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钴对泰和母鸡生殖内分泌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80只泰和母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分别喂给含钴0.26mg/kg,5.26mg/kg,50.26mg/kg,100.26mg/kg的日粮4个月。试验期间用放射免疫法监测鸡血浆中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含量的变化情况。观察钴对E2,P分泌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日粮钴能引起血浆LH和P值升高,但随着钴在机体内的蓄积,高钴组P值显下降;日粮然对E2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选3只健康白山羊,手术安装瘤胃瘘管后,在日粮中添加不同量的硫酸钴,研究钴的不同量对山羊瘤胃微生物VB12合成的影响。试验共分4期:对照期(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期(基础日粮+钴+0.3mg/kg)试验2期(基础日粮+钴0.5mg/kg);试验3期(基础日粮+钴0.8mg/kg),每期定时采取瘤胃内容物和血液样品,测定瘤胃液和血清中VB12的含量。试验结果为:各期瘤胃液中VB12平均含量(ng/ml  相似文献   

3.
硒和维生素E对蛋鸡生产性能及其在蛋中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选用32周龄蛋鸡(罗曼)72只,随机分成6组。在基础日粮含硒(Se)0.1mg/kg基础上,添加亚硒酸钠VE粉,各组Se的添加水平分别是0、0.5、1.0、1.5、2.0、3.0mg/kg;日粮VE的添加水平分别是0、41.66、83.32、124.98、166.64、249.96IU,试验期8周。以此探索不同剂量的Se和VE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Se和VE的摄入与其在蛋中沉积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mg/kgSe、83.32IUVE组鸡产蛋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而各组鸡蛋重差异不显著;日粮中添加2.0mg/kgSe时,可使蛋中硒含量达最高值(1.85μg/g),添加124.98IUVE可使蛋中VE含量达到最高值(3.71μg/100g)。试验证明,日粮中添加1.0~2.0mg/kgSe、83.32~166.64IUVE不仅可提高蛋鸡生产性能,而且可大大增加Se和VE在蛋中的沉积  相似文献   

4.
选3 只健康白山羊,手术安装瘤胃瘘管后,在日粮中添加不同量的硫酸钴,研究钴的不同添加量对山羊瘤胃微生物VB12 合成量的影响。试验共分4 期:对照期( 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 期( 基础日粮+ 钴0 .3 mg/kg) ;试验2 期( 基础日粮+ 钴0 .5 mg/kg) ;试验3 期( 基础日粮+ 钴0 .8 mg/kg)。每期定时采取瘤胃内容物和血液样品,测定瘤胃液和血清中VB12 的含量。试验结果为:各期瘤胃液中VB12 平均含量(ng/ml) 分别为:7 .46,14 .85,52.86 ,26 .14 ;各期血清中VB12 平均含量(ng/ml)分别为:1 .66 ,3 .59 ,3.92,4.18。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日粮中钴量的增加,血清中VB12 含量随之上升,试验各期与对照期差异极显著( P< 0.01) 。证实了日粮中一定范围内的钴添加量与瘤胃液和血清中VB12 含量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杆菌肽锌对夏季产蛋鸡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80日龄北京白鸡80只被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mg/kg杆菌肽锌.试验被安排在1998年6月30日至7月30日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杆菌肽锌对产蛋鸡平均产蛋量、平均蛋重及饲料转化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却可以明显改善蛋壳质量(蛋壳强度、蛋壳厚度)(P<0.05),并显著减少破软蛋率(P<0.01).而且在夏季(32℃以上)蛋鸡产蛋率下降阶段可以减少产蛋率的下降幅度.杆菌肽锌对蛋鸡血液中Ca、P、Zn及ALKP(碱性磷酸酶)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将1日龄的AA鸡160羽随机分成四组,Ⅰ组(对照组)鸡,喂基础日粮,Ⅱ组鸡喂基础日粮添加镉1mg/kg(以3CdSO4.‘8H2O折算),Ⅲ组鸡喂 基础日粮添加镉10mg/kg,Ⅳ组鸡喂 基础日粮添加镉100mg/kg。试验鸡按组分舍试验49d,观察或测定鸡的体重、采食量。结果表明:Ⅳ组鸡生长极缓慢,平均体重与平均体增 重极显低于其它三组(P〈0.01),饲料报酬也明显低于其它三组。  相似文献   

