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皖江黄鸡父系(HA系)、母本父系(HB1和HB2系)以及母本母系(HC1和HC2系)共5个品系为材料,开展父母代和商品代杂交组合试验,为配套系的建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父母代鸡繁殖性能较好的杂交组合是HB2(♂)×HC1(♀)和HB1(♂)×HC2(♀),HA(♂)×[(HB2(♂)×HC1(♀)]杂交组合的商品代鸡在早期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比、成活率和屠宰率方面最具有优势,且商品代鸡三黄特征明显,胫长适中,符合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广西南丹瑶鸡、无量山乌骨鸡等地方鸡品种选育的B系、A系、L系、隐性白羽鸡R1系为材料,采用金陵麻乌鸡1[W♂×(B♂×R1♀)♀]、金陵麻乌鸡2[W♂×(B♂×L♀)♀]、金陵麻乌鸡3[W♂×(A♂×R1♀)♀]、金陵麻乌鸡4[W♂×(A♂×L♀)♀]4种不同的配套方案进行杂交组合试验,分别检测不同配套组合的父母代生产性能和系列性能,高品代的生产性能,并进行中试测定.结果表明:金陵麻乌鸡1父母代母本的42日龄体重和开产体重显著低于其他3种配套组合(P<0.05),但受精率和孵化率均与其他3种配套组合相接近,300日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其他3种配套组合;金陵麻乌鸡1商品代(♂:49d,♀:63d)体重优于其他3种配套组合(P<0.05),在生产成本上略高于其他3种配套组合.即W♂×(B♂×R1♀)♀配套系在雏鸡成本、商品代生产成本、屠宰性能方面的综合性能在所有组合中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性能优势和经济效益,因此确定金陵麻乌鸡1配套组合为金陵麻乌鸡配套系杂交组合方式.金陵麻乌鸡1商品代的公鸡出栏重,母鸡胸肌率,母鸡腿肌率,公鸡腹脂肪率显著高于W亲本(P<0.05).中试结果表明金陵麻乌鸡1配套系的父母代种鸡和商品代肉鸡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稳定,生产性能均匀一致;肉鸡外观特征鲜明,麻羽、麻黄羽、乌胫、乌冠特征明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利用优良肉用鸡与当地品种鸡进行杂交。通过对各杂交组合后代的孵化率、成活率、均匀度、活重以及纯利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出:杂交组合从优到差的次序依次是,大骨鸡♀×岭南黄快羽快长型商品代♂杂一代、矮脚鸡♀×岭南黄快羽快长型商品代♂杂一代、大骨鸡♀×固始鸡♂和固始鸡♀×岭南黄特优3号♂两个杂交组合的杂一代,并且4个杂交组合的纯利润分别高出当地肉杂鸡5.36元/只、5.78元/只、0.54元/只、0.22元/只,最大效益活重分别为2143.8g、2462.1g、1578.3g、1402.7g。  相似文献   

4.
利用优良肉用鸡与当地品种鸡进行杂交,通过对各杂交组合后代的孵化率、成活率、均匀度、活重以及纯利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出:杂交组合从优到差的次序依次是,大骨鸡♀×岭南黄快羽快长型商品代蛮杂一代、矮脚鸡♀×岭南黄快羽快长型商品代蛮杂一代、大骨鸡♀×固始鸡♂和固始鸡♀×岭南黄特优3号♂两个杂交组合的杂一代,并且4个杂交组合的纯利润分别高出当地肉杂鸡5.36、5.78、0.54、0.22元·只^-1,最大效益活重分别为2143.8、2462.1、1578.3、1402.7g。  相似文献   

5.
右玉边鸡配套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利用右玉边鸡的优良性状分别与AA+父母代肉用种公鸡、海兰褐商品蛋鸡进行杂交试验。结果显示:AA+父母代♂3个组合♂和♀70日龄体重分别是相应对照组的229.39%,214.32%,227.05%和230.46%,241.76%,235.50%,适合选育快长型优质肉鸡;海兰褐蛋用型商品代♀3个组合♂和♀120日龄体重分别是相应对照组的119.78%,118.87%,116.94%和118.36%,119.23%,111.68%,尤以白羽组合较为显著,是配套系选育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6.
