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福建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掌握现有防疫体系下福建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采用HerdChek PRV gE—ELISA检测试剂盒对2009年10月送检的8个市40个规模化猪场1214份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猪场有25个,占检测猪场总数的62.5%;各猪场血清样品中伪狂犬病野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3.56%;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母猪群的伪狂犬病野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2.46%,其中阳性率最高为55.83%;不同胎次母猪群的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其中以莆田和南平地区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2006-2008年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PR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监测现有的防疫控制体系下我国规模化猪场PRV野毒感染情况,本研究应用IDEXX PRV gEELISA试剂盒对2006年9月~2008年9月送检的14个省(直辖市)89个规模化猪场的5312份样品血清进行PRV野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PRV野毒抗体阳性猪场有65个,占检测猪场总数的73.03%;各猪场血清样品中伪狂犬野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3.40%。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检测结果分析表明,PRV野毒抗体阳性率随猪龄的增长而升高,且不同生长阶段猪群PRV野毒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而不同季度送检的血清PRV野毒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本次调查表明,我国免疫猪伪狂犬病毒基因缺失疫苗的规模化猪场仍存在猪伪狂犬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6,(8):76-79
为了解我国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毒(PRV)野毒感染情况,对2012年1月—2015年8月送检的16个省(直辖市)包括240个规模化猪场的7 443份血清样品进行PRV gp I(gE)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送检样品中PRVgp I(g E)抗体阳性率在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8月份前分别为39.4%,39.6%,43.8%和50.8%。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检测结果分析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猪群PRV野毒抗体阳性率差异明显,后备母猪和公猪的PRV gpI(gE)的阳性率偏高;不同季度送检的血清PRV野毒抗体阳性率也有差异。送检样品的规模化养猪场使用的猪伪狂犬疫苗均是gE基因缺失的活疫苗,因此,gE抗体阳性的猪场可以判定为PRV野毒感染阳性场。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宁海县规模养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采用gE-ELISA检测方法,对2013年3月—2018年3月采集的4 166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所检测的血清样品野毒感染抗体阳性样品1 708份,总体阳性率为41.0%;根据检测数据分类统计表明宁海县15个不同规模猪场猪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RV野毒感染,种猪高于商品肉猪,且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不容忽视,各猪场应定期进行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制定科学合理免疫程序,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2012—2013年我国部分地区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国主要生猪养殖地区猪群中猪伪狂犬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分别采用PCR和gE-ELISA检测方法,对2012-2013年采集/送检的1127份发病猪群组织样品、14801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病原学、血清学检测。[结果]检出PRV野毒感染病原学样品98份,总体检出率8.69%,猪场的PCR检出率为22.49%;共检测14801份血清样品,野毒感染抗体阳性样品2388份,总体阳性率为16.13%,场的阳性率为44.02%。对检测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华东、华中等生猪主产区猪群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RV野毒感染,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析不同日龄猪群的野毒感染抗体检测数据,发现种猪的感染率较高,其次是哺乳仔猪、育肥猪。[结论]猪伪狂犬病在我国主要生猪养殖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提示应进一步提升猪伪狂犬病的免疫预防水平,定期进行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了监测我国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伪狂犬g 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2012年2月~2017年7月送检的我国11个省份925个规模化猪场的44809份猪血清样品进行PRV野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925个猪场中有508个野毒阳性猪场,占检测猪场总数的54.91%,检出9153份阳性猪血清,平均阳性率为20.42%。其中种猪的野毒感染情况最明显,检出率较高,阳性率为23.19%;育肥猪的阳性检出率最低为17.22%。调查表明,我国规模化猪场猪群中仍存在PRV野毒感染。同时,本调查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日龄猪的PRV野毒感染情况及该病的流行趋势,为我国伪狂犬病的净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猪伪狂犬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动物疫病,在我国一些大型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该病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15年)重点优先防制和净化的疫病。本研究是在应用猪伪狂犬病gE/gB-ELISA监测方法(GB/T 18641-2002)进行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抗体监测区分PRV野毒与疫苗毒感染的基础上,配合猪场从PRV病原学检测区分PRV野毒与疫苗毒的多重PCR(mPCR)方法和生物安全措施的建立,对贵州某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进行净化方案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先后开展了对安顺某规模化猪场血液进行了4次PRV-gB/gE ELISA抗体监测及PRV抗原检测,共监测样品为1 837份,检测结果表明,安顺某规模化猪场在开展伪狂犬病净化工作之后猪PRV-gB抗体水平均达到90%,PRV-gE抗体阳性率及PRV抗原阳性率均降为0,表明所开展的净化方案对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有明显的效果,该研究可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现有防疫体系下北京市的猪伪狂犬病和猪瘟的感染和免疫情况,采用HerdChek PRV gI、gB和CSFV Ag、Ab-ELISA检测试剂盒,对2009年10月送检的北京市10个规模化猪场的300份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病和猪瘟的抗原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有6个猪场为PRV野毒阴性或野毒感染率较低(<10%),其中有4个场的PRV gB免疫抗体合格率在85%以上;所有这10个猪场均为猪瘟野毒阴性或野毒感染率较低(≤10%),母猪群猪瘟抗体的平均阳性率和平均合格率皆在85%以上.