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试验材料采用海兰W36商品代杂慢羽公鸡与来航型慢羽纯系母鸡杂交。对它们的F_1代快、慢羽母鸡性能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遗传背景一致的伴性羽速基因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资料以公鸡家系为单位用最小二乘分析法处理(Harcy 1975),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是,快慢羽鸡在育成期和产蛋期死亡率、18周龄体重、开产蛋重、300日龄蛋重、67周龄蛋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6周龄体重慢羽鸡大于快羽鸡差异显著(P<0.05),开产日龄慢羽鸡比快羽鸡早3.4天,差异显著(P<0.05)。300日龄和467日龄产蛋数(H.H.)快、慢羽鸡有差异,但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说明慢羽基因(K)对蛋鸡的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不大,羽速自别雌雄蛋鸡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清远麻鸡快慢羽系产蛋性能差异,并分析清远麻鸡慢羽系中Z染色体上K基因座禽内源性白血病毒21基因(ev21)对产蛋性能的影响,为下一步培育无ev21基因清远麻鸡品系及开展抗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不同产蛋模型拟合不同羽速清远麻鸡的产蛋曲线,寻找最佳模型并分析产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PCR-RFLP检测清远麻鸡慢羽系中ev21基因的插入情况.[结果]清远麻鸡慢羽系的开产日龄极显著迟于快羽系(P<0.01,下同),但开产体重和开产蛋重、40周龄蛋重及64周龄产蛋量均极显著高于快羽系,清远麻鸡慢羽系的40周龄体重极显著低于快羽系.利用伍德模型、杨宁模型和分室模型分别对清远麻鸡快慢羽系的产蛋率进行拟合,发现慢羽系和快羽系均以杨宁模型拟合的效果最佳,对应的拟合度(R2)分别为0.966和0.974.在清远麻鸡慢羽系中,L1亚群(含ev21基因)和L2亚群(不含ev21基因)间的产蛋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即ev21基因存在与否对产蛋性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清远麻鸡慢羽系产蛋性能优于快羽系,具体表现为产蛋率高,蛋重,且产蛋量多;ev21基因存在与否对清远麻鸡慢羽系产蛋性能无直接影响.清远麻鸡慢羽系产蛋性能尚有提升空间,因此生产上需加强其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3.
对安义瓦灰鸡进行了快羽和慢羽纯系的选育研究,其快羽、慢羽纯系配套后代的自别雌雄准确率达94.96%以上。探讨了羽速基因对安义瓦灰鸡产蛋性能、蛋品质、早期生长速度、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5~6周龄慢羽鸡的平均体重显著大于快羽鸡;快羽公鸡的头重极显著地大于慢羽公鸡,慢羽母鸡的半净膛重和脚重均显著地大于快羽母鸡;快羽纯系的62周龄产蛋量极显著地低于慢羽纯系;其他性能在快羽、慢羽纯系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研究三个快羽系A、B、C和三个慢羽系α、β、γ及它们的自别雌雄杂交鸡Cβ、Bβ、Aβ、Cα、Bα、Aα、Cγ、Bγ、Aγ的早期生长和产蛋性能,并探讨了C、α系和A、β系羽毛生长速度(快慢羽速)与生产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后代产蛋性能明显得到提高,并表现出明显的羽速效应,而且羽速效应因品种(系)的不同而异。九组杂交鸡产蛋性能均表现较好,具有较高的优势率,其体重均低于其双亲均值。  相似文献   

5.
优质黄羽肉鸡羽速与经济性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测快、慢羽鸡早期体重、生活力和产肉性状,研究了羽速与这些经济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黄羽肉鸡羽速与其早期体重、生活力和屠宰率等性状之间并无明显关系,但其胸肌重、胸肌率、腹脂重和腹脂率却存在着显著的羽速效应,慢羽鸡优于快羽鸡。最后还对黄羽肉鸡的羽速效应和快慢羽基因在黄羽肉鸡配套系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试验对边鸡保种群黑羽单冠、麻羽单冠、有色羽复冠3个品系4个世代不同翼型母鸡体质量及产蛋性状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快、慢羽母鸡在开产体质量、300日龄体质量、504日龄体质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开产日龄、开产蛋质量、300日龄产蛋数和蛋质量、504日龄产蛋数和蛋质量等产蛋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6个地方鸡种羽毛性状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丝羽乌骨鸡(S)、仙居鸡(X)、固始鸡(G)、萧山鸡(XIS)、北京油鸡(Y)、狼山鸡(L)6个地方鸡种为试验素材,通过品种间的正反交试验、回交试验、横交试验,观测羽型性状、羽色性状、羽速性状在不同组合下产生的F1和F2代中的表现和分离比例,分析各性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羽型性状受常染色体基因H/h控制,片状羽型对丝状羽型为显性,片状羽型在仙居鸡、固始鸡、萧山鸡、北京油鸡、狼山鸡群体中均为显性纯合,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观测值与理论值相一致(P>0.05);狼山鸡的黑羽,北京油鸡的红羽和萧山鸡、仙居鸡、固始鸡的黄羽对丝羽乌骨鸡隐性白羽的遗传方式是完全显性遗传;各鸡种具有独特的羽速种质特性,丝羽乌骨鸡、仙居鸡为快羽型,固始鸡、北京油鸡、萧山鸡为慢羽型,狼山鸡为快慢羽混合型,伴性快慢羽基因(k/K)在6个地方鸡种中遗传稳定,符合伴性遗传规律,观测值与理论值相一致(P>0.05)。 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四组来航快羽公鸡和洛岛红慢羽母鸡杂交产生的羽速自别雌雄杂种鸡的生活力、生长发育、产蛋性能及饲料消耗等指标及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鸡的产蛋量、蛋壳质量和蛋料比表现出高度显著的杂种优势。杂种鸡的育成期和成年期的成活率与纯系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四个杂交组合的生产性能表现较一致,以 NR 和 DR 为更好,根据两年的重复测定结果,选择 DR 以“自别1号”向外推广。  相似文献   