7.
对240只2周龄的罗曼公雏,随机等分4组,分别饲喂添加胆碱700,1000,1300,1600mg/kg的日粮,测定4,6,8周龄的体重和料重比,结果表明:日粮胆碱添加水平为1300mg/kg时,公雏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在1000mg/kg以下时,8周龄鸡的体重偏低;添加量为700mg/kg和1600mg/kg时,饲料转化率皆偏低。  相似文献   

8.
70头“社长大”肥育猪始重(58±l.0)kg,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5组,饲喂Clenbuterol含量(mg/kg)分别为5,10,15,20的饲粮至猪体重90kg左右时结束。结果表明:①饲粮中添加Clenbuterol能提高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其中以15mg/kg组效果最佳,日增重提高15%(P<0.02),料重比下降10%;②不同添加量的Clenbuterol均提高了猪胴体瘦肉率。其中15mg/kg组瘦肉率升高5%(P<0.05),胴体脂肪比率则降低15%(P<0.05),而且Clenbuterol对猪胴体组成的。影响存在部位间的差异,对前躯作用最明显;③提高瘦肉率的同时,Clenbuterol还使眼肌中的营养组成发生变化,蛋白质含量升高4.5%(P<0.05),脂肪含量降低30%(P<0.05)。  相似文献   

9.
450只1日龄海兰褐壳蛋鸡母雏被随机分成3组(每组150只,其中100只戴翅号供称重),研究了饲粮中3个硒添加水平,即0.15mg/kg(试Ⅰ组)、0.30mg/kg(对照组)和0.45mg/kg(试Ⅱ组)的效果。饲养试验期为1~118日龄;在5~6周龄和11~12周龄分别进行代谢试验;于118日龄每组屠宰10只鸡,测定了全血、羽毛、肝、肾等组织器官的含硒量。试验结果表明,饲喂3个硒添加水平饲粮的试鸡生长发育基本一致,3组间育成体重(试Ⅰ1472.6g,试Ⅱ1462.0g,对照1430.9g),平均日增重(依次为13.0g、12.9g和12.6g),粗蛋白质和有机物质表观存留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器官组织与全血含硒量均在正常范围,以半干基表示的肾硒含量反映了硒添加水平的差异,全血和羽毛含硒量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种关系。添加硒0.15mg/kg即能满足鸡育成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铬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在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铬饲养4个月,观察产蛋率、蛋重、蛋壳质量、哈夫单位、蛋形指数、采食量、体重等变化情况;每隔1个月采血1次,对血浆、蛋黄、羽毛、肝脏、脾脏、胸肌中铬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3种日粮铬水平对采食量、壳厚、蛋壳密度、蛋形指数均无显影响;添加5mg/kg Cr有利于早期蛋增重,利于高哈夫单位的维持,利于产蛋率的提高及产蛋高峰期(〉90%)的持久。过高过低Cr日粮均不  相似文献   

