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病毒分离、分离毒株测序以及遗传演化分析的方法,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4个猪场剖检的4头猪进行分析。结果: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高热性传染病;病理学观察为非化脓性脑炎和间质性肺炎等多器官严重的病理变化;RT-PCR和病毒分离确定该疫情的主要病原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与典型PRRSV感染不同的是:成年猪感染率达50%以上,病死率达80%以上;PRRSV分离株全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属于PRRSV北美洲型,特别是PRRSV NSP2不连续缺失30个氨基酸,说明此次流行的PRRSV毒株可能为高致病性毒株。  相似文献   

2.
我国流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包括美洲型经典毒株和变异株。本研究应用RT—PCR、直接免疫荧光( 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ay, DFA )及病毒分离3种检测方法对99份不同类型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临床疑似病料和人工感染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RT—PCR检测试剂盒敏感性最高,DFA鉴别诊断试剂盒次之,病毒分离最差。DFA与病毒分离、RT—PCR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2%和85.5%。RT—PCR灵敏性高,可作为PRRSV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DFA鉴别诊断法所需时间较短、特异性好,但需要一定的操作经验;病毒分离敏感性低、操作繁琐,阳性分离需要其它方法验证,不适合于PRRSV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广东地区发病猪场的病料中,分离到1株致Marc-145细胞病变的病毒ShB6。扩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主要结构蛋白基因ORF2-ORF7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国内PRRSV分离株HB-1(sh)/2002的同源性为96.9%;与ATCC VR-2332株的同源性为91%;而与Lelystad株的同源性仅为59.8%;用美洲型PRRSV单抗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细胞病变处呈现明显的阳性着色(为棕黄色)。综合可见,所分离的病毒为美洲型PRRSV。  相似文献   

4.
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on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天津分离株(PRRSV-SJ株)滴鼻感染10日龄~15日龄PRRSV阴性的健康仔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RRSV在仔猪体内靶器官的动态分布,初步探讨PRRSV感染后在仔猪体内的病毒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间接免疫组织化学法发现PRRSV-SJ株感染仔猪后1 d~28 d,均可在仔猪肺、淋巴结、扁桃体、气管、脾、肾等组织中检出PRRSV.感染后1 d~7 d,肺门淋巴结和扁桃体的病毒阳性细胞数量最多,阳性反应强.感染后14 d~28 d,脾脏的病毒阳性细胞数量多,阳性反应强.感染后1d,PRRSV就可在气管、肺门淋巴结和扁桃体检出.  相似文献   

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荷兰中央兽医研究所Wensvoort博士用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PAM)首次分离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并命名为Lelystad病毒(PRRSV欧洲型代表株).次年,美国科学家Collins和Benfield等用CL2621细胞也分离到一株PRRSV并命名为VR-2332(PRRSV美洲型代表株).PRRSV属于尼多病毒目(Nidovimles)、动脉炎病毒科(Arteriviridae)、动脉炎病毒属(Arterivirus)成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福建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进行病毒分离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从而了解PRRSV流行情况及基因组特征,为猪场防控PRRS提供理论基础。2017—2021年从福建地区规模化猪场采集疑似感染PRRSV的组织病料和血清,进行病毒分离鉴定,采用RT-PCR方法对PRRSV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应用DNAstar 7.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使用MEGA 7.0软件邻近法进行遗传演化分析,并利用生物软件SimPlot 3.51和RDP4.10对PRRSV基因组序列进行重组分析。成功分离得到32株PRRSV-2,其全基因组大小为14 938~15 439 bp(不包括ployA),32株PRRSV之间基因组核苷酸相似性为82.4%~99.4%,与PRRSV-2代表毒株(VR-2332、JXA1、NADC30、QYYZ)和PRRSV-1代表毒株(LV)之间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81.4%~99%和59.8%~60.6%。分别基于PRRSV全基因组与ORF5基因构建的遗...  相似文献   