9.
崇仁麻鸡快、慢羽纯系选育及自别雌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伴性遗传基因的遗传原理和羽速基因的遗传特点 ,采用现代家禽育种方法对崇仁麻鸡进行了快羽和慢羽纯系的选育 ,快、慢羽纯系配套后代的自别雌雄准确率达 98.0 2 % ;进行了羽速基因对崇仁麻鸡的产蛋性能、蛋品质、早期生长速度、公鸡精液质量、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等生产性能的影响测定  相似文献   

10.
对三个快羽系、三个慢羽系及其九个杂交组合共1440只雏鸡在42日龄内的羽速羽型特征作了研究。结果表明:1、出壳时的羽型可根据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的绝对差度分为六型。2、在42日龄内,三个快羽系的羽型特征较一致;而三个慢羽系的羽型却有较大的差异。3、亲本对杂交鸡的羽型影响在品系间有差异。4、在42日龄内的不同阶段,羽速(即快、慢羽)的鉴别要按不同部位的羽型特征的差异来进行。  相似文献   

11.
成都白鸡快、慢羽纯系的选育及羽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我室就成都白鸡羽型,快,慢羽纯系的选育、K(慢)、k(快)基因频率及杂种鸡羽速自别雌雄的准确率等进行了研究。按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生长状况,该鸡种初生雏羽型分为:快羽一型,慢羽三型。K(慢),k(快)基因频率分别为0.1602和0.8398。表型鸡经测交,纯繁选育出成都白鸡快,慢羽两个品系。以成都白鸡慢羽母鸡同快羽京白公鸡杂交,其杂种鸡羽速自别雌雄的准确率为99.13%。  相似文献   

12.
选取787只坝上长尾鸡(公鸡379只,母鸡408只)对育雏期雏鸡的外貌变化和不同羽色雏鸡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到育雏结束雏鸡外貌有明显变化,性别对黑羽、麻羽、芦花、白花、银灰坝上长尾鸡初生重没有影响,白羽公鸡初生重显著大于母鸡(P0.05),不同羽色公鸡之间,母鸡之间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坝上长尾鸡公、母鸡在2周龄之前增重缓慢,之后公鸡则明显高于母鸡,且保持较长时间的快速生长状态,随着周龄的增加,白羽公鸡与母鸡体重差异变大,黑羽、麻羽、白花公鸡与母鸡体重出现差异,2周龄白羽公鸡体重显著大于黑色公鸡(P0.05),不同羽色母鸡之间出现差异。育雏期绝对生长曲线呈上升趋势,相对生长曲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川南常羽乌骨鸡羽色、肤色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用川南常羽乌骨鸡的三种羽色(黑羽、麻羽、白羽)进行纯繁和杂交来研究乌骨鸡羽色和肤色的遗传现象。试验结果表明,所用常羽乌骨鸡的黑羽主要为杂合型,白羽是隐性,麻羽的遗传尚待进一步研究。乌骨鸡的肤色存在杂合类型,黑羽和麻羽鸡的肤色相对较为稳定遗传。乌骨类型可保持不变,各部位色素沉着有高度相关。川南常羽乌骨鸡经统警选育可培育出黑羽和白羽品系。乌肤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应着重对乌肤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羽速基因对坝上长尾鸡育成期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239只坝上长尾鸡(快羽公鸡59只,快羽母鸡60只,慢羽公鸡62只,慢羽母鸡58只)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快慢羽公鸡间8~20周体重、体斜长、胫围、胸宽、胫长,8周、20周耻骨间距,20周胸角差异不显著。快慢羽母鸡间8~20周胫围、胸深、胫长,8周、20周耻骨间距,20周胸角差异不显著;快羽母鸡10周、14周体重,10~16周胸宽与骨盆宽,10~20周体斜长与龙骨长显著大于慢羽母鸡。在育成前期快羽鸡生长较快,而育成期后期慢羽鸡生长较快,快慢羽鸡生长发育时间的差异并不影响成年后鸡的体重与体型。  相似文献   

