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龙葵碱对癌细胞钙粘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龙葵碱抗癌机制。[方法]制作人胃癌细胞荷瘤小鼠,以不同剂量龙葵碱干预,采用常规石蜡组织切片,E-cadherin和β-catenin免疫组化染色,并通过医学图象分析软件统计胃癌细胞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采用t检验分析测定结果。[结果]对照组和龙葵碱组的癌细胞中有部分阳性表达,E-cadherin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龙葵各剂量组的β-catenin表达平均光密度值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龙葵碱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龙葵碱能够降低β-catenin表达,可能参与细胞凋亡的信号调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中CD147、E-cadherin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鼻咽癌细胞和37例鼻咽黏膜柱状上皮细胞中CD147、E-cadherin的表达。结果鼻咽癌细胞和鼻咽黏膜柱状上皮细胞中,CD14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55%和43.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82%和64.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例鼻咽癌细胞中CD147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269,P〈0.05)。结论鼻咽癌细胞中CD147异常高表达,而E-cadherin表达下降,二者的联合检测对评估鼻咽癌上皮间质转化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β-catenin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参与调控性腺发育和分化。本研究首次克隆得到福瑞鲤(Cyprinus carpio)β-catenin2的c DNA全长序列,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β-catenin2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及注射外源性激素对福瑞鲤β-catenin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β-catenin2 c DNA全长3 411 bp,编码78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85. 52 ku;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β-catenin2 mRNA在血液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性腺和脾脏;且β-catenin2 mRNA表达量在福瑞鲤性腺发育早期,随着性腺发育的成熟而升高。睾丸甾酮(T)处理后发现:卵巢中β-catenin2 mRNA表达量在10μg/g 24 h处理组显著升高(P 0. 05),精巢中β-catenin2 mRNA表达量在10μg/g和50μg/g 24 h、48 h处理组显著降低(P 0. 05)。17β-雌二醇(E2)处理后发现:精巢和卵巢中β-catenin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 0. 05);以上结果表明,β-catenin2在福瑞鲤性腺发育早期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手术与麻醉对上腹部手术患者的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及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围术期上腹部手术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培养24h中性粒细胞凋亡及bcl-2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与健康人相比,手术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调亡被明显抑制(P<0.01),bcl—2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0.01)。而与手术患者自身术前相比,硬外麻醉后中性检细胞凋亡抑制及bcl-2表达上调变化不明显,但手术切皮后3h、术后24h、72h变化有显著的差异(P<0.01),且以术后24h达峰值。结论:外科创伤可导致明显的PMN凋亡抑制,而bcl—2基因表达上调可能是创伤后PMN凋亡抑制的分子机制之一,硬膜外麻醉对PMN凋亡及bcl—2基因表达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原发性狼疮性肾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应用ELISA及免疫荧光法检测36例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及肾组织中的ANCA表达。结果原发性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ANCA表达的阳性率为36.1%(13/36),肾脏组织ANCA表达阳性率为47.2%(17/3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14,P〉0.05),但血浆和肾组织中的ANCA阳性表达有密切关系(P〈0.01)。伴有高血压的狼疮性肾炎患者肾脏组织ANCA表达的阳性率(71.4%,15/21)明显高于无高血压者(13.3%,2/15)(P〈0.01),不同年龄、尿蛋白的高低则与ANCA的表达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熟悉ANCA在狼疮性肾炎表达特点,有利于对原发性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活动状态的判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肽25-35(β-amyloidpeptide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和对p53及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终浓度分别为0、5、10、20μmol/L Aβ25-35处理PC12细胞24h,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电泳观察梯状条带(DNA-Ladder),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53和bcl-基因表达变化。结果:随着Aβ25-35剂量的增加,PC12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明显增加,p53基因表达增加,bcl-2基因表达降低。结论: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可能与上调p53基因,下调bcl-2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7.