以受精率、幼体附着率、幼体存活率、稚鲍存活率和日生长速度作为衡量标准,研究了西沙群体(XS)、台湾群体(TW)、海南群体(HN)和越南群体(YN)4个不同地理种群杂色鲍的杂交效果。结果表明:在5个杂交组合中,杂交效果优劣顺序为:XS♀×TW♂〉XS♀×YN♂〉XS♀×HN♂〉TW♀×YN♂〉YN♀×HN♂;受精率最大值出现在TW♀×YN♂组合,为(98.15±7.4)%;幼体附着率最大值出现在XS♀×YN♂组合,为80.41%;幼体存活率、稚鲍存活率和日生长速度出现在XS♀×TW♂组合,分别为73.76%,81.2%和140.7μm.d。  相似文献   

7.
用三个尼罗罗非鱼品系和同一种奥利亚罗非鱼生产了三个杂交组合,对他们的雄性率、生长率、成活率及单位面积净产量的比较试验表明:①雄性率为“泰国”(♀)×奥利亚(♂)>“吉富”(♀)×奥利亚(♂)>“88”(♀)×奥利亚(♂)(P<0.01);②绝对增重率为“吉富”(♀)×奥利亚(♂)和“泰国”(♀)×奥利亚(♂)>“88”(♀)×奥利亚(♂)(P<0.01),瞬时增重率为“吉富”(♀)×奥利亚(♂)和“88”(♀)×奥利亚(♂)>“泰国”(♀)×奥利亚(♂)(P<0.01);③成活率为吉富(♀)×奥利亚(♂)和“88”(♀)×奥利亚(♂)>“泰国”(♀)×奥利亚(♂)(P<0.01);④单位面积净产量为“吉它”(♀)×奥利亚(♀)>“泰国”(♀)×奥利亚(♂)>“88”(♀)×奥利亚(♂)(P<0.01)。总的说来,养殖性能以“吉富”(♀)×奥利亚(♂)较好,“泰国”(♀)×奥利亚(♂)次之,“88”(♀)×奥利亚(♂)较差。  相似文献   

8.
右玉边鸡配套系肉用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对右玉边鸡的3个品系及其以右玉边鸡作母本与AA+父母代肉用种公鸡杂交的后代进行屠宰试验,观察右玉边鸡的肉用性能及其作为母本的肉用杂交效果。结果显示:右玉边鸡的屠宰率均在80%以上,全净膛率均在65%以上,肉用性能良好;杂交试验组在产肉性能和生长速度方面比对照组有显著的优势,屠宰率均在85%以上,全净膛率均在70%以上,每2周的绝对增质量比右玉边鸡提高1.7~3.3倍;AA+父母代♂与右玉边鸡白羽单冠♀杂交的后代,无论在生长速度还是屠宰性能方面都是最理想的组合。  相似文献   

9.
扇贝种间杂交的可行性及幼体早期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进行多种杂交组合及自交,试验分为8组,即海湾扇贝♀×虾夷扇贝♂、虾夷扇贝♀×海湾扇贝♂、虾夷扇贝♀×华贵栉孔扇贝♂、虾夷扇贝♀×栉孔扇贝♂、栉孔扇贝♀×虾夷扇贝♂5个杂交组和虾夷扇贝、海湾扇贝、栉孔扇贝3个自交组,在不同温度下比较了各杂交组配子的亲和力,同时对胚胎发育及早期幼虫的生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适温范围内各杂交组正、反交均可受精,其中栉孔扇贝♀×虾夷扇贝♂、虾夷扇贝♀×栉孔扇贝♂杂交组受精率较高,可达80%以上;杂交子一代的D型幼虫大小性状与母本相似。另外还对杂交组合受精率、成活率较低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中国群体(C)与俄罗斯群体(R)杂交子一代F1(C×R)亲参的发育情况及其与中国仿刺参群体多种杂交后代的早期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仿刺参子一代F1(C×R)在渤海北部池塘可自然发育成熟,或经人工促熟后发育成熟。3龄成熟子一代个体体重为(246.5±65.1)g,体重为140-400 g,性腺指数为(15.7±1.6)%,卵径为130-160μm。通过人工催产获得成熟精卵,F1(C×R)与C回交,在温度为(20.0±0.5)℃、盐度为31、pH为8.0、溶氧为7.4mg/L的条件下进行幼体培育,并对其生长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各组杂交后代在体长、体重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其中,耳状幼体阶段各组仿刺参生长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F1(C×R)♀×C♂〉C♀×F1(C×R)♂〉F1(C×R)♀×F1(C×R)♂〉C♀×C♂;4月龄时各组稚参、幼参体长日增长由高到低依次为F1(C×R)♀×F1(C×R)♂〉C♀×F1(C×R)♂〉C♀×C♂〉F1(C×R)♀×C♂,体重日增长由高到低依次为F1(C×R)♀×F1(C×R)♂〉F1(C×R)♀×C♂〉C♀×F1(C×R)♂〉C♀×C♂。  相似文献   

11.
