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6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通用性 P C R 方法。通过对纯化后 I B V核蛋白基因进行直接 P C R及套式 P C R 扩增表明,两次 P C R 产物的大小为0.7 kb 和0.5 kb,与实际设计相符。而对照的 N D V 及 I B D V 的 P C R 扩增产物均为阴性。用 I B V H B株感染 S P F鸡后,应用我们所建立的 P C R 方法去检测不同时期所采集的肾脏、气管、盲肠扁桃体、肺脏和肝脏中的 I B V,在 S P F鸡感染 I B V后的21 d 仍然能够检测到 I B V 的基因组, Southern blotting 杂交试验证明了我们获得的 P C R 产物为 I B V 的核蛋白基因。该 P C R 检测方法比免疫荧光抗体( F A)法更具敏感、特异、快速等特点,完全适用于不同来源及不同血清型 I B V 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QD经RT-PCR扩增出约1.7kbS1糖蛋白基因cDNA,修饰后插入pUC18SmalⅠ/EcoRI位点构成质粒pUCQDS1。对克隆的S1基因5′端高变区序列测定显示,起始密码上游60碱基和下游380碱基中与参考株M41S1基因序列仅有1个碱基的差异,表明QD为一类M41分离株。  相似文献   
3.
牛海绵状脑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海绵状脑病(BovineSoongiformEn-Cephslopathy,BSE)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牛传染病,为慢性进行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它与羊痒病、(人)库鲁病、CJD及GSS综合症是同组疾病,均属于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S)[1]。中感染BSE后,常表现应激反应增强、共济失调、恐惧和肌肉紧张,最后因衰竭而死亡。在病牛的大脑中,可发现有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即被称为“搔痒症相关纤维(SAP)”的异常纤丝状结构和淀粉样蛋白蚀班结构(amyloidplagues)[2]。1BSE的流行病学BSE于1985年4月在英国首次发现,并于1986年11月得到确诊,1…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马传贫弱毒疫苗免疫中的细胞免疫作用,前报对免疫马匹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E玫瑰花(ER)和活性玫瑰花(ATR)及其活性率(ATR/ER)进行了检测。本报根据Spell等报告,含有生长着的病毒和表面有病毒抗原的靶细胞,能在试管中被致敏的淋巴细胞识别和破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研制成功了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在现地广泛用于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免疫收到了良好效果。但是,人们对马传贫的免疫机理,尚不清楚。为此,我们肘接种马传贫弱毒疫苗马进行了外周血TB淋巴纠胞的动力学观测,以期为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分子生物学和现代免疫学方法,对新城疫病毒(NDV)中国毒株F48E9和LaSota等毒株的糖蛋白的致病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NDV F和HN蛋白为糖蛋白,强弱毒株之间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有明显的不同,并决定了毒株的毒力,但NDV的致病作用尚需HN、F蛋白的协同作用,单一的F或HN蛋白不能构成NDV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探讨鸡马立克氏病T细胞受体亚群的变化与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相互关系,本实验以马立克氏病强毒株人工感染1日龄SPF雏鸡,在不同的感染期,以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胸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CR1和TCR2T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感染鸡脾脏中TCR1T细胞异常增高,而TCR2T细胞在脾脏和外周血中的表现为暂短的升高,其后迅速下降。TCR1T细胞与TCR2T细胞的这种异常变化是VMDV感染雏鸡后T细胞表  相似文献   
8.
采用RT-PCR方法,以IBVS1全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从我国华东(HD)、华北(HB)、华中(HZ)、华南(HN)、西北(XB)及东北(DB)等地的IBV流行株基因组中扩增出预期的1.7kb左右的DNA片段。PCR产物的HaeII酶切分析及其与英国IBVS1全基因核酸探针的分子杂交证实所获6个IBV流行株的PCR产物为IBVS1基因。将此6个毒株的S1基因PCR产物分别进行5’和3’端的BamHI和HindII酶切识别位点的分子修饰之后插入到克隆质粒pUC18的BamHI/HindII位点,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目的基因的分子克隆。S1基因的RFLP分析表明我国IBV已有分子水平的变异。  相似文献   
9.
本项研究以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毒感染细胞总DNA和驴强毒感染驴外周血病毒RNA为起始材料,应用PCR和RTPCR的方法,分段扩增出马传贫弱毒疫苗毒前病毒和驴强毒各基因,并将各基因克隆后进行测序。根据与国外发表的马传贫病毒核苷酸序列比较,推导出马传贫疫苗毒和马传贫驴强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  相似文献   
10.
马传染性贫血病免疫中的细胞免疫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盼免疫性质,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试图予以解决。在早期,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未被突破,不能证明有抗体存在,则认为感染马传贫病毒的宿主,对侵入的病毒缺乏免疫学反应。近年来,马传贫补体结合反应和琼脂扩散反应等研究表明,这种概念是错误的。继之,我所报道了马传贫的免疫试验结果,马传贫耐过后有79.2%的马和83.5%的驴能抵抗强毒的再攻击。注射马传贫弱毒疫苗的马有79%、驴有97%的保护率。为了阐明这种保护机理,我们进行了马传贫免疫中细胞免疫作用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