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猪细小病毒自然弱毒N株遗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将PPV-N株通过敏感猪三代、猪肾传代细胞25代,测定该毒株对敏感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将PPV-N株连续分别通过PPV HI抗体阴性的4月龄小猪、后备母猪、怀孕母猪三代,均未从试验猪检出病毒血症和分离到病毒,且母猪产仔正常。在IBRS-2细胞中连续传代,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其细胞病变未见异常,毒价稳定在103.5TCID50/mL。将第1、5、10、15、20、25代病毒培养物接种PPV HI抗体阴性怀孕母猪,未从母猪测出病毒血症和检出病毒,所产仔猪PPV HI抗体阴性,未从弱仔猪脏器分离到病毒,说明该毒株毒力不返强,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这为该弱毒株成为一株良好的自然弱毒疫苗株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猪细小病毒N株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猪细小病毒N株是从广西初产母猪所产死胎脏器分离的自然弱毒株。用这个毒株接种PPV HI抗体阴性的四月龄小猪和怀孕14~23天的后备母猪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无任何异常临床症状、病毒血症和同居感染,母猪分娩正常,初生仔猪在吃初乳前HI抗体阴性。该毒株免疫的小猪、后备母猪和怀孕母猪,完全能抵抗猪细小病毒强毒攻击,攻毒后49天剖杀母猪,结果胎儿正常,胎儿心血HI抗体阴性,取胎儿脏器未分离出病毒,分娩母猪产仔正常,仔猪吃初乳前HI抗体阴性。而对照猪攻毒后产生病毒血症,产下不同组合异常仔,并从死胎儿脏器分离出病毒,健活仔猪吃初乳前能测出HI抗体。从而证明用N株作为弱毒苗能防止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伪狂犬病弱毒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鉴定为伪狂犬病弱毒株,定名为F971株。分离病毒经克隆纯化后测得其毒价为10^7.59TCID50/ml,通过细胞中和试验表明分离病毒能也有效地被猪伪狂犬病毒闽A株阳性血清中和。病毒在电镜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囊膜及外周纤突。分离株对3日龄乳鼠有一定的致病力,但对家兔、3日龄乳猪及妊娠母猪都有很高的安全性。用不同的剂量10^0、10^-1、10^-2肌肉注射3日龄乳猪后14天用10^5.7TCID50伪狂犬病强毒攻击,所有试验仔猪均得到保护。用分离株免疫母猪,其后代可获高滴度的母源抗体,15日龄的仔猪能抵御10^5.7TCID50强毒的攻击。用ELISA普查试剂盒测定免疫猪抗体,结果均为阳性,而用g^1-ELISA试剂盒测定抗体时,结果均为阴性。证明分离株具有缺损g^1糖蛋白的特性。综合上述特性,确定F971为1株g^1糖蛋白缺损的猪伪狂犬病弱毒株。  相似文献   

4.
血凝抑制试验可用于鉴别伪狂犬病强毒感染猪和糖蛋白gⅢ缺失菌免疫接种猪,疫苗株dlg92/dltk无凝集鼠红细胞的活性,dlg92/dltk疫苗株接种5次的猪不产生HI抗体,但能产生抗伪狂犬病病毒)效价为128-512)的中和抗体。而这些猪在接种强毒后1-2周能产生HI抗体,因此,HI试验能鉴别感别感染强毒株的猪与用gⅢ缺失苗免疫的猪。  相似文献   

5.
从上海事某猪场发效仔猪体内分离到1株病毒,该毒株能在鸡胚成纤维细胞,RK,Vero,BHK21,ST,PK15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通过蚀斑克隆对其进行纯化,克隆毒株在BHK21细胞上的TCID50为50μL10^-6.68稀释液,该病毒能被伪狂犬病毒(PRV)阳性血清中和,接种细胞经PRV荧光抗体染色呈阳性反应,电镜观察可见直径110-180nm的典型疱疹病毒粒子,用该病毒接种兔仔猪均出现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表明该分离毒株为PRV。  相似文献   

6.
刘栋 《水禽世界》2005,(9):15-17
从山东某鸡场的产蛋下降而无其他典型ND症状的高抗体蛋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过试验鉴定.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性,且可被ND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和中和,不能被AI(H5亚型与H9亚型)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该病毒的最小致死量病毒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为50.4,1日龄SPF鸡脑内接种分离病毒致病指数(ICPI)为1.85,6周龄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WPI)为2.42,回归试验鸡出现了新城疫症状和病变,该病毒株确定为新城疫病毒强毒型,并暂命名为ShD-dzh04。  相似文献   