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含皮特兰血的4个组合杂交猪(皮杜、皮杜B、皮杜大、皮杜长大)的瘦肉率、熟肉率、大理石纹评分、肉色评分、pH值、失水率和嫩度等7个肉质指标按等权关联度进行了综合评定,以评价皮特兰在商品猪生产中的种用价值。结果表明:“皮杜B”肉质最优,其次是“杜长大”和“皮杜长大”,说明以提高瘦肉率为目标利用“皮杜”公猪,“皮杜长大”4系配套组合和“皮杜”公猪与培育品种杂交肉质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杂交策略下马氏珠母贝二元杂交子代的生长性状和养殖存活情况,为广西马氏珠母贝群体杂交育种配套系构建及选择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H)自育F4代群体和北海野生群体(Y)自繁F1代群体为亲本,通过二元杂交构建36个正反杂交家系,并以H亲本和Y亲本的自繁群体F1代分别构建对照群组(PH和PY);各群组经海区养殖14个月后采集壳长(SL)、壳高(SH)、壳宽(SW)和体质量(BW)等数据,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动物模型)进行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结果】在H(♂)×Y(♀)杂交子代中,SL、SH、SW和BW的遗传力(h2)分别为0.241、0.149、0.220和0.062,遗传相关系数(γg)范围为0.894~0.964,表型相关系数(γp)范围为0.558~0.865;在Y(♂)×H(♀)杂交子代中,SL、SH、SW和BW的h2分别为0.110、0.156、0.121和0.067,γg范围为0.981~0.989,γp范围0.603~0.881;2个杂交子代的生长性状表现为中低遗传力,且遗传相关高于表型相关。Y(♀)和Y(♂)群体的一般配合力(GCA)较高,说明更适合用于杂交配套;H(♂)×Y(♀)杂交子代中SL、SH和SW的特殊配合力(SCA)相对较高,且均为中低遗传力。在2个杂交子代中,4个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分别为-0.02%~2.82%和-0.03%~0.27%,均以SL的杂种优势最高、SW的杂种优势最低。在H(♂)×Y(♀)杂交子代中SL、SH和BW等3个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家系率为50.00%~72.22%,优势家系选择率≥50.00%;养殖存活性状的超亲优势家系率为19.44%,杂种优势家系率为61.11%,2个杂交子代和PY群体均表现出优势存活性状。【结论】H(♂)×Y(♀)杂交子代具有生长性状优势,Y(♂)×H(♀)杂交子代具有存活性状优势,2个杂交子代均存在综合杂种优势,可进行一般杂交育种应用;北海野生群体亲本的GCA较高,其SL和SH的遗传力及与BW的遗传相关也相对较高,在进行广西马氏珠母贝群体杂交制种时可考虑以野生群体子代作为专门化亲本来源,且对2龄亲本性状选择上宜优先考虑SL和SH。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10个微卫星基因座10个微卫星标记在7个绵羊群体(德美♂×当地羊♀级进杂交一代、级进杂交二代、级进杂交三代、德克赛尔、道赛特羊、德国美利奴羊、当地羊)205只绵羊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这10个微卫星标记在7个绵羊群体中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2、22、26、23、14、21、29、17、24和14,由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可知其中AGLA269的遗传变异最大,BMS1714最小。基于Nei氏距离和共祖遗传距离,采用UPGMA方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该发生树将德美×当地羊级进杂交一代、二代、三代和德国美利奴羊归为一类后又与当地羊聚为一大类,将德克赛尔、道赛特羊归为另一类。