7.
应用PCR检测方法,对来自山东、河北、河南等10省44份表现高热病症状的临床发病猪病料,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PC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巨细胞病病毒(PCMV)和猪流感病毒(SIV)6种病原的检测。结果发现,6种病原中PRRSV的检出率最高为72.7%;单纯PRRSV感染的比例仅为2.27%。根据PCR检测结果分析PRRSV与其他5种病毒的混合感染情况,结果发现两重感染中PRRSV/PRV并发率最高(62.50%),三重感染中PRRSV/PRV/PCV并发率最高(43.75%),四重感染中PRRSV/PRV/PCV/PCMV并发率最高(28.125%),五重感染中PRRSV/PCV/PCMV/CSFV/PRV并发率最高(15.625%),PRRSV/PCV/PCMV/CSFV/PRV/SIV六重感染的比例为9.375%。将PRRSV阳性病料接种猪肺巨噬细胞和Marc-145细胞,共分离到9株PRRSV,分离率为28.1%。结果表明,发病猪多为感染PRRSV的同时混合感染其他多种病毒,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预防猪场各种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常规病毒检测和分离方法,从东北某猪场送检的猪肺部组织样品中检测分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经过电镜观察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并根据PRRSV美洲标准株VR-2332的ORF5基因设计特异引物,利用RT-PCR扩增并克隆ORF5基因,分析其与国内外PRRSV毒株间的同源性。结果表明,所分离株是PRRSV,命名为Jsp-1。  相似文献   

9.
采集菏泽地区某猪场PRRS疑似病料,在Marc-145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得到一株病毒HZ0622,通过免疫荧光试验初步鉴定分离病毒为PRRSV。对ORF5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并利用DNAStar软件将测定序列与国内外代表性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分离株HZ0622 ORF5基因与美洲型代表毒株VR-2332的同源性为89.55%,与LV株同源性为61.17%,与中国高致病性PRRSV毒株JXA1、HEB1、SY0608、SD-4的同源性分别为98.84%、98.34%、99.00%、99.34%;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HZ0622和高致病性PRRSV在同一进化分支,且与2007年分离的SD-4有更近的亲缘关系。HZ0622分离株属于美洲型毒株,可能属于高致病性PRRSV。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江苏省某猪场患有明显呼吸道临床症状和高热死亡的仔猪肺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病毒生物学特性测定、血清学试验、病毒基因鉴定,确定为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人工猪体感染发病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可以引起商品仔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和死亡,证实我国已经出现临床高致病性PRRSV毒株。  相似文献   

11.
1991年,荷兰中央兽医研究所Wensvoort博士用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PAM)首次分离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并命名为Lelystad病毒(PRRSV欧洲型代表株)。次年,美国科学家Collins和Benfield等用CL2621细胞也分离到一株PRRSV并命名为VR-2332(PRRSV美洲型代表株)。PRRSV属于尼多病毒目(Nidovirales)、动脉炎病毒科(Arteriviridae)、动脉炎病毒属(Arterivims)成员。  相似文献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TM株的分离鉴定及其Nsp2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株的变异特点,本研究从广东省某猪场患有明显呼吸道症状的仔猪肺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利用RT-PCR、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为美洲型PRRSV,命名为TM株。Nsp2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与美洲型标准毒株VR-2332相比,该分离株在481位和532位~560位共有30个氨基酸缺失;此外,与近年来国内分离的PRRSV变异株相比,在22位~42位有21个氨基酸的独有缺失。回归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可引起仔猪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毒血症,证实我国已经出现新缺失高致病性PRRSV毒株。  相似文献   

13.
在对东北某猪场新引入的处于隔离期的种公猪群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及猪伪狂犬病毒(PRV)的本底调查时,应用RT-PCR从一头表观正常的种公猪体内检测到PRRSV,分离此株病毒并对其重要结构蛋白基因GP5进行克隆测序、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此株病毒属于美洲型PRRSV,其与高致病性PRRSV代表株(HEB1、HUB2、JXA1)的同源性分别为99%,99%和99.2%。  相似文献   

