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RAPD技术,用20个随机引物对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其杂交一代的精巢DNA进行扩增反应,发现引物OPZ-14和OPZ-18在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鱼之间扩增出有差异的DNA片段,作为鉴定两种鱼的分子标记有较高可信度,对这两种鱼的杂交一代基因组DNA的RAPD扩增能获得中够的多态性,20个引物中有8个引物扩增出差异性产物,表明杂交一代基因杂合性增强,这是杂种优势得以形成的重要遗传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
我国六个地区银鲫种群线粒体DNA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姚纪花 《水产学报》1998,22(4):289-295
本文用一对引物对我国6个地区银鲫进行mtDNA-ND5/6片段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用6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限制生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共获得11种图谱和7种限制性类型。根据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构建了UPG聚类关系图。结果表明,6个银鲫种群中,云南群体与贵州群体的关系以及黑龙江与安徽群体之间的关系最近,它们分别归为一个群体;河南群体相对独立,它与黑龙江和安徽群体的遗传关系较近,江西群体与各群体间的亲缘关  相似文献   

3.
对虾抗病性状遗传标记的RAPD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刘萍 《水产学报》2002,26(3):270-274
对人工选育的第3代中国对虾和选育的第1代凡纳对虾进行个体人工感染WSSV后,选取感染WSSV十余天但仍健康的对虾为实验材料,用22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得到抗病性状相关的特异性遗传标记99个。其中中国对虾抗病组特异性片段出现了18个,片段大小在460-2305bp之间;凡纳对虾抗病组特异性片段产生81个,片段大小在435-2287bp。77个引物在两种对虾的抗病组扩增出特异性遗传标记,其中有4个引物各获得了三个特异性片段,有13个引物各获得了两个特异性片段,其余61个引物各获得了1个特异性片段。  相似文献   

4.
十种常见淡水鱼类的RAPD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14种10bp长的随机引物对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团头鲂、胭脂鱼、土鲶和黄颡十种鱼进行RAPDPCR扩增。除引物OPK08外,其它的13种引物都得到较清晰的DNA带。13种引物共产生672条带,平均每种鱼产生67条带,每种引物产生52条扩增带。鲤鱼扩增带最多,胭脂鱼扩增带最少。引物OPQ01、OPQ04、OPQ06、OPQ11、OPQ12、OPK07、OPP01、OPP15、OPP17扩增的带谱可以作为种间鉴定的标记。本文结果显示RAPD是一种非常灵敏的种间鉴定技术,特别是对鱼卵和鱼苗的鉴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虾一种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PCR扩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已发表的几种杆状病毒的多角体基因的序列比较与分析,设计并合成两对PCR简并引物P—60/P740和P164/P640,从纯化的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提取DNA并进行PCR扩增,P—60/P740的扩增片段较为复杂,基中1条的长度为800bp的主带与设计的DNA片段长度相近。P164/P640经优化PCR的反应条件后,成功地扩增出与设计相同的约480bpDNA片段。进一步的实验表明,P—60/P740扩增的分子量为800bp的片段可被P164/P640引物对扩增,分子量与预期的相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P—60/P740可用于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全基因的克隆,P164/P640对于对虾杆状病毒的调查和研究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虾病原菌2—5B菌株16SrRNA基因片段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引物PL1-PL2PCR扩增对虾病原菌-坎普氏弧菌2-5B菌株16SrRNA基因-1223bp的片段,采用pUC19质粒构建dT载体法完成该片段的克隆。部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GenBank中坎普氏弧菌标准株序列之间同源性为96.94%。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虾黄渤海沿岸群亲本及子一代RAPD分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1997年3月从山东海阳市近海捕获中国对虾,取两尾单独暂养,产卵后培育出子代,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亲本和子代的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研究,目的是在分子水平上解亲本与子一代之间的遗传结构,比较了两个家系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使用OPG系列20个引物,有16个引物获得了谱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产物,扩增的多态性片段分子  相似文献   

8.
试验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黄鳝属中产自缅甸的山黄鳝、印度尼西亚的穴黄鳝及中国的黄鳝的混合DNA进行引物筛选。40条引物有35条引物扩增出多态性片段。35条引物共获得334个扩增片段,长度为250~5417bp。  相似文献   

9.
用于RAPD分析的鱼类血样乙醇保存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乙醇保存的白鲢血液中提取基因组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的紫外检测表明:其大小和纯度与冷冻保存的白鲢血液提取的基因组DNA相当。以从乙醇保存和冷冻保存的同一条白鲢血细胞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4种随机引物分别进行RAPD扩增,结果显示:两种保存方法获取的基因组DNA的每一种引物所扩增的带型都相同。  相似文献   

10.
用RAPD技术识别中华绒螯蟹性别差异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邱涛 《水产学报》1998,22(2):175-177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又称河蟹,是我国的名贵水产资源。本文用200个随机引物对河蟹的雌雄群体和个体进行了RAPD(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分析,发现17个引物扩增出了群体水平的性别差异,其中的一个引物扩增出了个体水平的性别差...  相似文献   

11.
RAPD分析野生和养殖三角帆蚌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丹 《水产学报》2003,27(6):540-544
用150个随机引物对野生三角帆蚌和养殖三角帆蚌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最终筛选出2.0个引物,分别能扩增出1-10条大小不等的片段,片段长度在500—2000bp之间。野生三角帆蚌和养殖三角粤蚌的种内相似系数分别为0.787和0.833,显示野生种群基因组发生的变异较养殖种群大。野生三角帆蚌和养殖三角帆蚌种群间遗传距离为0.054,表明三角帆蚌野生和养殖种群亲缘关系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2.
三疣梭子蟹抗乳化病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梭子蟹疾病高发季节,从宁波市梅山岛养殖场分别采集了三疣梭子蟹幼蟹得乳化病即将死亡个体10只和健康个体8只,用RAPD技术对此18个个体的进行了检测。从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个,对每只梭子蟹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每个引物扩增出2~8条清晰可辨且重复性强的条带,并在引物S96对2组蟹的检测结果中,从得病组里得到了1条分子量在847bp左右的特异性条带,进而推测此条带应与抗乳化病能力的强弱有关。  相似文献   