11.
1024羽罗曼蛋鸡随机分4组,分别饲喂二氢吡啶添加量为0,100,150,200mg/kg的4种饲粮,结果表明:二氢吡啶可以显著地改进蛋鸡的产蛋性能,其中添加150mg/kg效果最佳,产蛋率提高了11.08%,料蛋比降低了10.36%.蛋重随日粮中二氢吡啶递增呈上升趋势.二氢吡啶使血清尿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二氢吡啶使血清Ca浓度、P浓度下降(p<0.05),具有降低破蛋和异常蛋的作用(p<0.05);二氢吡啶可促进浓蛋白和蛋黄的合成(p<0.05),降低蛋黄中胆固醇的含量;添加二氢吡啶还显著地提高了脂肪酶活性(p<0.05),降低了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p<0.01),降低腹脂率和肝脏中脂肪含量(p<0.01),防止脂肪肝的发生;二氢吡啶还可以提高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p<0.01),对血清GPT与GOT无明显影响,因而具有保护生物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锰源及锰水平对产蛋母鸡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寒青  吴晋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5):669-671,674
本试验采用 2× 3因子设计 ,将 14 4只 2 3周龄商品代罗曼产蛋母鸡随机分成 6组 ,每组 2 4只。共设 6种处理 ,每组试验鸡接受 1种处理 ,每 1处理设 3个重复。处理①、②、③分别按 0、6 0和 12 0mg/kg 3种锰水平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硫酸锰 ,处理④、⑤和⑥则分别按 0、6 0和 12 0mg/kg 3种锰水平添加蛋氨酸锰 ,以研究不同锰源及锰水平对产蛋母鸡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期 10 5d。结果表明 :饲粮中无论添加硫酸锰还是蛋氨酸锰 ,随着饲粮锰水平的提高 ,蛋壳和蛋内容物中锰含量均随之提高 ,且蛋壳中锰含量高于蛋内容物。不同锰水平对血液和肌肉中锰含量以及血清中Mn SOD活性均无显著影响 (P >0 .0 5 ) ;而且在同一锰水平下 ,不同锰源间差异亦不显著 (P >0 .0 5 )。不同锰水平对胫骨中锰含量影响显著 ,饲粮中添加硫酸锰 ,当锰添加水平从 0提高到 12 0mg/kg时 ,胫骨中锰含量显著提高 (P <0 .0 5 ) ;而饲粮中添加蛋氨酸锰 ,当锰添加水平从 0提高到 6 0mg/kg时 ,即可显著提高胫骨中锰含量 (P <0 .0 5 )。  相似文献   

13.
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苜草素对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饲料养分利用率的影响,探究其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效果。选取540只体质量和产蛋率相近的26周龄健康的尼克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600、900和1 200mg/kg苜草素。试验预试期7d,正式期70d。结果显示,日粮添加900和1 200mg/kg苜草素蛋鸡产蛋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提高2.65%和2.27%;添加900mg/kg苜草素组的平均蛋质量比对照组显著提高2.14%;各试验组的料蛋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日粮添加600mg/kg苜草素组的蛋壳强度和哈氏单位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5.10%和2.28%;添加900mg/kg苜草素组的蛋质量、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37%、3.59%、4.59%和1.80%;整个试验期各组的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黄色泽、蛋黄蛋白比率均差异不显著。添加900mg/kg苜草素组蛋鸡的能量、粗蛋白和钙的表观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82%、9.30%、9.01%。各试验组总磷的表观代谢率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日粮添加苜草素对蛋鸡体质量、肝脏、脾脏、心脏器官指数影响不显著,但显著降低蛋鸡腹部脂肪含量。表明:苜草素具有提高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和养分利用效率的作用,苜草素的适宜添加水平为900mg/kg。  相似文献   