14.
为调查养猪场环境中家蝇携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情况,2010年采集贵州某猪场家蝇样本,采用RT-PCR方法筛选阳性样本,接种Marc-145细胞分离培养病毒,对分离获得的家蝇样本的PRRSV Nsp2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针对PRRSV N基因家蝇样本扩增出377 bp的特异性片段,阳性家蝇样本接种的Marc-145细胞出现明显CPE现象,针对PRRSV Nsp2基因细胞培养物扩增出1064 bp的特异性片段,测序结果显示,家蝇样本的细胞培养物的PRRSV Nsp2基因片段与贵州猪场猪源PRRSV流行株相比具有较高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7.1%~98.5%。从而初步推断家蝇也可能成为PRRSV携带者。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分离并鉴定从发病猪场分离的一株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从某疫情猪场病猪体内分离到一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株,经细胞传代培育成功增殖性能稳定的新毒株,命名为PRRSV-CHD。该毒株接种细胞后能够产生细胞病变(CPE),病毒滴度达10-6 TCID50/0.1 mL,在Vero与BHK-21细胞上不出现细胞病变。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病毒抗原分布在细胞浆中。与VR2332、CH-1a、HUN4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属于美洲型PRRSV;与PRRSV VR2332、CH-1a等比对,Nsp2基因序列在2780—2782 nt有3个核苷酸小缺失和2933—3019 nt的87个核苷酸大缺失,属PRRSV变异株。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广西地区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遗传变异及流行情况,本实验室从广西某发病猪场采集到的猪肺脏组织中检测到1株PRRSV,命名为GXNN1839,并对该毒株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GP5和Nsp2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可在PAM细胞上分离增殖,有明显的细胞病变,通过IFA试验可以检测到细胞内PRRSV N蛋白的表达;对分离株的GP5基因测序和遗传演化分析显示,该毒株为美洲型PRRSV,且与美国病毒株NADC30在同一分支上,同源性分析表明,GXNN1839与北美病毒株NADC30的同源性最高,为93.1%,与我国分离的NADC30-like病毒株CHsx1401的同源性为91.7%,与VR-2332、CH-1a的同源性分别是87%、86.7%,与高致病性病毒株JXA1的同源性为86.7%,与欧洲株Lelystad-virus(LV)同源性为62.0%;Nsp2氨基酸序列对比显示,该毒株具有和北美毒株NADC30相同的131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111+1+19)。该毒株的分离为下一步研究PRRSV NADC30-like病毒株致病性和了解广西地区的PRRSV的遗传变异及防控措施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1987年首次报道于美国,临床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呈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等症状,仔猪及育成猪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不久此病迅速蔓延北美和欧洲,随后分离并鉴定该病病原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并确定存在北美型和欧洲型分离株。由于PRRSV具有抗原变异的特性,并且它的主要靶细胞是具有重要免疫作用的肺泡巨噬细胞(PAM),因此PRRSV的感染常引发其它病原的继发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的感染,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为了高效分离纯化并获得结构完整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用于PRRSV的形态学研究、动物免疫以及制备高质量疫苗,本试验在Marc-145细胞中增殖PRRSV HuN4株,经超滤浓缩后,分别采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和凝胶层析技术纯化PRRSV。结果显示,与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相比,凝胶层析纯化可以得到纯度更高、结构更完整的病毒粒子。将凝胶层析纯化得到的PRRSV免疫小鼠制备多抗,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显示,多抗血清可与PRRSV发生特异性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显示,抗体效价可达到1∶25 600以上,纯化的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应用凝胶层析技术可得到高纯度、结构完整的PRRSV粒子,且纯化后PRRSV能够诱导良好的免疫应答,本试验结果可为PRRSV的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该病自发现以来已经给各主要养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列。1998年我们从重庆地区发病猪场的母猪血清中分离到PRRSV—SCQ毒株,经鉴定属美洲型毒株。因为用分离株进行病理机制研究方面的报道则更少。本试验以PRRSV重庆分离株人工感染易感仔猪,以复制出PRRS病症,研究病理变化特征和确定病毒抗原在仔猪体内的定植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有效预防该病提供理论参考,也为进一步确证分离到的SCQ毒株属PRRSV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4,(8):27-31
2012年2月,潍坊某猪场疑似发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猪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耳朵发绀,皮肤有弥漫性出血点;剖检发现淋巴结、肺脏出血严重。从病死仔猪脾、肺、淋巴结和脑组织中分离得到病毒。将该毒株在Marc-145细胞上盲传3代出现典型细胞病变,F3代病毒滴度为106.5TCID50/mL。RT-PCR检测结果显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用F3代毒株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符合高致病性PRRSV致病特征。上述结果证明该猪场发生的传染病为高致病性PRRS,并且利用Marc-145细胞成功分离到高致病性PRRSV,命名为F株。本研究为高致病性PRRSV致病特点及其疫苗研制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