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2篇
  免费   455篇
  国内免费   856篇
林业   303篇
农学   457篇
基础科学   758篇
  659篇
综合类   2428篇
农作物   285篇
水产渔业   357篇
畜牧兽医   1538篇
园艺   191篇
植物保护   1207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84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440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403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568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442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901.
双标准曲线法是基因表达定量研究中应用较广的一种相对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结合绝对定量的原理,对传统双标准曲线法进行了改进。以刺萼龙葵延迟萌发基因DELAY OF GERMINATION 1(DOG1)的表达检测为例,选择β-actin为内参基因,分别将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片段插入pEASY-Blunt Zero载体,制作标准质粒。提取冷藏或常温储藏种子的RNA进行荧光扩增,同时将标准质粒梯度稀释液作为模板构建标准曲线,以此计算SrDOG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双标准曲线法能够灵敏地检测SrDOG1基因的差异表达,发现冷藏种子中SrDOG1基因的表达量较常温储藏显著增高。双标准曲线法检测结果稳定,重现性好,数据处理简单,适用于多种条件下基因表达水平的比较,为进一步系统研究刺萼龙葵DOG1基因的表达特性和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2.
葡萄卷叶伴随病毒1号和3号宁夏分离物部分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葡萄卷叶伴随病毒(GLRaVs)在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上的侵染状况,采用RT-PCR技术对40份酿酒葡萄样品中的GLRaV-1~GLRaV-5进行了外壳蛋白(CP)、复制酶(RdRp)和热激蛋白(HSP70)基因序列的克隆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5种病毒中,除GLRaV-2和GLRaV-4未检测到外,GLRaV-1和GLRaV-3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0.0%和32.5%,GLRaV-5的检出率仅为5.0%;有6个样品存在GLRaV-1和GLRaV-3两种病毒复合侵染。序列分析表明,GLRaV-1宁夏分离物的部分CP基因序列长度为232nt,其两种分离物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率为90%,与已报道的国内外其他分离物CP基因序列相比,其同源率为90%~99%;GLRaV-3宁夏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长度为942nt,其两种分离物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率为40%,与已报道的国内外其他分离物CP基因序列相比,其同源率为40%~99%;GLRaV-3宁夏分离物的RdRp基因序列长度为683nt,其各分离物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率为90%以上,与已报道的国内外其他分离物RdRp基因序列相比,其同源率为90%~99%;GLRaV-3宁夏分离物的HSP70基因序列长度为546nt,其两种分离物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率为96%,与已报道的国内外其他分离物HSP70基因序列相比,其同源率为96%~99%。  相似文献   
903.
绿僵菌防治草原蝗虫效果显著,其在草原田间的存活能力影响其持续控害效果。除了侵染昆虫,绿僵菌还具有在植物根际宿存和根内生的生活方式,但相关宿存规律和内生性的研究报道很少。本文研究了绿僵菌在内蒙古草原两种优势种植物羊草和克氏针茅根际的种群数量变化并对其在这两种草的根内宿存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干旱的内蒙古草原,绿僵菌施用后种群数量在30 d内快速下降,但能够以低密度在羊草、克氏针茅根际土壤中至少延续宿存75 d,羊草根际环境比较利于绿僵菌生存。对菌株egfp基因标记的特异PCR检测证明了绿僵菌在羊草和克氏针茅根内宿存。试验数据为指导植保生物防治中充分利用绿僵菌的昆虫病原性和植物内生特性提供理论基础,也将成为绿僵菌物种生活方式多样性、与植物互作及共进化研究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04.
Cronobacter spp. (formerly Enterobacter sakazakii) are special foodborne pathogens. Cronobacter infection can cause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sepsis and meningitis in all age groups, especially neonates and infants, with a high fatality of up to 80%, although the infection is rare. Outbreaks of Cronobacter infection are epidemiologically proven to be associated with contaminated powdered infant formula (PIF). Cronobacter spp. can resist dry environments and survive for a long period in food with low water activity. Therefore, Cronobacter spp. have become serious pathogens of neonates and infants, as well as in the dairy industry. In this review, we present the taxonomy, pathogenesis, resistance,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Cronobacter spp.  相似文献   
905.
通过研究猪瘟(CSF)疫苗免疫猪抗结构蛋白E2、E0和C抗体的产生规律,为临床制定合理的CSF疫苗免疫程序提供参考。利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CSF疫苗免疫猪过程中,抗E2抗原血清抗体的产生特征;分别以重组猪瘟病毒(CSFV)结构蛋白E0和C为抗原,建立检测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检测疫苗免疫过程中抗E0和C蛋白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显示:CSFV-E0和CSFV-C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分别为2.09和1.59μg/mL,待检血清样本最适稀释度分别为1∶60和1∶80,酶标二抗稀释度分别为1∶100和1∶350,2种ELISA方法与常见猪病原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CSF疫苗免疫后第7天即可检测到抗E2、E0和C蛋白的抗体,其中抗E2和E0的抗体在免疫后第21天达到最高水平,E2抗体滴度先上升后下降,E0抗体在免疫后第21天开始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C蛋白抗体在免疫后第7天出现,随后开始下降,在第28天转为阴性。结果表明,利用重组抗原建立的CSFV血清抗体ELISA检测方法,可以用于评价CSF疫苗免疫后血清中针对3种结构蛋白的抗体消长特点,从而为临床猪瘟疫苗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6.
