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25篇
园艺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药对猪场常见病原菌的药敏特性及联合抑菌活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常见的50味中药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放线杆菌等6种猪场常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并在测定单味中药对上述病原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基础上,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进行中药两两联用抑菌活性试验,通过计算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断药物互作效应。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乌梅、大黄、黄芩、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和五倍子对6种猪场常见病原菌均表现为高度敏感。药物MIC测定结果显示,以乌梅、大黄、桂枝、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和五倍子等7味中药对6种猪场常见病原菌的MIC较低,故选取这7味中药进行两两联合用药试验。在中药两两联用抑菌活性试验中,乌梅+桂枝、大黄+桂枝、桂枝+连翘、桂枝+野菊花、桂枝+五倍子呈拮抗效应;乌梅+五倍子、大黄+连翘、大黄+野菊花、大黄+五倍子、金银花+连翘、金银花+野菊花、连翘+野菊花呈协同效应;乌梅+大黄、乌梅+金银花、乌梅+连翘、乌梅+野菊花、大黄+金银花、桂枝+金银花、金银花+五倍子、连翘+五倍子、野菊花+五倍子呈相加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广西地区规模猪场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5种病原的感染情况,采用RT-PCR/PCR方法,对2015年3月—2019年3月采集自广西14个地市1 010个不同规模类型猪场的2 104份病料进行5种病原的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5—2019年5种病原在广西14个地市的规模猪场中均有检出,其中PRRSV、PEDV、PCV2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9.88%、27.75%和24.60%,与其他病原相比差异显著(P<0.05),南宁、玉林、桂林、百色、柳州、贵港、崇左、北海等生猪主产区以及中小型猪场的病原检出率相对较高(P<0.05);季节因素对PRRSV和PRV感染影响较大,分别在秋季和春季检出率显著增加(P<0.05);混合感染现象较为普遍,以PCV2分别与PRRSV、CSFV和PRV的二重感染为主(P<0.01)。结果表明,广西生猪主产区以及中小型猪场的5种病原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PRRSV、PEDV和PCV2,需加强免疫,重点防控。本检测摸清了广西地区引起猪群发病的主要病毒性病原及其流行特点,对于广西地区主要猪病的重点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螺旋藻抗炎和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探讨螺旋藻抗炎作用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构建小鼠体内炎症模型,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药物,以小鼠耳肿胀为观察指标,探讨螺旋藻的体内抗炎作用;通过环磷酰胺构建小鼠免疫抑制模型,以不同剂量螺旋藻处理后测定免疫抑制小鼠及正常小鼠的脏器指数、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同时结合脾脏及胸腺病理组织学观察,探讨螺旋藻对免疫抑制小鼠及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螺旋藻对小鼠体内抗炎作用影响的试验中,0.3%螺旋藻灌胃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极显著高于地塞米松对照组和其他螺旋藻处理组(P0.01),且螺旋藻对各试验组小鼠的脏器指数无不良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在螺旋藻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试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极显著下降(P0.01);肝脏指数极显著上升(P0.01),其它各剂量螺旋藻处理组小鼠胸腺指数跟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小鼠血清IL-2、IL-6、TNF-α、IFN-γ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小鼠的脾小体萎缩、胸腺小体减少、淋巴细胞及网状细胞变性坏死,而各剂量螺旋藻处理组的脾小体和胸腺小体结构清晰完整、淋巴细胞增多。综上,螺旋藻能降低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对小鼠的免疫抑制,并且能修复小鼠脾脏和胸腺损伤,说明其在抗炎和缓解免疫抑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使用酸化剂、益生菌、中草药3种添加剂对保育猪的血清中内毒素以及免疫抗病性能的影响。随机选取28~30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500头,平均分成5个试验组(A、B、C、D、E),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酸化剂组,C组为益生菌组,D组为中草药组,E组为抗生素组。从仔猪断奶后开始饲喂,记录各组仔猪的生长性能及腹泻率,试验期为30 d。试验后,各组之间的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无显著差异(P0.05),B、C、D组的腹泻率比A组分别降低了52.00%、6.46%、20.00%,比E组分别降低了72.24%、45.91%、53.73%,D组的成活率为100%;B组RBC总数显著高于C组(P0.05),极显著高于D组(P0.01),B、C、D组WBC含量比试验前极显著升高(P0.01);E组IgG水平显著低于A、D组(P0.05),各组IgM含量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E组内毒素浓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所使用的酸化剂、益生菌和中药配方这3种替抗添加剂,能够显著降低保育猪血清中内毒素含量,增强仔猪的免疫力和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其中以酸化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了解广西猪主要病毒性繁殖障碍疫病的发生态势,为预防和控制此类疫病提供科学依据。采用RT-PCR/PCR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采自广西的349份流产胎儿样品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及猪乙型脑炎病毒(JEV)6种主要病毒性繁殖障碍疫病病原的检测并分析其阳性检出率在不同年份、季节之间的差异及病原混合感染情况。结果显示,2014-2017年,6种病原的猪场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JEV(36.00%)、PRRSV(16.00%)、PCV2(9.00%)、PRV(7.00%)、PPV(6.00%)和CFSV(5.00%),样品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JEV(27.06%)、PRRSV(6.18%)、PRV(5.88%)、PCV2(3.82%)、CSFV(2.35%)和PPV(2.35%)。