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6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17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我国猪瘟流行新特点与疫苗免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的猪瘟流行的新特点进行了描述,详细分析了造成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6大原因,并且对疫苗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了猪瘟防控的两个关键环节为种猪群野毒感染的控制及有效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92.
耐药性体外传递和耐药菌体内生存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进一步验证GyrA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耐药性的关系,阐明与染色体无关的细菌耐药性或耐药基因垂直传递和水平传递特点,阐明控制抗菌药使用对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作用。【方法】用PCR方法扩增了细菌GyrA和ParC基因;用耐四环素(TE)、氨苄青霉素(AMP)、复方新诺明(SXT)的大肠杆菌做供体菌,对TE、AMP、SXT敏感的大肠杆菌作受体菌,进行了体外结合传递试验;用耐药菌株在营养琼脂上垂直传递20代;在2组不携带耐药菌的SPF鸡消化道内分别接种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接种后混合饲养。【结果】发现耐环丙沙星(CIP)和恩诺沙星(ENR)菌株的GyrA基因表达的氨基酸第73和78位发生改变,parC基因表达的氨基酸没有变化;对TE、AMP、SXT的抗性能够在大肠杆菌之间水平传递,TE的结合传递频率为3×10-7;连传20代后菌株耐药性不变;耐药菌接种后3 d,2组鸡均分离到接种的菌株,但随时间推移,耐环丙沙星的菌株逐渐减少,23 d后消失。【结论】表明细菌对氟喹诺酮药的耐药表型与GyrA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细菌的非染色体耐药基因既能水平传播又能垂直传递,耐药菌能在鸡群中迅速扩散,但如果没有抗菌药的压力,又会很快从宿主体内消除。  相似文献   
93.
猪瘟病毒感染对猪外周血细胞因子转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为了解CSFV毒株对猪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本研究使用中等致病力CSFV毒株人工感染试验猪,定期采集猪外周血,提取总RNA,运用qRT-PCR技术对免疫相关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临床症状早期和在临床症状明显期,11种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RQ>1);在濒死期,除AMCF、IL-1α、IL-1β、IL-6转录升高外,其余细胞因子转录水平下降显著(RQ<0.1).该试验结果证实,CSFV感染可以导致PBMC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增高,从而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功能,这可能是CSFV对猪免疫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澳大利亚兽药管理的学习和考察,体验了其兽药管理的管理理念.对澳大利亚兽药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兽药注册管理与要求予以概述,以期为今后我国的兽药管理与兽药注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为研究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的gapC基因工程疫苗及其生物免疫活性,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出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的gapC基因cDNA序列,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将重组质粒pMD18-T-TRgapC、pMD18-T-WRgapC和pMD18-T-RFgapC经双酶切鉴定、测序及序列分析后,再将gapC基因亚克隆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的gapC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T-28-TRgapC、pET-28-WRgapC和pET-28-RFgapC;将构建好的原核表达质粒转化至宿主菌BL21(DH3)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纯化、复性后经Western blot检测,得到了约38 ku的条带,与预期大小相符。说明这3种蛋白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该病1987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首先被发现[1],然后迅速向世界各地蔓延,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仅有少数几个国家没有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如瑞典[3]、新西兰[3]、澳大利亚[4]等国家.  相似文献   
97.
利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北京分离株(BJ株)、广东分离株(GD株)各9条基因片段,并将这9个片段分别克隆于PGEM-T-easy质粒载体上进行测序,按顺序将这些序列进行拼接得到PRRSVBJ株和GD株的全基因组cDNA(GenBank:EU825723,EU825724)。测序结果表明,BJ株和GD株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5340和15336bp,各包含9个开放式阅读框,5′UTR都含有189nt,3′端URT分别含有170nt、166nt,其中各包含20ntPoly(A)、16ntPoly(A)。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BJ株和GD株与ATCCVR-2332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8.9%和89.0%,与高致病性PRRSV毒株JXA1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0%和99.4%,与PRRSV毒株HuN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8%和98.9%。  相似文献   
98.
健康鸡猪体内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纯萍  宁宜宝  宋立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2):2578-2583
【目的】四环素作为人类和动物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广谱抗生素,其耐药性问题一直为全球所关注。健康动物体内的共生性大肠杆菌作为耐药指示菌和耐药基因的贮存库,了解其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对于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健康鸡、猪体内分离大肠杆菌,用微量肉汤法检测其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并用PCR方法对耐药菌株中8种四环素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行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鸡、猪体内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分布情况的差异。【结果】总共分离鉴定出大肠杆菌269株,其中86.2%的菌株对四环素产生了耐药性,健康猪体内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健康鸡体内分离株(P0.05)。tet(A)、tet(B)和tet(M)3种四环素耐药基因广泛存在于健康鸡、猪体内的共生大肠杆菌中,所携带比例分别为87.9%、28.4%和15.5%;所有对四环素耐药的大肠杆菌均携带tet(A)或tet(B)基因,其中25.0%和2.6%的耐药菌株分别携带有2种和3种耐药基因,tet(M)基因与tet(A)或tet(A)+tet(B)基因共存于对四环素耐药的大肠杆菌中;健康鸡、猪体内耐药性大肠杆菌在tet(A)+tet(M)基因携带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鸡、猪体内的大肠杆菌分离株普遍对四环素耐药,四环素耐药基因广泛分布于大肠杆菌分离株中,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机制以主动外排作用为主,核糖体保护基因在大肠杆菌对四环素耐药机制方面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CSFV3′-UTR一级序列和二级结构,为研究其对病毒复制、增殖和毒力的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利用RT-PCR技术扩增CSFV Thiverval株、HCLV株和Shimen株的3′-UTR并测序,使用DNAstar、Sequencher和RNAstructure软件进行CSFV3′-UTR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分析和二级结构模拟。【结果】Thiverval株3′-UTR最长可达259个碱基,与母源株Alfort相比,含有32nt的插入,最短只有233个碱基,含有6nt的插入。HCLV株最长有244个碱基,含有17nt的插入;最短有233个碱基,含有8nt的插入。同时,疫苗株的插入片段导致3′-UTR空间构型和自由能发生改变,自由能随着插入片段的增加而升高。【结论】(1)CSFV3′-UTR存在两个高度变异的区域。(2)CSFV疫苗株Thiverval株和HCLV株3′-UTR同一样品不同克隆株中插入片段呈现明显的不均一。(3)疫苗株的插入片段影响3′-UTR二级结构的稳定性,可能是导致疫苗株毒力减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0.
用RT-PCR方法检测猪瘟细胞苗中污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参考GenBank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猪瘟兔化弱毒病毒(HCLV)序列,设计和建立了一种PCR检测方法,通过试验证明,所建方法能够对HCLV和BVDV进行鉴别诊断;用此方法对23个批次的猪瘟细胞苗进行检测,发现有5批疫苗污染BVDV,均为BVDV I型,污染率为21.74%。测定序列与BVDV Oregon C24V株(AF091605)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3.2%~83.5%,与NADL株(M31182)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6.4%~8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