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AFLP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被称为“下一代分子标记”,是检测DNA多态性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在农作物、蔬菜、林木、果树等植物的种质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遗传图谱、基因定位和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
AFLP分子标记与作物改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建立了于DNA基础之上的分子标记对于作物改良具有重要作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AFLP)国内译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是一种DNA分子标记技术。利用 一方法,在不需要预先知道DNA序列住处的情况下,可以同时进行多数DNA酶切片断的PCR扩增,目前该技术不仅在小麦、玉米、棉花和大豆等主要农作物上得以应用,而且在蔬菜(番茄、马铃薯、鹰嘴豆等)以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拟南芥上广泛应用。讨论AFLP在主要作物的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作图,基因定位以及辅助选择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
水稻AFLP标记的多态性,分布及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5个PstI/MseI引物组合对来自2个籼稻品种H359和Acc8558的重组自交系(RI,F7代,131个系)群体进行了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并对AFLP的多态性程度、AFLP标记的染色体分布及分离比例进行了研究,在AFLP分析中,共检测到98个多态性带,其中78个定位到连锁图中,并分布在所有的12条染色体上,表明AFPL是一种高效的分子标记,可与RFLP标记结合应用于遗传图谱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5个PstⅠ/MseⅠ引物组合对来自2个籼稻品种H359和Acc8558的重组自交系(RI,F7代,131个系)群体进行了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并对AFLP的多态性程度、AFLP标记的染色体分布及分离比例进行了研究.在AFLP分析中,共检测到98个多态性带,其中78个定位到连锁图中,并分布在所有的12条染色体上,表明AFLP是一种高效的分子标记,可与RFLP标记结合应用于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  相似文献   

5.
从普通野生稻DNA的籼粳分化看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普通野生稻DNA的籼粳分化看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孙传清,王象坤,李自超RFLP(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已成为有效的分子标记之一,广泛用于指纹分析...  相似文献   

6.
大豆RFLP和RAPD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FLP和RAPD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这些技术于作物遗传育种实践的前提条件是建立RFLP和RAPD分子标记连锁图,进而建立分子标记与重要在艺性状的连锁关系.大豆有些抗病性、生育期性状、形态性和品质性状等与RFLP和RAPD分子标记有连锁关系,分子标记有可能用于大豆育种的选择过程.RFLP和RAPD技术可用于评估大豆群体和品种资源,探索育种方法的分子基础,研究进行和分类,分析细胞质DNA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7.
分子标记种质资源鉴定和分子标记育种   总被引:310,自引:7,他引:303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形式,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本文就以下6个方面讨论了分子标记的最新进展及存在问题:(1)用于种质资源鉴定及植物育种的主要分子标记,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简单重复序列DNA(SS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以及染色体原位杂交等;(2)分子标记遗传图谱;(3)分子标记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4)质量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5)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的分子标记;(6)分子标记育种目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是用于作物种质资源鉴定及其育种的分子标记,近年发展非常迅速,应用范围很广,从几个方面介绍RAPD标记在茶叶科学研究上的应用:(1)茶叶品种遗传连锁图谱的绘制;(2)茶叶种质资源鉴定及分类;(3)茶叶目标性关基因的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9.
SSRS标记与植物遗传育种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子标记是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遗传标记,它能够在DNA水平上准确揭示出数量众多的遗传标记位点,由于分标记选择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可利用较小的群体在较短的世代内选择到理想的基因型,从而提高育种工作中的选择效率和准确生,因此在遗传和育种工作中具有特殊用途,同时也为此后克隆目的基因奠定基础。目前已发展起来的分子标记有RFLP,RAPD,AFLP,SSR和STS等。  相似文献   

10.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DNA核苷酸多态性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在DNA分子水平,实验室条件下,揭示性状的遗传差异,为遗传研究提供了有力手段。本文对RFLP和RAPD等分子标记技术原理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2007~2008年对105份美国大豆种质的农艺性状、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大豆花叶病毒抗性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筛选出高蛋白种质2份、早熟种质4份、多荚种质5份、大粒种质3份、多粒荚种质4份、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种质11份(其中免疫种质2份)。通过综合分析,从中筛选出优异种质8份。  相似文献   

