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通过:RT-PCR特异性扩增出IBV H120疫苗株的S1基因,产物大小为1.62kb,与设计相符。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H120株与H52、M41和BEAU株的S1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1%、96.9%和96.8%,表明IBV H120疫苗株与标准毒株的S1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鸡胚分离法由发生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病鸡分离到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IBV)W株;再通过SPF鸡胚连续传代,获得了NIBV疫苗毒株W93;继而借助RT—PCR法扩增了其S1基因,并测定了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了与相关毒株间的同源性。结果显示,W93株在鸡胚中的病毒产量达107.8EID50/0.1mL,适用于所有日龄的雏鸡;W93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马萨诸塞型的M41株、H52株和H120株的同源性很高,分别为96.9%、96.8%和97.1%。表明,W93可作为制备IB弱毒疫苗的毒株。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药杂志》2003,37(11):27-29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通过RT-PCR特异性扩增出IBV H120疫苗株的S1基因,产物大小为1.62 kb,与设计相符.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H120株与H52、M41和BEAU株的S1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1 %、96.9 %和96.8 %,表明IBV H120疫苗株与标准毒株的S1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血清中和试验、RT-PCR、核酸序列分析和S1基因的同源性分析,表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BJ9601、HN9604与M41株的血清中和效价最高,其次为H120,TJ9602与试验毒株的血清中和效价较低。BJ9601、HN9604的S1基因与H120和H52的同源性很高,与H120和H52同在一个分支,其来源与H120或H52有密切关系。TJ9602的S1基因只与LDT3的同源性达到93%,共同形成一个分支,与其他毒株的同源性均在88%以下。血清中和试验和S1基因同源性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但并不能达到完全的吻合,即血清中和效价最高的毒株之间S1基因的同源性并不是最高的。在GenBank中登记的IBV中国大陆分离株的S1基因可分为3个基因群,其中Ⅰ群和Ⅱ群是主要的流行毒株,共有38个分离毒株,占90.48%。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RT-PCR分别获得了4个国内IBV分离株的S1、M和N基因,并进行了克隆及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aN2-95株的S1、M和N基因核苷酸序列均与IBV H120疫苗株的同源性最高;尽管HaN1-95株的S1基因与IBV H52疫苗株的亲缘关系最近,但是该毒株的M基因和N基因却与IBV Gray株的同源性最高;GX1-98株的S1和M基因均与IBV H52疫苗株的亲缘关系最近,但其N基因却与IBV Gray株和Ark99株有高度的同源性;GX2-98株的S1基因却与IBV Holte株的亲缘关系最近。上述结果提示国内有些IBV分离株的出现可能与疫苗株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鸡胚矮小试验、鸡胚气管环组织培养试验、干扰新城疫病毒复制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将2006-2007年在江苏省分离的7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鉴定为嗜肾型毒株。采用RT-PCR扩增IBV分离株的S1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7个IBV分离株S1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6%-99.4%,处于同一个群,分别属于3个亚群。这些毒株与大多数国内近年分离株的同源性较高,而与Massachusetts、T、4/91和793B血清型毒株(包括H120和H52疫苗毒株)的同源性较低。IBV流行毒株和疫苗毒株的差异是造成免疫鸡群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S1基因序列 ,设计了 2对引物并以 RT- PCR特异性扩增出IBV X株的 S1基因 ,基因产物大小为 1.6 4kb,与设计相符 ,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后 ,与标准毒株 H5 2、H12 0、M41、BEAU和澳大利亚 T株的 S1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 ,X株与 H5 2、H12 0、M41、BEAU和澳大利亚 T株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75 .8%、76 .1%、76 .3%、75 .5 %和 76 .9%,由此可以看出 ,IBV X株与标准毒株在 S1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国产IBV疫苗株核衣壳蛋白基因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自行设计的引物Cx和Cs,通过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D41株,H120GD株、H120SH株、H52GD株等4个国产疫苗株和标准强毒M41-E4株完整的N基因cDNA,然后将其分别克隆到pGEM T-Easy或pMD 18-T载体中并测序。测序结果表明,这5个IBV毒株可分2组,其中D41株,H120GD株和H120SH株为一组,它们的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7%-99.8%和99.0%-99.5%,而H52GD株与M41-E4株构成另一组,其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7%和99.5%;而2组之间的最大同源性仅为91.0%和93.2%。在系统发生进化树上,这2组分别位于不同的分支簇上。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H52GD株与国外报道的H52株不在同一分支簇上,相反却与国内强毒M41-E4株以及国外报道的M41株在同一分支簇上。这一结果表明,国内的H52GD疫苗株与国外报道的H52疫苗株不同,它们在亲缘关系上更靠近M41-E4株和M41株。  相似文献   

9.
用RT-PCR扩增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C株S1基因,连接到pMD 18-T载体上,克隆后进行了核酸序列分析,证实SC株S1基因与基因库中收录的国外毒株H120和M41的同源性较低,分别为81.1%和80.0%,而与国内JX9901株的同源性达到91.3%,初步证实国内存在IBV新毒株。  相似文献   