7.
检验猪肺炎支原体强毒株与弱毒株感染后呼吸道sIgA抗体活性,并比较其抗体分泌规律差异。分别使用猪肺炎支原体强毒JS株和弱毒168株接种实验猪,同时设置健康猪为对照组,按时采集鼻拭子样本。通过ELISA检测0,2,4,7,14,21,28,35,42,49和56d特异性sIgA抗体滴度,比较两组抗体分泌规律。结果显示,在接种4~7d之间,强毒组已出现阳性猪,14d时所有猪呈感染阳性。而弱毒组在14~21d之间开始逐渐出现阳性猪,35d时80%左右的猪呈阳性感染,随后下降。并且强毒组抗体平均滴度高于弱毒组。结果显示,强毒转阳更早,抗体滴度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弱毒为猪支原体肺炎弱毒疫苗株,该菌株同样保持了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刺激呼吸道黏膜产生特异的sIgA,但黏膜抗体转阳时间较晚,滴度较低。强弱毒株在黏膜抗体分泌方面的差异有助于临床上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感染以及活疫苗免疫进行区别鉴定。  相似文献   

8.
从辽阳某猪场的10日龄仔猪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纯化后测得其毒价为10^7.29TCID50/mL。细胞中和试验表明,该病毒能被猪伪狂犬病病毒标准阳性血清所中和。电镜下可见到典型的疱疹病毒粒子,具有囊膜及外周纤突。所分离的病毒对氯仿、胰蛋白酶、乙醚敏感,在pH5.0-9.0下稳定,56℃ 30min可以灭活。应用特异性引物,通过PCR能扩增出伪狂犬病病毒1240bp的gD基因。分离病毒对3日龄乳鼠有一定的致病力,但对家兔、3—5日龄仔猪及妊娠母猪都有很高的安全性。用不同剂量的病毒培养液肌肉注射于3—5日龄仔猪,14d后用10^5.7TCID50伪狂犬病病毒强毒攻击,所有试验仔猪均可得到有效保护。用分离毒免疫母猪,其后代可获高滴度的母源抗体,15日龄的仔猪能抵抗10^5.7TCID50强毒的攻击。试验的结果初步说明,所分离的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命名为PRVLY株),并可能是一株弱毒株,而且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山东某鸡场的产蛋下降而无其他典型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症状的高抗体蛋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过试验鉴定,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性,且可被ND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和中和,不能被AI(H5亚型与H9亚型)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该病毒的最小致死量病毒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h)为50.4h,1日龄SPF鸡脑内接种分离病毒致病指数(ICPI)为1.85,6周龄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2.42,回归试验鸡出现了新城疫症状和病变,经外源病毒检测及回归试验该病毒株被确定为新城疫病毒,并属强毒型,命名为ShD-5-04。  相似文献   

10.
猪细小病毒自然弱毒N株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PV-N株接种抗体阴性后备母猪,5天产生HI抗体,7天达到保护性水平(>1∶256),14天达高峰.用该毒株对4月龄猪、后备母猪和怀孕母猪进行免疫原性试验,结果攻毒后5、7、9天未检测到病毒血症和未分离到病毒.攻毒后第40天剖杀2头怀孕母猪,见胎儿正常,胎儿心血HI抗体阴性,从胎儿脏器未分离出病毒.自然分娩的母猪,产仔正常,仔猪吃初乳前HI抗体阴性,而对照猪攻毒后产生病毒血症,并产下不同组合异常仔,从死胎儿脏器分离到病毒,活仔HI抗体阳性.试验还表明豚鼠对PPV-N株的抗体应答和猪的相似,可作为PPV弱毒株免疫抗体应答检测的实验动物.本研究结果证明,PPV自然弱毒N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1.
用新城疫(ND)分离强毒油佐剂灭活苗和NDV La Sota油佐剂灭活苗分别免疫母源抗体平均为2 log2的12日龄公雏。免疫后每隔1周采集血清,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HI抗体。免疫后21 d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抗体水平在6log2以上,维持30 d以上。免疫40 d后,用ND分离强毒株和NDVF48E9分别进行攻毒试验,2种疫苗的保护率均为100%,攻毒结果表明,ND分离强毒株和NDVF48E9株的免疫原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Twelve-day-old chickens were vaccinated once with different Newcastle disease (ND) vaccines ( F, La Sota and Mukteswar) by two different routes (intraocular and drinking water). Chickens from a seventh group were uninoculated controls. At weekly intervals for 7 weeks after vaccination, 20 chickens from each vaccinated group and 20 chickens from the control group were examin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haemagglutination-inhibition (HI) antibodies and for protection as assessed after challenge with velogenic, viscerotropic ND virus.

