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5个地方鸡品种(白耳鸡、狼山鸡、萧山鸡、北京油鸡、泰和乌骨鸡)为研究对象,比较13项肌肉脂肪酸组成指标的相对含量在品种间的差异,并对13项脂肪酸组成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泰和乌骨鸡和狼山鸡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44.96%和43.26%),均与白耳鸡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白耳鸡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63.99%),与泰和乌骨鸡、狼山鸡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白耳鸡的必需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6.76%),且与狼山鸡(3.84%)、泰和乌骨鸡(4.17%)相对含量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与萧山鸡(5.98%)、北京油鸡相对含量(6.72%)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获得的前3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全部变异的94.865%,其中第1、2、3主成分分别解释总变异的58.632%、22.479%和13.754%.基于主成分值的UPGMA聚类图和3-D聚类图,将5个地方鸡种聚为3大类,萧山鸡、狼山鸡和北京油鸡聚为一类,白耳鸡、泰和乌骨鸡分别形成独立分支.  相似文献   

2.
5个地方鸡种肌肉脂肪酸相对含量比较及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地方鸡品种白耳鸡(BAI)、狼山鸡(LAN)、萧山鸡(XIS)、北京油鸡(YOU)、泰和乌骨鸡(TAI)为研究对象,比较品种间13项肌肉脂肪酸组成指标的相对含量的差异,并对13项脂肪酸组成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泰和乌骨鸡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44.96%),其次为狼山鸡(43.26%)、北京油鸡(38.98%)、萧山鸡(38.56%)、白耳鸡(34.40%),其中泰和乌骨鸡、狼山鸡与白耳鸡相对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白耳鸡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63.99%),其次为北京油鸡(59.76%)、萧山鸡(59.45%%)、狼山鸡(55.34%)、泰和乌骨鸡(54.43%),其中白耳鸡与泰和乌骨鸡、狼山鸡相对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白耳鸡的必需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6.76%),且与狼山鸡(3.84%)、泰和乌骨鸡(4.17%)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与萧山鸡(5.98%)、北京油鸡(6.72%)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获得的前3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全部变异的94.865%,其中第1、2、3主成分分别解释总变异的58.632%、22.479%和13.754%.将5个地方鸡种归入三大类,萧山鸡、狼山鸡和北京油鸡聚为一类,白耳鸡、泰和乌骨鸡分别形成独立分支.  相似文献   

3.
乌骨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乌骨鸡(泰和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白耳鸡、罗曼蛋鸡、石歧杂、康达尔黄鸡、爱拔益加为对照组,测定其肌肉肌苷酸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测定鸡种中,乌骨鸡肌肉肌苷酸含量最高,爱拔益加最低,随着鸡种体重的增大,肌肉肌苷酸的含量有下降的趋势,鸡种的体重与肌肉肌苷酸有一个负相关的迹象。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各地方鸡肉品质差异,选取泰和丝羽乌骨鸡、文昌鸡、北京油鸡、河南斗鸡、茶花鸡作为试验鸡分别饲养至17周龄时,每个品种选取接近平均体重的30只鸡进行屠宰,屠宰后迅速取两侧胸肌,用于常规肉品质、肌内脂肪以及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文昌鸡鸡肉失水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北京油鸡鸡肉的剪切力显著高于泰和丝羽乌骨鸡、文昌鸡、茶花鸡(P<0.05)。文昌鸡鸡肉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泰和丝羽乌骨鸡鸡肉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泰和丝羽乌骨鸡鸡肉中苏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的滋味活性值(TAV)均大于1,且均大于其他品种。文昌鸡鸡肉的苏氨酸、亮氨酸、精氨酸、丝氨酸TAV值大于1。文昌鸡鸡肉内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泰和丝羽乌骨鸡鸡肉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由此可见,泰和丝羽乌骨鸡鸡肉失水率和脂肪含量低,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肉品质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5.
江村黄鸡肌肉肌苷酸和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炳庆  景栋林  张莹  游影中  黄得纯  李华  于辉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198-1199,1206
试验测定了15周龄的江村黄鸡胸腿肌中肌苷酸与脂肪酸的含量.结果显示,江村黄鸡胸腿肌中肌苷酸含量为3.04 mg/g,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4.6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1.93%,必需脂肪酸含量为16.02%,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结果表明,江村黄鸡肉质在地方黄鸡中具有一定的品质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6.
泰和乌骨鸡肌肉肌苷酸含量变化规律及其遗传力估测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以4~28周龄泰和乌骨鸡为材料,研究胸肌和腿肌肌苷酸(IMP)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肌肉中IMP含量随周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②体重与胸肌和腿肌IMP含量呈极显著中等负相关(P<0.01,r分别为-0.3457、-0.3722),胸肌和腿肌在IMP含量上呈极显著中等正相关(P<0.01,r为0.5196);③应用回归分析建立了泰和乌骨鸡肌肉IMP含量依周龄和体重的最佳线性回归方程;④4~28周龄,各周龄肌肉IMP含量具有中等遗传力(0 4133~0 6025)。  相似文献   