卵巢癌3种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化疗耐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培养13个卵巢癌细胞系,提取癌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印迹法观察NFkB家族蛋白、P53和MDM2的表达,并用四氮唑盐法药敏试验观察与卵巢癌细胞化疗耐药性关系。结果表明:①P65、P50及IKB在胞浆内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9%、81.8%、84.6%,P65、P50在胞核内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3%、45.5%,MDM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8.5%,P53表达阳性率为46.1%。②2个卵巢癌细胞株P65表达阳性,其IC50显示为明显高值。在MDM2表达阳性的5个卵巢癌细胞株,其中4株IC50显示为高值,P53表达阳性与阴性的卵巢癌细胞中IC50值无明显变化规律。由此说明P65、P50和MDM2与卵巢癌细胞的发生,发展有关;卵巢癌细胞NFkB和MDM2蛋白的表达存在一致性,且两者过度表达与化疗的耐药性有关;NFkB可望成为判断卵巢癌化疗预后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3、Bcl-2/Bax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胆管癌病理类型以及肿瘤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P法)检测胆管癌组织38例标本中Caspase-3、Bcl-2/Bax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①18例胆管高分化腺癌组织中,Caspase-3阳性检出率为50.00%(9/18),11例低分化腺癌中,Caspase-3阳性率为18.18%(2/11),Caspase-3在高、低分化腺癌之间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8例胆管高分化腺癌组织中Bcl-2阳性检出率为16.67%(3/18),11例低分化腺癌中,Bcl-2阳性率为54.54%(6/11),Bcl-2在高、低分化腺癌之间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余无明显差异(P〉0.05)。③18例胆管高分化腺癌组织中,Bax阳性检出率为44.44%(8/18),11例低分化腺癌中,Bax阳性率为9.09%(1/11),Caspase-3在高、低分化腺癌之间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Bax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胆管癌中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可能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Caspase-3和Bcl-2/Bax的表达对胆管癌的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肠癌p53的表达与病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癌胚抗原(CEA)及p53、PC-NA、CEA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链霉菌素-生物素(SP)免疫组化法,观察44例经病理确诊的大肠癌石腊标本中的p53表达、PCNA的阳性率和CEA的表达型式。结果:大肠癌p53阳性表达率为52.3%;大肠癌p53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及肿瘤的部位、分化程度和湿润深度无关(P>0.05),p53阳性表达者其淋巴结转移率较阴性者高(P<0.05);p53阳性表达及有淋巴结转移者其细胞增殖活性分别较p53阴性表达及无淋巴结转移者高(P<0.05);p53阳性表达及有淋巴结转移者其CEA表型均以胞浆型和间质型为主(P<0.05)。结论:检测p53和PCNA表达及CEA表型对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预测其林巴结转移趋势和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cl-6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中Bcl 6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3 3例NHL病理标本中Bcl 6的表达 ,对 5 3例死于NHL的患者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 :Bcl 6在B细胞淋巴瘤 (BCL)和T细胞淋巴瘤(TCL)中阳性率分别为 5 4.8%( 5 1/93 )和 2 .5 %( 1/4 0 ) (P <0 .0 1) ;BCL中主要表达于滤泡性淋巴瘤 (弱阳性 ,阳性率 10 0 .0 %)和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 (强阳性 ,阳性率 5 2 .0 %) ,两者阳性率与表达强度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TCL中仅 1例CD 3阳性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表达Bcl 6。 5 3例随访病例 ,Bcl 6阳性组平均生存时间 18.9月 ,阴性组平均生存时间 3 2 .1月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Bcl 6表达于滤泡中心细胞来源的BCL和一些特殊类型的TCL ,该蛋白的聚集可能是某些淋巴瘤恶性转化的原因之一并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cl-2、p53在宫颈上皮瘤样病变、鳞状上皮原位癌及浸润性鳞状上皮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上皮瘤样病变30例,原位癌25例和浸润性宫颈鳞状上皮癌30例中bcl-2、p53表达情况。结果:bcl-2在上皮瘤样病变、原位癌、浸润鳞状上皮癌中表达率分别为26.67%、44.00%和43.33%,在不典型增生与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53在上皮瘤样病变、原位癌、浸润鳞状上皮癌中表达率分别为6.67%、8.00%和26.67%,角化型和非角化型鳞状上皮癌之间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宫颈上皮瘤样病变和鳞状上皮癌中均有bcl-2和p53表达,且p53异常表达是宫颈癌的早期事件,和宫颈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 NF- κB、c- Myc、h TERT在鼻咽粘膜慢性炎和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2 7例鼻咽粘膜慢性炎和 30例鼻咽癌中NF- κB、c- Myc、h TERT的表达。结果 :NF- κB、c- Myc和 h TERT在鼻咽粘膜慢性炎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5 .5 %、74 .1%和 5 9.3% ;在鼻咽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3.3%、93.3%和 90 .0 % ,与鼻咽粘膜慢性炎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或 P<0 .0 5 ) ;在鼻咽癌中 NF-κB和 c- Myc、NF-κB和 h TERT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 (分别 P<0 .0 5 ,P<0 .0 1)。结论 :在鼻咽癌中 NF- κB、c- Myc和 h TERT均高表达 ,它们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在鼻咽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与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l)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MPl和MMP-2、MMP-9在人鼻咽粘膜慢性炎(30例)、鼻咽癌(30例)和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24例)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鼻咽癌和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LMPl和MMP-2、MMP-9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鼻咽粘膜慢性炎。在鼻咽癌及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标本中还发现癌巢周边的成纤维细胞、癌周浸润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中也有MMP-2和MMP-9的表达。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鼻咽癌组织中LMPl与MMP-2、MMP-9的表达无相关性;而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LMPl的表达与MMP-2、MMP-9的表达呈中度正相关。