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体培养灰树花碳氮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方法,研究了灰树花对碳、氮营养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菌株Gf9801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麦芽糖和甘露糖;最适氮源是黄豆粉和豆饼粉。该菌株能在较大范围的碳氮比中生长,最适碳氮比是21:1左右。当培养基C/N比为21:1,碳源浓度为3.2%~4.8%,氮源浓度为0.15%~0.23%时,菌丝体生长较好,对营养基质的利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2.
灰树花深层发酵及菌丝体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报道了灰树花菌丝体的深层发酵及有效成分提取和分析。分别从菌丝体及发酵清液中提取得到了灰树花多糖和胞外多糖 ,同时还测定了菌丝体成分 :灰树花多糖 7 82 % ,蛋白质 2 1 7% ,总糖 5 7 2 % ,灰分6 0 5 % ,其中菌丝体灰树花多糖及总糖含量明显多于子实体。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灰树花栽培与加工需求,提供特定优良灰树花菌株,本试验将收集的13个灰树花菌株进行人工栽培、摇瓶发酵培养,通过比较不同菌株子实体间、菌丝体间胞内多糖和粗蛋白含量,筛选出G5、G6菌株胞内多糖含量高,G5菌株适宜子实体提取胞内多糖,G6菌株适宜液体发酵菌丝体提取胞内多糖;G6、G7菌株粗蛋白含量高,G7菌株适宜子实体提取粗蛋白,G6菌株适宜液体发酵菌丝体提取粗蛋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寻灰树花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碳氮比。方法:选取5个灰树花菌株进行拮抗试验、在加富培养基和不同C∶N培养基中进行菌丝培养。结果:5个菌株在加富培养基中培养,灰山菌丝长速最快,长势最佳,其次为灰1、庆灰151与庆灰152,灰江长势最弱;5个菌株培养基碳氮比为30∶1时菌丝长速最快,长势最佳。结论:灰树花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C∶N为30∶1。  相似文献   

5.
营养条件对莱芜灰树花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条件对莱芜灰树花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莱芜灰树花菌丝体生长最适碳源为甘乳糖,最适氮源为(NH4)2SO4、KH2PO4,对菌丝体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莱芜灰树花培养基和培养料的科学制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灰树花深层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灰树花进行液体深层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以玉米粉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添加无机盐KH2PO4、MgSO4、CaCC3和少量的琼脂最适合灰树花菌丝的生长。培养液pH6,转速160r/min,培养温度为25℃条件下,菌丝生物量达到150.5g/L。  相似文献   

7.
以2个灰树花品种Gf-3和BJ为试材,采用菌丝体生长速度划线法,研究了灰树花接种在不同碳氮比栽培配方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栽培配方的碳氮比对灰树花菌丝体的生长速度有显著影响,灰树花菌丝体的生长速度随栽培配方中碳氮比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灰树花菌丝体发酵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清华 《食用菌》2001,23(5):4-5
本文报道了灰树花菌丝体的深层发酵及有效成分提取和分析.分别从菌丝体及发酵清液中提取得到了灰树花多糖和胞外多糖,同时还测定了菌丝体成分灰树花多糖7.82%,蛋白质21.7%,总糖57.2%,灰分6.05%,其中菌丝体灰树花多糖及总糖含量明显高于子实体.  相似文献   

9.
灰树花子实体与深层发酵菌丝体营养组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灰树花子实体与深层发酵菌丝体的氨基酸、粗多糖、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灰树花子实体与深层发酵菌丝体的营养组成相近,深层发酵菌丝体中As、Pb的含量大大低于子实体中的含量,而Hg的含量与子实体的相近,表明灰树花深层发酵菌丝体可以替代子实体作为产品深度开发的原料。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法选育灰树花多糖高产新菌株,经过大量的诱变筛选试验,获得一株灰树花新菌株,其液体摇甁发酵试验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内多糖产量分别达到1.15 g/100 m L和0.78 g/L,在同样条件下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0.2%和37.5%,且遗传性状稳定,有望作为优良菌种应用于液体深层发酵法制备灰树花多糖的工业化生产中。  相似文献   