13.
雌核发育鲢RAPD指纹和蛋白质电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23个随机引物对雌核发育鲢子一代(普通鲢作对照)进行了RAPD—PCR反应,在23个引物中除一个引物无扩增产物外,其它均可得到1~10条DNA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538条带。其中7个引物产生多态现象,占总引物的314%。多态座位达1368%。用Shannon指数对RAPD数据进行遗传多样性(Ho)分析,得出所研究样本的Ho为0175。用血清酯酶和血清蛋白电泳作对比时没有发现在蛋白质水平的多态现象,说明RAPD技术是一种比较灵敏实用的DNA多态检测方法。以RAPD所得数据进行了雌核发育鲢子代和普通鲢个体间的遗传相似性与遗传距离分析,为鲢选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牙鲆和大菱鲆养殖群体的分子标记和遗传变异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用16个10碱基随机引物对养殖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大菱鲆(Acophthalmus maximus)进行基因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遗传分析。发现:(1)多个引物具有种的特异性扩增带。其中引物S7扩增的690和1160bp带,引物S2扩增的680bp带为牙鲆的种的特异性谱带;而引物S7扩增的653和889bp带,引物S2扩增的650、870、990及11  相似文献   

15.
鲤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野生鲤和养殖鲤品种进行了表型性状数量分析及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以6个10 bp的寡核苷酸片段作为引物,从鲤鱼2个品种8个个体核基因组中共扩增出309个片段,大小在0.3~2.3 kb。个体间的遗传相似度在0.516~0.862。野生鲤与养殖鲤之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516~0.719,野生鲤与养殖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281~0.484。这8个个体被聚成2大类,对应着形态学上的2个品种。  相似文献   

16.
提要用RAPD技术对取自胶州湾、台湾海峡和北部湾3个野生群体的24尾真鲷进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分析。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在使用的60个随机引物中,有31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片段,共计216条,大小在200—2500bp之间,其中多态性片段176条(多态性片段的比例为81.48%)。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是0.1645、0.1413、0.1073,台湾海峡与北部湾真鲷的遗传距离最近,胶州湾与台湾海峡其次,胶州湾与北部湾最远。  相似文献   

17.
平胸龟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RAPD技术对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Gay)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用27个随机引物对福建寿宁平胸龟21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共扩增出5187条DNA片段,平均每个个体扩增出247条带。在检测到的247条带中,多态性条带为141条,多态性条带百分比为55.97%(25.0%~88.89%),条带大小在100bp~2000bp之间,21个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0972~0.3198,平均遗传距离为0.1750±0.0387,表明平胸龟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采用类平均聚类法(NJTREE)构建了21个个体相互关系的分子聚类图,表明该地区平胸龟并没有形成种群的分化。  相似文献   

18.
用RAPD技术探讨5种鲷科鱼类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杨慧荣 《水产学报》2006,30(4):469-474
用RAPD技术对鲷科鱼类的黑鲷、真鲷、二长棘鲷、平鲷和黄鳍鲷进行亲缘关系的研究。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在使用的60个随机引物中,有29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片段,共计200条,大小在200~2500 bp之间。5种鲷均有其特异性扩增片段,可作为种类鉴别的依据。根据MEGA2.1软件的UPGMA和NJ程序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同属鲷属的黄鳍鲷和黑 鲷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二长棘鲷和真鲷,平鲷与二长棘鲷和真鲷的亲缘关系较近,与黄鳍鲷和黑鲷较远,黑鲷和二长棘鲷的亲缘关系最远。两种聚类的结果相一致。研究结果与借助形态学和生化特征进行的传统系统分析具有一致性。在40个个体之间遗传距离矩阵中,最大值达到0.8916。多数的遗传距离指数在0.50~0.85之间。通过分析,认为RAPD技术对分析属级间的亲缘关系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合浦珠母贝3个养殖群体的RAPD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RAPD标记技术检测了广西省北海市、海南省三亚市、广东省深圳市等 3个地理种群养殖合浦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基因组DNA的多态性 ,并对其遗传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从 4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3个10bp引物 ,它们在 3种群中共扩增出了 14 0条DNA片段 ,3种群共有片段 16条 ,DNA片段数分别为 5 8、91和 71条 ,多态性位点比例分别为 4 1 4 % ,6 5 0 %和 5 8 4 %。遗传距离分析表明 ,广西种群与广东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近 ,而与海南种群亲缘关系较远。 13个引物中 ,引物S11和S3 58扩增出的 3种群指纹图谱差异显著 ,可作为 3种群鉴定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0.
福建官井洋大黄鱼AFLP指纹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7,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福建官井洋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野生种群和2个养殖群体进行5对选择性引物(共37个标本)的AFLP分析。结果表明,共检出503个不同的扩增片段(50~450bp),每对引物扩增出的片段数目为76~155个;在5对引物检出的扩增片段中,101个(20.1%)为全部37个受试个体共有,312个(62.0%)为部分野生与养殖个体共有,53个(10.5%)仅见于野生个体,37个(7.4%)仅见于养殖个体,养殖群体中出现野生种群所没有的扩增片段;野生种群、养殖1、养殖2多态片段比例分别为76.6%、70.6%、69.2%,遗传差异度分别为0.2464、0.2322、0.2299,养殖群体多态片段比例与个体间的遗传差异度均低于野生种群。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遗传变异相对贫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