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斑鳢(Ophiocephalus maculatutus),广东俗称本地生值,属鳢属,鳢属只有两个种,即斑鳢和乌鳢(俗称湖南生鱼)。广东省主要以养殖斑鳢为主,产品除内地销售外,还出口香港、澳门。目前珠三角养殖斑鳢的面积约2万亩左右,亩产量在2500-4000千克,随着养殖过程中的密度增大,病害的问题比较突出,现将近年生产中斑鳢出现的以肝脏、脾脏肿大出血为主的病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乌斑杂交鳢     
正鳢科鱼类是我国重要优质淡水鱼类,产量高、肉质好,无肌间刺,药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好,在民间深受青睐。近年来养殖产量稳步增长,2014年已超过51万吨,为淡水鱼类第8大品种,在优质鱼类排名第一。我国鳢科鱼类主要包括乌鳢、斑鳢及月鳢等,养殖品种以乌鳢、斑鳢以及斑乌杂交鳢(斑鳢为母本、乌鳢为父本)为主,但每个品种都有其无法忽略  相似文献   

3.
斑鳢人工繁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鳢(Ophiocephalus maculatus),别名厉鱼、生鱼,是鲈形目月鳢科鱼类中生性较凶猛的的一个品种。体呈亚圆筒形,背部有黑斑间播,头顶有近似“一八八”三个字样的斑纹,腹部灰白色或灰黄色,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江河、湖泊和池塘等水域。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19.8克,脂肪1.4克,碳水化合物1.2克。  相似文献   

4.
正斑鳢又称财鱼、生鱼,是一种常见的鳢科鱼类,分布于珠江水系及南方沿海各省水系,属于亚热带鱼类,在我国中部地区也有一定的养殖量,但不能在自然水体中安全越冬。斑鳢与乌鳢形态、习性非常相似,均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但在人工养殖过程中,斑鳢更易驯化全人工饲料。因此在我国南方鳢科鱼类养殖中占有一定比例,特别是在广东、海南一带。斑鳢作为国内养殖较多的乌鳢、斑鳢和杂交鳢3个鳢科种之一,辨  相似文献   

5.
斑鳢(Ophicephalusmaculatus)俗称草鲡、生鱼,是一种淡水名优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斑鳢的生产过去主要以天然捕捞为主,随着捕捞强度的增大,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因此人工育苗及养殖将成为斑鳢生产的主要方式。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亲鱼培育、人工催产、鱼卵孵化、鱼种培育摸索一套实用的斑鳢养殖技术,为今后斑鳢的规模化养殖奠定基础。一、人工繁育1.亲鱼来源2000年从闽江流域收集体质健壮、2~3龄、体重700g~1300g的斑鳢作亲鱼。2.亲鱼培育培育亲鱼所使用的水泥池,放…  相似文献   

6.
运用人工催产的方法进行了9种交配组合鳢的人工繁殖试验,9种组合来源于乌鳢(Channa argus)、斑鳢(C.maculate)和杂交鳢(Hybrid snakehead)彼此之间的交配繁殖.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孵化方式,9种交配组合所产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低顺序基本一致,且各组合间都存在显著差异.交配组合斑鳢(♀)×斑鳢(♂)、斑鳢(♀)×杂交鳢(♂)、杂交鳢(♀)×斑鳢(♂)及杂交鳢(♀)×杂交鳢(♂)在繁殖过程中,其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于其他组合,具有较强的繁殖优势,但其子代的生产性能优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孵化方式对受精卵的发育与孵化有重大影响,其中以微流水孵化方式时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孵化效果最好.雄亲鱼的重复催产次数会影响受精率及孵化率,一般以重复利用2~3次为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3种杂交鳢品种成鱼进行低温胁迫处理(4℃),评估其耐寒能力,结果表明,全雄乌斑鳢的抗寒能力明显优于乌斑杂交鳢和斑乌杂交鳢,整体上看大规格个体具有更强的抗寒能力,为生鱼的养殖推广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文静 《科学养鱼》2023,(10):24-25
<正>杂交鳢是由产地为华中地区的乌鳢和产地为华南地区的斑鳢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由于其具有口感好、消费旺、产量高、耐低氧、耐运输、病害少等特点,近些年养殖数量增长明显。杂交鳢从水花鱼苗到商品鱼的养殖过程中,水花鱼苗培育是最难的部分。这个阶段主要是将杂交鳢从30万尾/千克左右养殖到500尾/千克左右,历时一个月左右,体重增长300倍。由于生长速度快,水体环境多变,这个阶段的水花鱼苗培育面临着诸多挑战。笔者从传统的养鱼“八字经”所归纳的水、种、饵、密、混、轮、防、管8个方面分析杂交鳢的管理要点和推荐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斑鳢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军 《内陆水产》2004,29(6):32-33
斑鳢俗称生鱼、黑鱼、乌鱼等,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骨刺少,具有滋补、收肌、活血、去瘀等功效,特别是外科手术病人.食用后能加速伤口愈合,所以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自然界中的斑鳢很少发病。随着斑鳢人工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小水体高密度集约化养殖过程中,病害频频发生,其危害程度也日趋加剧。因此,如何防治疾病,是目前发展斑鳢养殖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斑鳢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广军 《水产养殖》2003,24(1):12-16
鳢科鱼类在我国只有3种:乌鳢、斑鳢、月鳢。斑鳢(Channa maculata)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如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省区。斑鳢(广东俗称本地生鱼)同乌鳢(广东俗称湖南生鱼)相比较,味道香浓,腥味少,鱼肉嫩滑,商品价值高,同时也是外贸出口的重要鱼类。  相似文献   