绵羊微卫星基因分型技术为检查品种(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后代的胚胎和胚后发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催产、人工授精的方法取得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斑鳜Siniperca schezeri及其正反交杂交后代的受精卵,在常温下对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后代的胚胎和胚后发育进行了观察与比较。结果表明:4种卵子中,斑鳜及以斑鳜为母本杂交种的卵子大于翘嘴鳜及以翘嘴鳜为母本杂交种的卵子,前者直径为(1.86±0.07)mm,后者为(1.08±0.06)mm。在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4种胚胎发育时序基本以母本为基准,即以翘嘴鳜为母本的杂交种胚胎发育时序与翘嘴鳜的相同,以斑鳜为母本杂交种的则与斑鳜相同。在水温28.0~30.0℃下,以翘嘴鳜为母本的两种胚胎孵化需时约34 h,而在26.5~30.0℃下,以斑鳜为母本的两种胚胎孵化需时约91 h。以斑鳜为母本的初孵仔鱼比较大,全长为(4.60±0.07)mm,以翘嘴鳜为母本的初孵仔鱼全长为(4.00±0.05)mm。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选取太湖鹅、四川白鹅、皖西白鹅、五龙鹅、三花鹅设计了8个杂交组合,测定了鹅肌肉主要成分、常规肌肉品质、肌肉物理组织学特性、风味物质含量,分析比较不同鹅种的肉品质情况。结果表明,pH值8个组合没有差异,其余6个指标组间存在差异;剪切力3.09~3.78kg;系水力61.48~66.46%;水分含量66.77~73.05%;蛋白含量21.94~23.32%。脂肪含量1.67~3.06%。肌纤维密度970.79~3102.50根/mm2,各组间存在差异。肌纤维直径12.05~29.45μm,各组间存在差异。8个鹅杂交组合中必须脂肪酸百分含量以三花♀×五龙♂组合最高(13.02%),多不饱和脂肪酸百分含量以三花♀×太湖♂组合最高(15.39%);总游离氨基酸含量0.254~0.357g/100g;肌苷酸含量为1.33~4.63mg/g。总体来看三花♀×太湖♂组合肉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6.
开展了黄姑鱼♀与大黄鱼♂杂交试验,并对杂交F1初孵仔鱼进行了AFLP分析.黄姑鱼♀与大黄鱼♂杂交能够正常受精,杂交受精率为93.54%,受精卵正常发育、孵化,孵化率为86.23%,但仔鱼在开口后一周内全部死亡.利用8对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对亲本和杂交后代(家系)初孵仔鱼进行AFLP分析,共得到456个条带,其中母本特异条带(Female Special Band,FSB)178条、父本特异条带(Male Special Band,MSB)187条、双亲共有条带(Mutual Band,MuB)91条.且其中84条(47.2%)FSB、89条(47.6%)MSB和75条(82.4%)MuB为全部杂交仔鱼共有,其余94条(52.8%)FSB、98条(52.4%)MSB和16条(17.6%)MuB在杂交后代中发生了分离.分离的FSB和MSB中分别有33.0%和28.6%表现为偏分离.AFLP分析结果表明,黄姑鱼♀与大黄鱼♂杂交的初孵仔鱼含有双亲的条带,是真正的杂交种,是构建大黄鱼与黄姑鱼遗传图谱以及研究杂种在细胞和分子水平隔离机制的适合材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皱纹盘鲍与九孔鲍进行杂交,并与两亲本自交进行育苗比较.结果表明:自交组的受精率、孵化率以及存活率显著高于杂交组(P〈0.05);皱纹盘鲍(♀)×九孔鲍(♂)和皱纹盘鲍(♂)×九孔鲍(♀)杂交的受精率分别为0.9%和3.2%,受精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孵化率分别为12.4%和13.1%,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之间幼体存活率的差异也不显著(P〉0.05);自交组和杂交组之间的鲍生长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杂交组合的生长速度明显比自交组合的要快;但杂交组中稚鲍的存活率和自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