La Sota ND vaccine used intraocularly ranked the best and Mukteswar vaccine by the drinking water route the worst for their HI antibody titres prior to challeng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eatments in protection were examined. For all three vaccines intraocular vaccine produced higher protection than drinking water vaccine.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challenge and postchallenge HI titres was also recorded.  相似文献   


13.
根据GenBank中猪流行性腹泻(PED)疫苗株与野毒株ORF3的特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能够快速区分PEDV疫苗株与野毒株的RT-PCR检测方法。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能够对PEDV疫苗株与野毒株扩增出特异性片段,其大小分别为278 bp和327 bp。该方法具有快速、特异、通用等特点,可用于实验室快速诊断、野毒株的区分,为该病的诊断及免疫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A double blocking ELISA was developed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need for large scale serological screening for PRRS and simultaneous distinction between infection with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rains of PRRSV in pig herds. The Immunoperoxidase monolayer assay (IPMA) and the double blocking ELISA enabled distinction on serological basis between infection with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rains of PRRSV. The distinction was possible from about day 7 after infection of pigs with PRRSV. The double blocking ELISA enabled the distinction at later stages of infection compared to the IPMA, irrespective of the strain involved.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区分疫苗株与广西分离株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上的山羊痘病毒序列设计1对引物,用来扩增山羊痘病毒P32基因,通过对国内疫苗株及6株广西分离株的P3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比较发现,所有广西分离株核苷酸651位的碱基全部由T变为C,647位~652位核苷酸构成由TGTATA变异为TGTACA,多了1个限制性内切酶Bsp1407Ⅰ位点,因此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出739 bp的目的片段后,再用限制性内切酶Bsp1407Ⅰ进行酶切分析,疫苗株可以切成135 bp和604 bp 3个片段,广西分离株可以切成135、226、378 bp 3个片段。结果表明,所建立的PCR-RFLP方法可以区分疫苗株和广西分离株。  相似文献   

16.
桑树根际固氮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固氮酶活力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固氮细菌可降低桑园化肥使用量和提高桑叶产量与品质。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桑树根际分离获得24个具有固氮能力的细菌分离株,以rep-PCR基因指纹分析聚类为18个聚类群。经固氮酶活性测定,PA19、PA2和PK1菌株具有较强的固氮酶活性。利用菌落形态特征观察及16S rDNA碱基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对3株细菌进行鉴定的结果是:PA19菌株为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 sp.),PA2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K1菌株为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  相似文献   

17.
18.
鸡新城疫CHR 株冻干疫苗中试产品3 批以及La Sota 株冻干疫苗( 符合质量要求) , 以5 种免疫途径: 肌注、滴鼻、喷雾、饮水、拌料分别接种11 日龄雏鸡。每批疫苗每种途径接种1 组, 20 只/ 组, 共20 组。雏鸡群免疫前血凝抑制抗体(HI) 效价为1∶2-13 , 于14 d 、28 d 后再测HI抗体水平, 并分别用10 000 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 新城疫标准强毒北京株攻击。从而检测2 种疫苗用5 种免疫途径免疫后在不同时间的近期免疫效力。结果表明, 近期内CHR 株疫苗HI抗体呈上升趋势, 而La Sota 株疫苗HI抗体先升高后下降; CHR 株疫苗以饮水和拌料途径效果较好, 其它3 种途径效果相似。接种后14 d 攻毒, 2 种疫苗均能较好保护强毒攻击; 28 d 后, CHR 株保护率高于La Sota 株。  相似文献   

19.
依据GenBank中公布的猪伪狂犬病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针对gI、gE、28K、TK四个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5条引物,并对野毒株SA株、gI-/gE-/PRVSA双基因缺失株和Bartha K61疫苗株进行了扩增,得到2061bp、1323bp、801bp和963bp特异性目的条带,其中BarthaK61疫苗株基因组检测最小浓度为136pg/μL。建立了针对野毒株和两种疫苗株的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