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7篇
  5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胁迫是影响西南喀斯特地区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探明西番莲不同品种在生理结构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它们在低温胁迫下适应性存在差别的原因,以2个品种及4个基因型的一年生西番莲扦插苗标准株为研究对象,常温下解剖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观察形态结构;并观察2个品种西番莲叶片在不同低温胁迫下的解剖结构,研究叶片形态结构与其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抗寒品种(平塘1号)及抗寒基因型(黔乡香1、2、3、4号)和不抗寒品种(紫香1号)的解剖结构只在叶片木质部维管束的形态构造上存在明显区别。不同梯度(5.0、2.5、0、-2.5 ℃)低温胁迫处理后,紫香1号的叶片在未受到冻害损伤前(-2.5 ℃处理下紫香1号叶片损伤明显),其长度、宽度和厚度均显著大于平塘1号;紫香1号未明显损伤的低温胁迫处理下,2个品种的蜡质层厚度十分接近,无显著性差异;2个品种的叶脉维管束长度及宽度无明显变化;紫香1号可承受的低温(5.0 ℃)处理下,2个品种叶脉厚度及栅栏组织长度无显著差异,但在紫香1号受冷害的低温(2.5 ℃)及更低的冻害温度(0 ℃和-2.5 ℃)下,平塘1号的叶脉厚度和栅栏组织长度极显著大于紫香1号;2个品种的海绵组织厚度均随着温度的降低不断增加,平塘1号的海绵组织厚度始终小于紫香1号;2个品种的组织结构紧密度及叶脉突起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随着胁迫温度的不断降低,平塘1号的组织结构紧密度及叶脉突起度的增大比例大于紫香1号;2个品种的组织结构疏松度在紫香1号明显受冻害前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受叶片本身大小及厚度影响,平塘1号的组织结构疏松度大于紫香1号。综上所述,抗寒性较强的平塘1号的叶片长、宽较小,叶片较薄而叶脉厚,栅/海比较高,组织结构紧密度及叶脉突起度大;不抗寒品种紫香1号则反之。  相似文献   
2.
<正>昌黎县海参池塘养殖起步于二十一世纪初期。传统海参池塘养殖模式主要是在池底堆砌石块作为人工鱼礁附着基,但该模式容易造成礁体下沉,导致清池困难、池底老化,病原生物滋生等问题。为此,我们利用圆锥型编织袋作为附着基进行了海参池塘养殖试验,通过近两年的养殖对比,发现该养殖模式不仅成本低,且易于清池,产量和效益也得到明显提升。1场址与水源试验养殖场位于昌黎县茹河乡大滩村塔子  相似文献   
3.
为三叶木通的相关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三叶木通研究现状、进展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共检索到相关论文323篇,自1988年以来,三叶木通相关研究文献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总发文量和年发文量都比较低;三叶木通的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陕西、湖南、贵州、四川、江西等三叶木通的主要分布区域;研究主要集中于药用成分及其药效方面,对三叶木通的高效栽培技术、新品种选育、贮藏加工和病虫害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4.
