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柴牌中大功率农机动力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N,D,K等3个系列产品平台上整合开发了18.4~58.8kW中大功率农机动力,目的是有一个相对较宽的产品链来配套中大功率拖拉机及相应功率要求的联合收割机。其产品开发的重点:一是功率谱完整,即通过缸径冲程的组合设计,力求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制造不同功率的产品;二是同系列同缸心距扩排量带来的结构可靠性开发,主要是缸套-活塞环的可靠性开发及曲轴与轴承的可靠性开发,满足农用动力特殊工况和工作环境的可靠性开发;三是满足国内非道路移动机械二阶段排放要求的性能开发,特别是PM,NOx和燃油消耗之间的折中,重点是在经济成本的条件下对燃烧系统和燃油系统的优化开发。  相似文献   
2.
针对液化石油气作为农用汽油机代用燃料,完成了农用LPG发动机部分结构参数、燃料供给系统和气体喷射器流量特性测量装置的开发,对原机的压缩比及点火提前角进行了优化改进.对LPG发动机性能试验证实:优化改造后的LPG发动机的动力性与原机相当,其经济性和排放优于原机.对LPG发动机排放试验证实:LPG发动机HC和CO排放明显优于原机,但由于开发的LPG发动机燃烧温度较高,导致NOx排放较高,可以通过废气再循环和稀薄燃烧技术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3.
急性拥挤胁迫对鲤血液中皮质醇及几项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鲤(Cyprinus carpio)3 h急性拥挤胁迫(密度70g/L)实验,并在胁迫开始前(对照)、胁迫结束后的第0至168 h采样测量几项血液指标。实验结果显示在3 h拥挤胁迫结束之时(0 h),鲤血清皮质醇、血糖和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胁迫前对照值(P<0.05),而游离脂肪酸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值(P<0.01)。之后这些指标继续发生波动,但一段时间后均可恢复至对照水平并保持稳定。实验期间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并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该结果提示3 h拥挤胁迫可引起鲤体内血清皮质醇水平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发生改变,这可能是为了弥补应激期间机体对能量需求的增大。  相似文献   
4.
杜海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892-3895
人力资源管理着眼于提升和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因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分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鳡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2006年试验用鳡鱼亲鱼共14尾,年龄4~5龄,雌鱼体质量9.0~36.5 kg,雄鱼体质量4~7 kg。采用LRH-A2、DOM和HCG等催产剂3种或2种混合使用,2次或1次注射,并采取网箱中原位催产、简化操作程序、亲鱼不离水操作和必要时使用降低应激反应药物等综合措施,成熟亲鱼的催产率达到100%。2针注射的效应时间为7~9h,1针注射的效应时间相应要长4~5 h。受精率分别达到62%、77%、94%和81%,孵化率分别为72%、48%、93%和83%。3年共孵出鳡鱼苗181万尾。  相似文献   
6.
养殖密度对杂交鳢仔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温棚水族箱中养殖杂交鳢仔鱼,养殖密度分别为0.5、1、2、4、8尾/L,共养殖15 d,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在0.5~4尾/L之间,杂交鳢仔鱼的最终体重、特定生长率、日增重都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升高,当养殖密度为4尾/L时,三者达到最大值;进一步增加养殖密度,仔鱼的生长反而下降。高密度组(4、8尾/L)杂交鳢仔鱼个体生长速度离散度明显加大,仔鱼的成活率随养殖密度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乌鳢养殖技术之一雄性乌鳢与雌性斑鳢杂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鳢(Channa argus)和斑鳢(C.maculata)属于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杂交鳢是以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通过杂交获得的子一代,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在生产上表现出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产量高、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便于开展规模化养殖等优点,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和斑鳢而成为鳢科鱼类中最主要的养殖品种,然而由于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不成熟,难以稳定、规模化地提供优质苗种,制约了养殖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3~2004年对赤东湖翘嘴鲌进行了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研究,2003年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6%~54%和60%~83%,2004年分别达到了65%~91%和81%~95%。2003年出夏花苗种2.4万尾,成活率为10%;而2004出夏花苗种125万尾,成活率为70.0%~80.4%。  相似文献   
9.
鳡鱼苗种池塘培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池塘培育鳡鱼苗种的技术和结果。鳡鱼苗4日龄下塘,放养密度75万~120万尾/hm2,每1hm2施基肥3 000 kg肥水,每天泼洒2次豆浆,2~3 d施追肥1次,在培育后期冲水和换水,保持水质鲜嫩、清爽。鱼苗培育成活率71%~85%。对鳡鱼苗的食性、放养密度、水质管理和培育方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投喂频率对鳡幼鱼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次/d,2次/d,3次/d,4次/d)对鳡(Elopichthys bambusa)幼鱼摄食及生长的影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从1次/d增加到4次/d,鳡幼鱼的摄食率逐步提高,1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体重增加率、特定生长率有不同程度增高,在3次/d时达到最高;饲料转化率逐次下降,1次/d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实验各组组内个体体重差异显著下降,鳡的规格趋于整齐,组间每日摄食表现也各不相同。试验表明:鳡的生长受投喂频率的影响,每天投喂3次是鳡养殖的最佳投喂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