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6个双孢蘑菇栽培品种为试材,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方法,研究了双孢蘑菇不同品种对铅、铬、镉等重金属的富集特性以及对重金属污染的抵抗能力。结果表明:供试6个双孢蘑菇品种均检测出铅、铬、镉,但是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供试品种抵抗重金属污染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ACCC50554’和‘UA15’对3种重金属污染是综合抗性能力强的品种,‘F56’是较弱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经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加工处理后新鲜黄花菜的功能营养成分,分别以新鲜大同黄花菜及经传统烘干加工处理的黄花菜为对照,测定分析黄花菜中可溶性蛋白、总糖、总氨基酸、多酚、总黄酮、抗坏血酸、类胡萝卜素以及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新鲜黄花菜经冷冻干燥加工处理后,可溶性蛋白、黄酮以及抗坏血酸的含量显著高于烘干处理黄花菜,分别是其7.59、2.12、2.95倍;同时,该黄花菜富含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以及必需氨基酸、限制氨基酸、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在冷冻干燥加工黄花菜中较高,分别是烘干处理的1.95、2.14、2.42、1.92倍。综上所述,新鲜黄花菜经真空冷冻干燥加工处理较传统烘干加工处理,能更好地保留其功能营养成分。本研究对黄花菜资源开发和加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4.
为筛选抗重金属污染能力强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种,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双孢蘑菇产品,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5009.12—2010、GB 5009.123—2014、GB 5009.11—2014、GB 5009.17—2014、GB 5009.15—2014,借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原子荧光光度计,分别测定6个菌种的双孢蘑菇中Pb、Cr、As、Hg、Cd的含量。结果显示,供试双孢蘑菇菌种中均有样品检出Pb、Cr、As、Hg、Cd,但其含量均未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定值,安全风险较小,可安心食用。供试菌种中,1号和6号菌种对5种重金属的抗性最强,5号和2号菌种次之,3号和4号菌种的抗性一般。这些菌种可作为抗金属污染品种直接用于生产,也可作为育种材料用于抗性菌种选育。  相似文献   
5.
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GB 5009.124-2016),对其方法改进后测定了大白桩菇子实体中17种水解氨基酸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测定方法具有线性关系良好、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回收率高的特点,可用作大白桩菇中17种水解氨基酸的测定。经测定,大白桩菇子实体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总量为132.11 mg·g-1。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3.08%,药用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7.28%,必需氨基酸指数为69.96,营养指数为34.36。可见大白桩菇是一种氨基酸分布均衡且营养价值较高的高蛋白食用菌。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安心的食用菌产品,打造食品质量诚信的社会环境,该研究对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及诱发因子、对食用菌产业全过程的影响质量安全问题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食用菌产品质量管理成效是技术效应、管控效应和执行效应的综合表现,其中最重要的是执行效应,也就是食用菌产业从业者,对质量安全规则的实际执行效应。进而为提高质量管理的主动型执行效应,探索建立一个食用菌产业从业者自愿参加的、以自身诚信,主动执行质量法规标准,保证提供安全优质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以期实现最佳的质量管理实际执行效应。  相似文献   
7.
对桦褐孔菌的资源分布及其环境条件进行了综述。濒危资源桦褐孔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在华北、西北和华南地区也有记录,并对其生存环境条件进行了汇总分析;另外,在山西的吕梁山中段和南段区域也发现了桦褐孔菌,并分析其形态特征、环境条件、品质等,可补充我国桦褐孔菌资源库,希望对桦褐孔菌的资源调查利用与资源保护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菌丝体生物量、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体胞外多糖含量为指标,对3个雁北嗜蓝孢孔菌菌株液体发酵培养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进行优化筛选,以为该菌的大规模培养和人工驯化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海藻糖是1号和2号菌株的最佳碳源,葡萄糖是3号菌株的最佳碳源;3个菌株的最佳氮源均为豆粕粉;最佳无机盐1号菌株是硫酸镁,2号、3号菌株是磷酸二氢钾。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含量更高的大白桩菇多酚,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大白桩菇液体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在碳源、氮源、碳氮比、pH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大白桩菇液体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葡萄糖和蛋白胨为液态发酵积累多酚的最佳碳源和氮源;最佳碳氮比为10∶1,最佳pH为5。经响应面试验优化后的液态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2.40 g·L-1、蛋白胨6.12 g·L-1、磷酸二氢钾0.5 g·L-1、硫酸镁0.25 g·L-1、维生素B110mg·L-1,pH 4.95。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的菌丝体总多酚质量浓度达59.98 mg·L-1,与预测值接近,且有利于菌丝多酚的积累,可为通过定向液态发酵的方式获得大白桩菇多酚物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采自山西的一株野生大型真菌为硫磺菌,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并采取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源、氮源、碳氮比、培养温度、pH对该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菌丝体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氮比40∶1,培养温度26.5℃,pH 5,在此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为5.608 mm/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