设计搭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小粒咖啡豆检测分级系统,系统由进料部、匀料筛分部、色选部、气动部、收料部以及电控箱组成。开发了基于OpenCV和visual studio的系统分析与控制软件,实现咖啡豆果径宽度和烘焙程度的检测分级。基于Blob分析方法对小粒咖啡生豆进行图像分割,利用最小外接矩形方法对果径宽度进行特征提取,采用HSV颜色空间模型提取小粒咖啡豆的颜色特征值,最终将小粒咖啡生豆分为5个等级,将烘焙程度分为浅度、中度、深度3个程度。系统运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对小粒咖啡生豆的果径宽度检测的平均误差为1.275%,烘焙程度检测的准确率为88.9%。  相似文献   
907.
氟苯尼考是一种特效动物专用抗菌药,随着临床用药量加大,其耐药菌株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而其传播机制亟需研究。收集新疆乌鲁木齐市周边养殖场的猪直肠和鼻腔样品,采用琼脂稀释法对样品中分离出的葡萄球菌进行临床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通过PCR方法对耐氟苯尼考的葡萄球菌进行耐药基因cfr、fexA和fexB的检测和物种鉴定,并对引起其传播的插入序列IS21-558和Tn558转座酶基因进行检测分析,探究引起上述耐药基因在菌群间可能的传播机制。结果显示鼻腔和直肠分离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而对庆大霉素耐药率较低;鼻腔葡萄球菌主要以6耐(19.9%)和7耐(19.9%)为主;而直肠葡萄球菌主要以8耐(27.1%)为主;直肠葡萄球菌比鼻腔葡萄球菌耐药情况更加严重。筛选出两株均携带cfr和fexA基因的葡萄球菌,分别鉴定为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和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1株携带fexA基因的葡萄球菌鉴定为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未检出携带fexB基因的菌株。通过PCR扩增发现3株阳性菌携带部分IS21-558移动元件基因和Tn558转座酶基因,可能会增加cfr和fexA基因的水平传播风险,使多药耐药细菌的产生成为可能。本研究揭示应加强畜牧兽医临床对cfr和fexA基因的检测和监测工作,为进一步分析阳性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流行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08.
为进一步提升苹果的侦测精度,从而提高苹果作业机器人的果实作业效率,以果园重叠苹果为对象,研究了自然环境下双果重叠目标的机器侦测方法。首先将采集到的苹果图像在Lab色彩空间中利用K-means聚类算法提取重叠苹果目标区域;其次在得到重叠苹果边界上的Harris角点后,通过关键角点检测算法定位苹果重叠部分的果实轮廓所在区域,并利用Canny边缘检测算子提取出苹果重叠部分的果实轮廓;然后利用Y型节点搜索算法实现重叠苹果目标的单果轮廓分离,并得到未遮挡果实的完整轮廓;最终利用距离最小二乘算法对被遮挡苹果目标进行果实轮廓重建。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Hough变换法、Spline样条内插法的重叠果实侦测结果与本文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不仅可以侦测出未遮挡果实的完整轮廓,同时对被遮挡苹果目标也有较好的轮廓重建效果,其果实平均重合度和定位误差分别为95.43%和4.44%,侦测性能明显优于前两种方法,表明本文方法可以较好实现自然环境下苹果双果重叠目标的侦测,该结果为苹果作业机器人多果重叠目标的自动化侦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9.
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与安全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组编辑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和对生物体基因进行定向改造的有力工具。随着近几年CRISPR/Cas9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组编辑技术在作物育种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介绍了ZNFs、TALENs和CRISPR/Cas9系统的原理及在作物育种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CRISPR系统相关的变体和该系统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作物育种中的进展。同时,也论述了基因编辑作物的检测方法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基因编辑作物的监管态度,重点介绍了美国、欧盟以及我国目前的监管态度,并分析了基因编辑作物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基因编辑作物的研究、安全管理和商业化批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10.
植原体原称类菌原体,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物,主要靠韧皮部取食的刺吸式昆虫介体传播。本文从4个方面综述了植原体的研究概况:(1)植原体的分类,包括了传统分类和16SrRNA分类系统;(2)植原体的分子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法、核酸杂交法、PCR法和LAMP检测方法;(3)植原体的传播,包括媒介昆虫类群如叶蝉、蜡蝉和木虱及其传播过程;(4)植原体的综合治理,包括加强检疫、治理寄主植物和治理介体昆虫。此外,还对植原体的今后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