鸡十二指肠及空肠PepT1 mRNA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发育模式,且同日龄两品种间的表达丰度未见明显差异,表明PepT1 mRNA表达受到发育阶段的调控,但品种间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6.
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江苏苏太断奶仔猪FUT1基因M307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所检的49头仔猪中,GG基因型个体16头,AG基因型19头,AA基因型14头。在此基础上,制备上述不同基因型个体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分别与表达F18ab菌毛的野生型大肠杆菌、表达F18ac菌毛含fed操纵子全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和V型系统表面分泌表达F18abFedF亚单位的重组大肠杆菌进行体外黏附试验和黏附抑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FUT1基因M307位点中GG型和AG型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均能黏附上述3种大肠杆菌,而AA型个体小肠上皮细胞则不能黏附。将上述3种大肠杆菌分别与抗F18ab菌毛高免血清、F18ac菌毛高免血清及抗F18abFedF亚单位单因子血清作用后,则失去黏附仔猪肠上皮细胞能力。上述结果对苏太猪从体外试验上证明了FUT1基因M307位点多态性与断奶仔猪腹泻和水肿病存在着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7.
部分引进猪种α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采用PCR RFLP技术对4个引进猪种杜洛克、约克夏、长白猪和皮特兰共计122头猪的FUT1基因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猪种在该FUT1基因座位存在多态性,但抗性基因型AA仅在杜洛克和皮特兰猪中分布。卡方检验结果表明,长白猪与皮特兰间FUT1基因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长白猪与杜洛克猪之间差异显著,约克夏与皮特兰间差异也显著。  相似文献   
998.
禽类的性别决定机制迄今尚无定论,目前较为公认的有以下几种假说:一是W染色体上携带性别决定基因(类似于哺乳动物的SRY)决定着个体的雌性化发育;二是Z染色体上某些基因的过表达(即不受剂量补偿效应限制)引发了个体的雄性化发育;三是前2种机制共同作用。已知禽类的性别决定候选基因有W染色体上的FET1、ASW和Z染色体上的DMRT1基因。此外,常染色体上的许多基因也参与禽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过程,如SOX9,AMH,cFOXL,CYP19A1等。  相似文献   
999.
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基因vp1的表达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克隆口蹄疫病毒vp1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vp1。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分析表明,诱导5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表达产物大小约为33Ku-40Ku,表达蛋白能与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经HPLC纯化后,以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检测VP1蛋白抗体的ELISA方法,检测猪牛血清样品,免疫抗体检测结果与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检测结果呈正相关,能反映出免疫抗体动态变化,对临床样品口蹄疫病毒血清抗体检测,两种方法有一定相关性,但不显著。所以以重组VP1蛋白为检测抗原的ELISA方法有望用于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调查患犬瘟热病犬淋巴组织中T、B细胞变化的特点及淋巴细胞减少的发病机制,试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T细胞(用CD3和CD45RO检测T细胞)、B细胞(用IgG、IgM抗血清检测B细胞)和犬瘟热病毒(抗犬瘟热病毒抗体)在病犬淋巴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在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淋巴小结中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均检出了抗病毒阳性反应细胞。在骨髓组织的前髓细胞中也发现抗病毒阳性反应细胞和嗜酸性胞浆内及核内包涵体的存在。与对照组相比,CD3和CD45RO阳性细胞主要存在于T细胞的分布域;但CD3和CD45RO阳性T细胞的数量较少。位于淋巴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有的被CD45RO染成阳性。在B细胞分布的区域中,IgG、IgM阳性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一些位于淋巴组织的浆细胞也被IgG或IgM染成阳性。在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减少的顺序为:IgG阳性细胞减少最明显,其次为IgM和CD45RO阳性细胞,再次为CD3阳性细胞。依据试验结果,作者认为病犬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减少主要是由B细胞缺乏所引起的;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是引起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减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