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9篇
  7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防霉剂对饲料储藏特性的影响。取育肥猪粉状配合饲料分别添加四种不同防霉剂(一种固体防霉剂和三种液体防霉剂A、B、C),对照组不加防霉剂,混合均匀,然后依次进行调质、制粒、冷却,得到所需颗粒饲料试验样品。将各组试验样品分别在低温低湿(温度15℃、相对湿度50%)、中温中湿(温度28℃、相对湿度75%)和高温高湿(温度35℃、相对湿度85%)三种条件下储藏60 d,每10 d采样一次,测定各组样品的水分含量、脂肪酸值、霉菌总数及细菌总数。结果表明:本试验中使用的三种液体防霉剂A、B、C在试验期内不同储藏条件下,均能够有效抑制饲料中水分的增加,延缓饲料中脂肪的氧化,抑制饲料中霉菌、细菌生长繁殖,保持饲料的质量稳定。其中以液体防霉剂A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饲料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饲料的有害微生物交叉污染会引起饲料生物危害,而控制这一生物危害需要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文章综述了饲料原料、饲料产品中有害微生物的污染研究进展,饲料厂易发生有害微生物残留污染的主要场所和物料的研究进展,饲料中有害微生物的杀菌技术研究进展以及防控饲料中有害微生物交叉污染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从湖南省洞庭湖区鸭群中分离的2株 H11N9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特点、进化规律及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2株H11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NA序列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并用2株毒株对SPF鸡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到2株 H11N9亚型禽流感毒株的 HA裂解位点均没有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插入,属于低致病性毒株;HA基因的受体结合位点均非常保守,具有典型的禽源性特征;NA基因序列与在周边国家野鸟中分离的H11N9亚型毒株的氨基酸同源性较高;鼻腔接种SPF鸡后,均能使鸡感染并通过喉头或泄殖腔排毒,但感染的鸡均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并且不能使同居鸡感染排毒。  相似文献   
4.
5.
选派机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是党委顺应新形势实施的新任务,是培养锻炼干部、破解三农问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探索。那么,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入村后,应如何履职尽责呢?  相似文献   
6.
以乙酸、草酸、盐酸、硫酸等单酸、二酸、三酸混和及纤维素酶降解植物纤维素的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出一种原料连续添加和酸酶循环利用法降解植物纤维素新技术(CACU法)。该技术的整个过程只需要12步操作,5或6套设备,包括3~4套反应釜和2套贮罐。在常压、温度100℃、反应15h的条件下,以CH3COOH,HCl和纤维素酶为反应剂,按照该工艺技术能使纤维素转化成葡萄糖的转化率达95.34%,反应终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达3.21%。与常规技术相比,该新技术只需25%的醋酸和50%的盐酸量,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纤维素转化成葡萄糖的成本。因此,该技术具有条件要求低、工艺简单、成本低和周期短等特点,是一种值得进一步开发和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此试验的目的是探讨以硫酸铜、碱式氯化铜、蛋氨酸铜、纳米铜和纳米小肽螯合铜等不同铜源供给形式对小白鼠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的影响。将120只18日龄小白鼠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分别为Ⅰ(小肽+硫酸铜组)、Ⅱ(硫酸铜组)、Ⅲ(碱式氯化铜组)、Ⅳ(蛋氨酸铜)、Ⅴ(纳米铜组)和Ⅵ(纳米小肽螯合铜)等,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小白鼠。饲喂试验分0~5d、6~12d、13~19d、20~26d和27~53d五个阶段。其中0~5d为预试验期,后四个阶段为试验期。预试期和试验期各处理组采用相同的基础日粮。试验期Ⅰ~Ⅵ组饲粮铜的含量(以铜计)在6~12d、15~19d、20~26d和27~55d四个阶段分别为2.5mg、5mg、10mg及15mg。结果表明,纳米小肽螯合铜能有效促进小鼠增重。采食不同铜源日粮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随饲养日龄增大而减小,并随铜的供给量由低剂量变化到正常剂量而差异减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湖南省猪圆环病毒(PCV)流行情况,采用荧光PCR方法,对来自湖南省14个市州的821份临床病料和屠宰场猪淋巴结样品进行PCV1、PCV2、PCV3和PCV4荧光PCR检测。结果显示:在821份样品中,PCV阳性检出率为88.06%(723/821),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PCV2(81.49%)、PCV3(33.98%)、PCV1(8.04%)和PCV4(1.10%);278个样品存在两种及以上的PCV混合感染,以PCV2+PCV3混合感染最多,占82.01%;在地域分布上,PCV1、PCV2、PCV3在湖南省各地区均有分布,而PCV4分布范围较小,感染率低。结果表明,湖南省内PCV流行较为普遍,4种基因型病毒都存在,但以PCV2流行最为广泛,需要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9.
10.
在农村,春、秋两季是农户饲养散养禽的旺季,农民大多从家禽市场、外区县,有的甚至到外省购回几十羽到几百羽不等的雏禽进行饲养,其目的是产蛋和肉用。然而,较多的养户不太重视散养禽的免疫,认为饲养的畜禽是自己的财产,是否免疫和畜禽病死都是自己的事,与防疫部门无关,这种思想严重影响免疫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