7.
五个鸡种肉质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不同鸡种的肉质特点,系统测定了文昌鸡、仙居鸡、海兰褐蛋鸡、岭南黄和艾维茵肉鸡共5个鸡种的肉质指标,结果表明:文昌鸡和仙居鸡具有中等水平的肌肉pH值、剪切力和肌内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最高,保水性最好,肌肉的脂肪酸组成最丰富(多达13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肌苷酸含量也最高;海兰褐蛋鸡的肌肉pH和剪切力最大,肌内脂肪含量最低,脂肪酸组分有11种,肌苷酸含量接近地方鸡种;岭南黄的肌内脂肪含量、艾维茵肌肉脂肪酸C18:2和C18:3的相对含量在5个鸡种中最高,它们的脂肪酸组成一致,种类最少(8种)。影响肉质指标的因素分析表明,品种(系)和肌肉类型是影响肉质特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研究日粮酪氨酸水平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28日龄泰和乌骨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饲养至8周龄.试验鸡组分别饲喂6种酪氨酸水平的日粮,日粮酪氨酸水平分别为0.48%、0.68%0.88%、1.08%、1.28%和1.48%.结果表明:日粮酪氨酸水平显著影响5~8周龄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且在0.88%水平时显著影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P<0.01).日粮酪氨酸水平极显著影响5~8周龄泰和乌骨鸡组织中黑色素的含量(P<0.01),随着日粮酪氨酸添加水平的提高组织中黑色素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心脏、肌肉、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在1.08%水平时达到最高且与0.48%水平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肝脏组织中黑色素的含量在1.28%水平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9.
乌骨鸡又名乌骨绒毛鸡、白绒鸡、金丝鸡、丝毛鸡、泰和鸡等,是我国著名的观赏型鸡品种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药用保健名贵鸡种,以皮肤、骨骼、肌肉甚至内脏均呈乌黑色而得名。可分白色乌骨鸡和黑羽乌骨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研究高原地区不同品种鸡肌肉营养及品质信息,为畜牧产业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甘肃省渭源县黄香沟牧场养殖的‘青爪乌鸡’‘珍珠鸡’‘贵妃鸡’‘黄麻鸡’‘白公鸡’等为研究对象,对这5个品种鸡肌肉脂肪酸、氨基酸及肌苷酸含量及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个品种鸡肌肉中n-6脂肪酸含量为37.02%~45.91%,n-3/n-6比值为0.17~0.32;亚麻酸占总脂肪酸的1.79%~3.93%,其中‘珍珠鸡’肌肉含量最高,为3.93%;亚油酸占总脂肪酸的22.07%~33.70%,其中‘青爪乌鸡’肌肉亚油酸含量最高为33.70%.与推荐的氨基酸水平相比,5个品种鸡肌肉中的氨基酸组成均衡,蛋白质量好,5个鸡品种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评分均接近于或者大于100,其中‘青爪乌鸡’和‘贵妃鸡’的苏氨酸评分分别为97.5和97.2;‘青爪乌鸡’‘珍珠鸡’‘贵妃鸡’‘黄麻鸡’及‘白公鸡’等肌肉中鲜味氨基酸分别为5.46、5.85、4.98、4.82和5.20,其中‘珍珠鸡’肌肉中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为5.85;5个鸡品种肌肉中肌苷酸含量均较高,‘青爪乌鸡’‘珍珠鸡’和‘贵妃鸡’肌肉中IMP含量显著高于‘大白公鸡’和‘黄麻鸡’(P<0.05),‘青爪乌鸡’肌肉中IMP含量最高.【结论】高原地区的‘青爪乌鸡’‘珍珠鸡’‘贵妃鸡’‘黄麻鸡’‘白公鸡’肌肉中均含有高质量的脂质和蛋白质;肌苷酸含量高,风味物质丰富;必需氨基酸组成均衡,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含量丰富.脂肪酸含量丰富,且比值符合推荐范围.  相似文献   

