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辣木营养价值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辣木是一种生长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均较好的多用途速生乔木树种。辣木全株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开发利用价值,辣木叶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辣木种子含有约34%的辣木油、37%的蛋白质以及甾醇等功能性物质。介绍了国内辣木产品开发的热点,重点讨论了辣木营养价值在动物饲料方面的应用,分析了辣木油的化学组成、理化性质及开发价值,展望了辣木在种植和食品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辣木是一种热带特色作物,叶片、枝条、果荚、种子均可利用,广泛应用于食品、油料、医药、饲料、日化品及净水等领域,开发潜力巨大。目前辣木已发展了茶栽式、蔬栽式、产籽式、饲用式等种植模式,但存在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产业发展迟滞等问题。本文从推进生产过程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辣木生产需农机农艺结合,分析了辣木树体管理、辣木园管理、辣木茎叶采收等不同环节机械化的技术思路,以期为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开拓辣木饲料产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辣木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辣木是一种富营养植物,辣木叶中钙的含量是牛奶的26倍、铁是菠菜的4倍、钾是香蕉的10倍,锌的质量分数为6.99%、蛋白质为27%、总氨酸为19.8%、总糖为33.6%;辣木种子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38%、粗纤维为73%,可以满足动物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介绍了国内外辣木饲料的应用研究情况,在奶牛的食粮中添加辣木,可提高奶牛的摄食量、增加体重和提高产奶量,而且不会改变牛奶的质量。分析了饲料安全、粮食安全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发展辣木饲料产业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辣木梗粉主要营养成分测定及对肉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研究在日粮中添加辣木梗粉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对辣木梗粉中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纤维3种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将蛋白含量较高的辣木梗粉添加到常规饲料里,探讨辣木梗粉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辣木梗粉中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分别为112.02、5.8和286.0 g/kg,其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辣木叶子干粉中粗蛋白含量。在肉鸡日粮中添加辣木梗粉后,饲料利用率略微提高,肉鸡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添加1%辣木梗粉的效果最好。[结论]辣木梗粉作为添加剂对幼龄鸡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的种子处理、基质筛选、栽培密度和病虫害防治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在辣木有性繁殖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辣木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辣木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辣木产业在品种选育、种植栽培、应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在辣木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产品质量、产品开发和市场环境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我国辣木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在阐述辣木开发利用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辣木产业发展的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指出了辣木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辣木为研究材料,对引种的辣木果实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辣木果实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德国引种的辣木单果果荚重、果荚长、单荚种子数都明显优于美国、肯尼亚和古巴种源;德国和美国引种的辣木种子大小、单株果荚重、单株种子重、种子百粒重相差不大,但都优于肯尼亚和古巴种源。因此,德国种源和美国种源的辣木较适合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种植。本研究为干热区辣木的引种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在金沙江干热河谷热区大力发展辣木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辣木是一种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树种。辣木绿色物质部分产量高,营养丰富,开发其资源可弥补传统蛋白质饲料源的短缺。探讨以辣木叶粉作为配方主要蛋白质原料之一和组成全价颗粒鱼饲料配方的可行性。[方法]以15%的辣木叶粉替代8.7%的次粉和6.3%的菜籽粕构成全价颗粒饲料配方,研究辣木叶粉对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试验组罗非鱼平均鱼体终重和平均增重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而饲料系数则比对照组显著降低。试验组鱼存活率比对照组略低。[结论]该研究可为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和进一步研制高效、廉价的温水性鱼人工配合饲料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辣木综合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药用功能、水体净化功能、保健功能、饲料利用及食品开发、生物治理等方面,对辣木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辣木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及辣木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辣木在干热河谷地区不同品种种子质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利用引进的辣木品种,通过对引进辣木品种种子产量性状和种子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辣木品种果荚颜色差别较小,果荚形状、质量、果荚内种子数量、产量差别较大;种子颜色相同,但种子对果荚质量比、种仁占比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添加辣木对肉用鸡的增重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辣木的营养特性,结合黄羽肉鸡(狄高鸡)对饲料转化率高的特点,运用辣木作为黄羽肉鸡饲料添加剂,观察黄羽肉鸡在含不同比例的辣木饲料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0%~20%的辣木叶粉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辣木苏打饼干最佳工艺配方。