结果显示了这些猪场的母猪群具有较低的猪伪狂犬病毒和猪瘟野毒感染水平,而且具有很整齐的猪瘟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猪伪狂犬病在江苏省猪群中的野毒感染情况,本研究应用美国IDEXX生产的猪伪狂犬病病毒gE-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来自江苏省9个城市2016~2018年间送检的1 700份血清进行了检测,并对其不同市县、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猪血清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送检的9个城市均存在PRV的野毒感染,平均阳性率为37.8%;其中宿迁市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达47.0%。冬季该病的野毒感染比例最高(46.9%),且种公猪的血清阳性率较其他阶段的猪高,达到45.1%。从此次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猪伪狂犬病在江苏省猪群中的感染比较普遍,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湖南省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状况及猪伪狂犬病毒感染情况,2018年在湖南省14个市州208个规模猪场采集4288份猪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伪狂犬病毒抗体。结果显示,免疫猪PRV gB抗体个体阳性率为78.1%,PRV gE抗体个体阳性率为21.0%,场阳性率为38.9%;从不同养殖规模来看,存栏量在1000头以上的大型猪场PRV gE抗体阳性率最高,为22.9%;在季节分布上,夏季猪群的PRV gE抗体阳性率最高,为25.1%;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以种母猪PRV gE抗体阳性率最高,为36.2%。表明猪伪狂犬病在湖南地区仍广泛流行,野毒感染情况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1.
近期部分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监测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猪伪狂犬病仍然是我国猪群的重要威胁性传染病,通常造成母猪繁殖障碍以及仔猪的神经症状和高死亡率,同时伪狂犬病病毒也是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的重要原发性病原。用gE-ELISA野毒鉴别诊断方法共检测了来自8个省、市46个猪场1940份血清样品,其中阳性样品657份,样品总阳性率33.87%,阳性猪场25个。在检测的各场中,阳性率最高猪场达到75.76%(125/165)。而部分进行了科学的疫苗免疫和实施了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的猪场始终保持猪伪狂犬病阴性(0/135)。利用基因缺失疫苗科学免疫配合伪狂犬抗体鉴别诊断技术是控制和净化伪狂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诊贵州省某规模化猪场保育仔猪异常死亡原因,从怀孕母猪、产房母猪、后备母猪、种公猪、哺乳仔猪、保育仔猪6个猪群采集90份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分别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并对采集的90份血清样本和1份病死猪淋巴结组织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6个猪群综合的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g B蛋白、伪狂犬病病毒g E蛋白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78%、70.00%、88.89%、4.44%;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病原核酸检测显示阴性,猪圆环病毒2型病原核酸检测淋巴结组织样本显示阳性。试验结果表明,引起该猪场保育仔猪死亡的原因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同时,怀孕母猪群出现了伪狂犬病病毒g E蛋白抗体阳性,提示怀孕母猪群可能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Pseudorabies (PR), caused by the pseudorabies virus (PRV), is an endemic disease in some regions of China.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reports on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to pseudorabies, information on PRV gI antibody dynamics in one pig farm is sparse.ObjectivesTo diagnose PR and analyze the course of PR eradication in one pig farm.MethodsTen brains and 1,513 serum samples from different groups of pigs in a pig farm were collected to detect PRV gE gene and PRV gI antibody presence using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spectively.ResultsThe July 2015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most all brain samples were PRV gE gene positive, but PRV gI antibody results in the serum samples of the same piglets were all negative. In the boar herd, from October 2015 to July 2018 three positive individuals were culled in October 2015, and the negative status of the remaining boars was maintained in the following tests. In the sow herd, the PRV gI antibody positive rate was always more than 70%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7; however, it decreased to 27% in January 2018 but increased to 40% and 52% in April and July 2018, respectively. The PRV gI antibody positive rate in 100-day pigs markedly decreased in October 2016 and was maintained at less than 30% in the following tests. For 150-day pigs, the PRV gI antibody positive rate decreased notably to 10% in April 2017 and maintained a negative status from July 2017. The positive trend of PRV gI antibody with an increase in pig age remarkably decreased in three tests in 2018.Conclusion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rological testing is not sensitive in the early stage of a PRV infection and that gilt introduction is a risk factor for a PRV-negative pig farm. The data on PRV gI antibody dynamics can provide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pig farms wanting to eradicate PR.  相似文献   

14.