11.
产苯乳酸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产苯乳酸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方法]用双层培养基法从传统发酵制品中分离出115株乳酸菌,用双层平板法从中筛选出24株对啤酒酵母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菌株,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筛选产苯乳酸量最高的菌株,并对筛选的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以及菌株16S rDNA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结果]对初筛的24株菌株发酵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得到7株苯乳酸的产量〉60 mg/L的菌株,其中菌株P421乳酸菌显示出最高的苯乳酸生产能力,苯乳酸产量可达80.5 mg/L。根据菌株P421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结论]从传统发酵制品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产苯乳酸的菌株,建立了1种准确筛选苯乳酸生产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话梅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话梅食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2种前处理方法(超声萃取法和加沉淀剂法)。结果表明,超声萃取处理后样品色谱图基线不稳,杂峰较大较多;超声萃取处理时苯甲酸和山梨酸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779%和2.291%,而加入沉淀剂处理后二者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326%和2.049%;超声萃取法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叫收率分别为106.1%和104.9%,沉淀剂法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回收率分别为98.7%和91.7%。2种前处理方法虽有一定差异,但均符合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熟肉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雪梅  池利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823-5824
[目的]探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熟肉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将苯甲酸和山梨酸经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后,经蛋白质沉淀和过滤,被测组分滞留于水相中与杂质分离。取相同体积样液和苯甲酸和山梨酸标准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结果]加入20%硫酸铜溶液10ml并放置40min能较好的盐析蛋白质。甲醇含量为5%时有较好的分离度和合适的保留时间,流动相甲醇与0.02mL/L醋酸铵配比为5:95,流速为1.0ml/min时,苯甲酸与山梨酸的色谱分离较好。苯甲酸、山梨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645、7.736min,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3%和3.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8%和91.6%;最小检出量分别为1.0、0.5ng。[结论]采用该方法沉淀完全,检出限低,预处理较简便,损失少,线性好。  相似文献   

14.
顺反混合菊酸(顺/反=43/57),用氢氧化钠-乙二醇处理,反应产物经~1HNMR 测定表明:反式异构体的含量可达95%,反应收率为86%。  相似文献   

15.
黄宏伟  邹盛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409-4409,4457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泽兰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以NUCLEODUR C18RP柱(250 mm×4.60 mm,5μm)为分析柱,甲醇∶水(88∶12)为流动相,加磷酸调pH值至3.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25℃。乌索酸进样量在0.368~7.360μg,齐墩果酸进样量在0.200~4.000μg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准确、快速、灵敏、重现性好,在该色谱条件及样品处理方法下,可以准确测定泽兰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野生青荚叶脂肪酸和氨基酸营养成分进行评价。[方法]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分析青荚叶的脂肪酸及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并用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氨基酸分(AAS)和化学分(CS)评价青荚叶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结果]青荚叶中粗脂肪含量为4.27%,7种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含量的76.42%,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青荚叶中蛋白质含量为7.74%。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6.19%,8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1.36%,9种药效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0.74%,4种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5.22%。AAS和CS均表明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结论]青荚叶口味鲜美,营养均衡,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冬青科苦丁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不同种苦丁茶、不同产地苦丁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考察,以期为熊果酸产业化开发提供基础资料。[方法]HPLC法测定了6种冬青科苦丁茶功能叶和4种市售苦丁茶冬青嫩芽产品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Eclipse XDB-C18柱(5.0μm,4.6mm×150.0m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88∶12),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20μl。[结果]熊果酸的平均含量为枸骨(1.64%)〉霍山冬青(1.63%)〉大叶冬青(1.54%)〉五棱冬青(1.23%)〉苦丁茶冬青(0.96%)〉华中枸骨(0.69%)〉苦丁茶产品(〈0.28%);齐墩果酸的平均含量为大叶冬青(0.22%)〉霍山冬青(0.18%)〉枸骨(0.17%)〉五棱冬青(0.14%)〉苦丁茶冬青(〈0.12%)〉华中枸骨(0.10%)〉苦丁茶产品(0)。[结论]测定结果有助于指导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加工产业选择合适的原料。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鼠尾草酸、鼠尾草酚和迷迭香酸同时测定的优化流程,对HPLC测定方法中的检测波长、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等条件进行了筛选与优化。结果表明:迷迭香酸、鼠尾草酚、鼠尾草酸在5~100 mg·L-1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以上,回收率分别为86.4%、85.6%和88.8%。针叶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Pine")叶片中鼠尾草酸(25 585 mg·kg-1)和鼠尾草酚(11 823 mg·kg-1)含量最高,大叶迷迭香叶片中迷迭香酸含量最高(7 572.67 mg·kg-1)。小叶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茎中鼠尾草酸含量(1 570.00 mg·kg-1)、鼠尾草酚含量(1 603.33 mg·kg-1)和迷迭香酸含量(1 304.67 mg·kg-1)在4个迷迭香品种中最高。HPLC测定方法稳定、可靠且高效,可为迷迭香非挥发性成分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烟草中有机酸和非挥发性有机酸分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烟草中有机酸的种类与作用、国内外烟草中有机酸的分析、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分析方法的比较以及利用GC-MS测定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HPLC法测定柿蒂中乌索酸与齐墩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智勇  郑丰  陈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840-9841
采用超声技术提取柿蒂中乌索酸与齐墩果酸,建立HPLC测定乌索酸与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柿蒂中乌索酸与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