10.
IBV疫苗株基因组3‘末端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疫苗株(D41、H120GD、H120SH、H52BJZH和H52GD株)和IBV标准强毒M41-E4株的基因组R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1条特异性条带,包括部分核衣壳蛋白(N)基因以及紧接着N基因下游的基因组3‘端非编码区(UTR)。测序结果表明,从D41、H120GD和H120SH株扩增的特异性片段长度为614bp;而从H52BJZH、H52GD和M41-E4株扩增的特异性片段长度为406bp。序列分析发现,被检的6株IBV毒株可分为两组,其中D41、H120GD和H120SH株为一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7%-99.8%;而H52BJZH、H52GD和M41-E4株构成另一组,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3%-100%;两组之间的最大同源性仅为94.6%。在系统性发生进化树上,这两组分别位于不同的分支簇上,国内的H52BJZH、H52GD与国外的H52株不在同一分支簇上,相反却与国内强毒M41-E4株以及国外M41株在同一分支簇上。提示国内H52疫苗株与国外H52疫苗株不同,它们在亲缘关系上更靠近M41-E4株和M41株。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 B V)核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 1 对引物。应用这对引物,以 R T P C R 特异性扩增出华南分离株( H N 株)的核蛋白基因,基因产物大小为 15 kb , 与设计相符。对 H N 株部分核蛋白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并与标准毒株 H52、 M 41、 Beau 和 Gray 的核蛋白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 H N 株与 H52、 M 41、 Beau 和 Gray 株的核酸同源性分别为 85% 、84% 84% 和 86% 。由此可以看出, H N 株与标准毒株在核蛋白基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国产IBV疫苗株膜蛋白基因的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设计的引物Wx和Ws,通过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IBVD41株、H120GD株、H120SH株、H520GD株4个国产疫苗株和标准强素M41-E4株完整的M基因cDNA,然后将其分别克隆到pGMET-Easy或pMD18-T载体中。测序结果发现:这5个IBV毒株的M基因均为678bp,分别编码由2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序列分析表明:D41株、H120GD株和H120SH株M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它们在系统发生进化树中处同一分支;而H52GD株和国内的M41-E4株和国外的M41株M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及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6%,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在系统发生进化树上处另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3.
利用设计的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4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安徽地方分离株膜蛋白M基因全长片段并进行了克隆测序。将各IBV安徽地方分离株与GenBank中注册的一些毒株M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和系统进化关系分析,发现毒株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8.5%~100%,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0.3%~100%;不同毒株间存着重组、缺失、插入及点突变等变异,从ATG至第140 bp区段的核苷酸序列变异频率最高;4株分离毒株属于同一个进化群的2个不同进化亚群,与我国常用疫苗毒株H120、M41和W 93不属同一个进化亚群。  相似文献   

14.
用RT-PCR扩增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DB01株S1基因,获得了约1.7 kb的基因序列,利用DNAMan软件对DB01株S1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标准疫苗株H120、H52和M41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其同源性均低于80%,亲缘关系比较远.在DB01的S1蛋白氨基酸序列上出现了5个新的糖基化位点,1个糖基化位点丢失,其中有3个变异位点在抗原表位上.亲水性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RT—PCR方法对近年来本实验室分离的4株肾型IBV陕西分离株的纤突蛋白S1基因、膜蛋白基因(M)和核蛋白基因(N)分别进行扩增,测序后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与肾型疫苗株w93相比,各分离株S1基因均存在广泛的点突变,并且都存在基因插入现象,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75.8%~99.4%;M基因除了存在点突变外,W09和WNl2在其5’端还存在9个核苷酸的缺失,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1.0%~99.6%;N基N无插入和缺失,但存在基因点突变,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9.3%~99.5%。4株IBV分离株在S1、M和N基因氨基酸系统进化树上分属于不同的进化群,且都与较早的肾型IBV陕西分离株w118遗传距离较远。结果表明,4株鸡肾型IBV流行毒株的s1、M和N基因均存在不同程度变异,这可能是免疫鸡群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长期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反转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 ( RT-PCR) ,成功地扩增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 IBV)人工致弱毒D41株 S1基因、M基因、N基因和基因组 3′端非编码区 ( U TR)的 c 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D41株的 S1基因全长 1611bp(从 ATG到 S前体蛋白裂解位点 ) ,编码一条由 53 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M基因全长 678bp,编码一条由 2 2 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N基因全长 12 3 0 bp,编码一条由 4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 ,3′端 UTR长度为52 5bp,其中高变区 ( HVR)长度为 2 2 5bp。与国内外已报道的一些 IBV标准毒株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后发现 :D41株与麻省血清型的毒株同源性最高 ,尤其与国际常用的标准疫苗株 H52和 H12 0的亲缘关系最接近。但它与国内“腺胃型”毒株 QXIBV在系统发生进化树上却相隔较远  相似文献   

17.
利用RT-PCR技术成功扩增出IBV分离株AH1-99 M基因全长cDNA,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获得该分离株M基因的重组质粒.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M基因全长共678个核苷酸,编码225个氨基酸;同其他IBV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7.2%~92.5%,氨基酸的同源性为89.8%~95.1%;在IBV M基因核苷酸进化关系树中,AH1-99株M基因与H120、M41、Beaudette以及多数国内分离株亲源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8.
对分离鉴定的鸽源冠状病毒PSH株纤突蛋白S1基因进行RT-PCR法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其S1基因由1 626个核苷酸组成,编码541个氨基酸,S蛋白的切割识别位点为精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精氨酸(RRFRR),与常见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蛋白切割识别位点相似(RRF/SRR).该病毒与火鸡蓝冠病病毒(TCV)Gh、G1株S1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仅为24.7%、25%,而与IBV H52、H120、M41、Beau、Conn、Gray、Hotel、SH1、SH2、SH5、SH6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在75.0%~99.6%,其中与SH2、SH5的氨基酸同源性更是达到了99.6%,进一步证明该冠状病毒可能来源于IB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