11.
以灰树花菌株为试材,对灰树花母种及原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研究,以期为人工栽培灰树花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灰树花母种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Ⅱ上茵丝长势好,生长速度快;3种原种培养基配方中,灰树花在木屑、麦麸的培养基上茵丝生长速度快,可作为灰树花原种的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台湾樟芝对碳素营养源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报道了台湾樟芝 (Antradiacomphora)液体深层培养过程中 ,六种不同碳素营养源组成的合成液体培养基 ,对樟芝菌球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樟芝对六种碳源均可利用 ,其中以麦芽糖利用效果最佳 ,菌球数量及菌丝体干重均居首位 ,菌球数量是对照的 3 5 5倍 ,菌丝体干重比对照高出1 73倍 ,樟芝对乳糖的利用较差 ,菌球数量虽比CK仅少 2 5个 / 10 0mL ,但菌体干重相差较大 ,每10 0mL相差 2 5 6 9mg。对樟芝发酵液pH测定情况看来 ,不同碳源组成的培养基终止pH表现不同 ,以麦芽糖、葡萄糖、果糖、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终止pH为 4 5~ 5 0左右。甘露醇为碳源的培养基终止发酵pH为 3 5~ 4 0 ,而乳糖则为 5 5以上。试验表明 ,樟芝菌丝生长极其缓慢 ,在液体深层培养过程中 ,若培养基配方不合理 ,菌球就不生长 ,本文筛选了适合樟芝深层培养的碳素营养源 ,为樟芝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深层发酵灰树花菌株的诱变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灰树花Gr9801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连续诱变、分离纯化、驯等方法,以斜面生长速度和液全摇瓶发酵产多糖总量为监测指标,筛选出一株遗传上相对稳定的适应液体培养的灰树花菌株-GrUv04,该菌株在综合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快,菌体丰满纯白。经驯化后在液体培养基中发酵生长力强,生物量达1.97%,发酵多糖总量达216mg/100mL,分别较出发菌株提高129.1%和75.6%。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WF菌株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春  李晖 《中国食用菌》1998,17(1):20-21
金针菇WF(Flammnlinavelutipes)菌株是我们从区内收集和分离的10个菌株中,经筛选获得的一株适合深层发酵的高产优质菌株。本文报道了适宜发酵培养基,摇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其适宜发酵培养液,玉米2%,蔗糖2%,KH2PO40.3%,MgSO4·7H2O0.15%,适宜的摇瓶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0~22℃,培养基起始pH6.0~6.2,摇瓶转速140~160r/min,菌丝体干收率3.0%(W/V)为工业化生产发酵菌丝体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木蹄层孔菌菌丝体发酵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法,研究木蹄层孔菌菌丝体发酵过程中各动态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总糖浓度及氨基态氮浓度逐渐降低;菌丝体产量及菌丝球密度在前期逐渐增加,后期稍有减少;生长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Y3=0.779/(1+3.304e^-0.197x)。发酵液pH值随时间变化呈逐渐降低趋势,发酵终点pH值达到1.50。目前为止木蹄层孔菌是蕈菌中产酸能力较强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16.
液体发酵蜜环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菌体多糖的分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杜巍  李元瑞  袁静 《食用菌》2001,23(2):5-7
以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培养基中碳源、氮源浓度,对蜜环菌进行液体发酵,通过对生长的菌丝体干重的测定得到该菌株生长最适培养基配方,并证明氮源为其生长的最重要因素,同时对该菌株的培养优化条件进行了研究,并提取蜜环菌菌体多糖,发现液体发酵菌体的多糖含量远高于人工栽培的蜜环菌菌素。  相似文献   

17.
绣球菌的诱变育种和深层发酵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绣球菌301、302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以生长速度为指标进行初筛.再通过深层发酵进行复筛。综合分析菌丝体的生长量和胞内外多糖的产量.选出301—3、302—2为优选菌株。研究不同碳、氮源对诱变株301—3菌丝体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认为淀粉、麦芽糖是较为合适的碳源:玉米粉和麸皮是较为合适的氮源。对碳氮源正变试验.确定最佳的培养基组成为:淀粉2.0%、麦芽糖0.4%、玉米粉0.6%、麸皮0.6%。  相似文献   

18.
野生松口蘑菌丝的分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松口蘑菌丝体分离困难,分离成活率低问题,采用4种培养基配方,对长白山区3个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菌盖内菌肉、菌褶、菌柄上中下5个部位)进行组织分离。结果表明,菌褶为最佳分离部位,都获得慢生型菌丝体分离菌株,从菌柄基部仅获得2支快生型菌丝体分离菌株。山楂-黑木耳菌丝麦麸浸汁培养基为最佳分离培养基。此培养基组成比较简单,容易操作,培养基上分离成活率和菌丝生长速度比其他培养基好。对所获得的菌丝体形态特征进行显微观察发现,慢生型菌丝是由有隔膜的丝状菌丝组成,而快生型菌丝有很多孢子囊。  相似文献   

19.
以乌龙茶梗与小麦粒复配制作培养基,接种不同蛹虫草菌株进行固态发酵,以菌丝体生长速度为考察指标,筛选出适宜制备菌茶的长势良好,生长周期适中的发酵优势菌株;优势菌株接入茶叶培养基,发酵14 d,制备成菌茶,并对茶汤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蛹虫草YCC 2号菌株在茶梗-麦粒培养基上菌丝长势较好,日均生长速度为1.67 mm/d,接种该菌制备而成的菌茶茶汤呈橙黄色,香气清淡,无絮状物,口感清爽,有淡淡的蛹虫草香味。  相似文献   

20.
以菌丝体生物量和多糖产量为主要指标,对黄背木耳的深层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筛选出黄背木耳液体发酵的培养基。结果表明,黄背木耳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的发酵培养基:果糖2.0%,牛肉膏0.2%,KH2PO40.20%.MgS040.05%。黄背木耳多糖含量最佳发酵培养基:乳糖2.0%,牛肉膏0.2%,KH2PO40.25%,MgS04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