利用54对欧榛SSR引物,对榛属12个种、平欧杂交榛及平平欧杂交榛共64份榛属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欧榛遗传变异丰富,64份榛属资源18对SSR引物在欧榛10个样本中共检测到95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2~10个,观测杂合度值(Ho)和期望杂合度值(He)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214~0.816和0.348~0.80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4份榛属种质可划分为6组,平榛与欧榛亲缘关系最近。由此可知,欧榛SSR标记是榛属植物资源遗传分析的有力工具,为平榛资源的遗传改良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对南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南瓜种子发芽率、发芽整齐度、如何节约种子和缩短育苗周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0-8mg/L的萘乙酸可以增加南瓜种子的发芽率、根长、侧根数、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EDTA柠檬酸联合络合法合成了La1-xSrxFeO3-δ(x=0.1~0.7,LSF)一系列的复合材料,利用XRD、TG DSC、SEM等方法对LSF粉体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直流四探针法测试了LST在300~900℃温度范围内的电导率,讨论了电导率受组分、烧结致密度及测试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组分在低温阶段符合小极化子导电机理;750℃时LSF的电导率基本上是随着Sr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x=0.5时达到最大值245.98S/cm,当x>0.5时,过多的Sr掺入会引起氧空位浓度过大而导致其缔结成势阱,使得电导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长期施肥下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土壤有机碳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组分的有机碳由于化学性质和存在方式等不同,其生物有效性和肥力功能不同,并反映出不同的稳定机制,所以深入研究土壤有机碳的组分特征,对于更好地了解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和肥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壤性水稻土为对象,旨在研究揭示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的影响并探讨合理培肥模式。【方法】以中国黄壤性水稻土18年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为依托,通过田间取样和室内分析,采用土壤有机碳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重点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分配比例的变化,并通过定量分析组分碳含量与年均碳投入量的关系,探讨土壤有机碳饱和现象。试验处理包括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无机肥配施低量有机肥(0.5MNPK)和无机肥配施高量有机肥(MNPK),碳投入梯度为0.87—6.02 t·hm-2·a-1。【结果】与不施肥(CK)相比,单施化肥(NPK)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游离态粗颗粒有机碳、化学保护粉粒组有机碳和生物化学保护粉粒组有机碳含量,总有机碳提升10%;有机肥处理(0.5MNPK、M、MNPK)显著增加了土壤游离态粗颗粒有机碳、物理保护有机碳、化学保护粉粒组、黏粒组有机碳和生物化学保护粉粒组、黏粒组有机碳,增加幅度高于化肥处理,总有机碳提升24%—46%,其中以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的提升幅度最大;与不施肥(CK)及单施化肥(NPK)处理相比,有机肥处理(0.5MNPK、M、MNPK)土壤物理保护有机碳的分配比例显著升高;模型分析发现,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游离态粗颗粒有机碳浓度与年均碳投入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而化学保护态有机碳浓度与生物化学保护态有机碳浓度以及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均与年均碳投入量呈显著的“饱和曲线效应”的对数函数关系。【结论】有机无机肥配施是提升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水平的最佳培肥措施,并以物理保护有机碳的提升幅度最大,强化了有机碳的物理稳定机制;黄壤性水稻土较稳定的有机碳组分(化学保护态、生物化学保护态)以及总有机碳存在饱和现象,在当前条件下出现饱和限制。  相似文献   
8.
2009-2010年,在河南濮阳采取不同比例摘叶法和叶片面积测定法对杨白潜叶蛾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表明,平均每叶片有1.1个杨白潜叶蛾虫斑时,便会影响杨树的正常生长,以此可作为杨白潜叶蛾的田间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9.
黔南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养分时空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贵州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区土壤养分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变异特征,运用传统统计方法研究贵州黔南喀斯特峰丛洼地区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养分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黔南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养分表现出较高的时空变异性,季节变化和坡位对该区域不同土壤养分因子的影响各异,土壤全磷、速效磷表现出养分洼积效应。  相似文献   
10.
应用24%螺螨酯悬浮剂、40%阿维·炔螨特悬浮剂、15%哒螨灵乳油、1.8%阿维菌素微乳剂、0.3%苦参碱水剂杀虫剂5种药剂防治苹果二斑叶螨的结果表明:24%螺螨酯悬浮剂4 000倍液、40%阿维·炔螨特悬浮剂2 000倍液、1.8%阿维菌素微乳剂5 0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杀虫剂600倍液4种药剂,喷药后7天防效分别为98.06%、95.01%、98.19%、97.46%,药剂处理后20天防效分别为96.34%、99.04%、92.76%、96.39%,用以上4种药剂防治二斑叶螨速效性好、持效期长、防效高;而15%哒螨灵乳油3 000倍液药后7天的防效仅有56.61%,原因是多年来一直使用15%哒螨灵乳油防治二斑叶螨,导致二斑叶螨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