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从河北省11个地市195个不同规模猪场采集的10479份血清进行gE抗体的检测,采用PCR方法对流产胎儿进行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的抗原检测,并将部分阳性样本进行gE全基因的扩增和遗传变异分析。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河北省11个地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RV感染,血清样本gE抗体平均阳性率为50.05%;检测的195个猪场中,161个gE抗体为阳性,场群阳性率为82.56%,且存栏50~300头母猪的规模化猪场阳性率最高;不同阶段的猪群中,种猪群空怀母猪的阳性率最高,为73.75%。病原检测结果显示,204个流产胎儿中有54个为PRV阳性,阳性率为26.47%;对扩增的8株PRV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流行的毒株与2011年后的流行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且均在第48位和第492位各存在1个天冬氨酸的插入,为变异毒株。以上结果提示,河北省猪场PRV的感染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5.
猪伪狂犬病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优先防治的16种动物疫病之一,到2020年全国所有种猪场猪伪狂犬病都要达到规划设定的考核标准。厦门市同安区为了配合做好猪场净化工作,掌握全区猪群猪伪狂犬病的感染状况,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估计辖区内猪群猪伪狂犬病的血清学流行率。本研究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ELISA试剂盒,共检测991份血清样品,并实地调查20家猪场,了解猪场饲养管理和免疫情况。结果显示,同安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场流行率为65.0%,个体真实流行率为47.5%(44.5%~50.4%)。  相似文献   

16.
猪伪狂犬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猪伪狂犬病毒(PRV)gE基因序列保守区段,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可区分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株与基因缺失疫苗株的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PCR方法可扩增出388 bp的目的片段;对模板的最低检测量为1.1 pg;与猪圆环病毒Ⅱ型、猪细小病毒、猪支原体、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乙型脑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高特异性。采用建立的PCR方法对2014年以来全国不同地区81个猪场421份疑似病料进行检测,发现PRV猪场平均阳性率为35.80%,样品平均阳性率为 25.42%。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PRV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猪伪狂犬病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优先防治的16种动物疫病之一,到2020年要达到规划设定的考核标准。为了有效控制猪场的猪伪狂犬病,对厦门市翔安区猪伪狂犬病感染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估计翔安区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率。本研究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 E-ELISA试剂盒,共检测1 411份血清样品,并实地调查20个猪场,了解猪场饲养管理和免疫情况。结果显示,翔安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场流行率为74.4%(95%CI:60.0%~88.7%),个体流行率为57.9%(95%CI:56.4%~59.4%)。  相似文献   

18.
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博卡病毒(Porcine Bocavirus,PBoV)序列,在VP1/2基因区域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上海市10个区(县)规模场2006~2011年间采集的1800份猪血清、2010年种猪场不同月份采集的45份猪粪便、2010年9个规模场采集的27份猪鼻棉拭以及门诊采集的9份高热病死猪内脏进行检测,阳性率依次为24%、30%、0%、67%.6份PBoV阳性病料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检测,阳性率依次为83%、100%、0%、0%.检测结果表明,PBoV感染在上海市普遍存在,猪内脏中检出率较高,且春秋两季高发,仔猪比较易感,并与PRRSV、PCV2存在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