15.
鸡群中个体间大小、体型及素质差异的表现程度,称为鸡群整齐度。它直接、间接地影响养鸡的经济效益。如肉鸡整齐度差,在达到出售日龄时,有些鸡达不到出售体重标准,不能全进全出,而要分批出售,鸡群饲养期长,周转率低,年度饲养批次少,成见本大。蛋鸡整齐度差,会导致见蛋与达到50%产蛋率的间隔时间拉长,群体开产日龄推迟,也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产蛋高峰。当大鸡开产时,小鸡还未成熟,大鸡产蛋率上升时,小鸡才开户,大鸡产蛋率下降  相似文献   

16.
边鸡羽色和冠形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边鸡3个品系间的正反交试验,观察各品系组合后代的羽色、冠形性状的表型特征。结果显示,复冠性状与单冠性状均无明显的显性遗传,单冠和复冠的冠形性状出现分离现象;黑羽性状是显性遗传,黑羽和麻羽的羽色性状均出现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为客观评价对地方黑羽鸡实施净化管理的效果。该研究对2500只同批次1日龄白城地方黑羽雏鸡以禽白血病和鸡白痢为净化病种筛选鸡群,进而各选取250只母鸡和25只公鸡分别组建净化组与非净化组,试验探究其在死淘、产蛋性能、种蛋孵化及后代生长性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非净化鸡群的死淘率、料蛋比分别比净化组高出2.6和0.49个百分点;非净化组6~11月龄间月均产蛋率及其种蛋在合格率、受精率、出雏率和健雏率分别较净化组低出6.82、3.28、3.27、8.37和4.13个百分点;同时,与非净化组相比,净化组后代的平均日增重也有所提高。可见,通过净化鸡群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可显著提高地方黑羽鸡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对 0~ 2 0周龄固始鸡快、慢羽纯系生长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 :羽速基因对固始鸡早期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初生重、2周龄、4周龄、8周龄慢羽系鸡体重高于快羽系鸡 ,且初生重和 4周龄体重达显著水平(P <0 .0 5 ) ;羽速基因对固始鸡育成公鸡体重有极显著影响 ,8周龄快羽系公鸡体重极显著小于慢羽系公鸡 (P<0 .0 1 )。但 1 0~ 2 0周龄 ,快羽系公鸡各周龄体重均极显著地大于慢羽系公鸡 (P <0 .0 1 ) ;羽速基因对固始鸡1 8周龄和 2 0周龄的育成母鸡体重有极显著影响 ,快羽系母鸡体重极显著地低于慢羽系母鸡 ,对 8~ 1 6周龄母鸡的体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 ,对白番鸭羽毛生长速度与肉用性能的相关性进行观测 .结果表明 :(1)快、慢羽公、母番鸭 10周龄体重分别为 3379.69、315 5 .72 g和 2 10 7.65、2 0 89.5 7g(p>0 .0 5 ) ;料、肉比分别为 2 .83、2 .74和 3.0 9、2 .94 ,快羽番鸭饲料转化率略高于慢羽番鸭 .(2 )快、慢羽公、母番鸭 10周龄成活率分别为 97.4 3%、97.5 0 %和 97.14%、10 0 % ,两者差异不显著 (p>0 .0 5 ) .(3)快、慢羽公鸭各产肉性状 (除腿肌重 )间差异均不显著 (p>0 .0 5 ) ;快羽母鸭屠体重、全净膛重和屠宰率均显著大于慢羽母鸭 ,但慢羽母鸭胸肌率 (19% )则显著大于快羽母鸭 (16% ) ,其余各产肉性状不同羽速间差异不显著 (p>0 .0 5 ) .(4 )快慢羽番鸭胸肌纤维直径分别为2 0 .61和 2 3.91μm,腿肌纤维直径分别为 36.35和 33.87μm,两者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深浅羽色甘肃黄鸡的主要产蛋性状作了观测,结果表明:甘肃黄鸡羽色深浅对蛋用性能没有影响;蛋壳颜色勺蛋壳厚度、哈氏单位和母鸡产蛋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甘肃黄鸡今天产蛋较为分散,生产中应适当推迟集蛋时间;蛋壳颜色与鸡群产蛋时间可以作为甘肃黄鸡产蛋量选择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