11.
渔事提醒     
斑鳢(Channa maculata) 斑鳢俗名生鱼,又称黑鱼、财鱼、斑鱼,隶属鲈形目、鳢科、鳢属. 1、养殖和管理 养殖斑鳢的业者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气候、资源和技术水平决定自己的养殖品种和规模.  相似文献   

12.
斑鳢属鲈形目,鳢科,鳢属,是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常见的名贵经济鱼类。一般体长20—50cm。由于其肉细腻鲜美、少鱼刺、且具有生肌补血的药用价值,近年来被大量捕捉使其野生资源量急剧减少。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很多地方开展人工养殖,并对其生物学和养殖进行了报道,但是对斑鳢血液性状及生化指标的研究报道很少。血液是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物质运输、生理调节及生理防御等重要功能,正常的血液指标能反映物种的特性和生理状态,是物种种质标准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对斑鳢血液性状及部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为斑鳢的种质资源开发、饲养繁殖及病理的研究提供血液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乌鳢和斑鳢同属鳢科鱼类,它们的杂交属于远缘杂交。杂交鳢是乌鳢和斑鳢进行种间杂交形成的杂交子代。杂交子代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生长速度、饲养性能、抗病力较父母本均有较大提高,已开展规模化养殖。  相似文献   

14.
斑鳢幼鱼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鳢(Channa maculatus)在华南及港澳被视为名贵鱼类,十年来,由于各地注重捕捉,其资源日趋减少,而养殖产量有限,场需求。因此,进一步开展斑鳢养殖生产,具有现实意义。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近远不能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因此,进一步开展斑鳢养殖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斑鳢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斑鳢(Ophicephalus maculatus)属鲈形目,月鳢科,鳢属,俗称“草厉”、“厉鱼”。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如福建、广东、湖南、广西,云南等省区。斑鳢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医药上还有补血、收敛作用,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优化淡水养殖鱼类品种结构,满足人们对斑鳢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于2001年开展了斑鳢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取得初步成功,为斑鳢的规模化育苗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闽香鳢〔乌鳢 (♂ )×斑鳢 (♀ )〕及其亲本的主要形态分类学鉴定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 ,发现闽香鳢的主要形态学性状介于亲本乌鳢和斑鳢之间 ,为中间类型 ,由此初步判断其为亲本的杂合体。并根据臀鳍、背鳍和侧线鳞数设计了鉴别分选图 ,以便于对闽香鳢和亲本进行形态比较  相似文献   

17.
乌鳢养殖技术之一雄性乌鳢与雌性斑鳢杂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鳢(Channa argus)和斑鳢(C.maculata)属于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杂交鳢是以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通过杂交获得的子一代,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在生产上表现出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产量高、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便于开展规模化养殖等优点,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和斑鳢而成为鳢科鱼类中最主要的养殖品种,然而由于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不成熟,难以稳定、规模化地提供优质苗种,制约了养殖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杂交鳢俗称杂交生鱼,是以乌鳢(Channa argus)为父本、斑鳢(C.maculata)为母本通过鱼类种间杂交后代,该鱼具有优于亲本的远缘杂交优势,具有生长快、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产量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近年来,杂交鳢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其产量接近鳢科鱼类总产量的2/3,特别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斑鳢,成为鳢科鱼类主要养殖品种,一般亩产量都在3000~4000公斤。  相似文献   

19.
杂交鳢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杂交鳢,也称杂交生鱼,是以乌鳢(Channa argus)为父本,斑鳢(Channa maculata)为母本,通过杂交获得的子一代。杂交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湖南生鱼为父本、斑鳢为母本的杂交种;一种以山东  相似文献   

20.
用同一广东群体斑鳢(Channa maculate)和4个不同地理群体乌鳢(C.argus)杂交,建立4个杂交组合:广东斑鳢♀×山东乌鳢♂(SG)、广东斑鳢♀×浙江乌鳢♂(ZG)、广东斑鳢♀×江西乌鳢♂(JG)和广东斑鳢♀×湖南乌鳢♂(HG).将它们的F1代鱼苗根据不同阶段,分别饲养在规格为6m×2m(长×宽)小水泥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