14.
氯化钴在大菱鲆饲料中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饲料中的氯化钴对大菱鲆幼鱼的存活、生长性能、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抗氧化酶活力、消化酶活力、血清和肝脏中VB12含量、肌肉和肝脏中钴的残留量、肝脏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来评估氯化钴在海水鱼饲料中的安全性。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氯化钴制剂来配制4种具有不同氯化钴含量(0、8、40及80 mg/kg,不计结晶水重量)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每个饲料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养殖30尾大菱鲆;养殖实验为期10周。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氯化钴对试验鱼的存活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饲料中80 mg/kg的氯化钴显著降低了大菱鲆的特定生长率、终末体重、摄食率、肝体比和脏体比(P0.05);饲料中高剂量氯化钴(40和80 mg/kg)显著降低了大菱鲆血清过氧化氢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以及大菱鲆胃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力(P0.05);大菱鲆的血糖含量、血清和肝脏中VB12含量、肝脏和肌肉中钴的残留量均随饲料中钴的添加量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饲料中添加氯化钴对大菱鲆的肠道组织结构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但饲料中添加40和80 mg/kg的氯化钴增宽了肝脏肝血窦。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氯化钴在大菱鲆饲料中的添加量8 mg/kg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日粮中添加微量组分对鸡蛋胆固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216只105周龄北京红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试验为期4周。试验组日粮分别添加 125 mg/kg铜、50 mg/kg大蒜素、125 mg/kg铜+50 mg/kg大蒜素、1mg/kg吡啶羧酸铬和50 mg/kg壳聚糖,在一致背景下,探讨日粮中添加钢、大蒜素、吡啶羧酸铬及壳聚糖对鸡蛋胆固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日粮中添加铜和大蒜素,蛋黄胆固醇浓度(mg/g蛋黄)分别下降6.7%(P>0.05)和11.0%(P<0.05),鸡蛋胆固醇含量(mg/枚)分别降低11.0%和9.1%(P<0.05)。②铜、大蒜素、有机铬、壳聚糖4种物质中,铜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的作用最显著。蛋鸡采食含铜125 mg/kg日粮4周,在不影响产蛋率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了鸡蛋胆固醇含量。③铜和有机铬均极显著降低了蛋鸡血浆总胆固醇(PM0.01)、LDL-C(PM0.01)水平,而且铜还显著升高了HDL-C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6.
以强制换羽后第2产蛋期内的滨白鸡为试验动物,在玉米—大豆饼型全植物性无鱼粉日粮(含 Mn 30mg/kg)基础上添加不同水平的 Mn(0,20,40,60,100,300mg/kg),研究日粮中Mn 水平对蛋品质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中 Mn 的缺乏导致破损、软壳和异形蛋增加,蛋壳品质下降,但不影响生产性能;在全植物性无鱼粉日粮条件下保持良好的蛋品质和生产性能的 Mn 适宜量应大于70mg/kg。(2)缺 Mn 造成种蛋孵化率降低,它主要作用于胚胎发育后期,使后期胚胎死亡增加;在该日粮下维持较好的种蛋孵化品质的 Mn 适宜量应大于70mg/kg。(3)产蛋期内缺 Mn 引起的蛋品质下降在后期高 Mn 作用下能得到很好的补偿,对前期缺 Mn 引起的孵化上的不良效果后期高 Mn 能给予不完全的补偿。前期饲喂高 Mn 能缓解后期缺 Mn 造成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7.
王飞  李勇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63-165,167
目的:研究中药大黄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及生产性能相近的430日龄健康罗曼蛋鸡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的中药大黄。预试期1周,正试期为6周。结果:试验结果表明2组间的产蛋率、蛋壳颜色、平均蛋重、蛋形指数、蛋黄指数、软破壳蛋率、料蛋比、采食量、哈夫单位差异不显著(P0.05)。与A组相比,B组蛋的比重显著增加(P0.05),蛋壳厚度虽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黄颜色改善极显著(P0.01),灰分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含量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饲料中添加1%的中药大黄对蛋鸡产蛋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但能显著的改善鸡蛋的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18.
将19周龄罗曼褐壳蛋鸡525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7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鸡,试验持续14周。处理A为对照组,不添加微量元素;处理B,基础日粮添加Zn 28.7 mg/kg;处理C,基础日粮添加Zn63.7、Mn 30.0和Cu 2.5 mg/kg;处理D,基础日粮添加Zn 98.7、Mn 60.0和Cu 6.5 mg/kg;处理E,基础日粮添加Zn 17.0、Mn 14.7、Cu 2.0和Fe 30.0 mg/kg。研究微量元素添加量对微量元素表观利用率和鸡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泄物中微量元素含量随日粮含量升高而显著升高,Zn、Cu、Fe的表观利用率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Mn含量显著影响Mn利用率(P<0.05)。日粮Zn、Mn、Cu、Fe含量显著影响蛋黄胆固醇浓度和去壳全蛋Zn、Mn、Cu、Fe含量(P<0.05)。蛋黄颜色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基础日粮添加Zn 28.8 mg/kg可显著改善鸡蛋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