结论:MMP-2、MMP-9在鼻咽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外扩散及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灶中LMPl与MMP-2、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LMPl可能参与鼻咽部疾病的恶性转化和癌细胞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病期外周血中性拉细胞(PMN)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方法:分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培养24h PMN凋亡及bcl-2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COPD患者PMN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bcl—2基因表达上调,急性期组PMN凋亡率又明显低于缓解期组,bcl-2基因表达也明显上调。结论:COPD患者PMN凋亡减少,bcl-2上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湛江市献血员血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方法:被检血清均采用ELISA法。结果:6023名献血员中发现HBsAg阳性224例,阳性率为3.72%(其中属公民义务献血者282人,阳性162例,阳性率为5.74%;职业供血者3202人,阳性62例,阳性率为1.94);抗—Hev阳性410例,阳性率为6.80%(其中属公民义务献血者2821人,阳性133例,阳性率为4.70%;后职业供血者3202人,阳性293例,阳性率为9.15%)。结论:公民义务献血者血清携带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职业供血者,而公民义务献血者血清抗—HCV阳性率明显低于职业供血者(P<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细胞凋亡基因(bcl-2)蛋白在各级前列腺上皮内肿瘤(PIN)与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对430例前列腺疾病病理标本作HE染色,进行病理分类和分级,并通过免疫组化(LSAB法),对其中275例无PIN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148例PIN(此中包括Pca中的11例有PIN)和18例Pca作bcl-2蛋白检测.结果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PIN与Pca间、高级PIN与低级PIN间、高分化Pca与中-低分化Pca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PIN的BPH与低级PIN间、高级PIN与高分化Pca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cl-2蛋白阳性在PIN、特别是高级PIN及Pca的异常表达,揭示了PIN及Pca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密骨胶囊对TGF-β1及细胞凋亡Fas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析去卵巢大鼠用密骨胶囊治疗前后骨组织内成骨细胞TGF-β1和破骨细胞Fas抗原表达的阳性率及平均光密度变化。结果:模型组骨组织TGF-β1表达下降,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Fas平均光密度及阳性单位都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而密骨胶囊高、低剂量组TGF-β1表达明显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Fas阳性单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as平均光密度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密骨胶囊能够使去卵巢骨质疏松模鼠TGF-β1表达明显增强,表明该药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调控TGF-β1的合成、分泌而起作用的;骨细胞凋亡活性下降,有利于减缓雌激素缺乏导致的骨量丢失,有利于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34cdc2、CyclinB1和Survivin在鼻咽粘膜慢性炎、鼻咽癌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意义,并分析与EBV-LMP1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30例鼻咽粘膜慢性炎、30例鼻咽癌和30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LMP1、P34cdc2、CyclinB1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LMP1、P34cdc2、CyclinB1和Survivin在鼻咽粘膜慢性炎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0.0%(6/30)、10.0%(3/30)、10.0%(3/30)和3.3%(1/30);在鼻咽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3%(19/30)、73.3%(22/30)、50.0%(15/30)和36.7(11/30),与鼻咽粘膜慢性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0.0%(21/30)、80.0%(24/30)、76.7%(23/30)和43.3%(13/30),与鼻咽粘膜慢性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与鼻咽癌相比较均有所增高,但仅CyclinB1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鼻咽癌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LMP1与P34cdc2和CyclinB1的表达均有显著相关性(分别P<0.01,P<0.05).结论鼻咽癌中存在P34cdc2、CyclinB1和Survivin蛋白过表达,LMP1与P34cdc2和CyclinB1可能协同致病.  相似文献   

19.
以81~147d胎龄的‘甘肃高山细毛羊’胚胎体侧部皮肤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冰冻切片、HE染色、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技术研究Wnt10b、β-catenin、FGF18基因在次级毛囊形态发生过程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从次级毛囊形态发生诱导期到器官形成阶段(胎龄87~108d)Wnt10b、FGF18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在胎龄第108天Wnt10b、FGF18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达到(43.652±0.425)(13.67±0.207),在细胞分化期表达量逐渐下降;而β-catenin基因的表达量始终维持较低水平,相对表达量仅为(0.58±015);Wnt10b基因分别与β-catenin、FGF18基因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5,P0.01;r=0.58,P0.05);β-catenin基因与FGF18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次级毛囊形态发生过程中Wnt10b、β-catenin基因主要在表皮、基板、毛芽、毛钉和成熟毛囊的内根鞘、毛干部表达;而FGF18不仅在表皮、基板、毛芽、毛钉和成熟毛囊的内根鞘、毛干部表达,而且在真皮中表达.本研究初步表明,Wnt10b、β-catenin、FGF18基因通过Wnt/β-catenin基因经典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甘肃高山细毛羊’次级毛囊形态发生和再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花椰菜平衡施用氮磷钾肥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在蔬菜主产区设置花椰菜施用氮磷钾肥料试验,模拟出花椰菜商品产量和施肥利润的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通过边际分析寻优,获得花椰菜最高产量和最佳施肥利润的优化施肥组合分别为:Zmax为Z1=234.07kg/hm^2N,Z2=65.23kg/hm^2P2O5,Z3=226.18kg/hm^2K2O,三要素比例1:0.279:0.966时,花椰菜经济产量最高,^^ymax=18.289t/hm^2;Zopt为Z1=223.34kg/hm^2N,Z2=63.73kg/hm^2P2O5,Z3=226.67kg/hm^2K2O,三要素比例1:0.285:1.015时,其施肥利润最佳,^^πopt=41705.387E/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