季节因素对6种病毒性繁殖障碍疫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JEV在夏季、秋季检出率较高,春季、冬季检出率较低;PRRSV一年四季检出率均较高,且无明显差异;PCV2在春季检出率较高,其次是夏季和冬季,秋季检出率较低;PRV在春季、冬季检出率较高,夏季、秋季检出率均为0;PPV在夏季检出率较高,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冬季检出率为0;CSFV在冬季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夏季,春季和秋季检出率均为0。流产胎儿以单一感染为主,6种病毒均存在不同程度单一感染情况,单一感染率JEV最高(23.82%)、PCV2最低(0.59%);混合感染以双重感染为主,其中以2016年双重感染情况较多,且感染组合多样;三重感染情况较少、仅在2016年送检样品中发现1例,未发现四重及四重以上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2014-2017年,JEV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已成为广西部分猪场母猪流产最主要病毒性病原。PRRSV和PRV仍是目前引起广西猪场母猪流产的主要病毒性病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桂科育成猪的血常规指标,明确不同功能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情况,为桂科猪的免疫评估与抗病性能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49日龄起每周对44头桂科育成猪(公母各半)采血1次,连续采样7周,测定其血常规指标,并与长白猪和恩施黑猪的血常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桂科育成猪不同日龄的红细胞类检测指标中,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含量(HGB)均在70日龄达最低值(6.85×1012/L和97.1 g/L),显著低于49、56、63、84和91日龄时的对应值(P0.05,下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在70日龄达最低值(15.11 pg和275.70 g/L)、91日龄达最高值(16.40 pg和314.30 g/L);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变化相对较稳定,不同日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在白细胞类检测指标中,白细胞计数(WBC)于63日龄达最低值(13.71×10~9/L)、84日龄达最高值(17.52×10~9/L),二者差异显著;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在70日龄时达最低值(3.61×10~9/L),显著低于49和56日龄的对应值。淋巴细胞计数(LYMPH)的变化相对较稳定,受日龄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在血小板类检测指标中,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在不同日龄的变化相对较稳定,受日龄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与35日龄长白猪和5月龄以上恩施黑猪相比,桂科育成猪除H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PCT和PDW等少数指标表现异常外,其他大部分血常规指标介于长白猪与恩施黑猪血常规指标范围内。【结论】桂科育成猪在血常规指标方面有一定的独特性,发育至49~91日龄时已具备较稳定的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养猪业向着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猪场普遍采用高密度地接种猪瘟疫苗来预防猪瘟。但是,由于疫苗保护率低及免疫抑制等因素,猪瘟疫苗免疫失败时有发生,经常出现猪瘟散发病例甚至群发。研究证实,免疫增强剂可以有效解决畜禽免疫失败的问题,提高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奥奶净(OmniGen-AF誖)是一种新型免疫增强剂,为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科学家Forsberg和Puntenney多年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不同清粪工艺对养猪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不同清粪工艺对猪舍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硫化氢浓度、粪污水排放量和粪污水水质指标的影响。以密闭式的水冲式清粪(对照组CK)、水泡粪清粪(试验Ⅰ组)、干清粪(试验Ⅱ组)和水厕式清粪(试验Ⅲ组)的4种不同清粪工艺的猪舍进行养猪试验,每个月连续5日对猪舍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硫化氢浓度、粪污水排放量和粪污水水质指标进行监测。表明不同清粪工艺各试验组的猪舍温度和相对湿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猪舍氨气浓度、硫化氢浓度、平均每头猪的冲洗水量和产生污水量、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耗氧量(CODcr)和悬浮物(SS)数值最低。水厕式清粪工艺养猪技术可以降低猪舍氨气浓度、硫化氢浓度、粪污水排放量和改善粪污水水质指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猪雷极氏普罗菲登斯菌(P.rettgeri)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16SrRNA基因系统进化关系,从发生严重腹泻、血便的哺乳仔猪群的内脏器官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P.rettgeri。小鼠攻毒试验证实,该分离菌株对试验小鼠有较强致病力,哺乳仔猪回归试验可复制出与临床上相似的典型症状,并从发病死亡小鼠及哺乳仔猪中分离到攻毒菌株。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分离菌株与雷极氏普罗菲登斯菌系统进化关系最为密切,其16SrRNA基因序列与雷极氏普罗菲登斯菌代表菌株的同源性在97.3%~99.6%之间。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头孢哌酮钠、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唑啉、头孢呋肟、头孢吡肟、阿莫西林、链霉素、氨曲南、诺氟沙星、左氟沙星、恩诺沙星、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米诺环素、链霉素、阿米卡星等多数药物敏感。首次报道了雷极氏普罗菲登斯菌可以引起哺乳仔猪严重腹泻,提示在仔猪腹泻中应注意该菌感染的诊断、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0.
利用正交试验对猪细小病毒(PPV)N株在IBRS-2细胞转瓶培养中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为PPV N株弱毒疫苗的大量培养工艺提供参考.设细胞培养液pH值(7.0、7.2和7.4)、接毒时间(0、24和48 h)、接毒剂量(0.10%、1.00%和10.00%)、收毒时间(48、72和96 h)等因子和水平.结果表明,PPV N株转瓶培养的最佳培养条件组合为细胞培养液pH值7.2,采用同步接毒,接毒剂量为0.10%,收毒时间为接毒后96 h.其中收毒时间是影响PPV N株毒价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