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16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6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α-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以及n-6 PUFA亚油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人体具有显著的健康功效,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在食品、医药等领域。但是含有PUFA的油脂极易被氧化,且具有强疏水性,因此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乳液递送体系是一种经典的脂质载体,现已被应用于高生物利用率的PUFA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中。脂质伴随物是来源于油脂的天然植物化合物,主要包括多酚、植物甾醇、磷脂、脂溶性维生素等。研究表明,将一定量的脂质伴随物添加入乳液体系中能够有效改善体系的稳定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了极性多酚类化合物、双亲性植物甾醇及磷脂、非极性维生素等脂质伴随物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了验证平衡施肥对长期缺施钾肥的南方红壤性水稻土的修复效果,通过2年盆栽试验,以五种不同施肥处理(NPK、NPKSi、NPKOM、NPhK、NPhKOM),研究了长期缺施钾肥的水稻土的微生物特性,结果发现,在对照(NPK)基础上增施硅肥(NPKSi)、钾肥(NPhK)能促进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增长,提高微生物活度,加速微生物量N、P的转化,同时也能提高微生物量C。相反,在淹水条件下配施有机肥(NPKOM),由于降低了水稻根际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使根际微生物生长萎缩,微生物活度、微生物量C无显著提高;虽然土壤微生物量N、P随之增加,但有机N的矿化减弱,植株可吸收的有效态养分减少。增施钾肥的同时配施有机肥(NPhKOM)具有增施钾肥的优点,即可提高微生物活度、提高微生物量C,加速有机N、P的矿化,但同时也会减少微生物数量。因此在缺钾水稻土的修复实践中,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对水稻增施硅肥、钾肥应是有效举措,而配施有机肥则须谨慎:有机肥或须适量酌施,或须结合增施钾(硅)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优质饲料原料的严重不足以及国际进口贸易形势的日益紧张,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的需求愈发迫切。菜籽饼粕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油菜的加工副产物,饲用价值不高严重制约了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具有改良菜籽饼粕品质和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优势。本文综述了微生物发酵改良菜籽饼粕饲用价值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微生物发酵菜籽饼粕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讨论了目前微生物发酵菜籽饼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微生物发酵菜籽饼粕饲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又称虎坚果,沙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油莎豆具有适应性广、生长期短、生物量大、含油量高等优势特性。油莎豆茎叶可做青贮饲料,块茎可生吃或熟吃,此外,油莎豆还可用来榨油,榨油后的油饼可用来做饲料。因此油莎豆作为一种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新兴农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为了深入了解油莎豆,促进油莎豆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和研究,本文综述了油莎豆中油脂、蛋白和多糖等主要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油莎豆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和保肝等生理功能,并就其市场规模和科学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微波/超声波物理辅助技术和固定化酶技术在蛋白质高效水解制备多肽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综述了微波/超声波辅助酶解技术及新型固定化酶技术的原理、优点及其在食品蛋白质水解中的应用。同时展望了这两种技术在油料作物蛋白质高效/连续化酶解生产活性多肽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精炼工艺对菜籽油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菜籽毛油为原料,分析了脱胶、脱酸、脱色和脱臭(四脱精炼)对菜籽油流变特性以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四脱精炼对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折光指数无显著影响;在恒温下,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菜籽油的粘度先逐渐减小再趋于稳定,即菜籽油是由非牛顿流体逐渐向牛顿流体转化;同时在大范围的剪切速率下,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呈近线性关系,菜籽油为牛顿流体;精炼所导致的菜籽油粘度差别与微量成分相关,并且精炼可以降低菜籽油的屈服应力值;Herschel-Bulkley的简化方程xy=o+K(dVx/dY)或者Bingham方程相对适宜用于表征菜籽油在四脱精炼过程中的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17.
李鑫    李培武      张奇      张文    李园园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2,34(5):528-532
为降低黄曲霉毒素大量样品的制备成本,在实验室已有的抗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8F6的基础上,成功克隆得到了该单克隆抗体的重链(VH)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片段。通过重叠延伸PCR的方法将轻、重链可变区基因连接,并引入连接肽(Linker) 编码序列,构建VH-Linker-VL结构的单链抗体(ScFv)基因, 并将该基因克隆到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 5E 上,使单链抗体以噬菌体展示形式在大肠杆菌TG1 中表达。间接竞争ELISA方法检测到该ScFv对黄曲霉毒素B1的抑制率(IC50)值为0.57ng/mL,表明该单链抗体与亲本鼠单抗有相同的抗原结合特异性,且具有很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18.
国家油菜区试品系的主要营养品质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0个2009/2010年度参加全国区试的油菜品系为试材,压榨取油后分别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菜籽多酚总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叶黄素、贝塔胡萝卜素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甾醇含量。结果表明,50个品系的菜籽多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叶黄素、贝塔胡萝卜素含量范围分别为8.02~61.90mg/100g、260.86~685.21mg/kg、608.23~1218.51mg/100g、36.09~170.07mg/kg、2.06~4.19mg/kg,平均值分别为40.17mg/100g、476.96mg/kg、879.82mg/100g、85.40mg/kg、2.54mg/kg。各品系间主要微量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 < 0.01)。通过因子分析建立了油菜品系的营养品质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将50个品系的营养品质分为2类。通过聚类分析和随机选取的另外8个品种样品的实测结果与评分结果,验证该模型具有可行性,用于油菜品种营养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19.
油料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料作物是油脂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在保证油脂和蛋白质的有效供给、改善食物结构、促进养殖业和加工业发展等诸方面均居重要地位。目前改变不利于人类健康的油料加工工艺,优化有效精炼过程,减少废弃物并对其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开发高附加值油料加工产品,都对油料加工产业提出越来越高要求。概述了油脂加工工艺技术、油料饼粕利用技术、油料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油料脂质活性成分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以期为油料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12年,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稳步增长,加工产业集约化格局基本形成,多油并举的态势逐步显现,但国产油料种植面积不断下滑,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禁止散装油进入餐饮企业未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散装油质量安全状况堪忧;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迟迟无法出台,地沟油重返餐桌路径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为形成差异化竞争,营养强化油新产品不断推出,概念炒作愈演愈烈;油脂价格稳中有升,但由于原料价格由国际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