12.
黍稷种质资源的粒色是黍稷的主要农艺性状。粒色分类表明,黄粒种质比例最高,白粒种质次之。特性鉴定表明,白粒种质的优势最大,黄粒种质次之,说明白粒种质进化程度最高;但黄粒种质适应性和生育期又比白粒种质优势大,以至造成在分类中黄粒种质比例大于白粒种质的结果。红粒、褐粒、复色粒和灰粒种质也各自有自身的特色,在黍稷生产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回顾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旭  李立会  黎裕  方沩 《农学学报》2018,8(1):10-15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在全球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国际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种质资源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包括种质资源考察收集全球化、保存保护多元化、鉴定评价精准化、基因发掘规模化、种质创新目标化、共享利用主动化等。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在建国后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与突破,查清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的物种多样性,创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科学分类、统一编目、统一描述的技术规范体系,创建了世界上唯一的长期库、复份库、中期库、种质圃、原生境保护点相配套的种质保存和共享利用体系;开展多种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新基因发掘取得显著成效;高效作物种质创新及其利用技术不断完善,并在作物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中国颁布了《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年)》,提出了今后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五大行动,为种质资源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4.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甘肃种业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是西部农作物种质资源大省,目前共保存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20万余份,但面临着种质资源种群减少、濒危物种激增、质量下降、保护不彻底等问题。鉴于现有种质资源保存条件简陋,鉴定评价缺乏深度挖掘,优异种质及重大品种培育未取得突破等现状,通过分析甘肃省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夯实种业发展基础;加强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育种创新;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长效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种业振兴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种质基础狭窄已经成为我国玉米育种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玉米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成为作物育种研究最重要的发展方向;Tuxpeno是玉米的一个重要种族。本文就其种质的特点以及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的成功应用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深入利用玉米Tuxpeno种质,进一步探索创建新的种质资源,挖掘新的杂优模式。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贵州省拥有较为丰富的作物遗传资源,有的传统种质属稀有、特有资源,是国家作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整理、保存了以稻、油菜、玉米、小麦等为主的贵州作物种质资源2万余份。采用种质资源库(包括国家长期库、中期库和地方中短期库)与异生境繁种相结合、国家和地方两级联动、互为补充保存体系,实施种质更新和资源保护。概述了贵州省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现状和保护途径。并就加强贵州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促进交换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应用ASP技术,通过Web数据库来设计和实现小麦种质资源信息系统,提供种质资源的浏览、查询以及动态的对种质资源的管理,实现种质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18.
木薯种质资源的分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现状以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限制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dymorphism,AFLP)、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等分子标记技术在木薯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木薯种质起源进化、种质间亲缘关系、种质遗传多样性、种质抗病虫性以及重复种质的鉴定等.  相似文献   

19.
基于基因组学的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物种质资源工作涉及面很广,包括种质资源的收集、编目、保护、繁种更新、分发利用与信息系统建立等基础性工作,作物起源、驯化与传播、种质分类、民族植物学与传统知识研究等基础研究,遗传多样性评价、重要性状表型鉴定、种质资源基因型鉴定、基因发掘和种质创新等应用基础研究。经过近百年的努力,种质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已卓有成效,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共享利用体系基本建立。但由于主要基于形态学的传统研究思路和方法存在很多先天不足,种质资源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一直举步维艰,效率低下。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和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组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深入到种质资源研究的多个层面,使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发生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学上的变革。基因组学研究成果为种质资源的有效收集和保护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阐明作物起源和演化、全面评估种质资源结构多样性提供了核心理论和技术,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基因发掘和种质创新效率。特别是全基因组测序、重测序和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不断成熟,使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比较不同种质资源基因组变异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可阐明农作物起源以及驯化、改良和传播对种质资源形成的影响,明确现有种质资源和野外种质资源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提出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和原生境保护的最佳策略;结合表型鉴定数据,利用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等基因组学方法,可高效发掘种质资源中蕴含的新基因和有利等位基因,提出其利用途径和具体方案,并在种质创新过程中充分利用基因组学研究成果提高创新效率。文章评述了基因组学在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特别是在种质资源基因型鉴定、异地保存和原生境保护、作物起源与进化研究、结构多样性分析、新基因发掘和种质创新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强调把基因组学理论和方法与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紧密结合,为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技术、材料与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20.
烟草种质资源是烟草原始创新、新品种选育及其生物技术产业化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烟叶生产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对我国烟草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烟草原始创新、新品种选育及其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成效,取决于所掌握种质资源的数量和对其差异性状表现及遗传规律研究,而突破性进展往往依赖于特殊种质资源的发现与利用。由于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研究内容宽泛、调制类型多样,且具有公益性、基础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征,相关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为了解广东烟草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介绍了广东烟草种质资源国内外收集、保存的基本情况;阐述了烟草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评价及种质创制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广东生态环境下烟草地方种质资源香气风格形成与新品种选育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目前种质资源繁种更新、精准鉴定、遗传群体研究和种质创制等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