[方法]以辣木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辣木粉、酵母、食用油、NaHCO_3 4种物质添加量对辣木苏打饼干品质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辣木苏打饼干品质影响大小依次为辣木粉添加量、食用油添加量、NaHCO_3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得出辣木苏打饼干最佳配方为辣木粉添加量350 g/kg,酵母添加量18 g/kg,食用油添加量170 g/kg,NaHCO_3添加量6 g/kg,制作出的辣木苏打饼干口感酥脆,具有辣木的特征香味。[结论]该试验所得工艺配方可为辣木苏打饼干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干旱及复水对辣木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辣木(Moringa oleifera)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4、8、12、16 d和复水处理4、8 d辣木幼苗根际土壤相对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及其叶绿素总含量和抗氧化酶的变化特性。[结果]水分胁迫下,根际土壤相对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呈现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辣木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干旱时间的持续呈现先降低再上升趋势,辣木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表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但在干旱胁迫前8 d,2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差异并不显著(P0.05)。复水后,各生理指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除POD活性显著低于CK外(P0.05),其他指标均与CK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辣木幼苗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复水对干旱胁迫具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关于辣木的栽培、繁殖、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多,而辣木的形态解剖结构却尚无报道。以印度传统辣木品种Moringa oleifera Lam.为材料,采用石蜡包埋和徒手切片法系统观察比较了辣木的根、茎、叶及叶柄的形态解剖结构,指甲油粘片法观察了其叶表面的结构,明确了辣木营养器官的形态解剖结构特征,为辣木的生物学特性及相关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西辣木产业发展现状及富硒辣木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木因拥有独特经济价值而成为极具开发潜力的一种树种,综述辣木在营养、药用、工业、绿化等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针对广西辣木目前的发展现状,结合广西的资源条件,对辣木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并对广西富硒辣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太原引种印度辣木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辣木在太原地区栽培的可行性及叶菜用辣木栽培方法,将印度传统辣木种子应用容器播种育苗后,在露地与温室分别进行栽培试验,并进行扦插及组培繁育试验。结果表明,引种栽培时用种子繁育,扩大繁殖也可扦插或组培繁育;露地栽培适宜生长期为6~8月,生长量大,不能露地越冬;温室栽培全年生长,但夏季遮阴条件下生长不良。太原地区温室可全年生产辣木叶菜,露地可在夏季生产3个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适合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辣木种子育苗方法。[方法]比较不同杀虫药剂、种子浸泡温度和基质对辣木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100 mg/L高锰酸钾、1%多菌灵和1%托布津能提高辣木出苗率,对幼苗生长无影响;高温浸泡种子会降低种子出苗率;腐殖土能显著提高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状况。[结论]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田间育苗时,通过种子消毒、常温(20~40℃)浸泡种子和田间施肥都能提高辣木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程度。  相似文献   

18.
辣木的有效成分、保健功能和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木(Moringa oleifera)是辣木科辣木属的热带落叶木本蔬菜及油料作物,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生物活性,极具开发潜力。从辣木有效成分辣木油、蛋白质、总黄酮等的提取,抗氧化及保护肝脏、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消炎等保健功能和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辣木资源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云南5个产地(普洱、西双版纳、德宏、丽江和楚雄)辣木叶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联用技术鉴定云南产辣木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从云南产辣木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1个成分,包括脂肪烃类、萜类、芳香化合物等,其中主要含有2,5-二甲基己烷(1.58%、2.39%、0.98%、2.04%和1.21%)、2,4-二甲基己烷(2.31%、3.48%、1.46%、3.05%和1.79%)、乙基环戊烷(18.91%、28.74%、12.13%、24.98%和15.13%)、1,2,4-三甲基环戊烷(6.68%、9.90%、4.14%、8.55%和5.18%)、1,2,3-三甲基环戊烷(6.88%、10.20%、4.26%、8.90%和5.33%)、2-甲基庚烷(3.81%、5.57%、2.29%、4.79%和3.58%)、2-甲基戊基异戊酸(3.57%、5.21%、2.18%、4.55%和2.73%)、1,3–二甲基环己烷(5.78%、8.33%、3.52%、7.27%和4.41%)、1,4–二甲基环己烷(1.66%、2.47%、1.02%、2.11%和1.27%)、辛烷(2.37%、3.41%、1.44%、2.98%和1.81%)、亚麻酸乙酯(4.59%、9.31%、3.85%、13.91%和9.30%)等。[结论]云南5个不同产地辣木叶中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组成相差较大,该研究结果为揭示不同产地辣木叶的成分变化和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