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子标记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遗传标记主要有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四种类型。作物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分子标记主要有RFLP、PCR、RAPD、AFLP和SSRs等,均主要用于辅助育种。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遗传标记系统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的应用,并着重探讨了作物遗传育种中应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种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大豆RFLP和RAPD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FLP和RAPD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这些技术于作物遗传育种实践的前提条件是建立RFLP和RAPD分子标记连锁图,进而建立分子标记与重要在艺性状的连锁关系.大豆有些抗病性、生育期性状、形态性和品质性状等与RFLP和RAPD分子标记有连锁关系,分子标记有可能用于大豆育种的选择过程.RFLP和RAPD技术可用于评估大豆群体和品种资源,探索育种方法的分子基础,研究进行和分类,分析细胞质DNA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3.
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简单重复序列(SSR)、染色体原位杂交(ISH)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在植物育种中分子标记可用于绘制品种、品系的DNA指纹图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种质资源的创新与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叙述RFLP技术、DNA指纹技术、RAPD和AFLP技术的基础上,说明了分子遗传标记在家畜基因定位,基因图谱构建、背景基因型选择及杂交选育上的应用,并指出分子遗传标应用于家畜育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RFLP在家蚕遗传和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是一种新的DNA水平的遗传标记。与经典的形态标记相比,RFLP数量大,同一位点上等位基因多,能在任何组织、任何发育时期进行检测,相互之间为共显性,没有上位或多效效应。应用RFLP可以研究家蚕的分类和进化,提高育种过程中的选择效率,构建饱和的家蚕RFLP连锁图谱,进行抗病性、抗氟性、茧丝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和改良,以及分离和克隆重要的基因。RFLP技术将对家蚕遗传和育种工  相似文献   

6.
RAPD技术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在PCR基础上的RAPD标记,是一种可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遗传作图、基因定位、特殊染色体区段的鉴定与分离、动物性别鉴定以及群体遗传变异检测等研究领域的DNA多态性标记。本文系统地论述了RAPD的技术原理及研究概况,比较了RAPD与RFLP及同工酶技术,并探讨了这一新的分子标记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分子标记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文介绍了同工酶、RFLP、DNA指纹和PARD4种分子标记的发展、原理和特点,对它们在植物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变异后代的鉴定和选择、杂交育种、回交育种、杂种优势等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作一展望和概述。  相似文献   

8.
RFLP是一种新的DNA水平的遗传标记。RFLP标记技术可用于:构建植物的遗传连锁图;进行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和改良;缩短回交育种进程;利用外源种质;研究植物的亲缘关系;辅助主要基因的分离、克隆;显著提高育种过程中的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9.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DNA核苷酸多态性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在DNA分子水平,实验室条件下,揭示性状的遗传差异,为遗传研究提供了有力手段。本文对RFLP和RAPD等分子标记技术原理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已报道了48个小麦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RAPD、RFLP等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抗中锈病基因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小麦抗叶锈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目前,利用近等基因系、BSA等方法,已找到了Lr1、Lr9、Lr10、Lr24、Lr28、Lr34等抗叶锈病基因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分子标记,为以后分离、克隆这些基因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水稻完全显性早熟性的发现和基因定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发现早釉核不育系6442S-7具有完全显性早熟特性,它与13个不同类型的中、迟熟品种杂交,F1抽稳期与6442S-7完全相同或十分相近。对F2和 B1F1遗传分析表明该早熟性主要受2对显性基因控制。利用F2群体和4种分子标记技术,将6442S-7携带的1个显性早熟基因定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短臂靠近端部一侧,该基因与RAPD标记OP111.557、SSR标记 RM22、RM231、RFLP标记C515和 AFLP标记PT671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5、3.0、6.7、10.9和12.4cM。该基因系首次发现并定位,暂命名为Ef-cd(t)6442S-7作为完全显性早熟性种质资源,对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Aus373是典型的秋稻广亲和品种。以Aus373/轮回422F2群体为基础,应用分群分析法(BSA)建立可育池和半不育池。通过对两池的RFLP分析,发现与育性共分离的两个染色体区段。进一步通过对分离群体RFLP分析,证实了轮回422广亲和基因为S5^n,与分子标记RG213、G200连锁,并发现Aus373广亲和基因位于第七染色体上,与分子标记RZ488、RG511连锁,该基因暂被命名为Sa(t  相似文献   

13.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遗传标记技术的发展历程人了简要回顾,对现在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进行了评述,并从三个方面重点介绍了RFLP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1)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2)比较基因组的研究;(3)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与辅助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分子标记的类型、特点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分子标记的4 个系统:①非PCR 标记系统;②以RAPD 为代表的单引物PCR 系统;③由两个引物引起的选择性扩增片段多态性(AFLP) ;④以SSR( 或microsatellite) 为代表的两个引物的PCR 系统,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同时还提出了在具体应用时应从5 个方面考虑、选择合适的标记系统。  相似文献   

15.
RAPD标记在高粱基因组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RAPD标记在高粱基因组分析中的可用性。Mg^2+,酶及引物浓度是优化PCR反应的重要参数。经22个引物对高粱品系,IS3620c和BTX623及其杂交F8的120株后代个体的DNA进行PCR扩增,在获得的55个RAPD标记中,有42个标记定位于已存在的RFLP高粱遗传图谱中,实验结果表明,RAPD标记可以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6.
AFLP分子标记与作物改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建立了于DNA基础之上的分子标记对于作物改良具有重要作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AFLP)国内译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是一种DNA分子标记技术。利用 一方法,在不需要预先知道DNA序列住处的情况下,可以同时进行多数DNA酶切片断的PCR扩增,目前该技术不仅在小麦、玉米、棉花和大豆等主要农作物上得以应用,而且在蔬菜(番茄、马铃薯、鹰嘴豆等)以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拟南芥上广泛应用。讨论AFLP在主要作物的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作图,基因定位以及辅助选择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7.
利用小麦6VS/6AL易位系的抗白粉在因Pm21的SCAR标记,对不同簇毛麦来源的小麦抗白 偻病材料及其杂交后代进行了分子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示记可以鉴定小麦遗传背景下的簇毛麦6VS染色体臂,而且引物对小麦背景中的多年生簇毛麦也同样得到扩增。对簇毛麦染色体易位系6VS/6DL与四川小麦品种杂交的后代群体,可以利用SCAR标记进行辅助抗性选择。本文还对四川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应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基因组原位杂交和RFLP标记研究了异源2号和绵阳26号在醇溶蛋白和DNA水平上的差异性。APAGE分析表明,异源2号和绵阳26号至少有9条醇溶蛋白差异带,且异源2号含有小麦背景中1RS的醇溶蛋白标记位点G1d1B3。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证实异源2号含有黑麦的1RS,而绵阳26号则不含黑麦染色质,RFLP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位于第1同源群的短臂RFLP探针均能  相似文献   

19.
从普通野生稻DNA的籼粳分化看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普通野生稻DNA的籼粳分化看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孙传清,王象坤,李自超RFLP(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已成为有效的分子标记之一,广泛用于指纹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采用5个PstⅠ/MseⅠ引物组合对来自2个籼稻品种H359和Acc8558的重组自交系(RI,F7代,131个系)群体进行了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并对AFLP的多态性程度、AFLP标记的染色体分布及分离比例进行了研究.在AFLP分析中,共检测到98个多态性带,其中78个定位到连锁图中,并分布在所有的12条染色体上,表明AFLP是一种高效的分子标记,可与RFLP标记结合应用于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